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欣赏 快乐的牧羊人 教案 人教版(2012)音乐二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4.2 欣赏 快乐的牧羊人 教案 人教版(2012)音乐二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4-10-19 23:06: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快乐的牧羊人》
课时:1课时
教材分析
《快乐的牧羊人》是一首富有民族特色的蒙古族民歌。这首歌曲巧妙地融入了模仿羊叫的声音,让整首歌充满了趣味性和生动性。歌曲的旋律欢快活泼,节奏与旋律相互交织,展现出草原的广阔和牧羊人的欢乐心情。在演唱形式上,《快乐的牧羊人》采用了领唱、齐唱、合唱以及童声与男声交替等多种方式,使得音色丰富多变。虽然我们可能听不懂歌词的具体含义,但仅从音乐的旋律中就能感受到浓浓的欢快和活泼情绪。这首歌不仅能让学生体验到音乐的美,还能让他们了解蒙古族的音乐文化,具有很高的教学价值。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小朋友们对音乐普遍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天性活泼,喜欢唱歌和做律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们对于简单的音乐形式掌握得较好,但对于复杂的音乐技巧和形式还需要进一步学习。他们对民族音乐的了解相对有限,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来引导他们感受不同民族音乐的魅力。同时,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们想象力丰富,善于模仿,这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他们这些特点,通过各种有趣的活动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蒙古族民歌。
教学目标
审美感知:引导学生感受蒙古族民歌《快乐的牧羊人》中欢快的节奏和活泼的旋律,培养他们对民族音乐的审美能力。
艺术表现:教会学生运用领唱、齐唱、合唱等不同的演唱形式来表现歌曲,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能力。
创意实践:鼓励学生尝试用身体动作来表现歌曲的欢快情绪,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文化理解:通过学习这首歌曲,让学生初步了解蒙古族音乐文化的特点,增强他们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深入感受歌曲的欢快情绪,掌握不同的演唱形式。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准确模仿羊叫声,帮助他们熟练掌握不同演唱形式之间的切换技巧。
教学方法:听唱法、示范法、游戏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设备、音频、图片(草原、羊群)、简易乐器(如小铃铛、沙锤等)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亲爱的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一次神奇的音乐之旅。我们的目的地是美丽的蒙古草原。你们听说过蒙古族的音乐吗?(等待学生回答)很好!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蒙古族的民歌,它的名字叫《快乐的牧羊人》。
小朋友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广阔的草原上,蓝天白云下,一群可爱的小羊在悠闲地吃草,而快乐的牧羊人在照看它们。这是多么美好的画面啊!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这首歌,感受一下牧羊人的快乐心情吧。
环节二:讲授新课
感知
老师播放《快乐的牧羊人》的音频。小朋友们,请闭上眼睛,仔细听这首歌。听完后,我们来聊聊你们的感受。
(音乐播放结束后)
小朋友们,刚才的音乐你们听出了什么?这首歌给你们什么感觉呢?
(学生自由发言)
太棒了!你们听得真仔细。有没有人注意到歌曲里有一些特别的声音?没错,那就是羊叫声。在这首歌里,歌手模仿了羊的叫声,是不是很有趣?还有,你们有没有感觉到这首歌的节奏非常欢快呢?
探究
现在,老师来教你们用不同的方式唱这首歌。我们先来学习领唱。领唱就是一个人带头唱,其他人跟着唱。老师先示范一遍,你们仔细听。
(教师示范领唱)
现在,我们来练习齐唱。齐唱是大家一起唱。跟着老师一起来:
(全班齐唱)
太棒了!现在我们来尝试合唱。我们把班上的同学分成两组,一组唱主旋律,另一组模仿羊叫声,怎么样?
(分组练习合唱)
小朋友们,你们觉得用不同的方式唱这首歌,有什么不同的感觉吗?为什么我们要用这么多种方式来唱呢?
(引导学生讨论不同演唱方式的特点和作用)
示范
音乐不仅可以用声音来表现,还可以用动作哦。现在,老师来示范一下如何用身体动作来表现这首歌的欢快情绪。
(教师示范动作)
小朋友们,你们也来试试看。可以模仿老师的动作,也可以创造自己的动作。
(学生模仿和创造动作)
太棒了!现在我们一起来边唱边跳,感受一下歌曲的快乐氛围。
(全班边唱边做动作)
环节三:巩固延伸
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有趣的游戏。我们把班级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演唱方式和动作来表演这首歌。其他组的同学要认真观察,看看哪个组表演得最有创意。
(分组表演)
小朋友们表演得太精彩了!让我们一起为表现最棒的小组鼓掌。
你们知道吗?蒙古族的音乐有很多独特的特点。比如,他们喜欢用马头琴这种乐器来伴奏,歌曲常常描写草原、牛羊和骏马。蒙古族的音乐反映了他们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性格。
小结拓展、布置作业
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一首美妙的蒙古族民歌《快乐的牧羊人》。通过这首歌,我们感受到了欢快的节奏,学会了不同的演唱方式。我们仿佛看到了蒙古草原上快乐的牧羊人和可爱的小羊。音乐真是太神奇了,它可以带我们去任何地方,感受不同的文化和情感。
作业:小朋友们,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听这首歌,给他们讲讲你今天学到的内容。你也可以画一幅画,画出你听这首歌时脑海中想象的画面。下次上课时,我们一起分享你们的作品和感受。
设计意图
初步感知环节: 通过听音乐和看图片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听觉和视觉感官,激发他们的想象力,让他们更好地感受歌曲的情境和情感。这种多感官的体验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歌曲的内容和情感。
探究音乐环节: 通过学习和练习不同的演唱形式,如领唱、齐唱、合唱等,让学生深入理解歌曲的结构和特点。这种多样化的演唱方式不仅能增加学习的趣味性,还能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巩固延伸环节: 通过分组表演和简单的文化介绍,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同时培养他们对民族音乐的兴趣。这种方式既能巩固所学知识,又能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板书设计
快乐的牧羊人
欢快的节奏
丰富的演唱形式:领唱、齐唱、合唱
蒙古族音乐特点
教学反思
在这节课中,我们通过多种感官和形式让学生体验了《快乐的牧羊人》这首蒙古族民歌的魅力。学生们普遍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特别是在模仿羊叫声和创作动作时,课堂氛围十分活跃。这种积极的学习态度为我们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我注意到,学生们在感受歌曲情绪和创作动作方面表现得非常出色。他们富有想象力的表现让我深受启发。然而,在不同演唱形式的切换上,部分学生还需要更多的练习。这提醒我在未来的教学中,应该增加一些针对性的练习,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不同的演唱技巧。课堂上的分组活动效果很好,学生们在合作中学习,在竞争中进步。不过,我发现有些学生在小组活动中比较害羞,不太敢表现自己。对此,我想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考虑设计一些更加温和的、循序渐进的小组活动,帮助这些学生逐步建立自信。在文化介绍部分,我感觉时间安排得有些仓促,没能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蒙古族音乐文化。在今后的课程中,我会考虑增加一些有趣的蒙古族文化小故事或者简单的民族乐器介绍,让学生对这首歌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更浓厚的兴趣。这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不仅让学生学会了一首新歌,更重要的是激发了他们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和探索欲。看到学生们在课堂上的积极表现,我深感欣慰,也更加坚定了要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探索更多有趣、有效的教学方法的决心。音乐教育不仅仅是教会学生唱歌,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通过这节课,我深刻体会到,只有让学生真正参与到音乐中来,让他们用心去感受、用身体去表达,才能真正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在未来的教学中,我会继续努力,设计更多富有创意的教学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音乐的海洋中快乐成长。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