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两校联考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
1.(2024九上·龙马潭开学考)下列描述不属于科学精神的是( )
A.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不迷信权威、敢于坚持真理
B.孜孜不倦、刻苦认真、锲而不舍
C.善于合作与交流
D.敢于坚持自己的观点,绝不接受别人的建议
【答案】D
【知识点】科学探索
【解析】【解答】科学的精神是指实事求是、勇于探索、刻苦认真、锲而不舍,能够进行合作交流,由题意知,ABC符合科学精神,D不符合.
故选D.
【分析】科学的精神是指实事求是、勇于探索、刻苦认真、锲而不舍,能够进行合作交流等。
2.(2024九上·龙马潭开学考)与1N的力的大小相当的是( )
A.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 B.一头大象的体重
C.一名中学生的体重 D.托起一只蚂蚁所用的力
【答案】A
【知识点】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
【解析】【解答】解:A、两个鸡蛋受到的重力约为1N,此选项符合题意;
B、一头大象的体重大约几千牛顿左右,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一名中学生的体重应该在500N左右,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托起一只蚂蚁的所用的力也就是0.01N,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估测法是利用物理概念、规律、物理常数和常识对物理量的数值、数量级进行快速计算以及对取值范围合理估测的方法,这就要求同学们要学会从生活体验中理解物理知识和物理规律.
3.(2024九上·龙马潭开学考)下列描述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花园里花香扑鼻 B.草原上奔跑的马群
C.都市里滚滚的车流 D.翱翔太空的“神舟”飞船
【答案】A
【知识点】机械运动;分子热运动
【解析】【解答】A、花园里花香扑鼻,是分子的运动,不是机械运动,A符合题意;
B、草原上奔跑的马群,马的位置相对于地面不断发生变化,属于机械运动,B不符合题意;
C、都市里滚滚的车流,车的位置相对于地面不断发生变化,属于机械运动,C不符合题意;
D、翱翔太空的“神舟”飞船,飞船的位置相对天空不断发生变化,属于机械运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把握住“位置变化”是解题的关键 。
4.(2024九上·龙马潭开学考)如图所示,小秦改变了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大小相同的力拨动尺子,尺子振动的
A.音调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 B.音色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
C.响度跟人与声源的距离无关 D.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答案】A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条件;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响度及响度与振幅的关系;音色
【解析】【解答】 解:A、改变了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大小相同的力拨动尺子,尺子的振幅是相同的,尺子振动的频率不同,能说明音调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故A正确;
B、用大小相同的力拨动同一尺子,音色和振幅均相同,不能说明音色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故B错误;
C、响度跟振幅、人与声源的距离都有关,故C错误;
D、实验中,没有改变传播声音的介质,故不能说明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D错误。
故选:A。
【分析】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
5.(2024九上·龙马潭开学考)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B.“余音绕梁”是声音遇到障碍物后反射形成回声造成的
C.“掩耳盗铃”故事说明盗铃人掩住耳朵能控制声音的产生
D.“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
【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条件;响度及响度与振幅的关系;音色;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解答】 解:A、“闻其声知其人”说明不同的人音色是不同的,故A正确;
B、“余音绕梁”是声音遇到障碍物后反射形成回声造成的,故B正确;
C、铃声是由于铃的振动产生,“掩耳盗铃”从物理学角度分析,既没有阻止声音的产生,又没有阻断声音的传播,只是阻止声音进入自己的耳朵,故C错误;
D、“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D正确。
故选:C。
【分析】 ①不同发声体由于结构、材质不同,音色有所不同声音能够传递信息,声音能够传递能量;
②“余音绕梁”是声波的反射现象;
③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
④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
6.(2024九上·龙马潭开学考)下列图示的光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A. 水中倒影
B. 雨后彩虹
C. 树荫下的光斑
D. 汽车后视镜
【答案】B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解答】 解:A、湖水中景物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故A错误。
B、雨后彩虹的形成属于光的色散,是光的折射现象,故B正确;
C、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在遇到不透明的树叶时,便在物体后形成影子,而没有树叶的地方光沿直线传播,在地面上形成光斑。故C错误。
D、汽车观后镜是凸面镜,通过后视镜看到车后的景物是利用光的反射而成的虚像。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
(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
(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
7.(2024九上·龙马潭开学考)下列关于力和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推墙的力和墙对人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B.静止的物体不受摩擦力,运动的物体才受摩擦力
C.给正在运动的物体再施加一个力,物体就会比原来运动得更快
D.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的火车车厢里,竖直向上跳起的人仍将落回原处(不计空气阻力)
【答案】D
【知识点】惯性及其现象;平衡力的辨别;摩擦力的种类
【解析】【解答】解:A、人推墙的力和墙对人的力,二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A错误;
B、静止的物体也会受摩擦力,有相对运动的趋势,例如: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受到斜面的摩擦力;故B错误;
C、给正在运动的物体再施加一个力,如果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则物体就会比原来运动得慢,故C错误;
D、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的火车车厢里,竖直向上跳起的人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因此仍将落回原处;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1)二力平衡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一个物体上;(2)发生相对运动或者有相对运动趋势的物体受摩擦力作用;(3)当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时,物体作加速运动;否则物体作减速运动;(4)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
8.(2024九上·龙马潭开学考)如图所示,小成的书桌上放着一本字典,字典的一部分悬空在桌面以外,小成发现后将字典推回桌面内,在这个推动的过程中( )
A.字典对桌面的压力不变,压强变小
B.字典受到的支持力逐渐变大,压强变大
C.字典对桌面的压强大小不变
D.只有匀速推动时,桌面对字典的摩擦力大小不变
【答案】A
【知识点】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解答】解:A、只要字典重心在桌面上,字典对桌面的压力大小就等于字典的重力,故压力不变,由于受力面积变大,根据压强的计算公式,对桌面的压强变小,故A正确;B、推动过程中,压力不变,支持力也不变,故B错误;
C、推动过程中,压力不变,由于受力面积变大,根据压强的计算公式,对桌面的压强变小,故C错误;
D、无论是否匀速运动,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都不变化,因此摩擦力大小不变,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1)字典对桌面压力大小等于字典重力;
