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春》跨学科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春》跨学科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0-20 19:19: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春》跨学科教学设计
课标分析
一、教学目标与课标要求的契合
1. 知识与能力目标:
课标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春》的教学目标也强调学生需要“学习用显明、精确、生动的语言,详细地、绘声绘色地描绘春天的各种景色”,这与课标的知识与能力目标相吻合。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课标鼓励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春》的教学也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朗读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作者情感”,这体现了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要求。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课标强调“引导学生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良好品德和健全人格”。
《春》的教学目标之一是“深刻理解作者通过细致生动的描绘充溢生命力的春天景象,来表现自己热爱自然,热爱生活,追求未来,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和为建设人类美好的春天而发奋努力的崇高理想”,这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相一致。
二、教学内容与课标要求的对接
《春》这篇课文以优美的语言,描写春回大地的景象,表现春天里自然万物勃发的生命力,符合课标中对于“引导学生学习、欣赏、评价文学作品,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的要求。
三、教学方法与课标要求的结合
在《春》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朗读、讨论、赏析等多种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情感,这与课标中提出的“注重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教学”的要求相符。
教材分析
《春》是朱自清先生的一篇著名散文,收录于七年级语文上册的教材中。这篇文章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情感内涵,成为了语文教学中的经典之作。以下是对《春》这篇教材的分析。
一、主题与情感
《春》以“春”为主题,全文贯穿了对春天的赞美和热爱。作者通过对春天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深切感悟和对生命的无限热爱。文章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与期待,同时也展现了作者积极向上、热爱生活的人生态度。
二、结构特点
《春》的结构清晰,层次分明。全文分为“盼春”、“绘春”和“赞春”三个部分。首先,作者以“盼望着,盼望着”开头,表达了对春天的强烈期盼。接着,作者通过描绘五幅春天的图画——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和迎春图,生动地展示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最后,作者对春天进行了高度的赞美,并将春天比作娃娃、姑娘和青年,进一步强调了春天的美好与力量。
三、艺术特色
1. 优美的语言:《春》的语言清新、优美,富有诗意。作者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例如,“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这句话中,“偷偷地”和“钻”两个词生动地描绘了小草破土而出的情景,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2. 细腻的描绘:作者对春天景物的描绘非常细腻,无论是小草、花朵还是春风、春雨,都写得栩栩如生。这种细腻的描绘不仅让读者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也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关注。
3. 丰富的情感:全文充满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这种情感贯穿全文,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感受到作者的喜悦和幸福。
四、教学价值
1.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春》以其优美的语言和细腻的描绘,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感受自然之美、欣赏艺术之美的平台。通过阅读这篇文章,学生可以学会欣赏自然之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从而提升自己的审美情趣。
