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单元分数乘法能力提升检测卷-数学六年级上册人教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单元分数乘法能力提升检测卷-数学六年级上册人教版(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15.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10-19 22:55: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单元分数乘法能力提升检测卷-数学六年级上册人教版
一、选择题
1.如图中,能表示“的”含义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③
2.下列算式中,表示“8的是多少”的是( )。
A. B. C. D.A、B均可
3.一根电线,第一次用去全长的,第二次用去余下的,两次用去的长度相比较( )。
A.第一次长 B.第二次长 C.一样长 D.无法判断
4.根据图列出的正确算式是( )。
A.× B.× C.× D.×
5.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很重要。汉族是人口最多的民族,约占人口总数的,壮族是中国人口数第二大民族,约占汉族人口的,现中国总人口约有14.3亿。现我国壮族人口约有( )。
A.4.29亿 B.429万 C.4290万 D.42.9万
6.聪聪用自己的30元零花钱给贫困学生买文具,买钢笔用去了,还剩多少元?正确的列式是( )。
A.30- B.30× C.30×(1-) D.30×(1+)
二、填空题
7.4个的和是( );的是( );1时的是( )分。
8.一平行四边形的高是分米,它的底是高的,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平方分米。
9.比40千克多是( )千克,吨比( )吨少吨。
10.新能源车辆的驱动方式主要以电动为主,可节约燃油资源,减少废气排放,有效保护环境。一辆新能源汽车每行驶1km耗电千瓦时,照这样计算,行驶8km耗电( )千瓦时,行驶耗电( )千瓦时。
11.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经过3小时相遇。货车每小时行驶60千米,客车速度比货车快。客车每小时行驶( )千米,A、B两地相距( )千米。
12.有一本书320页,淘淘第一天看了全书的,第二天看了余下的,第三天要从第( )页开始看。
三、判断题
13.5千克海绵的和6千克钢的重量相等。( )
14.有两根2米长的铁丝,第一根剪去它的,第二根剪去米,则第一根剩下的长度比第二根剩下的长度短。( )
15.真分数乘假分数,积一定大于这个真分数。( )
16.。( )
17.一个不为0的小数乘真分数,所得的积一定小于这个小数。( )
四、计算题
18.直接写得数。


19.能简算的要简算。


20.列式计算。
五、解答题
21.一个水龙头1分钟浪费水约升,1小时将浪费多少升水?
22.在“数说中国”作品大赛中,五年级上交作品120件,四年级比五年级少,四年级上交作品多少件?
23.谷源学校食堂买回大米300袋,已经用了,还剩多少袋?
24.A、B两地相距360千米,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相向而行,两车同时开出2小时后,甲车行了全程的,乙车行了全程的。求两车相距多少千米?
25.六(2)班同学参加徒步研学活动,从学校出发步行到距离10.5千米的南北湖。2小时走了全程的,此时超过中点多少千米?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A B C B C C
1.A
【分析】依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求的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则需要先将整体平均分成5份,取其中的两份表示,再将表示的部分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就表示的,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①与分析相符,能表示“的”;
②与分析相符,能表示“的”;
③与分析相符,能表示“的”;
故答案为:A
2.B
【分析】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简便运算,如,表示6个相加的和是多少,还表示的6倍是多少;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表示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如,表示6的是多少;整数加分数表示求这两个数的和。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由分析可知:
表示“8的是多少”可列式为。
故答案为:B
3.C
【分析】把这根电线的全长看作单位“1”,第一次用去全长的,那么还余下全长的(1-);
已知第二次用去余下的,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可知第二次用去全长的(1-)×;
然后比较第一次、第二次用去全长的分率,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第二次用去全长的:
(1-)×
=×


