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学区四校联盟2024-2025学年上学期10月化学考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学区四校联盟2024-2025学年上学期10月化学考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5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10-19 14:48:38

文档简介

2024-2025 学年上学期武汉市江汉区四校联盟
一、选择题
1.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铁锅生锈 B.玻璃破碎 C.石蜡熔化 D.酒精挥发
2.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倾倒液体 B.加热液体 C.量取一定量的液体 D.闻气味
3.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属于物理变化
B.空气中氮气的质量分数约为 78 %
C.稀有气体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D.二氧化碳不是空气污染物
4.磷酸亚铁锂(LiFePO4)是一种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锂、磷两种元素的相关
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锂和磷都属于金属元素 B.锂原子的质子数为 3
C.磷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15 D.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30.97
5.如图是汽车尾气处理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性质都不变 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的种类都不变 D.该变化的本质是分子破裂,原子重组
6.化学概念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基础。下列说法正确的组合是( )
①水是由 2个氢原子和 1个氧原子构成的
②质子数相同的两种粒子,若他们的电子数也相同,则不可能是一种分子和一种离子
③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一定是分子
④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等均属于并列关系
⑤阳离子中核电荷数大于核外电子数
⑥镁原子与氦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 2,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
A.①③④ B.②⑤ C.②⑤⑥ D.①④⑤
第 1 页 共 5 页
7.某课外小组探究微粒的运动,对教材实验(如图 1)进行了改进(如图 2,装置气密性良好)。实
验时推动注射器活塞将少量浓氨水滴下,观察试管M、N内棉花上酚酞溶液的变化。下列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
A.图 1烧杯乙中液体变红可以说明氨分子在不断运动
B.图 2中试管M若浸入冰水中,试管 N中的酚酞溶液不会变红
C.图 2中试管M和试管 N内的酚酞溶液先后变红
D.图 2与图 1实验相比较,其优点有节约药品、减少空气污染
8.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一定质量的硫在空气中燃烧 B. 向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C.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固体物质的种类随 D.用两份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
加热时间的变化 气,其中一份加入了少量催化剂,产生氧气的质
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
27.(5分)建立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的相互联系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请根据下列信息回
答问题。
第 2 页 共 5 页

(1)图甲为粒子之间的转化关系图,其中①表示的是 ______。
(2)图乙中 D为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当 X=______时,该粒子是原子。
(3)图乙中 C粒子的化学符号是 ______。
(4)图乙中 B、C属于同种元素,因为它们的 相同。
(5)已知元素 R的原子与图乙中粒子 A的化学性质相似,若 R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 3周期,请画
出 R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
28.(5分)下图甲、乙、丙、丁、戊分别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及相关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
通过化学变化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表示两种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已经省
略。已知甲是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乙是黑色固体。乙和丙含有一种相同元
素,其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 6。丁在常温下是液体,丁的一个分子中有 10个质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的一种用途是 。
(2)丁的名称或化学符号为 。
(3)若戊是一种常见的金属,甲与戊反应时出现火星四射,
并生成一种黑色固体,写出甲与戊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或符
号表达式 ;
其基本反应类型是 。
(4)有关“甲→丙”的转化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一定是氧化反应 B.一定是化合反应
C.可能是缓慢氧化 D.丙中含有甲的分子
29.(6分)同学们以“探究空气” 为主题开展项目式学习。请回答有关问题。
【任务一】查阅资料——工业制取氧气。
工业上制取氧气除了分离液化空气外,还有“变压吸附法”。利用分子筛吸附氮气和氧气能力的
差异,通过增压与减压的交替循环,实现氮气和氧气的分离。图 1为该方法的工艺简易流程图。
(1)分子筛中发生的是物理变化,理由是变化后 (填“有”、“没有”)新分子的生成。
(2)通过 (填“增压”、“减压”)的方法能使被吸附的气体释放出去。
第 3 页 共 5 页
【任务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
同学们按图 2装置及以下操作步骤进行实验。
实验中忽略固体及试管内残留水体积的影响。
红磷
图 2
I.洗净试管并装满水,塞紧橡胶塞,再把水全部倒入量筒中,水的体积为 V1mL。
II.检查装置气密性良好。在烘干的试管中装入足量的红磷,塞紧橡胶塞,把注射器甲的活塞推到
零刻度处固定,注射器乙中空气的体积为 V2mL。
III.点燃酒精灯至红磷燃烧,撤走酒精灯。
IV.红磷燃烧完毕且待试管冷却到室温后,……,注射器乙中剩余气体的体积为 V3 mL。
(3)红磷燃烧的反应文字表达式或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步骤Ⅳ需要补充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该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用 V1、V2、V3的代数式表示)。
(6)对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连接好装置,推动注射器甲的活塞,松开手后,活塞回到原刻度,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B.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C.若红磷量不足会使 V3的测量值偏小
D. 该实验可避免红磷在空气中点燃时污染空气
E. 该实验可证明空气是混合物
30.(5分)化学兴趣小组展开跨学科学习活动——家庭制取氧气和制备“富氧空气”。
该小组调查得知,某款家用制氧机是利用过碳酸钠和二氧化锰同时加入水中来制取氧气。同学
们利用生活中简单的材料制作了便于携带的简易制氧器,如图 1所示。先在反应仓中加入适量水,
再先后加入过碳酸钠和二氧化锰(已知:过碳酸钠易溶于水,遇水分解为碳酸钠和过氧化氢,本实
验碳酸钠不参加反应)。
图 1
图 2
(1)验证加湿仓导出的气体为氧气的方法是 。
(2)写出反应仓中生成氧气的文字表达式或符号表达式 。
(3)加湿仓中的水除了有润湿氧气的作用外,还可以起到的作用是
第 4 页 共 5 页

