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秋天的怀念》跨学科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秋天的怀念》跨学科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0-20 19:23: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秋天的怀念》跨学科教学设计
课标分析
1. 阅读教学与情感体验
《秋天的怀念》的内容:文章通过史铁生对已故母亲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深切的怀念和对母爱的赞美。
课标要求: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阅读教学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特别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在《秋天的怀念》的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朗读、默读等方式,深入体验文章所传达的深沉情感,理解作者对母亲的爱与怀念。
2. 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
教学方法:文章的教学设计可以包括配乐朗读、默读批注、小组合作探究等活动,以体现新课标倡导的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
课标强调:新课标十分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提倡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合作探究等方式,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体验。
3. 审美体验与情感熏陶
文章特色:《秋天的怀念》语言平淡、文字朴实,但句句含情,字字如金,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课标指导:阅读教学应关注培养学生的审美体验,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在《秋天的怀念》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感悟母爱的伟大深沉,让学生在感动中被熏陶,获得人生的启迪。
4. 生命教育与价值引导
文章主题:《秋天的怀念》不仅表达了对母亲的怀念,还蕴含了作者对于生命的深刻感悟。
课标要求:语文教学应关注学生的生命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秋天的怀念》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文章的主题,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和珍视。
教材分析
《秋天的怀念》教材分析
一、引言
《秋天的怀念》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史铁生于1981年创作的一篇感人至深的散文。这篇文章以秋天的季节为背景,通过作者回忆自己与已故母亲的日常生活片段,展现了母爱的伟大、无私和深沉,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怀念之情。作为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它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具有重要的教学价值。
二、教材内容概述
《秋天的怀念》全文以回忆的形式展开,讲述了作者史铁生在双腿瘫痪后,母亲如何细心、耐心、小心地照顾他,以及他因自己的残疾而忽视母亲病痛的追悔之情。文章语言朴实无华,但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母爱的赞美和对生命的热爱。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学生可以深刻感受到母爱的伟大和生命的珍贵。
三、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新词;学习作者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理解母亲为什么总是要“我”去看花,进而理解生命的意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交流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训练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学习作者运用色彩烘托情感的技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博大、宽厚的母爱和儿子对于母亲的思念、忏悔、自责;体会磨难对于人生的意义,学习在磨难中成长坚强的品质;引导学生珍惜生命,感恩母爱。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研读文本,从中感悟蕴含在字里行间的那份毫不张扬的母爱;体会母亲对儿女真挚无私的爱和儿子对母亲的怀念之情;学习作者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2. 教学难点:理解母亲为什么总是要“我”去看花,进而理解生命的意义;感受博大、宽厚的母爱和儿子对母亲的怀念、忏悔、自责;体会磨难对于人生的意义,学习在磨难中坚强成长的品质。
学情分析
一、学生情感基础
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能够理解亲情、友情等基本的情感关系。然而,由于年龄和阅历的限制,他们可能对于更为深沉、复杂的情感理解不够深刻。在《秋天的怀念》中,作者通过对母亲的回忆和怀念,表达了对母爱的深刻理解和感悟,这种情感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可能较为陌生,需要引导他们深入体会。
二、文本理解难度
《秋天的怀念》是一篇散文,其语言朴实、深沉,情感真挚动人。然而,由于文章中的一些细节描写和情感表达较为含蓄,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文本解读能力才能理解。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可能对于文章中的一些细节描写和情感表达理解不够深入,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适当的引导和点拨。
三、情感体验目标
《秋天的怀念》的教学目标之一是让学生通过对文章的学习,体验作者对母亲的怀念和感恩之情,并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生活,珍惜身边的亲情和友情。然而,由于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不同,一些学生可能难以深刻体验到文章所表达的情感,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增强情感体验的深度和广度。
四、学习策略建议
针对以上学情分析,建议教师在教学《秋天的怀念》时采取以下策略:
1.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默读等方式深入阅读文本,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情感表达。
2. 通过讨论、分享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中的细节描写和情感表达,感受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3. 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反思自己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珍惜身边的亲情和友情。
4. 通过课堂活动和课后拓展等方式,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和文本解读能力。
教学分析
