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的化学性质 教学反思
周建红
《金属的化学性质(1)》是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2课题第一课时,在课题1介绍金属的物理性质的基础上,本课题侧重介绍金属的化学性质,重点介绍金属与氧气的反应,以及金属活动性顺序。
在教学中,我利用了中国古代出土文物的一些图片引入新课,一下吸引住学生的注意,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就连平时不愿意学习的学生,也参与了讨论。结合上册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知识,自然引出金属的化学性质。那么金属具有哪些化学性质呢?随着问题的提出,学生开始思考。
学生在前一阶段的学习中已经做过镁条、铁丝等在氧气中反应的实验,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我又提出铝、铜和金与氧气反应的问题,补充了铜丝与氧气的反应实验探究,学生很快得出结论:大多数金属都能与氧气反应,但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不同,由此也可在一定意义上反映金属的活泼程度:如镁、铝比较活泼,铁、铜次之,金最不活泼。还有什么实验方法可以说明金属活动性的强弱呢?
接下来,我告诉学生,金属还可以与盐酸、稀硫酸反应,演示了镁、锌、铁、铜分别与盐酸的反应,学生在观察中发现镁、锌、铁与盐酸反应了,而铜没有现象,而且每种金属反应剧烈程度不同,从而讨论得出利用金属与酸是否反应以及反应剧烈程度可以判断金属活动性的强弱。至此,学生已经基本掌握进行金属活动性强弱判断的两种实验方法。
本节课重点放在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上,通过对实验事实的分析,层层诱导,进而引出金属活动性顺序。再通过观察分析,引出置换反应,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逐步懂得研究科学的一般过程,知道观察和实验是获得知识的基本方法。
在课后有以下几方面值得我去思考:
1.学生的参与:虽然本课主要是教师演示、讲授为主,但是学生主体作用仍然十分明显。首先,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他们有充分的动手、动口、动脑的时间,充分经历观察、分析、推理、综合等过程,与此同时学生的思维得到真正的锻炼,体现其学习的主体角色。
2.让化学知识回归于生活:提供生活案例,引导学生用学过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有学习的成就感。如:“在现代考古中,发现从地下出土的文物里,金器保存完好,铜器表面有锈迹,而铁器锈迹斑斑。你知道为什么吗?”这样的问题一下子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就连平时不愿意学习的学生,也参与了讨论,纷纷献计献策。
3.板书的设计:好的板书有助于将教学内容分清段落,表明主次,便于学生掌握教学内容的体系、重点。
4.多媒体的使用、学生实验操作的引导: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主要是起着辅助教学的作用,同时注意尽量简单避免玩花俏以防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在学生实验之前,正确引导学生实验,同时提醒学生实验的安全以及实验的要领、操作规范。引导学生观察实验比较异同,非常注重引导学生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同时与成功的实验进行比较,生成丰富的教学资源。
提高创新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我们还将不断摸索,反思,进步!
课件17张PPT。东莞市虎门第三中学 2013—2014学年 周建红8-2 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一课时8-2 金属的化学性质请欣赏云纹金盏和漏匕,战国,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8-2 金属的化学性质请欣赏商代
司母戊鼎8-2 金属的化学性质请欣赏山东省济南市,魏家庄,汉代铁器8-2 金属的化学性质试一试以下是某些金属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请仔细观察并回答问题:
金属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 4(填“大于”或“小于”),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电子(填“得到”或“失去”),在化合物中常显 价(填“正”或“负”)。显示出 性(填“金属”或“非金属”)。+11 2 8 1+13 2 8 3钠 Na小于失去正+20 2 8 8 2铝 Al钙 Ca金属8-2 金属的化学性质一、金属的化学性质1、金属与氧气的反应常温能反应高温能反应即使高温也不能反应Mg、Al﹥Fe、Cu ﹥Au8-2 金属的化学性质一、金属的化学性质1、由上述实验可知,铝比铁更活泼,但是铝比铁更耐腐蚀,为什么?思考:2、俗话说“真金不怕火炼”,说明了什么? 因为铝与氧气反应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阻止铝进一步氧化,因此,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金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很稳定)。8-2 金属的化学性质一、金属的化学性质2、金属与盐酸、稀硫酸的反应镁与盐酸的反应迅速产生大量气泡较快产生大量气泡较慢产生气泡无明显现象8-2 金属的化学性质一、金属的化学性质2 、以上几个实验在剧烈程度上有什么不同?说明了什么?思考:1、哪些金属能与盐酸、稀硫酸发生反应?哪些金属不能?3、实验室用哪个反应制取H2较为适宜?为什么?8-2 金属的化学性质一、金属的化学性质思考:4、对以上反应进行分析,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类别如单质、化合物的角度分析,这些反应有什么特点?Mg + H2SO4 = MgSO4 + H2↑Zn + H2SO4 = ZnSO4 + H2↑Fe + H2SO4 = FeSO4 + H2↑单质化合物单质化合物置换反应!一换一!8-2 金属的化学性质一、金属的化学性质请判断以下反应是否属于置换反应?
