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燃烧与灭火课件 (共32张PPT)2024-2025学年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6.1 燃烧与灭火课件 (共32张PPT)2024-2025学年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10-19 22:42: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第六单元 控制燃烧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
从钻燧取火到冶炼金属,从工业革命时代蒸汽推动的滚滚车轮,到信息时代新型燃料推动的飞天神舟,人类从认识火、利用火,到控制火、改造火,每前进一步都有非比寻常的意义。只有不断深化和拓展对火的认识,才能有力地驾驭和利用火,更好地服务社会发展。
一、探究燃烧的条件
纸张、酒精等用火柴就能点燃,木块、煤块等还能用火柴直接点燃吗 用灯帽盖住火焰就能将酒精灯熄灭,同样的方法能给燃烧正旺的木块、煤块灭火吗 燃烧这类化学反应需要满足什么条件才能发生 如何促进或抑制这类化学反应的发生
探究燃烧的条件
1.如图Ⅰ所示,在 500 mL 烧杯中加入 300 mL 80℃左右的热水,在水底放入一小块白磷。然后在烧杯上盖一片薄铜片,铜片上一侧放少量的红磷,另一侧放一小块已用吸水纸吸过水的白磷,分别用倒置的小烧杯罩住,观察现象。
实验结论:燃烧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交流:为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合理,上述实验过程采取了哪些措施
燃烧条件的定量探究
上述关于燃烧条件的实验探究,如果用数字化仪器来进行,是否会有惊喜呢 以下是借助氧气传感器做的两组实验:
1.用氧气传感器测量木条在密闭容器内燃烧至熄灭过程中,容器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发现当容器内氧气的体积分数降到11.7%时,木条燃烧停止了。
2.用蜡烛代替木条进行上述实验,发现当容器内氧气的体积分数降为 15.8% 时,蜡烛熄灭了。
思考:上述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 对你有何启示
通过探究我们知道,物质跟氧气发生的燃烧反应必须同时满足如下三个条件才能发生:
(1)物质本身是可燃的(可燃物);
(2)可燃物与充足的氧气接触;
(3)达到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着火点)。
通常所说的燃烧,都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剧烈的氧化反应。虽然不同可燃物的着火点各不相同,燃烧时产生的现象也不完全一样,但都有氧气参加,并且反应都会伴有发光、放热的现象。
二、认识灭火的原理
燃烧,既温暖也无情。有些时候,我们需要的是阻断燃烧、及时灭火。
寻找灭火的方法
下列着火的场景,可以采取哪些方法灭火 采用这些方法灭火的原理是什么
上述各种灭火方法,其目的归结起来,无外乎下列三种:
(1)移走可燃物;
(2)使可燃物隔绝空气(或氧气);
(3)降低可燃物的温度(降至其着火点以下)。
可见,灭火就是破坏燃烧所需的条件。同样的,预防火灾的措施也是提前破坏能引发燃烧的条件。
三、促进燃烧的方法
随着“西气东输”工程的全面实施,我国许多家庭都使用上了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你观察过天然气在燃气灶上燃烧的情况吗
通常,当燃烧很旺时,甲烷充分燃烧,火焰呈蓝色;当调小空气进口时,甲烷就会不充分燃烧,火焰变为黄色。
增大氧气的浓度或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都能促进可燃物燃烧。
常用燃料的主要组成元素是碳。在氧气供给充足时,燃料中的碳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若氧气供给不足,碳燃烧不充分,生成一氧化碳。
此外,在高温下,炽热的木炭也可使二氧化碳转变成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它的存在不容易被觉察。当一氧化碳随呼吸进入人体血液后,便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血液失去了输送氧气的能力,导致一氧化碳中毒。人吸入少量的一氧化碳就会头痛,吸入较多量时,就可能导致死亡。
煤炉、煤气灶及燃气热水器中的燃料不充分燃烧时会产生一氧化碳气体,使用时一定要保持良好的通风和有效的排气,确保安全。
四、爆炸是如何发生的
你见过爆炸的场面吗?在露天的空地上引燃少量火药粉末不会发生爆炸,爆竹里只有少量火药,却为什么会爆炸?
氢气的燃烧和爆炸
将一个塑料瓶的瓶底剪下,在瓶塞处插入一根带有止水夹的尖嘴玻璃管。用排水法集满纯净的氢气后,将塑料瓶移出水面,固定在铁架台上。打开止水夹,在尖嘴处点燃氢气。观察现象。
思考:为什么刚开始时氢气能够在导管的尖嘴处安静地燃烧,而片刻后却发生爆炸了呢
上述实验中,当氢气刚开始燃烧时,只有少量氢气在玻璃管口跟氧气接触发生反应,产生的热量不多,很快就散失到空气中。随着燃烧的进行,空气从瓶底涌入,在瓶子中与氢气相互混合后,大量氢气分子和氧气分子同时接触,反应瞬间释放出大量的热,使气体体积在有限的空间里急剧膨胀,就发生了爆炸。
家庭使用的天然气、煤气或液化气等可燃性气体一旦泄漏,且在通风不良的厨房等有限空间里遇到明火,就有可能发生爆炸。在加油站、化工厂、煤矿的矿井和面粉厂等场所,空气中会含有较多的可燃性气体或粉尘,一定要严禁烟火,严格遵守安全规程,防止发生火灾和爆炸事故。
与燃烧一样,任何化学反应都需要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发生。因此,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可以促进或抑制化学反应,使之满足人们的需要。
谢谢观看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