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兰童谣》
课时:1课时
教材分析
《宜兰童谣》又名《丢丢铜》,是中国台湾宜兰地区流传已久的民歌。这首歌曲以生动有趣的方式描绘了宜兰开通火车时人们欢欣鼓舞的情景。宜兰地区多山,铁路建设困难重重,需要开凿众多隧道。《丢丢铜》采用五声徵调式,四二拍,由两个乐句构成单乐段结构。歌曲旋律优美动听,节奏欢快明朗,充分展现了当地民众对铁路通车的喜悦之情。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小朋友们对音乐天生充满好奇和热爱,他们喜欢新鲜有趣的事物,对音乐学习充满热情。然而,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来吸引他们。在音乐学习方面,小朋友们已经具备基本的节奏感和音准,但在较为复杂的节奏和音程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培养。他们喜欢通过游戏和动作来学习音乐,这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教学目标
审美感知:引导学生感受《宜兰童谣》欢快的节奏和优美的旋律,培养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
艺术表现:指导学生正确演唱《宜兰童谣》,让他们体会歌曲所表达的喜悦之情,提升音乐表现力。
创意实践:鼓励学生尝试用身体动作表现歌曲的节奏和情感,激发他们的音乐创造力。
文化理解:帮助学生了解《宜兰童谣》的创作背景,感受台湾民歌的独特魅力,增进文化认同。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准确把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深入理解歌词内容,培养音乐表现能力。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准确把握歌曲的节奏变化,理解台湾方言词语,克服语言障碍。
教学方法:
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包括听唱法、示范法、讨论法和游戏法。通过听唱法,学生可以直观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示范法帮助学生模仿标准的演唱方式;讨论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和交流;游戏法则让学习过程变得生动有趣,提高学习效果。
教具准备:
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音频和展示图片)、钢琴(伴奏用)、节奏乐器(如三角铁、木鱼等)、歌词卡片(便于学生记忆歌词)。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学习一首非常有趣的歌曲。这首歌来自台湾,描述了火车第一次开进宜兰时,人们兴奋欢呼的场景。谁坐过火车呀?能告诉大家火车是什么样子的吗?"
生:(举手分享)"我坐过火车!火车很长很长,跑得可快了。"
"火车会发出'呜呜'的声音,还有'咔嗒咔嗒'的声音。"
师:"太棒了!你们对火车的观察真仔细。火车确实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变化。今天我们要学的这首歌,就是讲述火车给宜兰人民带来欢乐的故事。大家准备好了吗?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这首描绘火车声音的歌曲吧!"
环节二:讲授新课
感知
师:(播放《宜兰童谣》音频)"小朋友们,请闭上眼睛,仔细听这首歌曲。听听看,你能感受到什么?"
(音乐播放结束后)
师:"好,现在请睁开眼睛。谁来说说,这首歌给你什么感觉?你听到了哪些有趣的声音?"
生1:"我觉得这首歌很欢快,像是在过节一样。"
生2:"我听到了'丢丢铜'的声音,好像是火车的声音。"
生3:"歌词里有些话我听不太懂,但是感觉很有意思。"
师:"你们听得真仔细!没错,这首歌确实充满了欢乐的感觉。'丢丢铜'就是模仿火车行驶的声音。接下来,老师再给大家介绍一下这首歌的背景。"
探究
师:"这首《宜兰童谣》来自台湾宜兰。宜兰是一个被群山环绕的地方,以前交通很不方便。后来,人们历经艰辛,终于修建了铁路,开通了火车。大家可以想象,当第一列火车开进宜兰时,人们有多么兴奋啊!"
"现在,我们来学习歌词。歌词中有些是台湾的方言,可能大家听起来有些陌生。比如'丢丢铜',就是模仿火车的声音。'隧孔'是什么意思,谁知道?"
生:(思考后)"是不是火车要经过的山洞?"
