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PPT)
苏科版物理第二章第3节
平面镜(第1课时)
2024
情景导入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找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知道虚像的概念,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
3.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应用。
玻璃幕墙
水面
镜子
一、平面镜
1.定义:表面平整光滑且能够成像的物体,叫做平面镜。
新课探究
活动2.4 观察平面镜中的像
1.通过平面镜观察自己的像。改变人到镜面的距离,像到镜面的距离如何变化?
2.观察周围远近不同的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
1.你认为平面镜所成的像在镜前、镜后还是在镜面上?
2.像和物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3.像到物的距离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有什么关系?
4.平面镜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
问题:
学生实验
用茶色玻璃板来代替平面镜的目的?
取一个相同的棋子(或者其他物体)的目的是什么?
等效替代法
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实验步骤
1.将一张白纸平铺在水平桌面上,再将茶色玻璃板竖直放置在白纸上,并标出玻璃板的位置。
实验步骤
2.在玻璃板前放一个棋子A,再将另一个相同的棋子B放到玻璃板后,调整棋子B的位置能不能使它与棋子A所成的像重合?
实验步骤
3.棋子B与棋子A所成的像的大小和位置是什么关系?两者重合时,在白纸上标出棋子A、B的位置,并比较棋子A与棋子B到镜面的距离。
实验步骤
4.将一张白卡片竖直放在棋子B所在的位置,能否在白卡片上观察到棋子A的像?
实验序号 物到镜面的距离 像到镜面的距离
1
2
3
5.多次改变棋子A的位置,重复上面的实验。根据白纸上的标记,测量物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
总结归纳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2.像和物的大小相等,
3.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4.像和物关于镜面对称
自然界中的对称美
建筑上的对称美
交流
①探究中为什么用玻璃板而不用平面镜?
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②探究中使用刻度尺的目的?
比较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
③探究中为何用两个相同棋子
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作业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