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的生殖和发育》学情分析
通过对前面两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于生物的生殖和发育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学生们在学习上册《鸟类》知识的时候,学生对于鸟类也比较熟悉,对于鸟类的生殖也有初步的了解。
八年级学生对于鸟的生殖和发育都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是他们对于知识的认知都还处在一个比较浅显、直观的层面。如对于鸡卵的认识,他们错误的认为就是鸡蛋,结构包括蛋黄和蛋清。所以在教学时,教师要先纠正学生各结构的名称在生物学中的专用名词是什么。教学过程中,要不断的提醒学生生物课要上出生物味,识记各结构的生物学术语,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科素养。
针对这些问题,我在上课时将鸟类的生殖和发育的过程以及鸟卵的结构特点和功能作为本节课的重点,把探究鸟卵的结构作为学习的难点。在知识内容的设计与安排上,尽可能贴近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到所思考的问题是熟悉的又是新奇的,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鸟的生殖和发育》效果分析
通过《鸟的生殖和发育》的学习,学生们进步的地方有以下几点:
1、纠正了这么长时间以来对于鸡卵各个结构的叫法,生物课堂上出了生物味。
2、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能力有所提高:在小组合作探究完成实验的过程中,学生们合作探究的积极性很高,实验的效果很好。小组长的分工很到位,每个学生都有事可做。
3、动手探究,知识重难点突破好:采用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将抽象的说教变成实际的操作,很好的突破了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并且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4、达标检测,全对率高:通过对达标检测的批阅,有2/3的学生能做到全对,教学效果好。
《鸟的生殖和发育》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描述鸟类生殖和发育的过程。
2.能识别鸟卵的结构,说明各部分的功能,树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二)能力目标:
通过合作探究,自主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实验操作水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热爱鸟类,保护鸟类的情感教育,关注鸟类与人类的和谐发展。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鸟卵的结构特点及其功能;鸟类的生殖和发育的过程。
2.难点:引导学生建立起“鸟卵的形态结构、鸟类的生殖和发育的特点是和陆地生活相适应的”辨证观点。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视频资料、多媒体课件、培养皿、镊子、剪刀等实验用具。?
学生准备:鸡卵、预习新课内容。
四、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播放愤怒的小鸟背景音乐和愤怒的小鸟中各种鸟的原型图片。
问:同学们听到这个音乐熟悉吗?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鸟类的生殖和发育。(板书课题)
学生听音乐,欣赏图片,明确是愤怒的小鸟游戏的背景音乐。
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带着笑容进入今天的学习内容。
用学生熟悉的游戏的图片和音乐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气氛活跃。
明确目标,
设疑学习新知
出示学习目标。
出示课本中的三个问题,带着问题开始新课的探究之旅。
学生齐读学习目标,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学生从课本中找到三个问题。
首先明确目标,有利于新课的进行。利用课本中的三个问题,将课文内容分成三部分,学生逐个击破,逐个掌握。
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一)学习任务一:认真阅读课本P14—17知识点完成以下问题。【5分钟,先独立完成后由小组内4号同学订正答案】
1.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一般包括 、 、 、
、 和 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伴随着复杂的繁殖行为。
2.看课本20页-21页六副插图思考它们分别属于繁殖行为的哪一种行为?
教师及时的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总结。
(二)播放图片请一位同学来给我们大家概括一下各个图片中鸟的繁殖行为。
教师评价。
古人曾经写过很多关于鸟类的诗句,那么同学们想一下“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春燕啄新泥”是描写的鸟类生殖和发育过程中的哪个阶段呢?
(三)出示问题:冬天常看到高高的树杈上有喜鹊窝,但是窝里并没有喜鹊,这是怎么回事?
(四)播放产卵和孵卵的视频
1、学生根据要求,自主学习课本中的相关知识点,完成导学案中相对应的题目。
小组内同学进行交流,4号同学订正答案。
请一个小组的四号同学在全班交流答案,同学们订正答案。
2、一个学生回答
生齐答。
3、一生回答,其他同学做补充。
4、学生认真观看。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发现重点的知识点在课本中做好圈画。
做好分工,由专人负责交流问题的答案。
通过学习新知,获得解决实际生活中问题的能力。
小视频的观看解决了实际生活中解决不了的问题,在课堂上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探究鸡卵的结构
(一)宏观感知鸡卵
出示要求:握,思考能将鸡卵攥烂吗?