2. 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春》的语言优美、节奏明快,适合朗读。通过朗读这篇文章,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发音、语调和语感,提高自己的朗读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春》全文充满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通过阅读这篇文章,学生可以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如何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文章中,从而提升自己的情感表达能力。
学情分析
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春天是一个充满生机和希望的季节,他们对春天有一定的生活体验和感受。然而,不同学生之间的文学素养和阅读水平存在差异,对散文的欣赏和理解能力也不尽相同。因此,教师在教学前应了解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以便更好地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教学分析
一、教学目标
1. 文学素养:通过阅读《春》这篇文学作品,了解春季的自然景观和文学表达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
2. 跨学科知识:
地理知识:了解春季的气候特点和地理位置对自然景观的影响。
生物知识:观察春季植物的生长变化,认识常见的春季植物及其特性。
情感与表达:通过跨学科学习,引导学生表达自己对春天的感受和认识。
3. 实践能力:通过实践活动,如户外观察、写作练习等,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文学作品分析:选取《春》这篇文学作品,分析春季景物的描绘方法、语言运用和情感表达。
2. 地理与气候知识:介绍春季的气候特点,如温度、降水等,并探讨这些气候特点对自然景观的影响。
3. 生物知识:介绍春季植物的生长变化,如开花、发芽等,并让学生认识常见的春季植物及其特性。
4.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记录春季的自然景观和植物变化;同时,进行写作练习,让学生表达自己对春天的感受和认识。
三、教学方法
1. 讲授法:通过教师讲解,介绍文学作品的背景、主题、写作方法等。
2. 探究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分析和讨论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3. 实践法:通过户外观察和写作练习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春天的美好,并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认识。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春季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进入春季的主题。
2. 文学作品分析:教师介绍《春》这篇文学作品,并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文学元素和表达技巧。
《春》的创作背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时间背景:
《春》是朱自清于1933年间创作的散文作品。这一时期,朱自清刚刚结束欧洲的漫游,回到国内。
作者状态:
朱自清在创作《春》时,正值他人生中的一段美好时光。他与陈竹隐女士缔结了美满的姻缘,并喜得贵子,同时他还出任了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可谓春风得意。
情感与主题:
全篇散文紧扣“春”这一主题展开描写,从盼望春天,到描写春天,再到赞颂春天,朱自清将一幅幅春天的美丽动人且生机勃勃的图画呈现在读者面前。
通过这篇文章,朱自清表露了自己的内心感受,即他对于春天的喜爱。同时,这也是他心灵世界的一种逼真写照,表现了他对自由境界的向往。
文学地位与影响:
《春》作为朱自清的散文名篇,长期被中国中学语文教材选用,是白话美文的典范之一。它为中国现代散文创作提供了宝贵的艺术经验。
社会背景(与朱自清其他作品相关):
虽然《春》主要表达的是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对自由境界的向往,但朱自清在1927年之后,始终在寻觅、营造着一个灵魂深处的理想世界——梦的世界,用以安放他“颇不宁静”的拳拳之心,抵御外面世界的纷扰。这种追求在他的其他作品如《背影》、《荷塘月色》等中也有体现。
主题与情感
《春》的主题围绕对春天的赞美和颂扬展开,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力和大自然美的热爱与追求。全文贯穿着对春天生机勃勃、万物复苏的喜悦之情,充满了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结构与布局
全文结构清晰,分为十个自然段,可大致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写盼春的心切和迎春的喜悦。
第二部分(第二至第七自然段):对春天的景物进行了细致地描绘,包括春草、春花、春风、春雨等。
第三部分(第八至第十自然段):对春天的颂扬,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
画面感强,作者通过描绘春天的不同景物,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使读者仿佛置身于春天的美景之中。