师:"回答得好!'隧孔'就是隧道的意思。火车要穿过很多山洞才能到达宜兰,所以歌词里才会唱到'隧孔磅空'。"
"下面,我们用'咚咚'的音来练习歌曲的节奏。大家跟我一起来: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师生一起练习节奏)
示范
师:"现在,老师先完整演唱一遍,大家仔细听。"
(教师示范演唱《宜兰童谣》)
师:"听完老师的示范,现在请大家跟着一起唱。我们分成两组,A组先唱前半句,B组接着唱后半句,看哪一组唱得又准又好听。"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在教室巡回指导)
师:"很好!两组都唱得不错。现在我们再来一次,这次全班一起唱,要把歌曲的欢快气氛表现出来哦。"
环节三:巩固延伸
师:"小朋友们唱得真棒!现在,我们来玩个游戏,叫'小火车过山洞'。大家排成一列小火车,我们边唱边走。当唱到'隧孔磅空'时,就要弯腰低头,好像小火车真的在穿山洞一样。准备好了吗?开始!"
(学生排队,边唱边走,模仿火车穿山洞)
师:"太棒了!你们不仅唱得好,还把火车的样子表现得惟妙惟肖。通过这个游戏,相信大家对歌曲的理解更深了。"
小结拓展、布置作业
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台湾民歌《宜兰童谣》。通过这首歌,我们不仅感受到了火车带来的欢乐,还了解了台湾宜兰的地理特点和文化。小朋友们,你们觉得这首歌有什么特别之处?"
生1:"这首歌的节奏很有趣,像火车的声音。"
生2:"歌词里有台湾的方言,让我们了解了不同的语言文化。"
师:"说得太好了!音乐不仅能带给我们快乐,还能帮助我们了解不同的文化。希望大家以后能更多地接触各地的民歌,感受音乐的魅力。"
作业:
在家练习演唱《宜兰童谣》,下节课我们会举行一个小小的歌唱比赛。
和家人一起搜集一首你喜欢的台湾民歌,下次课和大家分享。记得要了解这首歌的背景故事哦!
设计意图
初步感知环节: 通过听音和讨论,我们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他们的音乐感知能力。让学生闭眼聆听,能够集中注意力,更好地感受音乐的情感和特点。
探究音乐环节: 结合歌曲背景和歌词解释,我们深化了学生对音乐文化的理解。通过解释台湾方言词语,不仅扩展了学生的词汇量,还增进了他们对不同地区文化的认识。节奏练习则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歌曲的韵律。
巩固延伸环节: 通过"小火车过山洞"的游戏,我们将音乐学习与肢体活动相结合,既加深了对歌曲的理解和记忆,又让学习过程更加生动有趣。这种方式特别适合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
板书设计
宜兰童谣
歌曲特点:
台湾民歌
描绘火车通车
音乐元素:
五声徵调式
四二拍
演唱要点:
欢快
富有节奏感
文化背景:
宜兰地区
铁路建设
教学反思
在这节课中,我们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了《宜兰童谣》。学生们对这首歌曲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特别是在模仿火车声音和进行动作表现时,他们的积极性非常高。课堂上,学生们对歌曲的旋律和节奏掌握得较好,能够跟随音乐做出恰当的肢体动作。这说明我们的教学方法是有效的,成功地调动了学生的多感官参与。在教授方言词语时,我发现有些学生理解起来有些困难。今后在类似的教学中,我们可以考虑使用更直观的图片或视频来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陌生的词语和概念。我认为我们可以进一步加强对台湾文化的介绍。虽然本节课已经涉及了一些文化背景,但如果能够提供更多关于宜兰地区的地理、历史和民俗信息,将会让学生对这首歌曲有更深入的理解,也能增进他们的文化认知。在课堂管理方面,学生们在游戏环节表现得特别兴奋,有时候会有些小混乱。下次进行类似活动时,我们需要制定更清晰的规则,确保活动既有趣又有序。这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们不仅学会了《宜兰童谣》这首歌,还对台湾民歌文化有了初步的认识。他们在课堂上表现出的热情和好奇心,为今后的音乐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通过这次教学实践,我深刻认识到音乐教育不仅仅是教会学生唱歌,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音乐感知能力,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并通过音乐来认识世界、了解不同的文化。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探索更多有效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创造丰富多彩的音乐学习体验。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