两次用去的长度相比较,一样长。
故答案为:C
4.B
【分析】把长方形的面积看作单位“1”,先把它平均分成4份,浅色阴影占其中的3份,用分数表示为;然后把浅色阴影部分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6份,深色阴影占其中的5份,用分数表示是;那么深色阴影占整个长方形的×。
【详解】
正确算式是:×。
故答案为:B
5.C
【分析】把中国总人数看作单位“1”,汉族约占人口总数的,用中国总人数×,求出汉族的人数,再把汉族人数看作单位“1”, 壮族约占汉族人口的,求壮族人数,用汉族人数×,即可求出壮族人数。
【详解】14.3××
=12.87×
=0.429(亿)
0.429亿=4290万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很重要。汉族是人口最多的民族,约占人口总数的,壮族是中国人口数第二大民族,约占汉族人口的,现中国总人口约有14.3亿。现我国壮族人口约有4290万。
故答案为:C
6.C
【分析】把聪聪自己的零花钱看作单位“1”,买钢笔用去了,则剩下的钱数占零花钱的(1-),再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即用30乘(1-)即可。
【详解】30×(1-)
=30×
=18(元)
则还剩18元。
故答案为:C
7. 45
【分析】根据乘法的意义,4个的和是;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所以的是;1时=60分,1时的是分。
【详解】
1时=60分
(分)
所以,4个的和是,的是,1时的是45分。
8.
【分析】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高的,即底是分米,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即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详解】(平方分米)
即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平方分米。
9. 60 31
【分析】把40千克看作单位“1”,用40乘(1+)即可;求吨比一个数少吨,用吨加上吨即可解答。
【详解】40×(1+)
=40×
=60(千克)
+=31(吨)
比40千克多是60千克,吨比31吨少吨。
10.
【分析】求行驶8km耗电量,用行驶1km耗电量×8解答;求行驶km的耗电量,用行驶1km耗电量×解答。
【详解】×8=(千瓦时)
×=(千瓦时)
新能源车辆的驱动方式主要以电动为主,可节约燃油资源,减少废气排放,有效保护环境。一辆新能源汽车每行驶1km耗电千瓦时,照这样计算,行驶8km耗电千瓦时,行驶km耗电千瓦时。
11. 72 396
【分析】根据题意,货车每小时行驶60千米,客车速度比货车快。将货车速度看作单位“1”,所以客车速度=货车速度×(1+),两地相距路程=速度和×时间,据此解答。
【详解】60×(1+)
=60×
=72(千米)
(60+72)×3
=132×3
=396(千米)
客车每小时行驶72千米,A、B两地相距396千米。
12.121
【分析】把全书的总页数看作单位“1”,第一天看了全书的,用全书的总页数×,求出第一天看的页数,用总页数-第一天看的也是,求出余下的页数,再把余下的页数看作单位“1”,第二天看了余下的,用余下的页数×,求出第二天看的页数,把第一天看的页数+第二天看的页数,求出两天看的页数,再加上1,就是第三天从第几页开始看。
【详解】320×+(320-320×)×+1
=80+(320-80)×+1
=80+240×+1
=80+40+1
=120+1
=121(页)
有一本书320页,淘淘第一天看了全书的,第二天看了余下的,第三天要从第121页开始看。
13.×
【分析】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的解法:一个数(单位“1”的量)×几分之几。先把5千克看作单位“1”,用5千克乘求出5千克的是多少千克;再把6千克看作单位“1”,用6千克乘求出6千克的是多少千克;然后比较即可判断。
【详解】5×=(千克)
6×=(千克)
<,所以5千克海绵的和6千克钢的重量不相等。即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确定单位“1”的量是解决分数问题的关键。单位“1”已知,用乘法解答。
14.√
【分析】把铁丝的全长看作单位“1”,第一根剪去它的,则还剩下它的(1-),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求出第一根剩下的长度;
已知第二根剪去米,用铁丝的全长减去米,即是第二根剩下的长度;
然后比较两根铁丝剩下的长度,得出结论。
【详解】第一根剩下的长度:
2×(1-)
=2×
=(米)
第二根剩下的长度:
2-=(米)

则第一根剩下的长度比第二根剩下的长度短。
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区分“”和“米”的不同,前者不带单位名称,是分率;后者带单位名称,是具体的数量。
15.×
【分析】真分数的分子比分母小,真分数小于1;假分数两种情况:①这个假分数的分子和分母相等,假分数等于1;②这个假分数的分子大于分母,假分数大于1;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小于这个数;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一个数(0除外)乘1,积等于这个数。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真分数乘假分数,积可能大于这个真分数,也可能等于这个真分数,例如:
×=

×=
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真分数、假分数的认识,以及判断因数与积之间大小关系的方法。
16.×
【分析】分数与分数相乘,分子和分子相乘得到的数作积的分子,分母与分母相乘得到的数作积的分母,再将得数进行约分。
【详解】



故答案为:×
【点睛】掌握分数与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7.√
【分析】真分数的分子比分母小,真分数小于1;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小于这个数;据此解答。
【详解】一个不为0的小数乘真分数,所得的积一定小于这个小数;
例如:1.2×=0.6
0.6<1.2
所以原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判断因数与积之间大小关系的方法。
18.1;20;10;
45;54;0.2;2.8
【详解】略
19.;44;
14;;
【分析】5××,先约分,再进行计算;
(+)×32,根据乘法分配律,原式化为:×32+×32,再进行计算;
×+×,根据乘法分配律,原式化为:×(+),再进行计算;
44-72×,先计算乘法,再计算减法;
××16,先约分,再进行计算;
+×,先计算乘法,再计算加法。
【详解】5××


(+)×32
=×32+×32
=24+20
=44
×+×
=×(+)
=×1

44-72×
=44-30
=14
××16


+×
=+
=+

20.198吨
【分析】由线段图可知,苹果有154吨,西瓜的重量比苹果多,求西瓜的重量;把苹果的重量看作单位“1”,则西瓜的重量是苹果的(1+),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即可。
【详解】

=198(吨)
则西瓜的重量为198吨。
21.30升
【分析】1小时等于60分钟,1分钟浪费水约升,则1小时将浪费60×升水。
【详解】60×=30(升)
答:1小时将浪费30升水。
22.96件
【分析】以五年级为单位“1”,且单位“1”是已知量,四年级是五年级的(1-),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即四年级的作品数=五年级×(1-)。
【详解】
(件)
答:四年级上交作品96件。
23.200袋
【分析】把买回的大米的总袋数看作单位“1”,已经用了,则还剩下总袋数的(1-),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列式解答即可。
【详解】300×(1-)
=300×
=200(袋)
答:还剩200袋。
【点睛】这种类型的题目属于基本的分数乘法应用题,只要找清单位“1”,利用基本数量关系解决问题。
24.60千米
【分析】把A、B两地的全程看作单位“1”,已知甲、乙两车开出2小时分别行了全程的、,单位“1”已知,用全程乘、,求出两车分别行的路程;再用全程减去两车已行的路程,即是两车相距的路程。
【详解】360-360×-360×
=360-180-120
=60(千米)
答:两车相距60千米。
25.3.75千米
【分析】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列式:10.5×,先求出全程的是多少千米。再求出起点到中点的距离,列式为10.5×,二者相减,即为超过中点的距离。
【详解】10.5×-10.5×
=9-5.25
=3.75(千米)
答:此时超过中点3.75千米。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