语言与修辞
语言朴实清新,具有口语化的特点,如“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等短句,既通俗易懂又富有表现力。
修辞手法丰富多样,包括比喻、拟人、排比等。如将春风比作“母亲的手抚摸着你”,将春雨比作“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等,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景物特征。
意象与象征
春天在文中不仅是一个季节的象征,更是生命力、希望和未来的象征。作者通过对春天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对生活充满希望和向往的情感。
文中还运用了大量的意象来丰富文本内涵,如“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等,这些意象不仅增添了文本的美感,还深化了主题意蕴。
情感抒发与共鸣
作者在文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真挚的情感抒发,让读者深刻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和生命的活力。
作品的情感抒发具有普遍性和共鸣性,能够引起读者对生命、自然和美的共同思考和感悟。
朱自清的《春》是一篇充满诗意和画意的散文,其表达技巧丰富多样,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情景交融:
通过对春草、春花、春风、春雨等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作者将春天的美好与生机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描绘这些自然景象的同时,作者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使景物与情感相互交融,营造出一种诗意盎然的氛围。
拟人化的表达:
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如“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等,赋予自然景物以人的情感和动作,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反复的修辞手法:
文章开头“盼望着,盼望着”的反复使用,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渴望和期待。
生动的比喻和拟声:
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生动比喻,如“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作者将春天的美丽展现得更加具体和形象。
拟声词的运用,如“宛转的鸟儿”、“应和的风声”等,使文章更具生动性和立体感。
层次分明的结构:
文章按照“盼春—绘春—颂春”的顺序展开,层次清晰,脉络分明。
在“绘春”部分,作者又采用“总分”式结构,先总体勾勒了万物复苏的情景,然后从草、花、风、雨、人五个方面具体而生动地描绘了如画的春天。
细腻的观察和描绘:
作者通过对春天景象的细腻观察和生动描绘,成功地展现出了春天的美好和生命力。
无论是春草的嫩绿、春花的艳丽、春风的温柔还是春雨的绵长,都被作者描绘得栩栩如生。
3. 地理与气候知识介绍:通过PPT或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介绍春季的气候特点和地理位置对自然景观的影响。
春季的气候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气温变化幅度大:
春季是冬季与夏季的过渡季节,冷暖空气势力相当且活跃,导致气温变化幅度较大。
以北京为例,1966年5月3日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相差达到26.8℃,显示出春季一天中气温差异的巨大性。
因此,春季需要及时收听天气预报,注意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物。
空气干燥多大风:
春季正处于大气环流调整期,冷暖空气活动频繁,导致空气干燥并多大风天气。
特别是我国北方地区,南北大风交替出现,风力较大。一般来说,5月份后南北大风频繁的现象才能好转。
大风天气不仅带来冷空气和气温下降,还降低了空气湿度,容易引起感冒、鼻炎、关节炎等疾病。
北方多沙尘天气:
春季随着气温的回升,若前段时间降水偏少,地面干燥,当大风来临时,极易出现沙尘天气。
沙尘天气导致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急剧增多,对人体有害的可吸入颗粒物浓度也急剧升高,从而影响空气质量。
这些悬浮颗粒中的致敏物质容易诱发过敏体质的人产生过敏反应,如过敏性皮炎、过敏性鼻炎等。
南方多阴雨天气:
春季在中国南方地区常表现为阴雨连绵,低温与暖温交替出现。
阴雨季节湿气较大,容易引起风湿性关节炎,并对人的心理疾病有很大影响。
5春雨的特点:
春雨通常持续时间长,可以持续数小时至数天。
春雨常以多阵雨的形式出现,雨势时大时小,间歇性降落。
春雨的温度适宜,为万物带来滋润,对植物的发芽、生长和繁殖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春雨频繁且雨量较大时,也容易导致地面积水和洪涝灾害的发生。
4. 生物知识介绍:展示春季植物的图片或实物,介绍春季植物的生长变化和特性。
春季植物的生长变化和特性可归纳如下:
生长变化
复苏与发芽: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植物开始复苏,枝条变得柔软,并生出嫩芽。这些嫩芽随后会长出新叶,为植物注入新的活力。
