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集体舞 哦,十分钟 教案 人教版(2012)音乐二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2.5 集体舞 哦,十分钟 教案 人教版(2012)音乐二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4-10-19 22:49: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哦,十分钟》
课时:1课时
教材分析
《哦,十分钟》是一首富有童趣的儿童歌曲,采用两段体结构,四二拍、降B大调。歌曲旋律欢快活泼,语言生动形象,通过描绘课间十分钟的欢乐场景,展现了学生们在紧张学习后轻松愉悦的心情。这首歌曲结构清晰,旋律朗朗上口,非常适合小学二年级学生学习和演唱。歌词内容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体验,有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表现欲望。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小朋友们对音乐学习充满了热情和好奇。他们喜欢活泼有趣的歌曲,对课间活动更是有着丰富的亲身体验。这些特点为学习《哦,十分钟》这首歌曲提供了良好的情感基础和生活素材。然而,我们也要注意到,这个年龄段的学生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还不够扎实。他们的音准和节奏感还需要进一步培养,对歌词的理解和表达能力也有待提高。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针对这些特点,采取适当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歌曲,提升他们的音乐表现能力。
教学目标
审美感知:引导学生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旋律和节奏,体会课间十分钟的愉悦氛围,培养对音乐的敏感度和欣赏能力。
艺术表现:指导学生学会用轻松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准确把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提升音乐表现能力。
创意实践:鼓励学生根据歌曲内容创编简单的舞蹈动作,培养创造力和表现力。
文化理解:引导学生了解歌曲创作背景,感受音乐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音乐文化素养。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准确把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用轻松自然的声音演唱,表现出歌曲的活泼欢快特点。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掌握歌曲后半拍起唱的技巧,以及指导他们如何演唱副歌部分较高音区的音符。
教学方法:
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包括示范法、模仿法、分组练习法、游戏法和讨论法。这些方法的灵活运用将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他们对歌曲的理解和掌握。
教具准备:
多媒体设备、钢琴、节奏乐器(如三角铁、小鼓等)、歌词卡片。这些教具的准备将为课堂教学提供有力支持,丰富教学形式,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5分钟)
师:亲爱的小朋友们,你们最喜欢上学的哪个时间呢?
生:(学生们兴奋地回答)下课时间!课间活动时间!
师:我猜到了,你们都喜欢课间活动时间。那么,你们知道课间活动有多长时间吗?
生:十分钟!
师:没错,就是十分钟。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有趣的歌曲,它就是关于课间十分钟的。这首歌描述了同学们在课间活动时的快乐心情。大家准备好了吗?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这首《哦,十分钟》吧!
环节二:讲授新课(30分钟)
感知(10分钟)
教师播放歌曲,引导学生闭上眼睛,仔细聆听。
师:小朋友们,请闭上眼睛,用心去感受这首歌曲。想象一下,歌曲中描述的是怎样的场景呢?
音乐播放结束后,教师提问:
师:这首歌给你们什么感觉?歌曲中描述了哪些课间活动?
生:(学生踊跃发言)感觉很欢快!描述了跳绳、追逐游戏等活动。
师:很好!你们听得真仔细。这首歌确实充满了欢快的气氛,就像我们课间活动时的心情一样。
引导学生讨论歌词内容,理解歌曲表达的主题。
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歌词。小朋友们,你们觉得这首歌想要表达什么?
生:(学生们讨论后回答)表达了课间活动很快乐,时间过得很快。
师:说得太棒了!这首歌正是要表达课间十分钟虽然短暂,但是充满了快乐和活力。
探究(10分钟)
教师示范演唱,学生模仿。
师:现在,老师给大家示范一遍,请大家仔细听,然后我们一起来学唱,好吗?
(教师示范演唱)
师:听完老师的演唱,有没有发现什么特别的地方?
分析歌曲结构,指出两段体特点。
师:这首歌有两个部分,我们称之为两段体结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旋律有什么不同?
