绝密★启用前
灵石县第一中学2024年高二10月份周考考试
地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计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4年5月1日,我国各地摄影爱好者们相约在当地拍摄日出照片,并同时在社交网络上传照片。保定市(39°N.114°E)的张先生在本地拍摄日出景观,上传时间显示为05:16,此时李先生恰好也上传了日出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月1日,保定市的日落时间(北京时间)应为( )
A.18:16 B.18:44 C.19:00 D.19:32
2.李先生拍摄日出的地点最可能位于( )
A.北京(40°N,116°E) B.哈尔滨(45°N,127°E)
C.济南(36°N,117°E) D.成都(30°N,104°E)
3.张先生发现当日所有摄影爱好者上传的日出照片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该特点是( )
A.照片中的太阳均位于东北方向 B.照片中的太阳均位于东南方向
C.照片上传时间都在6时之前 D.照片上传时间都在5时之后
马耳他是地中海中部岛国,岛上多石灰岩低丘。著名旅游景点“蓝窗”分布在该国戈佐岛西北角,该景观已于2017年3月8日上午坍塌。
4.形成“蓝窗”景观的主要地质作用,排序正确的是( )
A.沉积、地壳抬升、海水侵蚀 B.地壳抬升、沉积、海水侵蚀
C.海水侵蚀、沉积、地壳抬升 D.地壳抬升、海水侵蚀、沉积
5.“蓝窗”坍塌的首要原因是( )
A.风化作用 B.风力侵蚀 C.海浪侵蚀 D.人类活动
广东省石根山风景区,有无数奇形怪状的岩石,景色优美。调查发现,石根山风景区岩石多由某类硬度高、矿物结晶颗粒较大的致密岩石发生变质作用形成的。下面为石根山风景区景观图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
6.图中序号对应的地质作用,正确的是( )
A.①——外力作用 B.②——岩浆活动
C.③——变质作用 D.④——重熔再生
7.材料中的“某类硬度高、矿物结晶颗粒较大的致密岩石”和构成石根山风景区的主体岩石分别对应图中的( )
A.甲、丙 B.甲、丁 C.乙、丙 D.乙、丁
8.石根山景观形成的地质过程是( )
A.岩浆侵入-变质作用-地壳抬升-风化、侵蚀
B.岩浆喷出-地壳抬升-变质作用-风化、侵蚀
C.岩浆喷出一变质作用一地壳抬升-沉积作用
D.岩浆侵入一地壳抬升-沉积作用-变质作用
图4是“世界某区域板块分布图”。据此完成9~10题。
9.图中①②③表示的板块依次是
A.非洲板块、欧亚板块、印度洋板块
B.非洲板块、欧亚板块、南极洲板块
C.美洲板块、欧亚板块、印度洋板块
D.印度洋板块、欧亚板块、非洲板块
10.图中a、b为板块边界,有关两者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
A.a—消亡边界,b—消亡边界
B.a—生长边界,b—消亡边界
C.a—生长边界,b—生长边界
D.a—消亡边界,b—生长边界
牛轭湖是流经平缓地区的河流随着流水作用愈来愈曲,最后导致自然截弯取直,原来弯曲的河道被废弃形成的湖泊。读北半球某地牛轭湖形成过程及景观图。读图完成11~12题。
图1 图2
11.导致图中②阶段虚线处河道相连通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地壳下陷 B.流水搬运 C.流水沉积 D.流水侵蚀
12.有关牛轭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常发生在平坦的河段 B.常分布在河流的凸岸一侧
C.年久日深,牛轭湖会淤积变小,甚至消失D.主要是由于河水的侧蚀作用形成的
下图示意地壳物质(乙类岩石一般含有化石)循环过程图。读图,完成下面14-16小题。
14. 图中②的地质作用是( )
A. 变质作用 B. 侵蚀作用
C. 重熔再生作用 D. 搬运作用
15. 甲、丙两类岩石转变成乙类岩石需要( )
A. 岩浆侵入,冷却凝固 B. 在地壳深处,受高温高压作用
C. 地壳运动,岩层抬升 D. 裸露地表,长期经受外力作用
16. 图中甲、乙、丙分别代表的岩石类型是( )
A. 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B. 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
C. 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 D. 变质岩、沉积岩、岩浆岩
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计52分)
1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2分)