(2)字典在推动过程中,与桌面的接触面积发生了变化,根据压强的计算公式,字典对桌面的压强也相应发生变化;
(3)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9.(2024九上·龙马潭开学考)连通器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图所示事例中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
A.茶壶
B.船闸
C.微小压强计
D.下水道存水管
【答案】C
【知识点】连通器原理
【解析】【解答】 解:ABD、茶壶、船闸、下水道存水管都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制成的,故ABD不符合题意;
C、微小压强计一端封闭,一端开口,不是连通器,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连通器: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连通器里只有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的情况下,连通器各容器中液面的高度总是相平的。
10.(2024九上·龙马潭开学考)如图所示是一次精彩的传球攻门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足球在空中能够继续飞行,是因为受到脚对它的作用力
B.足球对脚的作用力和脚对足球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
C.足球在空中能够继续飞行,是因为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D.足球飞行路线发生了变化,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答案】D
【知识点】力作用的相互性;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惯性及其现象
【解析】【解答】解:A.足球在空中能够继续飞行,是由于足球具有惯性,与脚不接触,脚对球不再有力的作用,不受脚对它的力,故A不符合题意;
B.足球对脚的作用力和脚对足球的作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不符合题意;
C.足球在空中能够继续飞行,是由于足球具有惯性,但不能说受到惯性力的作用,因为惯性不是力,故C不符合题意;
D.足球飞行路线发生了变化,是重力和头的撞击力的结果,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D符合题意。
【分析】 (1)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2)平衡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相互作用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3)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11.(2024九上·龙马潭开学考)如图甲所示,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木块,图乙是他两次拉动同一木块得到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两次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均相等
B.因为第1次木块运动的速度大,所以木块第1次受到的拉力较大
C.若刚开始未拉动木块,是因为拉力不等于木块受到的摩擦力
D.木块的重力大小等于木块对桌面的压力
【答案】A,D
【知识点】力与图象的结合
【解析】【解答】解:A.由图象知,小明两次都是拉动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受平衡力作用,拉力都等于摩擦力,故A正确;
B.由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只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两次实验中,虽然速度变化了,但压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没有变,故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没有变,而拉力与摩擦力是平衡力,所以拉力相同,故B错误;
C.刚开始未拉动木块,处于平衡状态,受平衡力作用,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也是相等的,故C错误;
D.木块对桌面的压力与木块的重力,在数值上相等,故D正确。
故选:AD。
【分析】 (1)通过乙图判断出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对木块受力分析,结合二力平衡条件,即可得出答案;
(2)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是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木块的摩擦力的大小不变。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二力平衡,所以拉力的大小不变;
(3)物体处于静止状态,也是处于二力平衡状态,拉力和摩擦力大小相等;
(4)根据水平面上的压力等于重力分析。
12.(2024九上·龙马潭开学考)泸州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全国旅游城市,有着许多让人印象深刻的文化旅游资源。下列对各景点的描述正确的有( )
A.当河水上涨时,泸县龙脑桥的柱形桥墩受到的浮力将变大
B.叙永雪山关山顶的气压低于山脚的气压
C.合江法王寺上山的盘山公路相当于斜面,上山既省力又省距离
D.在酒城乐园小孩蹦极时弹性绳被拉长,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答案】B,D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浮力及其产生原因;轮轴及其他常见简单机械
【解析】【解答】A、桥墩下部埋入泥中很深,下部没有水,所以桥墩的下部不受液体压强,而物体上下表面的压强差是浮力产生的原因,所以河中水位上涨时桥墩受到的浮力不变,A不符合题意;
B、大气压强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山顶的大气压低于山脚的大气压,B符合题意;
C、合江法王寺上山的盘山公路相当于斜面,上山省力,但费距离,C不符合题意;
D、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弹性绳被拉长的过程中,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D。
【分析】液体中和底部连为一体的物体不受浮力作用,斜面省力,费距离,海拔越高,大气压减小,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13.(2024九上·龙马潭开学考)“六 一”假期,小明同学体验了在纳溪花田酒地玻璃栈道上行走的感觉,进入栈道行走、穿了高跟鞋的游客将高跟鞋换为平底鞋后:人对玻璃表面的压力 、人对玻璃表面的压强 (以上两空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当人们驻足观看时对玻璃表面的压强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正常行走时对玻璃表面的压强。
【答案】不变;减小;小于
【知识点】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解析】【解答】 解:在水平面时,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
当进入栈道行走时,穿了高跟鞋的游客将高跟鞋换为平底鞋后,受力面积增大,由于人的重力不变,人对玻璃表面的压力不变,根据 知,人对玻璃表面的压强减小;当人们驻足观看时双脚着地,压力不变,受力面积增大,根据 知,人对玻璃表面的压强变小,即驻足观看时对玻璃表面的压强小于正常行走时对玻璃表面的压强。
故答案为:不变;减小;小于。
【分析】影响压强的因素:压力和受力面积。
增大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增大压强。
减小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减小压强。
14.(2024九上·龙马潭开学考)九年级中考体考项目中有一项是扔实心球。实心球离开手后仍能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它具有 ,实心球最终要掉回地面是因为受到 力的作用,当实心球停在地面上时受到的合力为 。
【答案】惯性;重;零
【知识点】惯性及其现象;力的合成与应用
【解析】【解答】(1)惯性是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掷出的实心球,正是因为具有惯性,还能继续向前运动;(2)在空中飞行的实心球受到重力的作用,而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重力会不断改变实心球的运动状态,所以实心球最终落到地面。(3)当实心球停在地面上时,处于静止状态,静止状态是一种平衡状态,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即合力为零。
故答案为:惯性;重;零。
【分析】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有状态的性质,地球上的物体都受重力的作用,静止的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
15.(2024九上·龙马潭开学考)月球对它表面附近的物体也有引力,这个力大约是地球对地面附近同一物体引力1/6,若将一个质量为12kg的物体带到月球上后其质量为 kg,重力约为 N,密度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g=10N/kg)。
【答案】12;20;不变