(二)观看探究鸡卵的结构实验视频。
(三)出示探究鸡卵的结构步骤。
①将鸡蛋的钝端敲出裂纹。
②用镊子将卵壳及外壳膜除去。
③用剪刀将内壳膜剪破。
④将卵白和卵黄一起倒进培养皿。
⑤对照观察。
教师巡视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四)播放鸡卵结构图。
边认识结构,边请同学猜测它的作用。
对于胚盘的作用,做好强调:胚盘是胚胎发育的部位,是鸡卵中很重要的一个结构。那什么样的胚盘才能发育成小鸡呢?
我们怎么来区分受精的胚盘和未受精的胚盘呢?
讨论完功能,播放连连看
练习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鸡卵中各个结构都与它的功能是相适应的,这就体现了生物学中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1、学生用力握鸡卵,回答教师提问。感知卵壳的作用(保护)。
2、学生认真观看,掌握实验操作中的重点、难点。
3、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老师提供的观察鸡卵的实验步骤,用自己小组内的材料用具来观察鸡卵。
学生们自由小组内做实验,
全部做完以后请几个小组为代表到前边为大家展示他们的实验成果,边展示边说明各个结构的名称。
4、学生根据图说出各结构的作用。
学生抢答。
学生回答。
由教师的讲解到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更直观的走进鸡卵的结构。
探究实验时,小组内同学参与积极,小组长的分工合理。探究的氛围浓厚。
由结构联系功能,锻炼学生的
推理思维能力,同时深化理解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是相适应的这一观点。
播放问题
这样这个问题我们也解决了。
还有最后一个问题,我们一起来看下面的表格
播放表格
从图片和表格中我们看出小鸡和麻雀不一样,我们把他们分别称为早成雏和晚成雏。引领同学们明确什么是早成雏,什么是晚成雏
播放问题
第三个问题也解决了
播放爱迪生
大科学家爱迪生小时候也做过孵卵的事,那么大家帮他分析一下失败的原因。1、温度不够
2、鸡卵未受精
播放鸟类是安全卫士
鸟类是我们的朋友我们应该和鸟类怎样共处呢?
播放爱护鸟类,听音乐3分钟
我们要爱护鸟类,做鸟类的朋友。请
知识延伸:
1、早成雏和晚成雏
2、科学家的故事
1、出示最后一个问题:刚孵出的小鸡毛茸茸的,十分可爱。可刚孵出的小麻雀,粉红色的皮肤上一根羽毛都没有。为什么会这样?
出示表格。
2、教师出示:爱迪生小时候孵蛋的故事,分析失败的原因。
1、学生自主阅读表格,明确早成雏和晚成雏。解决问题。
2、学生积极思考,分析爱迪生失败的原因。
运用自己学习的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使所学的知识得以提升,达到另一个层面。
爱护鸟类,做鸟类的朋友
播放鸟类是安全卫士
鸟类是我们的朋友我们应该和鸟类怎样共处呢?