(4) 如果在实验室用过碳酸钠、二氧化锰、水制取一瓶较纯的氧气,从图 2中选用的装置组合是
______(填字母序号)。
(5)用图 3装置在 125mL 集气瓶里装满水,塞紧橡胶塞并关闭活塞 b,
打开活塞 a通入氧气,当量筒内收集到 x mL的水后,立即关闭活塞 a
并打开活塞 b,通入空气将水排完,即可得到含氧气体积分数约为 60%
的“富氧空气”(假定本实验中空气中氧气的体积为空气体积的 1/5)。
则 x的值为 mL。
31.(5分)国际上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 1/12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
图 3
与它相比较所得的比,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符号为 Ar)。根
据这个标准,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 24,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 108。原子的质量主要集
中在原子核上,质子、中子的相对质量均约为 1。
请回答或计算下列问题。
(1)我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多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其数据被确认为国际标准,
如铟、铱、锌等。已知一种锌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 65,核电荷数为 30,则这种锌原子的中子
数为 。
(2)相同质量的金属镁和银, 的原子数目要多。
(3)已知镁原子的质量约为 4.0×10-26kg,请列式计算银原子的质量。
第 5 页 共 5 页2024-2025 学年上学期武汉市江汉区学区四校联盟
九年级化学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A D B A D B B C
(评分说明:每题每小题每空均为 1 分,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或符号表达式也是 1 分,只要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名
称或符号写对就给 1分,否则扣掉 1分。第 32 题的(3)小题为 3分,其中依据 1分,比例式 1 分,结果 1 分,没写
解或答不扣分。
27.(5 分)
(1)原子 (2)18 (3)Mg2+ (4)质子数(核电荷数) (5)
28.(5 分)
(1)供呼吸(或炼钢、气焊、助燃剂等) (2)水(H2O)
(3) + 点燃 点燃铁 氧气 四氧化三铁 或 Fe+O2 Fe3O4 化合反应
(4)A、C
29.(6 分)
(1)没有 (2)减压
(3)
红磷+ 点燃 点燃氧气 五氧化二磷 或 P+O2 P2O5
(4)将注射器甲推到零刻度处
V2 V(5) 3 100%
V1 V2
(6)D、E
30.(5分)
(1)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加湿仓上方的导管口,观察木条是否复燃
(2) 二氧化锰 MnO过氧化氢 + 或 H O 2水 氧气 2 2 H2O+O2
(3)通过气泡观察氧气生成的速率(或降低氧气温度)
(4)A、E
(5) 62.5
31.(5 分)
(1)35 (2)镁(或 Mg)
(3)解: 根据原子的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成正比
镁原子的质量 银原子的质量

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4.0 10 -26 kg 银原子的质量

24 108
∴银原子的质量=18x10-26kg =1.8x10-25kg
答:银原子的质量为 18x10-26kg 或 1.8x10-25kg。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