【知识点】密度及其特性;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
【解析】【解答】 解:质量是物体本身的性质,与位置无关,所以质量为12kg的物体到达月球仍然是12kg;
可以根据重力公式求出物体在地球上受到的重力为G=mg=12kg×10N/kg=120N,
在月球上受到的重力为
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与位置无关,所以物体到达月球密度不变。
故答案为:12;20;不变。
【分析】 ①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无关;
②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G=mg;同一物体在月球上受到的月球重力是地球重力的。
③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决定于物质的种类、状态和温度,与位置无关。
16.(2024九上·龙马潭开学考)拉萨市为了巩固创文成果下发了宣传手册“绿色低碳生活,从垃圾分类开始”。如图是一种轮式垃圾桶,拖动时它相当于 (选填“省力”或“费力”)杠杆;垃圾桶底部的小轮子是为了 (选填“增大”或“减小”)摩擦力。
【答案】省力;减小
【知识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杠杆的分类
【解析】【解答】解:(1)图示的垃圾桶,因为是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杠杆,所以是一个省力杠杆;
(2)垃圾桶底部安装小轮子,采用变滑动为滚动的方式减小了摩擦力。
故答案为:省力;减小。
【分析】 (1)由示意图分析动力和阻力,然后看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确定杠杆种类;
(2)用滚动代替滑动可以减小摩擦。
17.(2024九上·龙马潭开学考)周末调换座位时,小林用大小为15N的水平推力匀速推动放在水平地面上重为100N的课桌,则课桌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大小为 N;小林把放在课桌内的书包拿走后,仍用15N的水平推力把课桌沿原路线推回的过程中课桌受到的摩擦力 15N(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此过程课桌的运动状态将 (选填“不变”或“改变”)。
【答案】15;小于;改变
【知识点】力与运动的关系;摩擦力的大小
【解析】【解答】(1)因为课桌匀速运动,受的推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所以课桌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大小为: ;(2)同学将该课桌内的书包拿走后,课桌对地面的压力减小,把课桌沿原路用水平力推回的过程中,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压力减小,所以课桌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会减小,小于15N。(3)因为推力大于摩擦力,课桌将做加速运动,受非平衡力的作用,所以运动状态改变。
故答案为:15;小于;改变。
【分析】当物体在水平面上匀速运动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二力平衡时,力的大小相等,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的压力减小时,摩擦力减小;当物体受力不平衡时,运动状态会改变。
18.(2024九上·龙马潭开学考)如图甲所示,木块放在水平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木块使其做匀速直线运动,两次所用的时间相等,拉动木块得到的s﹣t图象分别是图乙中的图线①和②。两次对应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分别为F1、F2,两次拉力做的功分别是W1、W2,两次拉力的功率分别是P1、P2,则F1 F2,W1 W2,P1 P2(均选填“>”、“=”或“<”)。
【答案】=;>;>
【知识点】功率大小的比较;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功
【解析】【解答】解:(1)两次在水平地面上拉动同一木块,摩擦力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均不变,故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不变;
对木块受力分析,木块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拉力和摩擦力的作用,由s-t图象可知,木块两次都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拉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相等,拉力F相等,即F1=F2。
(2)由于拉力F和所用的时间t相等,从图象中可以判断出,相同时间内,第①次通过的路程大,即第①次运动的速度v大,根据W=Fs可知,第①次做的功多,即W1>W2。
(3)从图象中可以判断出,第①次运动的速度v大,根据公式P=Fv可知,当拉力相等时,速度越大,拉力的功率越大,即P1>P2。
故答案为:=;>;>【分析】(1)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在水平面上匀速直线运动时,水平方向上木块受到拉力和滑动摩擦力作用,拉力和滑动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滑动摩擦力大小跟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
(2)根据W=Fs判定功的大小。
(3)根据P=Fv判断拉力的功率。
19.(2024九上·龙马潭开学考)如图所示为工人利用动滑轮将重物提到高处的情景。已知物体重为450N,工人用250N竖直向上的拉力拉绳子自由端,使重物匀速提高了2m。在此过程中,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 m,拉力做功 J,该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 。
【答案】4;1000;90%
【知识点】机械效率的计算;有用功和额外功
【解析】【解答】 解:(1)从图中看出动滑轮上由两根绳子,由图知,n=2,s=2h=2×2m=4m;
(2)拉力端移动的距离s=4m,根据做功公式求出拉力做功W总=Fs=250N×4m=1000J;
(3)克服物体重力做的功为有用功即:W有用=Gh=450N×2m=900J,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故答案为:4;1000;90%。【分析】 (1)由图知,使用滑轮组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2,利用s=2h求拉力端移动的距离;
(2)求出拉力端移动的距离,利用W=Fs求拉力做功;
(3)利用W=Gh求有用功,再利用效率公式求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0.(2024九上·龙马潭开学考)平底容器盛有水,水深为0.5m,容器底处水的压强为 Pa;将重为10N、体积为4×10-4m3的石块浸没在该容器中,石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为 N,石块静止在容器底处受到的支持力大小为 N。(ρ水=1.0×103kg/m3,g=10N/kg)
【答案】5×103;4;6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阿基米德原理
【解析】【解答】解:(1)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可知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为:p=ρgh=1.0×103kg/m3×10N/kg×0.5m=5×103Pa;
(2)石块排开水的体积等于石块的体积:V排=V石=4×10-4m3,
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石块所受的浮力:F浮=ρgV排=1.0×103kg/m3×10N/kg×4×10-4m3=4N;
(3)石块静止后,石块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上的浮力和支持力,处于平衡状态,所以石块受到容器底的支持力为:F=G-F浮=10N-4N=6N。
故答案为:5×103;4;6。
【分析】(1)已知水的密度和深度,根据公式p=ρgh可求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
(2)石块浸没时排开水的体积和自身的体积相等,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出石块所受的浮力;
(3)石块静止在容器底处时,受到平衡力作用,据此分析解答。
21.(2024九上·龙马潭开学考)在图中作出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受力示意图。
【答案】
【知识点】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图;弹力;重力示意图;摩擦力的方向
【解析】【解答】解: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G、垂直于斜面向上的支持力N;
由于物体有向下滑动的趋势,所以物体还受到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f;
过物体的重心作竖直向下的重力G,过重心作垂直于斜面向上的支持力N,过重心作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f;如图所示:
【分析】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受到重力、摩擦力和支持力作用,然后过重心分别表示出三个力的方向。
22.(2024九上·龙马潭开学考)图中物体重30N,受到竖直向上的50N的压力,静止在天花板上,请作出天花板所受的压力图示.