① C+2CuO == 2Cu+CO2↑ ④ C+O2 == CO2
⑤ Cu+2AgNO3 == Cu(NO3)2+2Ag
⑥ 2H2O == 2H2↑+O2↑ ② Zn+H2SO4 == ZnSO4+H2↑ ③ CO+CuO == Cu+CO28-2 金属的化学性质【小结】金属的化学性质①金属与氧气反应
②金属与酸反应(化合反应)(置换反应)8-2 金属的化学性质课后练习1.判断下列金属与酸能否发生反应,能反应的写出化学方程式:
(1)铁与稀硫酸 ;
(2)铜与稀硫酸 ;
(3)镁与稀盐酸 。2.市场上出售的补血麦片中常含有微量颗粒微小的还原性铁粉,这些铁粉会与人体胃液中的盐酸反应,起到补血作用。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8-2 金属的化学性质课后练习3.把锌粒投入到稀硫酸中,可以看到的现象是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出土的古文物中,金器保存完好,铜器表面有锈迹,而铁器锈迹斑斑。这表明金、铜、铁的金属活动性从强到弱的顺序是( )
A.金、铜、铁 B.铁、铜、金
C.铁、金、铜 D.铜、金、铁8-2 金属的化学性质课后练习5.俗话说“真金不怕火炼”,这体现了金具有的性质是( )
A.化学性质稳定 B.硬度大
C.密度较大 D.导电性优良6.根据“金属X在常温下能与氧气反应;金属Y即使在高温下也不与氧气反应;金属Z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但在高温时能与氧气反应”的实验事实,判断X、Y、Z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X、Y、Z B.Y、Z、X
C.X、Z、Y D.Z、X、Y8-2 金属的化学性质课后练习7(浙江中考)航空航天材料中的重要金属钛(Ti)可以用TiO2与Si反应来制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TiO2+Si SiO2+Ti,则该反应属于化学反应基本类型中的(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8、下列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A. CO2+Ca(OH)2=CaCO3↓+H2O
B. CO+CuO Cu+CO2
C. 2CO+O2 2CO2
D. C+2CuO 2Cu+CO2↑△点燃高温Thank You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1)导学案
编号: 责任人:何转有 审核人:王政
【学习目标】
(1)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反应,与稀盐酸、稀硫酸的置换反应;
(2)初步掌握常见金属活动性的强弱。(Mg、Fe、Zn、Cu )
(3)置换反应的定义
(一)温故知新:以下是某些金属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请仔细观察并回答问题:
金属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 4(填“大于”或“小于”),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电子(填“得到”或“失去”),在化合物中常显 价(填“正”或“负”)。显示出
性(填“金属”或“非金属”)。
那金属有什么化学性质呢?
(二)探索新知:
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回忆)铁丝在空气中 (填“能”或“不能”)燃烧,在氧气中 ,
四射,放出大量的 ,生成 固体。写出其化学方程式 。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 ,放出大量的 ,生成 固体。化学方程式 。
(想一想,连一连)
Mg
Fe 在常温能与氧气反应
Cu 常温几乎不与氧气反应,高温能与氧气反应
Al 高温也不与氧气反应
Au
(总结) 比较活泼, 次之, 最不活泼。
得出判断金属活动性(活泼程度)的方法一:
金属越容易与氧气反应,其活动性越 ;
同等条件下,反应越剧烈,其活动性越 。
(想一想)
(1)由上述实验可知,铝比铁更活泼,但是铝比铁更耐腐蚀,为什么?