《秋天的怀念》跨学科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语文学科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准确把握文章主题,体会作者情感。
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并品味文中的优美词句。
引导学生通过细节描写,深入理解人物内心世界,感悟亲情和生命的价值。
2. 美术学科目标:
培养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绘制相关场景或人物的能力,强化视觉与文本的关联。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通过绘画表达对课文主题和人物情感的理解。
3. 社会科学(历史、心理学)学科目标:
让学生了解作者史铁生的生平背景,理解其写作背景和情感来源。
引导学生从心理学角度探讨人物的心理状态和情感变化,理解其背后的社会和历史因素。
二、教学内容与策略
1. 教学内容:
课文《秋天的怀念》的文本阅读与分析。
课文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介绍。
课文中的细节描写和人物心理分析。
2. 教学策略:
情境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文本解读: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讨论、提问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情感。
跨学科融合:结合美术学科,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绘制相关场景或人物;结合社会科学学科,探讨人物的心理状态和情感变化背后的社会和历史因素。
三、教学过程
1. 情境导入:
教师播放与秋天相关的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感受秋天的氛围和情感。
引出课题《秋天的怀念》,简要介绍作者史铁生及其生平背景。
史铁生,中国著名作家、散文家,其生平背景丰富且独特。以下是关于史铁生及其生平背景的详细介绍:
基本信息:
出生日期:1951年1月4日
逝世日期:2010年12月31日凌晨3时46分,享年59岁
出生地:北京市
教育背景:
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
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
生活经历:
1969年4月因腰腿病返京治病,6月回村,担任饲养员
1972年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开始轮椅生涯
1981年因患肾病回家疗养,后从事写作
1998年被确诊为尿毒症,需隔日透析以维持生命
职业生涯:
后历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
自称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
代表作品:
短篇小说、中篇小说、长篇小说、随笔散文等多种作品
代表作品包括《我与地坛》、《务虚笔记》、《病隙碎笔》等
个人生活:
父亲史耀琛,在东北地区工作
母亲在北京林业大学工作
妻子陈希米,1961年出生,1982年西北大学数学系毕业,1989年与史铁生结婚,后成为出版社编辑
逝世及遗愿:
2010年12月31日凌晨3时46分因突发脑溢血逝世
根据遗愿,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器官捐献给医学研究
史铁生的一生虽然充满了疾病与苦难,但他的文学作品却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邃的思考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他的作品充满了对生命、对人性、对社会的深刻洞察和反思,是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之一。
2. 文本解读: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标注不懂的词句,教师进行解释和点拨。
引导学生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和语气。
分组讨论课文中的细节描写和人物心理,教师巡视指导,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
《秋天的怀念》是一篇充满深情和细腻描写的文章,它通过一系列细节描绘和人物心理的刻画,展示了作者对母亲的深深怀念以及对母爱的无尽感激。
在细节描写方面,文章以秋天为背景,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和物品来引发读者的共鸣。例如,文章中多次提到的“落叶”、“菊花”等,都是秋天特有的元素,它们不仅为文章增添了季节感,也象征着生命的轮回和母爱的永恒。同时,文章还通过具体的动作和场景描写,展现了母亲对儿子的深情厚爱。例如,当“我”发脾气时,母亲会“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这些细节描写生动地展现了母亲对儿子的理解和包容。
在人物心理方面,文章通过“我”的视角,深入剖析了儿子对母亲的复杂情感。一方面,“我”因为身体的残疾而感到自卑和绝望,这种情绪在文章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另一方面,“我”又深深地感激母亲对自己的关爱和付出,这种感激之情在文章中得到了升华。文章通过对比“我”的绝望和母亲的坚强,突出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同时,文章也通过“我”对母亲的怀念和愧疚,表达了对母爱的深深敬意和感激。
3. 跨学科融合:
美术活动:学生根据课文内容,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场景或人物进行绘画创作。教师提供必要的绘画材料和指导,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完成后,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解释创作思路和感受。
社会科学活动:教师介绍与课文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引导学生从心理学角度探讨人物的心理状态和情感变化。学生分组讨论,教师提供相关资料和案例,帮助学生理解背后的社会和历史因素。最后,学生分享自己的讨论成果和感受。
《秋天的怀念》是中国当代作家史铁生于1981年创作的一篇散文。这篇作品不仅是对作者已故母亲的深情回忆,也蕴含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以下是关于《秋天的怀念》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分析:
历史背景
创作时间:作品创作于1981年,这一年史铁生30岁,正值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社会正在经历着巨大的变革。
作者经历:史铁生在1969年到陕北延安“插队”,三年后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在生龙活虎、绚丽多彩的青春年华遭遇到生命的不幸,因而他的脾气变得阴郁无比、暴怒无常。这样的经历无疑为《秋天的怀念》这篇作品提供了深厚的情感基础。
社会背景:在史铁生生活的时期,中国社会正经历着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都在发生着变化。然而,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史铁生依然坚守着对母亲的深深怀念,以及对亲情的珍视,这在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文化背景
孝道文化:中国有着悠久的孝道文化,尊重父母、感恩父母是传统美德。《秋天的怀念》所表达的深情厚谊和孝道精神,正是符合中国文化的价值观。通过回忆母亲的点点滴滴,史铁生表达了对母亲的深深怀念和感激之情,这种情感也引发了读者对孝道文化的共鸣。
人文关怀:在语文教育中,注重情感教育、人文关怀是重要的教育理念。《秋天的怀念》以其细腻的笔触、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人文思考,能够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亲情、友情等人际关系中的情感纽带,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和人际交往能力。