【答案】
【知识点】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图;压力及重力与压力的区别
【解析】【解答】解:对物体进行分析可知,对天花板的压力大小为F'=G-F=50N-30N=20N,方向垂直于接触面向上,作用点在接触面上。如图所示:
【分析】 要求画出的是压力,因此,分析时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压物,所以此力的方向向上;
重力方向竖直向下,对天花板的压力F'=G-F;
明确三要素,再确定标度,最后画出线段。
23.(2024九上·龙马潭开学考)在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实验中,将同一辆小车分别从相同的高度处由静止开始沿斜面滑下,小车在三种不同的水平面运动一段距离后,分别停在如图所示的位置。
(1)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是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 相同;
(2)小车在三个水平面上运动时,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 ,小车运动的距离越 。由此推断,当小车不受摩擦力作用时,将保持 状态不变。
【答案】(1)初速度
(2)越小;远;匀速直线运动
【知识点】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探究实验
【解析】【解答】 解:(1)用控制变量法,让小车从同一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这样小车在进入平面时的运动速度相同;
(2)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越小,由实验可知,水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
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当小车不受摩擦力作用时,那么就没有阻力可以改变小车的运动状态了,小车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即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故答案为:(1)初速度;(2)越小;远;匀速直线。【分析】 (1)在实验中,我们是把小车放在斜面上,让小车从斜面上向下运动,从而让小车获得一定的速度,小车在斜面上的高度不同,则向下运动的速度就会不同;
为完成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的实验,应采用控制变量的思想,即保持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
(2)根据阻力大小与表面光滑程度的关系以及运动的距离与阻力大小的关系来分析,由实验中所观察到的现象以及结论推理出不受力时的运动情况。
(1)根据控制变量法,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是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同。
(2)[1][2][3]小车在三个水平面上运动时,水平面越光滑,说明水平面粗糙程度越小,小车受到的摩擦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由上述实验可推理得:如果小车不受摩擦力作用时,小车速度将不会减小,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24.(2024九上·龙马潭开学考)下表是小明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液体压强规律时所测得的部分数据:
实验 次数 深度 h/cm 橡皮膜在 水中的方向 U形管左右液面 高度差Δh/cm
1 3 朝上 2.6
2 6 朝上 5.4
3 9 朝上 8.2
4 9 朝下 8.0
5 9 朝左 8.2
6 9 朝右 8.2
(1)实验所得的数据有一组是错误的,其实验序号为 .
(2)综合分析上表实验数据,归纳可以得出液体压强的规律:① ,该结论是通过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的数据得出来的;② ,该结论是通过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的数据得出来的.
【答案】4;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同一种液体的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3、5、6
【知识点】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
【解析】【分析】 (1)用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液体压强计U形管左右液面差越大,液体内部压强越大,采用的是转换法,通过液面高度差反映压强大小。
(2)液体内部有压强,液体压强跟液体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在液体密度一定时,液体密度越大,液体压强越大;在液体深度一定时,液体密度越大,液体的压强越大。同种液体,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解答】 解:(1)分析表中的数据,实验序号4的数据与序号3、5、6的数据相比,深度相同,同种液体,其U形管的高度差应该相同,但表中数据不同,说明序号4的数据出现了错误;
(2)①通过分析比较实验序号①②③的数据可得出,同种液体,深度增加,液体压强增加;
②通过分析比较实验序号③⑤⑥的数据可得出,同种液体,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压强相等。
故答案为:(1)4;(2)①同种液体,深度越深,压强越大;1、2、3;②同种液体,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3、5、6。
25.(2024九上·龙马潭开学考)下表是某儿童电动小汽车的主要参数。根据表中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车身净重 150N
轮胎与地面总接触面积 5×10-2m2
最大行驶速度 0.3m/s
额定功率 60W
(1)电动小汽车停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为多大?
(2)小汽车在额定功率下以最大速度在水平地面匀速行驶时,牵引力为多大。
【答案】(1)
(2)200N
【知识点】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解答】解:(1)电动小汽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G=150N;
电动小汽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2)由得,小汽车的牵引力为:。
答:(1)电动小汽车停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为3×103 Pa;
(2)小汽车在额定功率下以最大速度在水平地面匀速行驶时,牵引力为200N。
【分析】 (1)电动小汽车轿车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根据G=mg求出其大小,再根据求出对地面的压强;
(2)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功率和速度,利用求出牵引力。
(1)电动小汽车停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力为
则对地面的压强为
(2)小汽车在额定功率下以最大速度在水平地面匀速行驶时,牵引力为
26.(2024九上·龙马潭开学考)进入夏季,很多人选择去纳溪上马镇黄龙湖漂流。其中一种漂流船满载时排开水的体积是0.3m3,若漂流船自重为300N,假设参与漂流的人每人的平均质量为60kg(ρ水=1.0×103kg/m3,g=10N/kg),求:
(1)漂流船底部0.1m深处所受水的压强;
(2)漂流船满载时所受的浮力大小;
(3)为保证安全,这艘漂流船最多能承载多少人。
【答案】解:(1)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可知,漂流船底部受到水的压强:
p=ρgh=1.0×103kg/m3×10 N/kg×0.1m=1×103Pa;
(2)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漂流船满载时所受的浮力:
F浮=ρgV排=1×103kg/m3×10N/kg×3m3=3×103N;
(3)因为漂流船漂浮浮力等于船的重力加上人的重力,
所以F浮=G船+nG人,
漂流船最多能承载的人数:。
答:
(1)漂流船底部0.1m深处所受水的压强为1×103Pa;
(2)漂流船满载时所受的浮力是1.5×104N;
(3)为保证安全,这条漂流船最多能承载4人。
【知识点】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阿基米德原理
