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 九年级上册 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课件(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历史 九年级上册 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课件(2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0-20 07:48: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西欧经济
和社会的发展
第13课
第五单元 走向近代

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
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回顾·封建庄园
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学习任务1:阅读P60第一、第二段课文,指出庄园制度走向衰落的原因有哪些?
1.垦殖运动,垦殖者成为开发地区的主人,且获得行政自治权和独立司法权。
——生产力的发展
2.劳役量货币化,农奴可以用货币购买劳役豁免权;通过缴纳迁徙税离开庄园获得人身自由。
——商品货币化的发展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
资本
技术
原料
市场
劳动力
制度
保障
思考1:在庄园制度衰落瓦解过程中,农民获得了哪些权利?
经济上,对自己剩余产品的支配权
为欧洲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和市场
政治上,人身自由
思考2:农民权利的变化有何影响?
推动了欧洲市场的繁荣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学习任务2:阅读P61第一段课文,分析缺少劳动力的庄园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出卖、出租土地
购买、承租土地
土地集中
租地农场
土地经营者
(富裕农民)
雇佣
产品推向市场获取利润
材料研读
材料:马克思说:“租地农场主成了这种农业工人的实际指挥官,成了他们的剩余劳动的实际剥削者,而土地所有者现在只和这种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发生直接关系,而且是单纯的货币关系和契约关系。”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1.租地农场主和农业工人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相关问题?
关系: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
实质是一种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2.土地所有者和租地农场主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单纯的货币关系和契约关系
问题:租地农场有何特点?
雇佣关系;
剥削方式:
产品归向:
产品推向市场获取利润;
具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特征
出卖、出租土地
购买、承租土地
土地经营者
(富裕农民)
雇佣
契约关系
雇佣关系
租地农场
产品面向市场
想一想租地农场与封建庄园有何区别?
思考·探究
比较项目 封建庄园 租地农场
生产方式 封建剥削的生产方式
生产目的 自给自足
经济类型 自然经济
人身关系 依附关系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雇佣/剥削剩余价值)
面向市场追求利润最大化
商品经济
雇佣关系
租地农场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剩余的农产品和畜产品涌向市场。欧洲各城市通过海路运输进行商品贸易,极大地推动了商品经济和远程贸易的发展。
手工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的变化
手工作坊
手工业者逐渐
脱离农业生产
生产面向市场
(市场需求扩大)
分散的
手工工场
集中的
手工工场
是中世纪晚期在西欧出现的一种手工业生产组织。手工工场是
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早期阶段。
手工工场可分为:分散的手工工场(即简单协作)和集中的手工工场(即工场手工业)两个阶段。
手工工场
阅读P62,说出手工业者与商人是何种关系?
出卖劳动力
提供生产原料
统一生产工具
统一生产地点
彻底的雇佣关系
走向集中的手工工场
问题:手工工场有何特点?
雇佣关系;
剥削方式:
产品归向:
发展历程:
产品推向市场获取利润;
具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特征
由分散走向集中
思考·探究
你认为农业和手工业的新变化有何共同之处?
租地
农场
农场主提供土地
和生产工具
农场主雇佣农民
农产品面向市场
手工
工场
工场主提供原料
和生产工具
工场主雇佣工人
手工业品面向市场






特征:
工场生产
雇佣劳动
面向市场
新的生产经营方式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出现,带来什么影响?
①推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
②开始改变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
土地关系变化
手工业的发展
(庄园制度→租地农场)
(手工作坊→手工工场)
生产力进步
生产关系
社会的整体面貌
启示
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源
西欧社会结构的变化

富裕农民和市民阶层
农村
城市
富裕农民集中土地,采用新的经营形式,经济实力渐长。
控制乡村行政事务
谋求更多政治诉求
农村——富裕农民
市民阶层(手工业者、商人)投资置产,经济实力增强。
政治联姻与当官,政治权利扩大,成为强化王权所需力量
城市——市民阶层
阅读P63,指出农村和城市出现了哪两个新的力量?
【思考】14-15世纪,随着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西欧历史进程产生了什么影响?
农村:
封建庄园制度衰落,租地农场建立,富裕农民兴起
城市:
封君封臣制度瓦解,手工工场建立,市民阶层崛起
资本主义萌芽
早期资产阶级出现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引起了社会的巨大变化,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封建社会逐渐瓦解……在精神文化方面,人们力争从宗教神学的禁锢中解放出来,追求现实生活,尊崇理性与科学;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知识的不断积累和扩大,极大开阔了欧洲人的眼界和活动范围。他们越海穿洋,走向欧洲以外更加广阔的世界。
——《世界近代现代史》
走向近代
【思考】14-15世纪,随着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西欧历史进程产生了什么影响?
课堂练习
1. 《全球通史》记载:“西欧到14世纪,城市成为贸易中心,
……佛罗伦萨市区有手工工场300家,年生产呢绒10万匹。1343年佛罗伦萨市中有9万余人,从事呢绒生产约3万人,占全城居民的1/3。” 材料说明这一时期的西欧( )
A. 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B. 开始了文艺复兴
C. 完成了新航路开辟 D. 垄断了东西方贸易
A
课堂练习
2. 13、14世纪,欧洲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市民阶层
(城市居民)兴起。其主要来源于( )
①奴隶、佃户 ②骑士、地主 ③手工业者 ④商人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B
3.西欧工场手工业的特点不包括( )
A.劳动者受雇于工场主 B.工场主掌握生产资料
C.雇佣工人被束缚于工场不准离开 D.以手工劳动从事生产
C
4.14世纪(意大利)兴起了手工工场与手工作坊相比较,最突出的特点是( )
A. 规模大 B. 人数多 C. 出现雇佣关系 D. 分工合作
C
知识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