生命意义:史铁生虽然身体残疾,但他在作品中展现了对生命的敬畏、对亲情的珍视以及对人类命运无常的感慨。这种对生命的思考也反映了中国文化中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即无论面对何种困境,都要珍惜生命、珍惜亲情、珍惜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
4. 总结反思: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整节课的学习内容和过程,总结学习收获和体会。
鼓励学生反思自己在跨学科学习中的表现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评价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四、布置作业
文学与心理学:理解史铁生的情感世界
1. 深入分析《秋天的怀念》中的情感变化,讨论史铁生如何在瘫痪和母亲的离世等重大事件中展现出复杂的情感。
2. 结合心理学知识,探讨史铁生如何通过写作来疗愈自己的心灵创伤,并理解其作品中透露出的对生命和亲情的深刻理解。
文学与地理学:解读秋天在北京的文化意涵
1. 研究北京秋天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特色,探讨这些元素如何影响史铁生的创作。
2. 分析《秋天的怀念》中秋天景象的描写,理解其背后的地理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文学与音乐:创作与《秋天的怀念》情感相呼应的音乐作品
1. 选择一种或多种乐器,创作一首与《秋天的怀念》情感相呼应的音乐作品。
2. 在音乐作品中融入秋天的元素,如落叶、风声等,以增强作品的情感表达。
文学与艺术:创作以《秋天的怀念》为主题的绘画或摄影作品
1. 选择绘画或摄影作为表达形式,创作一幅以《秋天的怀念》为主题的作品。
2. 在作品中展现秋天的景象和史铁生对母亲的怀念之情,以及他对生命和亲情的理解。
文学与历史学:探讨《秋天的怀念》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1. 研究《秋天的怀念》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影响和地位,分析其对后来文学作品的影响。
2. 探讨史铁生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贡献和地位,以及他的作品对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推动作用。
文学与社会学:分析《秋天的怀念》中的社会现象和人文关怀
1. 分析《秋天的怀念》中反映出的社会现象,如残疾人问题、家庭关系等。
2. 探讨史铁生如何通过作品表达对这些社会现象的人文关怀和深刻思考。
五、板书设计
1. 语文
标题:《秋天的怀念》
内容摘录:选取散文中描写秋天和母爱的经典语句,如“秋天的美别具一格...”“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
文学分析:探讨史铁生的写作风格、文章结构、情感表达等。
2. 艺术
插图:绘制秋天的风景图,如落叶、菊花、大雁等,增强学生对秋天的直观感受。
色彩:运用暖色调,如黄、橙、红,体现秋天的温馨与深沉。
绘画技巧:介绍如何运用绘画技巧表达秋天的氛围和作者的情感。
3. 生物
季节变化:展示秋天的生物变化,如落叶的生理过程、候鸟的迁徙等。
生物多样性:介绍秋天特有的生物种类,如菊花、柿子等。
4. 地理
气候特点:介绍秋天的气候特点,如气温下降、降雨量减少等。
地域特色:探讨不同地域的秋天特色,如北方秋天的凉爽与南方秋天的湿润。
5. 情感与哲学
母爱:通过散文内容,引导学生感受母爱的伟大与无私。
生命态度:探讨史铁生面对生活困境的坚强与乐观,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
六、教学反思
《秋天的怀念》是一篇情感深沉、意蕴丰富的散文,作者史铁生通过回忆自己双腿瘫痪后母亲无微不至的关怀,展现了母爱的伟大与深沉。在跨学科教学的背景下,我尝试将文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融入本课的教学中,以期达到更全面的教学效果。以下是我对本课跨学科教学的反思。
教学内容与方法的融合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首先通过文学角度,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中的情感表达与人物塑造。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母爱的无私与伟大。同时,我结合心理学知识,引导学生分析母亲在儿子瘫痪后可能面临的情绪压力与应对策略,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母亲的内心世界。此外,我还通过社会学角度,探讨了社会对于残疾的认知与态度,以及这种认知如何影响个体与家庭。
在教学方法上,我采用了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互动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例如,在探讨母亲的心理状态时,我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尝试从母亲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母亲的内心世界。同时,我还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了相关图片、视频等资料,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文本中的情感表达。
教学效果与反思
通过跨学科教学,学生不仅深入理解了文本中的情感表达与人物塑造,还从多个角度对母爱、残疾等主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也更加积极,讨论热烈,思维活跃。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由于跨学科教学涉及的知识点较多,学生在短时间内难以完全掌握。因此,我在教学时需要更加注重知识的整合与梳理,使学生能够更加清晰地理解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其次,由于学生的学科背景不同,对于某些知识点的理解存在差异。因此,我在教学时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采取多种教学方式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最后,跨学科教学需要教师具备更加广泛的知识储备和跨学科的教学能力。因此,我在今后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提高自己的跨学科教学能力。
改进与展望
为了进一步提高跨学科教学的效果,我计划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我将更加注重知识的整合与梳理,将文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我还将注重知识的连贯性和逻辑性,使学生能够更加清晰地理解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其次,我将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采取多种教学方式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例如,在小组讨论中,我将根据学生的学科背景和兴趣爱好进行分组,使学生能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讨论中来。同时,我还将注重学生的反馈和评价,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最后,我将继续加强自己的跨学科教学能力。我将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同时,我还将积极参加跨学科教学研讨会等活动,与同行交流教学经验和方法,共同推动跨学科教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