【解析】【分析】 (1)知道漂流船底部所处的深度,利用p=ρgh求漂流船底部受到水的压强;
(2)知道漂流船满载时排开水的体积,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漂流船满载时所受的浮力;
(3)因为漂流船漂浮,漂流船满载时所受的浮力等于漂流船的重力加上乘客的总重,据此求漂流船最多能承载的人数。
1 / 1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两校联考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
1.(2024九上·龙马潭开学考)下列描述不属于科学精神的是( )
A.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不迷信权威、敢于坚持真理
B.孜孜不倦、刻苦认真、锲而不舍
C.善于合作与交流
D.敢于坚持自己的观点,绝不接受别人的建议
2.(2024九上·龙马潭开学考)与1N的力的大小相当的是( )
A.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 B.一头大象的体重
C.一名中学生的体重 D.托起一只蚂蚁所用的力
3.(2024九上·龙马潭开学考)下列描述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花园里花香扑鼻 B.草原上奔跑的马群
C.都市里滚滚的车流 D.翱翔太空的“神舟”飞船
4.(2024九上·龙马潭开学考)如图所示,小秦改变了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大小相同的力拨动尺子,尺子振动的
A.音调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 B.音色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
C.响度跟人与声源的距离无关 D.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5.(2024九上·龙马潭开学考)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B.“余音绕梁”是声音遇到障碍物后反射形成回声造成的
C.“掩耳盗铃”故事说明盗铃人掩住耳朵能控制声音的产生
D.“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
6.(2024九上·龙马潭开学考)下列图示的光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A. 水中倒影
B. 雨后彩虹
C. 树荫下的光斑
D. 汽车后视镜
7.(2024九上·龙马潭开学考)下列关于力和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推墙的力和墙对人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B.静止的物体不受摩擦力,运动的物体才受摩擦力
C.给正在运动的物体再施加一个力,物体就会比原来运动得更快
D.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的火车车厢里,竖直向上跳起的人仍将落回原处(不计空气阻力)
8.(2024九上·龙马潭开学考)如图所示,小成的书桌上放着一本字典,字典的一部分悬空在桌面以外,小成发现后将字典推回桌面内,在这个推动的过程中( )
A.字典对桌面的压力不变,压强变小
B.字典受到的支持力逐渐变大,压强变大
C.字典对桌面的压强大小不变
D.只有匀速推动时,桌面对字典的摩擦力大小不变
9.(2024九上·龙马潭开学考)连通器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图所示事例中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
A.茶壶
B.船闸
C.微小压强计
D.下水道存水管
10.(2024九上·龙马潭开学考)如图所示是一次精彩的传球攻门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足球在空中能够继续飞行,是因为受到脚对它的作用力
B.足球对脚的作用力和脚对足球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
C.足球在空中能够继续飞行,是因为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D.足球飞行路线发生了变化,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1.(2024九上·龙马潭开学考)如图甲所示,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木块,图乙是他两次拉动同一木块得到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两次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均相等
B.因为第1次木块运动的速度大,所以木块第1次受到的拉力较大
C.若刚开始未拉动木块,是因为拉力不等于木块受到的摩擦力
D.木块的重力大小等于木块对桌面的压力
12.(2024九上·龙马潭开学考)泸州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全国旅游城市,有着许多让人印象深刻的文化旅游资源。下列对各景点的描述正确的有( )
A.当河水上涨时,泸县龙脑桥的柱形桥墩受到的浮力将变大
B.叙永雪山关山顶的气压低于山脚的气压
C.合江法王寺上山的盘山公路相当于斜面,上山既省力又省距离
D.在酒城乐园小孩蹦极时弹性绳被拉长,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13.(2024九上·龙马潭开学考)“六 一”假期,小明同学体验了在纳溪花田酒地玻璃栈道上行走的感觉,进入栈道行走、穿了高跟鞋的游客将高跟鞋换为平底鞋后:人对玻璃表面的压力 、人对玻璃表面的压强 (以上两空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当人们驻足观看时对玻璃表面的压强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正常行走时对玻璃表面的压强。
14.(2024九上·龙马潭开学考)九年级中考体考项目中有一项是扔实心球。实心球离开手后仍能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它具有 ,实心球最终要掉回地面是因为受到 力的作用,当实心球停在地面上时受到的合力为 。
15.(2024九上·龙马潭开学考)月球对它表面附近的物体也有引力,这个力大约是地球对地面附近同一物体引力1/6,若将一个质量为12kg的物体带到月球上后其质量为 kg,重力约为 N,密度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g=10N/kg)。
16.(2024九上·龙马潭开学考)拉萨市为了巩固创文成果下发了宣传手册“绿色低碳生活,从垃圾分类开始”。如图是一种轮式垃圾桶,拖动时它相当于 (选填“省力”或“费力”)杠杆;垃圾桶底部的小轮子是为了 (选填“增大”或“减小”)摩擦力。
17.(2024九上·龙马潭开学考)周末调换座位时,小林用大小为15N的水平推力匀速推动放在水平地面上重为100N的课桌,则课桌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大小为 N;小林把放在课桌内的书包拿走后,仍用15N的水平推力把课桌沿原路线推回的过程中课桌受到的摩擦力 15N(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此过程课桌的运动状态将 (选填“不变”或“改变”)。
18.(2024九上·龙马潭开学考)如图甲所示,木块放在水平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木块使其做匀速直线运动,两次所用的时间相等,拉动木块得到的s﹣t图象分别是图乙中的图线①和②。两次对应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分别为F1、F2,两次拉力做的功分别是W1、W2,两次拉力的功率分别是P1、P2,则F1 F2,W1 W2,P1 P2(均选填“>”、“=”或“<”)。
19.(2024九上·龙马潭开学考)如图所示为工人利用动滑轮将重物提到高处的情景。已知物体重为450N,工人用250N竖直向上的拉力拉绳子自由端,使重物匀速提高了2m。在此过程中,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 m,拉力做功 J,该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 。
20.(2024九上·龙马潭开学考)平底容器盛有水,水深为0.5m,容器底处水的压强为 Pa;将重为10N、体积为4×10-4m3的石块浸没在该容器中,石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为 N,石块静止在容器底处受到的支持力大小为 N。(ρ水=1.0×103kg/m3,g=10N/kg)
21.(2024九上·龙马潭开学考)在图中作出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受力示意图。
22.(2024九上·龙马潭开学考)图中物体重30N,受到竖直向上的50N的压力,静止在天花板上,请作出天花板所受的压力图示.