播放爱护鸟类,听音乐3分钟
我们要爱护鸟类,做鸟类的朋友。
同学们在音乐中完成达标反馈,做完的同学给老师批阅
情感升华,用音乐激起学生爱护鸟类的情感。
《鸟的生殖和发育》教材分析
《鸟的生殖和发育》是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八单元第一章的第三节。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两个: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观察鸡卵的结构。本节课是第八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部分的一节课,在单元的导语中引用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句: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由诗句导入的便是本节课要学习的鸟的生殖和发育的相关知识。
本节课是在介绍完植物,昆虫的生殖和发育的基础上进行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更高等的动物在生殖发育方面的特点,突出生殖和发育与人类以及与环境的关系,所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在整个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
《鸟的生殖和发育》观课记录
?1、教师导入环节设计新颖,利用学生熟悉的游戏来导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 2、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学法,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有思维的碰撞,让学生的思维变得活跃,极大的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小组合作学习的运用有利于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
?3、采用实验探究的方法来解决课堂中教学的重难点,达到了良好的效果。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高,参与度高,每个同学都有事可做。在实验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创造能力都得到提高。
4、课堂中教师设计的教学环节形式多样,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学习。
5、综合观察本节课的课堂,学生的参与率高,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好。
《鸟的生殖和发育》评测练习
针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经过对学情的进一步分析,在课堂的最后特别设计了达标反馈这一环节(即评测练习)。在这一环节中,我特别选取了有代表性的6道题目。第1题考查的是学生对鸟的生殖发育的过程的掌握情况。2-5题考查的是鸟卵的结构及其作用,其中第2、4、5题较简单,考查的是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第3题为能力提高的题目,既考查到了学生读图的能力,又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第6题也是知识提高的题目。
评测练习的设计既照顾到了全体学生,又针对尖子生进行了知识的提升。
附:评测练习题目
达标反馈
1.鸟的繁殖是一种复杂的行为,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阶段,将这几个阶段按发育的先后顺序排列,其正确的顺序是( )
①筑巢 ②交配 ③求偶 ④产卵 ⑤育雏 ⑥孵卵
A.①②③④⑤⑥ B.⑥②③④⑤①
C.②③①④⑤⑥ D.③②①④⑥⑤
2.在鸟卵的结构中,起保护作用的主要是 ( )
A.卵壳和壳膜 B.卵黄 C.胚盘 D.卵白
3.观察下图,图乙中“发育中的幼雏”是由图甲中的哪一部分发育来的( )
4.观察鸡卵的结构时,未受精卵的特点是( )
A.胚盘色浓而大 B.胚盘色浅而小 C.卵黄色浓而大 D.卵黄色浅而小
5.将新鲜的鸡蛋轻轻敲碎,倒在培养皿内观察,对卵黄上的小白点的错误解释是( )
A.小白点位于卵黄表面中央 B.小白点称为胚盘,里面含有卵细胞
C.胚盘是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 D.是鉴定卵是否受精的依据
6.受精的鸟卵在雌鸟体内开始发育,但鸟卵产出后就停止发育,原因是( )
A.外界湿度太低 ? B.外界有空气 ? C.外界温度太低 ? D.外界有阳光
《鸟的生殖和发育》课后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主要采取的是自学+合作的教学模式。课堂中的教学环节设计为:导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达标提高。
1、导入环节:利用了学生们耳熟能详的“愤怒的小鸟”的游戏来导入新课。用游戏音乐来刺激学生的听觉,用图片来刺激学生的视觉,让他们在视听上有耳目一新的享受,通过音乐的播放,学生们变得活跃起来。这样调动了课堂的气氛,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小组合作环节:小组长都很负责,将小组内的同学进行分工,做到了每个组员都有事可做。在小组合作环节,同学们都表现的很积极,交流,讨论,极大的提高了合作学习的效率。
3、实验探究环节:在鸡卵结构的教学环节,利用了探究实验的形式来教学。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进行观察,将抽象的学科知识转化为直观的实物,有利于学生的理解与识记。
有收获,也有遗憾,这样才是完整的一堂课。本节课中不足之处是:学生们在全班展示时不够积极。小组合作学习时,通过巡视教师发现同学们都能说出鸡卵的各结构的名称,气氛热烈。但是当进行全班展示时,极大多数的同学没有积极参与,说明学生主动展示的习惯还需要进一步的培养。
《鸟的生殖和发育》课标分析
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生物的生殖、发育和遗传是生命的基本特征。学生学习动植物的生殖、发育和遗传的基本知识,以及遗传育种在生产实践中应用的知识,有助于学生认识生物科学技术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动物的生殖与发育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章着重介绍植物的生殖以及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生物的生殖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生殖方式的形成,既体现了生物对不同环境的适应,又展示了不同生物类群在连续性方面所表现的发展和进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是按照课程标准的规定安排的,分别介绍了昆虫和鸟的生殖和发育。在引导学生认识动植物的生殖过程和特点的同时,突出生殖和发育与人类以及与环境的关系。这种多侧面的与人和环境的呼应,进一步体现了整套教材以人与生物圈为主线的思路。本章内容的学习为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及生物的进化打下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