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短时间内迅速暴发的季节性水流,形成了暴流侵蚀地貌,成为当地一种自然景观。哲勒克买尔沟位于新疆萨吾尔山北麓东段的洪积扇上,属于暴流侵蚀沟,沟谷长约10千米,宽1~2千米,谷深可达800米。受多种外力影响,沟内遍布形态各异的沟壑、残丘等地貌形态。图左为萨吾尔山北麓洪积扇及侵蚀沟分布图。图右为该地洪积扇剖面示意图。
(1)描述该地洪积扇沉积物颗粒在水平方向的分布特点。(8分)
(2)指出形成哲勒克买尔沟内形态各异地貌的外力作用类型。(8分)
(3)说明该洪积扇上发育如此大沟谷的原因。(6分)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9分)
“金钉子”是全球标准层型剖面和点位的俗称,是为了在全球范围内有效探索地球历史上同步发生的各种地质事件而寻找的一些特别的地层剖面和地质点,以此作为划分全球各时代地层的统一标准。一些化石物种生活在特定的地质时期,且又广泛分布,它便可以作为特定地层的标志。于是,地质学家能在标准地质剖面上寻找到一个特征明显、地理分布广泛的化石物种首次出现的位置,将此点位作为划分地层界线的“金钉子”。2011年,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对外宣布,寒武系江山阶“金钉子”正式在我国浙江江山确立。江山市位于浙江省西南部,以山地丘陵为主。江山“金钉子”是浙江省第十一个省级自然保护区,目前,江山市已投入1 000多万元完成保护区一期工程建设。该项目内停车场、科考游步道、永久标志碑、科普长廊、解说标识牌等已建成投入使用,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可视性、知识性,已成为江山市市民游玩的又一新去处。
(1)判断构成江山“金钉子”地层的岩石类型,并说明理由。(8分)
(2)阐述江山“金钉子”地层景观的形成过程。(6分)
(3)简析能够成为“金钉子”的理想地层的要求。(5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1分)
川东平行岭谷在古地质史上为嘉陵江和古长江的分水岭,青藏高原的崛起,地势的高低发生变化,平行岭谷东西两侧水系,经长期作用产生巨大变化,最终古长江与嘉陵江贯通,四川盆地内的嘉陵江水系由起初向西南流转变为向东流,现代长江水系初步形成。长江水系的变化对四川盆地和江汉盆地的沉积环境产生了重大影响。下图为现代长江水系的演化形成过程示意图。
(1)从内外力共同作用改变古地理环境的角度,据图推测嘉陵江水系由起初的往西南流,改为向东流并最终形成现代长江水系过程。(6分)
(2)推测川东平行岭谷被流水切穿,三峡贯通后(如图b),四川盆地的地表松散盖层的变化特点,并分析原因。(5分)
参考答案:
1-5:DCAAC;
6-10:ABAAD;
11-15:DBCDA
11.弯曲河道往往凹岸侵蚀,凸岸沉积,虚线框内两个弯曲处的凹岸不断受到侵蚀,随着侵蚀持续发展,两个凹岸相隔越来越近,最终相连,形成相对平直的河道,因此导致图中②阶段虚线处河道相连通的主要地质作用是流水侵蚀作用,选项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
12.牛轭湖由河曲形成,分布在河流的凹岸地带。选项B符合题意;牛轭湖常形成在平坦的河段,排除A。年久日深,牛轭湖会淤积变小,甚至消失,排除C。牛轭湖主要是由于河水的侧蚀作用形成的,排除D。故选B。
二.综合题。
17、(22分)
(1)在水平方向上:离山口越近沉积物颗粒越大,离山口越远沉积物颗粒越小;(8分)
(2)流水侵蚀、风力侵蚀、冻融作用、重力崩塌、风化作用等。(8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3) 该处洪积扇规模较,坡度也较大;该处洪积扇的沉积物较疏松;春夏冰雪融水在该地形成短时间洪流(暴流),流水侵蚀作用强;多条河流同时注入,加剧侵蚀能力。(6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18、答案:
(1)沉积岩。(2分)理由:岩层具有明显的层理结构(3分);岩层中含有化石(3分)。
(2)寒武纪时,该地区为远古海洋,海洋接受沉积,形成含有三叶虫化石的沉积岩;后经地壳抬升成为高地(山地丘陵);在外力作用下,岩层裸露,形成图示地层景观。
(3)有足够的沉积厚度;连续沉积;具备丰富多样、保存完好的化石;无构造扰动和变质作用;交通相对便利,易于学者对地层的研究。(答对五点即可,其他答案合理亦可)
19.(11分)【答案】
(1)板块运动致使平行岭谷与四川盆地和江汉盆地间的落差增大,平行岭谷两侧的河流溯源侵蚀作用增强,长期的河流侵蚀作用,平行岭谷被流水切穿,三峡贯通;(2分)板块运动使四川盆地西南部抬升明显,造成四川盆地北、西、南地势高,东部三峡地势较低,迫使四川盆地南侧河流与嘉陵江汇合后改道东流;(2分)改道东流后河流长期的侵蚀作用,平行岭谷被侵蚀的宽度和深度持续增大,最终形成现代长江水系。(2分)
(2)变化特点:四川盆地松散盖层消失。(2分)
原因:四川盆地水系发生变化,河流向东流入江汉盆地,在流水搬运作用下,四川盆地松散盖层被搬运至江汉盆地。(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