23.(2024九上·龙马潭开学考)在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实验中,将同一辆小车分别从相同的高度处由静止开始沿斜面滑下,小车在三种不同的水平面运动一段距离后,分别停在如图所示的位置。
(1)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是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 相同;
(2)小车在三个水平面上运动时,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 ,小车运动的距离越 。由此推断,当小车不受摩擦力作用时,将保持 状态不变。
24.(2024九上·龙马潭开学考)下表是小明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液体压强规律时所测得的部分数据:
实验 次数 深度 h/cm 橡皮膜在 水中的方向 U形管左右液面 高度差Δh/cm
1 3 朝上 2.6
2 6 朝上 5.4
3 9 朝上 8.2
4 9 朝下 8.0
5 9 朝左 8.2
6 9 朝右 8.2
(1)实验所得的数据有一组是错误的,其实验序号为 .
(2)综合分析上表实验数据,归纳可以得出液体压强的规律:① ,该结论是通过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的数据得出来的;② ,该结论是通过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的数据得出来的.
25.(2024九上·龙马潭开学考)下表是某儿童电动小汽车的主要参数。根据表中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车身净重 150N
轮胎与地面总接触面积 5×10-2m2
最大行驶速度 0.3m/s
额定功率 60W
(1)电动小汽车停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为多大?
(2)小汽车在额定功率下以最大速度在水平地面匀速行驶时,牵引力为多大。
26.(2024九上·龙马潭开学考)进入夏季,很多人选择去纳溪上马镇黄龙湖漂流。其中一种漂流船满载时排开水的体积是0.3m3,若漂流船自重为300N,假设参与漂流的人每人的平均质量为60kg(ρ水=1.0×103kg/m3,g=10N/kg),求:
(1)漂流船底部0.1m深处所受水的压强;
(2)漂流船满载时所受的浮力大小;
(3)为保证安全,这艘漂流船最多能承载多少人。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科学探索
【解析】【解答】科学的精神是指实事求是、勇于探索、刻苦认真、锲而不舍,能够进行合作交流,由题意知,ABC符合科学精神,D不符合.
故选D.
【分析】科学的精神是指实事求是、勇于探索、刻苦认真、锲而不舍,能够进行合作交流等。
2.【答案】A
【知识点】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
【解析】【解答】解:A、两个鸡蛋受到的重力约为1N,此选项符合题意;
B、一头大象的体重大约几千牛顿左右,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一名中学生的体重应该在500N左右,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托起一只蚂蚁的所用的力也就是0.01N,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估测法是利用物理概念、规律、物理常数和常识对物理量的数值、数量级进行快速计算以及对取值范围合理估测的方法,这就要求同学们要学会从生活体验中理解物理知识和物理规律.
3.【答案】A
【知识点】机械运动;分子热运动
【解析】【解答】A、花园里花香扑鼻,是分子的运动,不是机械运动,A符合题意;
B、草原上奔跑的马群,马的位置相对于地面不断发生变化,属于机械运动,B不符合题意;
C、都市里滚滚的车流,车的位置相对于地面不断发生变化,属于机械运动,C不符合题意;
D、翱翔太空的“神舟”飞船,飞船的位置相对天空不断发生变化,属于机械运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把握住“位置变化”是解题的关键 。
4.【答案】A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条件;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响度及响度与振幅的关系;音色
【解析】【解答】 解:A、改变了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大小相同的力拨动尺子,尺子的振幅是相同的,尺子振动的频率不同,能说明音调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故A正确;
B、用大小相同的力拨动同一尺子,音色和振幅均相同,不能说明音色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故B错误;
C、响度跟振幅、人与声源的距离都有关,故C错误;
D、实验中,没有改变传播声音的介质,故不能说明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D错误。
故选:A。
【分析】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
5.【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条件;响度及响度与振幅的关系;音色;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解答】 解:A、“闻其声知其人”说明不同的人音色是不同的,故A正确;
B、“余音绕梁”是声音遇到障碍物后反射形成回声造成的,故B正确;
C、铃声是由于铃的振动产生,“掩耳盗铃”从物理学角度分析,既没有阻止声音的产生,又没有阻断声音的传播,只是阻止声音进入自己的耳朵,故C错误;
D、“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D正确。
故选:C。
【分析】 ①不同发声体由于结构、材质不同,音色有所不同声音能够传递信息,声音能够传递能量;
②“余音绕梁”是声波的反射现象;
③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
④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
6.【答案】B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解答】 解:A、湖水中景物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故A错误。
B、雨后彩虹的形成属于光的色散,是光的折射现象,故B正确;
C、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在遇到不透明的树叶时,便在物体后形成影子,而没有树叶的地方光沿直线传播,在地面上形成光斑。故C错误。
D、汽车观后镜是凸面镜,通过后视镜看到车后的景物是利用光的反射而成的虚像。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
(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
(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
7.【答案】D
【知识点】惯性及其现象;平衡力的辨别;摩擦力的种类
【解析】【解答】解:A、人推墙的力和墙对人的力,二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A错误;
B、静止的物体也会受摩擦力,有相对运动的趋势,例如: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受到斜面的摩擦力;故B错误;
C、给正在运动的物体再施加一个力,如果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则物体就会比原来运动得慢,故C错误;
D、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的火车车厢里,竖直向上跳起的人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因此仍将落回原处;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1)二力平衡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一个物体上;(2)发生相对运动或者有相对运动趋势的物体受摩擦力作用;(3)当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时,物体作加速运动;否则物体作减速运动;(4)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
8.【答案】A
【知识点】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解答】解:A、只要字典重心在桌面上,字典对桌面的压力大小就等于字典的重力,故压力不变,由于受力面积变大,根据压强的计算公式,对桌面的压强变小,故A正确;B、推动过程中,压力不变,支持力也不变,故B错误;
C、推动过程中,压力不变,由于受力面积变大,根据压强的计算公式,对桌面的压强变小,故C错误;
D、无论是否匀速运动,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都不变化,因此摩擦力大小不变,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1)字典对桌面压力大小等于字典重力;
(2)字典在推动过程中,与桌面的接触面积发生了变化,根据压强的计算公式,字典对桌面的压强也相应发生变化;
(3)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9.【答案】C
【知识点】连通器原理
【解析】【解答】 解:ABD、茶壶、船闸、下水道存水管都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制成的,故ABD不符合题意;
C、微小压强计一端封闭,一端开口,不是连通器,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连通器: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连通器里只有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的情况下,连通器各容器中液面的高度总是相平的。