(2)俗话说“真金不怕火炼”,说明了什么?
二、金属与酸的反应
(活动与探究)A组
金属与稀HCl
现 象
化学方程式
镁与稀盐酸
锌与稀盐酸
铁与稀盐酸
铜与稀盐酸
B组
金属与稀H2SO4
现 象
化学方程式
镁与稀硫酸
锌与稀硫酸
铁与稀硫酸
铜与稀硫酸
(想一想,填一填)
(1) 能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发生反应, 不能反应。
(2)能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的金属中, 反应最剧烈, 最缓慢。
(3)铁、镁、铜、锌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总结)得出判断金属活动性的方法二:
一般情况下,能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的金属,其活动性较 ,不反应的较 ;反应越剧烈的越 ,越缓慢的越 。
(独立学习)对以上反应进行分析,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类别如单质、化合物的角度分析,这些反应有什么特点?
【交流讨论、归纳小结】
一、金属的化学性质:
(1) ;
(2) ;
(3)*下节学习 。
二、判断常见金属活泼性的方法
(1) ;
(2) ;
(3) 。
【练习反馈,巩固新知】
(A组)1.(小测)判断下列金属与酸能否发生反应,能反应的写出化学方程式:
(1)铁与稀硫酸 ;
(2)铜与稀硫酸 ;
(3)镁与稀盐酸 。
(4)锌与稀硫酸 ;
(5)锌与稀盐酸 ;
(6)铜与稀盐酸 ;
2.市场上出售的补血麦片中常含有微量颗粒微小的还原性铁粉,这些铁粉会与人体胃液中的盐酸反应,起到补血作用。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把锌粒投入到稀硫酸中,可以看到的现象是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下列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A.CO2+Ca(OH)2=CaCO3↓+H2O B.CO+CuOCu+CO2
C.2CO+O22CO2 D.C+2CuO2Cu+CO2↑
(B组)1.出土的古文物中,金器保存完好,铜器表面有锈迹,而铁器锈迹斑斑。这表明金、铜、铁的金属活动性从强到弱的顺序是( )
A.金、铜、铁 B.铁、铜、金 C.铁、金、铜 D.铜、金、铁
2.俗话说“真金不怕火炼”,这体现了金具有的性质是( )
A.化学性质稳定 B.硬度大 C.密度较大 D.导电性优良
3.根据“金属X在常温下能与氧气反应;金属Y即使在高温下也不与氧气反应;金属Z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但在高温时能与氧气反应”的实验事实,判断X、Y、Z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X、Y、Z B.Y、Z、X C.X、Z、Y D.Z、X、Y
4(浙江中考)航空航天材料中的重要金属钛(Ti)可以用TiO2与Si反应来制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TiO2+SiSiO2+Ti,则该反应属于化学反应基本类型中的(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8-2 金属的化学性质 教案
(第二课时)
虎门镇第三中学 周建红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
《金属的化学性质》是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课题2的内容,具体内容主要有常见金属的三点化学性质及置换反应的定义。本课题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对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较为深入、系统地学习,这样使元素和化合物知识更加完整。它侧重于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理解,为以后学习酸、碱、盐打下良好的基础。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镁、铝、铁、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②知道镁、锌、铁等金属与酸溶液的反应
③初步认识金属活动性顺序和置换反应
(2)过程与方法:
①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能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述有关信息
②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勤于思考、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②激发学生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
3、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金属的两点化学性质;
难点:通过实验探究认识金属活动性顺序。
二、教法分析
本节课主要采用实验探究法为主线,结合使用启发法、归纳分析法以及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三、学法指导
实验法、归纳总结法。
四、教学程序: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温故导新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在现代考古中,发现从地下出土的文物里,金器保存完好,铜器表面有锈迹,而铁器锈迹斑斑。你知道为什么吗?相信你学习完本课题的内容,一定会找到答案。
【投影展示,引导学生思考】以下是某些金属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请仔细观察并回答问题:
金属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 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电子,在化合物中常显 价。显示出 性。
思考,找出规律,并回答问题
以科学事例创设情景,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认识到科学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知道金属有金属性,是由它们的结构决定的,为下面的内容作铺垫。
(二)活动探究、探索新知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金属的化学性质
1.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引导学生回顾】展示镁条,回顾镁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前,要先用砂纸打磨表面,为什么?