叶片生长:随着春日的温暖和光照的增加,植物的叶片迅速生长,嫩芽伸展,茎干变得更加粗壮。这一过程标志着植物从冬季的休眠状态进入生长阶段。
花朵绽放:春季是植物界的盛花季节,各种鲜花争相开放。桃花、梨花、杜鹃花、樱花等各种春季花卉以各自独特的姿态绽放,给大地带来丰富的色彩。
果实形成:在花朵凋落的后期,剩余的花萼和花托会逐渐干燥,随后果实开始形成。果实的形状和颜色各异,有圆润的苹果、尖尖的草莓、细长的香蕉等。
特性
生长速度迅猛:春季是植物生长速度最为迅猛的季节之一。树木发新芽、草木抽绿,大地一片生机勃勃。
盛花期:春季是植物界的盛花季节,各种花卉的绽放为大地增添了丰富的色彩和香气。
光合作用旺盛:春季阳光充足,温度适宜,植物可以充分利用光合作用制造营养物质。这一时期的光合作用活动尤为旺盛,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能量。
生态作用显著:春季的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维持了地球大气的气候平衡。同时,植物的叶子和根系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净化空气,保护人们的健康。此外,果实还为动物们提供了食物来源,促进了生态系统的平衡。
5.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记录春季的自然景观和植物变化;同时,进行写作练习,让学生表达自己对春天的感受和认识。
6. 总结归纳:引导学生总结本次跨学科学习的收获和体会,并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评价方式
1. 阅读理解测试:通过阅读理解测试,检查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程度。
2. 知识测试:通过选择题、填空题等形式,检查学生对地理、生物等跨学科知识的掌握情况。
3. 实践活动评价:通过评价学生的户外观察和写作练习等实践活动,评价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六、教学资源
1. 文学作品:《春》及相关文学作品。
2. 多媒体资源:PPT、视频、图片等。
3. 实物资源:春季植物的实物或标本。
4. 实践活动场地:户外观察场地,如公园、花园等。
七、布置作业
1. 文学赏析
阅读《春》一文,分析文中的修辞手法、语言特色等。
撰写一篇赏析文章,阐述自己对《春》一文的理解和评价。
2. 自然科学探究
结合《春》一文中对春天景色的描绘,探究春天的气候特点、植物生长状况等。
搜集相关资料,整理成一份关于春天自然现象的报告。
3. 地理知识拓展
研究作者朱自清的故乡扬州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等。
分析这些地理因素对《春》一文创作背景的影响。
4. 艺术创作
以《春》一文为灵感,创作一幅描绘春天景色的画作或摄影作品。
作品需体现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并附上创作说明。
八、板书设计
标题:《春》——跨学科探索
教学内容与学科融合
1. 文学与语言(语文学科)
标题:《春》
作者:朱自清
主题: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生命的赞美
关键字词:朗润、酝酿、卖弄、宛转、烘托等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等
2. 自然科学(生物与地理学科)
春季生物变化:植物的生长、动物的繁殖
春季地理现象:气温回升、雨水增多、河流涨水
春季自然景观:万物复苏、花开满园
3. 艺术与审美(美术学科)
春天色彩:绿色、粉色、白色等
春天元素:花朵、嫩叶、小鸟、蜜蜂等
创作任务:绘制一幅春天的风景画或插图
4. 音乐与节奏(音乐学科)
春天旋律:轻快的节奏、明亮的音色
春天歌曲:推荐或播放与春天相关的歌曲
音乐创作:编写或改编一首春天的歌曲
九、教学反思
在教授《春》这篇课文时,我尝试了一种跨学科的教学方法,将语文与其他学科(如自然科学、美术等)相融合,旨在提供更全面、深入的学习体验。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我深感跨学科教学的魅力与挑战并存。
首先,跨学科教学能够帮助学生从多个角度理解文本。在《春》的教学中,我引入了自然科学的知识,让学生了解春天的气候特征、植物生长等自然现象,这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文本中描述的春天景象。同时,我也鼓励学生将春天的自然景色与美术相结合,通过绘画来表达对春天的感悟。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学习体验,也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然而,跨学科教学也面临一些挑战。首先,教师需要具备跨学科的知识储备和教学能力。在准备《春》的教学时,我花费了大量时间查阅相关资料,以确保能够为学生提供准确、全面的信息。同时,我也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跨学科教学能力,以应对不同学科之间的融合。
其次,跨学科教学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准备和实施。在《春》的教学中,我不仅要准备语文教学内容,还要准备自然科学和美术等相关学科的内容。这增加了我的备课负担,也需要在课堂上更加灵活地应对各种情况。
最后,跨学科教学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和配合。在《春》的教学中,我鼓励学生通过绘画、讨论等方式来表达对春天的感悟。然而,由于学生的学科背景和兴趣爱好不同,有些学生对于跨学科教学的内容可能感到陌生或难以理解。因此,我需要在教学中更加注重引导和启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