10.【答案】D
【知识点】力作用的相互性;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惯性及其现象
【解析】【解答】解:A.足球在空中能够继续飞行,是由于足球具有惯性,与脚不接触,脚对球不再有力的作用,不受脚对它的力,故A不符合题意;
B.足球对脚的作用力和脚对足球的作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不符合题意;
C.足球在空中能够继续飞行,是由于足球具有惯性,但不能说受到惯性力的作用,因为惯性不是力,故C不符合题意;
D.足球飞行路线发生了变化,是重力和头的撞击力的结果,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D符合题意。
【分析】 (1)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2)平衡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相互作用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3)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11.【答案】A,D
【知识点】力与图象的结合
【解析】【解答】解:A.由图象知,小明两次都是拉动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受平衡力作用,拉力都等于摩擦力,故A正确;
B.由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只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两次实验中,虽然速度变化了,但压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没有变,故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没有变,而拉力与摩擦力是平衡力,所以拉力相同,故B错误;
C.刚开始未拉动木块,处于平衡状态,受平衡力作用,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也是相等的,故C错误;
D.木块对桌面的压力与木块的重力,在数值上相等,故D正确。
故选:AD。
【分析】 (1)通过乙图判断出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对木块受力分析,结合二力平衡条件,即可得出答案;
(2)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是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木块的摩擦力的大小不变。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二力平衡,所以拉力的大小不变;
(3)物体处于静止状态,也是处于二力平衡状态,拉力和摩擦力大小相等;
(4)根据水平面上的压力等于重力分析。
12.【答案】B,D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浮力及其产生原因;轮轴及其他常见简单机械
【解析】【解答】A、桥墩下部埋入泥中很深,下部没有水,所以桥墩的下部不受液体压强,而物体上下表面的压强差是浮力产生的原因,所以河中水位上涨时桥墩受到的浮力不变,A不符合题意;
B、大气压强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山顶的大气压低于山脚的大气压,B符合题意;
C、合江法王寺上山的盘山公路相当于斜面,上山省力,但费距离,C不符合题意;
D、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弹性绳被拉长的过程中,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D。
【分析】液体中和底部连为一体的物体不受浮力作用,斜面省力,费距离,海拔越高,大气压减小,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13.【答案】不变;减小;小于
【知识点】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解析】【解答】 解:在水平面时,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
当进入栈道行走时,穿了高跟鞋的游客将高跟鞋换为平底鞋后,受力面积增大,由于人的重力不变,人对玻璃表面的压力不变,根据 知,人对玻璃表面的压强减小;当人们驻足观看时双脚着地,压力不变,受力面积增大,根据 知,人对玻璃表面的压强变小,即驻足观看时对玻璃表面的压强小于正常行走时对玻璃表面的压强。
故答案为:不变;减小;小于。
【分析】影响压强的因素:压力和受力面积。
增大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增大压强。
减小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减小压强。
14.【答案】惯性;重;零
【知识点】惯性及其现象;力的合成与应用
【解析】【解答】(1)惯性是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掷出的实心球,正是因为具有惯性,还能继续向前运动;(2)在空中飞行的实心球受到重力的作用,而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重力会不断改变实心球的运动状态,所以实心球最终落到地面。(3)当实心球停在地面上时,处于静止状态,静止状态是一种平衡状态,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即合力为零。
故答案为:惯性;重;零。
【分析】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有状态的性质,地球上的物体都受重力的作用,静止的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
15.【答案】12;20;不变
【知识点】密度及其特性;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
【解析】【解答】 解:质量是物体本身的性质,与位置无关,所以质量为12kg的物体到达月球仍然是12kg;
可以根据重力公式求出物体在地球上受到的重力为G=mg=12kg×10N/kg=120N,
在月球上受到的重力为
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与位置无关,所以物体到达月球密度不变。
故答案为:12;20;不变。
【分析】 ①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无关;
②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G=mg;同一物体在月球上受到的月球重力是地球重力的。
③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决定于物质的种类、状态和温度,与位置无关。
16.【答案】省力;减小
【知识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杠杆的分类
【解析】【解答】解:(1)图示的垃圾桶,因为是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杠杆,所以是一个省力杠杆;
(2)垃圾桶底部安装小轮子,采用变滑动为滚动的方式减小了摩擦力。
故答案为:省力;减小。
【分析】 (1)由示意图分析动力和阻力,然后看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确定杠杆种类;
(2)用滚动代替滑动可以减小摩擦。
17.【答案】15;小于;改变
【知识点】力与运动的关系;摩擦力的大小
【解析】【解答】(1)因为课桌匀速运动,受的推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所以课桌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大小为: ;(2)同学将该课桌内的书包拿走后,课桌对地面的压力减小,把课桌沿原路用水平力推回的过程中,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压力减小,所以课桌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会减小,小于15N。(3)因为推力大于摩擦力,课桌将做加速运动,受非平衡力的作用,所以运动状态改变。
故答案为:15;小于;改变。
【分析】当物体在水平面上匀速运动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二力平衡时,力的大小相等,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的压力减小时,摩擦力减小;当物体受力不平衡时,运动状态会改变。
18.【答案】=;>;>
【知识点】功率大小的比较;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功
【解析】【解答】解:(1)两次在水平地面上拉动同一木块,摩擦力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均不变,故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不变;
对木块受力分析,木块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拉力和摩擦力的作用,由s-t图象可知,木块两次都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拉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相等,拉力F相等,即F1=F2。
(2)由于拉力F和所用的时间t相等,从图象中可以判断出,相同时间内,第①次通过的路程大,即第①次运动的速度v大,根据W=Fs可知,第①次做的功多,即W1>W2。
(3)从图象中可以判断出,第①次运动的速度v大,根据公式P=Fv可知,当拉力相等时,速度越大,拉力的功率越大,即P1>P2。
故答案为:=;>;>【分析】(1)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在水平面上匀速直线运动时,水平方向上木块受到拉力和滑动摩擦力作用,拉力和滑动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滑动摩擦力大小跟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