回顾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
【演示实验】把光亮的铜片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现象。
【追问】如果把金(Au)的化学活泼性与这两种金属比较,则金(Au)排在什么位置?为什么?
【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根据镁、铝、铁、铜、金与氧气反应的难易程度可知,这几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顺序为: 。
【引导学生思考】
1、由上述实验可知,铝比铁更活泼,但是铝比铁更耐腐蚀,为什么?
2、俗话说“真金不怕火炼”,说明了什么?
镁、铝等金属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而铁、铜等金属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但在高温下可与氧气反应,学生书写出化学方程式。
而金即使高温也不与氧气反应。
讨论,比较。
思考并回答问题。
使学生能利用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不同来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提高学生分析能力,还可及时检查和反馈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运用情况。
2、金属与盐酸、稀硫酸的反应
HCl H2SO4
【探究活动】在试管里放入少量镁,加入5mL稀盐酸,用燃着的小木条放在试管口,观察现象,并判断反应后生成了什么气体。
教师引导写出化学方程式:
Mg+2HCl==MgCl2+H2↑
参照上述实验步骤,分别在放有少量锌、铁或铜的试管中放入稀盐酸,观察现象,比较反应的剧烈程度。如果有气体生成,判断生成的是什么气体。要求学生写出化学方程式。
【设置探讨】
1.哪些金属能与盐酸、稀硫酸发生反应?哪些金属不能?
2.以上几个实验在剧烈程度上有什么不同?说明了什么?
3.实验室用哪个反应制取H2较为适宜?为什么?
学生观察、对比,把握内在联系,比较出四种金属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从而比较出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书写有关化学方程式。
学生讨论后汇报,教师整理、展示结论:
1、金属活动性:Mg > Zn > Fe > Cu
2、金属活动性较强的金属才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
使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突出重点。
通过同学之间的交流、合作,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使学生能对获得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加工处理,培养学生比较、归纳、分析、概括等方面的能力。
使学生在原有知识基础上,进行分析总结,培养分析能力,加强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运用。
4.对以上反应进行分析,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类别如单质、化合物的角度分析,这些反应有什么特点?
学生观察、总结置换的定义
突出规律性,直观、生动的再现,学生自己发现知识,体验学习的乐趣。
(三)交流讨论、归纳小结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小结反思】谈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课件展示】小结
交流、讨论
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团结协作中获得成功,增强学好化学的自信心。
(四)练习反馈,巩固新知
1.判断下列金属与酸能否发生反应,能反应的写出化学方程式:
(1)铁与稀硫酸 ;
(2)铜与稀硫酸 ;
(3)镁与稀盐酸 。
2.市场上出售的补血麦片中常含有微量颗粒微小的还原性铁粉,这些铁粉会与人体胃液中的盐酸反应,起到补血作用。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把锌粒投入到稀硫酸中,可以看到的现象是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出土的古文物中,金器保存完好,铜器表面有锈迹,而铁器锈迹斑斑。这表明金、铜、铁的金属活动性从强到弱的顺序是( )
A.金、铜、铁 B.铁、铜、金
C.铁、金、铜 D.铜、金、铁
5.俗话说“真金不怕火炼”,这体现了金具有的性质是( )
A.化学性质稳定 B.硬度大
C.密度较大 D.导电性优良
6.根据“金属X在常温下能与氧气反应;金属Y即使在高温下也不与氧气反应;金属Z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但在高温时能与氧气反应”的实验事实,判断X、Y、Z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X、Y、Z B.Y、Z、X
C.X、Z、Y D.Z、X、Y
7(浙江中考)航空航天材料中的重要金属钛(Ti)可以用TiO2与Si反应来制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TiO2+SiSiO2+Ti,则该反应属于化学反应基本类型中的(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8.下列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A.CO2+Ca(OH)2=CaCO3↓+H2O B.CO+CuOCu+CO2
C.2CO+O22CO2 D.C+2CuO2Cu+CO2↑
六、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