生:(学生回答)第二部分的旋律比第一部分高。
师:观察得很仔细!第二部分确实比第一部分的音调要高一些。
重点讲解后半拍起唱的技巧,让学生练习。
师:大家注意到了吗?这首歌的开头不是在第一拍唱的,而是在后半拍开始的。我们一起来练习一下这个技巧。
(教师带领学生反复练习后半拍起唱)
分组练习副歌部分,关注较高音区的演唱方法。
师:现在我们来重点练习副歌部分。这部分的音调比较高,唱的时候要保持轻松,不要用力过猛。我们分成两组来练习,互相听一听,看谁唱得更好。
示范(10分钟)
教师示范如何用轻松、自然的声音演唱。
师:小朋友们,唱歌的时候,我们要用轻松、自然的声音。看老师怎么唱的。
(教师示范轻松自然的演唱方法)
带领学生进行呼吸练习,体会轻松的发声方法。
师:让我们一起做个小游戏。想象你手里有一朵蒲公英,轻轻地吹它。就用这种感觉来唱歌,轻松自然。
分组练习,互相评价,教师巡回指导。
师:现在我们分成小组来练习。记住要用轻松的声音唱。唱完后,小组之间互相评价,看谁唱得更像蒲公英飘动的感觉。
(教师在各小组间巡回指导,给予具体建议)
环节三:巩固延伸(10分钟)
全班齐唱,注意音准和节奏。
师:太棒了!现在让我们全班一起来唱这首歌。记住我们刚才学到的技巧哦。
鼓励学生创编简单的舞蹈动作,表现歌曲内容。
师:小朋友们,我们来为这首歌配上动作吧。歌词里提到了哪些活动,我们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现呢?
分组展示,互相学习。
师:每个小组都编得很有创意!现在我们轮流展示,大家可以互相学习别人的好动作。
小结拓展、布置作业(5分钟)
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哦,十分钟》这首欢快的歌曲,感受到了课间活动的快乐。记住要用轻松自然的声音演唱,注意后半拍起唱的技巧。大家都表现得很棒!
作业:
练习演唱《哦,十分钟》,注意运用今天学到的演唱技巧。
观察记录自己课间十分钟的活动,下次课上分享。
师:小朋友们,回家后别忘了练习我们今天学的歌曲哦。还有一个有趣的任务,就是观察自己课间十分钟都做了些什么,下次上课我们一起分享。
设计意图
初步感知环节:通过提问和讨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建立与生活经验的联系。这样的设计旨在让学生感受到音乐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增强学习动力。
探究音乐环节:重点解决演唱技巧问题,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通过示范、模仿和练习,帮助学生掌握歌曲的演唱要点,提高音乐素养。
巩固延伸环节:通过创编舞蹈动作,加深对歌曲的理解,培养创造力。这一环节不仅巩固了所学内容,还发展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表现力。
板书设计
《哦,十分钟》
两段体结构
演唱要点:
轻松自然
后半拍起唱
注意高音区
歌曲主题:课间活动的快乐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和实施总体上达到了预期目标。学生们对这首描述课间活动的歌曲表现出浓厚兴趣,积极参与各项课堂活动。在演唱技巧的学习中,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后半拍起唱的要领,这是一个可喜的进步。然而,在高音区的演唱上,一些学生还需要更多的练习和指导。创编舞蹈动作的环节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让课堂氛围更加活跃。但我也注意到,部分学生在表达上还比较羞涩。这提醒我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设计更多类似的活动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表现力。课堂互动环节效果良好,学生们踊跃发言,展现了对音乐的热爱。但在照顾个别差异方面,我认为还有提升空间。未来的教学中,我将进一步优化教学设计,为不同基础的学生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指导。这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了新的音乐知识和技能。今后,我将继续努力,在教学中融入更多有趣的元素,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音乐学习中获得成长和快乐。同时,我也会注意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帮助他们建立对音乐的正确认知和情感态度。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