(2)根据W=Fs判定功的大小。
(3)根据P=Fv判断拉力的功率。
19.【答案】4;1000;90%
【知识点】机械效率的计算;有用功和额外功
【解析】【解答】 解:(1)从图中看出动滑轮上由两根绳子,由图知,n=2,s=2h=2×2m=4m;
(2)拉力端移动的距离s=4m,根据做功公式求出拉力做功W总=Fs=250N×4m=1000J;
(3)克服物体重力做的功为有用功即:W有用=Gh=450N×2m=900J,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故答案为:4;1000;90%。【分析】 (1)由图知,使用滑轮组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2,利用s=2h求拉力端移动的距离;
(2)求出拉力端移动的距离,利用W=Fs求拉力做功;
(3)利用W=Gh求有用功,再利用效率公式求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0.【答案】5×103;4;6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阿基米德原理
【解析】【解答】解:(1)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可知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为:p=ρgh=1.0×103kg/m3×10N/kg×0.5m=5×103Pa;
(2)石块排开水的体积等于石块的体积:V排=V石=4×10-4m3,
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石块所受的浮力:F浮=ρgV排=1.0×103kg/m3×10N/kg×4×10-4m3=4N;
(3)石块静止后,石块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上的浮力和支持力,处于平衡状态,所以石块受到容器底的支持力为:F=G-F浮=10N-4N=6N。
故答案为:5×103;4;6。
【分析】(1)已知水的密度和深度,根据公式p=ρgh可求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
(2)石块浸没时排开水的体积和自身的体积相等,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出石块所受的浮力;
(3)石块静止在容器底处时,受到平衡力作用,据此分析解答。
21.【答案】
【知识点】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图;弹力;重力示意图;摩擦力的方向
【解析】【解答】解: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G、垂直于斜面向上的支持力N;
由于物体有向下滑动的趋势,所以物体还受到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f;
过物体的重心作竖直向下的重力G,过重心作垂直于斜面向上的支持力N,过重心作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f;如图所示:
【分析】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受到重力、摩擦力和支持力作用,然后过重心分别表示出三个力的方向。
22.【答案】
【知识点】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图;压力及重力与压力的区别
【解析】【解答】解:对物体进行分析可知,对天花板的压力大小为F'=G-F=50N-30N=20N,方向垂直于接触面向上,作用点在接触面上。如图所示:
【分析】 要求画出的是压力,因此,分析时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压物,所以此力的方向向上;
重力方向竖直向下,对天花板的压力F'=G-F;
明确三要素,再确定标度,最后画出线段。
23.【答案】(1)初速度
(2)越小;远;匀速直线运动
【知识点】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探究实验
【解析】【解答】 解:(1)用控制变量法,让小车从同一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这样小车在进入平面时的运动速度相同;
(2)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越小,由实验可知,水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
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当小车不受摩擦力作用时,那么就没有阻力可以改变小车的运动状态了,小车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即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故答案为:(1)初速度;(2)越小;远;匀速直线。【分析】 (1)在实验中,我们是把小车放在斜面上,让小车从斜面上向下运动,从而让小车获得一定的速度,小车在斜面上的高度不同,则向下运动的速度就会不同;
为完成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的实验,应采用控制变量的思想,即保持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
(2)根据阻力大小与表面光滑程度的关系以及运动的距离与阻力大小的关系来分析,由实验中所观察到的现象以及结论推理出不受力时的运动情况。
(1)根据控制变量法,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是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同。
(2)[1][2][3]小车在三个水平面上运动时,水平面越光滑,说明水平面粗糙程度越小,小车受到的摩擦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由上述实验可推理得:如果小车不受摩擦力作用时,小车速度将不会减小,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24.【答案】4;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同一种液体的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3、5、6
【知识点】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
【解析】【分析】 (1)用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液体压强计U形管左右液面差越大,液体内部压强越大,采用的是转换法,通过液面高度差反映压强大小。
(2)液体内部有压强,液体压强跟液体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在液体密度一定时,液体密度越大,液体压强越大;在液体深度一定时,液体密度越大,液体的压强越大。同种液体,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解答】 解:(1)分析表中的数据,实验序号4的数据与序号3、5、6的数据相比,深度相同,同种液体,其U形管的高度差应该相同,但表中数据不同,说明序号4的数据出现了错误;
(2)①通过分析比较实验序号①②③的数据可得出,同种液体,深度增加,液体压强增加;
②通过分析比较实验序号③⑤⑥的数据可得出,同种液体,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压强相等。
故答案为:(1)4;(2)①同种液体,深度越深,压强越大;1、2、3;②同种液体,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3、5、6。
25.【答案】(1)
(2)200N
【知识点】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解答】解:(1)电动小汽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G=150N;
电动小汽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2)由得,小汽车的牵引力为:。
答:(1)电动小汽车停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为3×103 Pa;
(2)小汽车在额定功率下以最大速度在水平地面匀速行驶时,牵引力为200N。
【分析】 (1)电动小汽车轿车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根据G=mg求出其大小,再根据求出对地面的压强;
(2)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功率和速度,利用求出牵引力。
(1)电动小汽车停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力为
则对地面的压强为
(2)小汽车在额定功率下以最大速度在水平地面匀速行驶时,牵引力为
26.【答案】解:(1)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可知,漂流船底部受到水的压强:
p=ρgh=1.0×103kg/m3×10 N/kg×0.1m=1×103Pa;
(2)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漂流船满载时所受的浮力:
F浮=ρgV排=1×103kg/m3×10N/kg×3m3=3×103N;
(3)因为漂流船漂浮浮力等于船的重力加上人的重力,
所以F浮=G船+nG人,
漂流船最多能承载的人数:。
答:
(1)漂流船底部0.1m深处所受水的压强为1×103Pa;
(2)漂流船满载时所受的浮力是1.5×104N;
(3)为保证安全,这条漂流船最多能承载4人。
【知识点】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阿基米德原理
【解析】【分析】 (1)知道漂流船底部所处的深度,利用p=ρgh求漂流船底部受到水的压强;
(2)知道漂流船满载时排开水的体积,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漂流船满载时所受的浮力;
(3)因为漂流船漂浮,漂流船满载时所受的浮力等于漂流船的重力加上乘客的总重,据此求漂流船最多能承载的人数。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