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必须三:老王教学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必须三:老王教学案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2-27 19:55: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老王
班级 姓名 学号
学习目标:
1.鉴赏细节,学会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
2.理解人物的闪光品质,学习底层人民的优良品质。
3. 学会观察身边的普通人物,关爱生活中的不幸者。
课前预习案
一、作者简介(A层)
杨绛(1911—),本名杨季康,祖籍江苏无锡,生于北京。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1935—1938年留学英法,回国后曾在清华大学任教。1949年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主要作品有剧本《称心如意》、《弄假成真》,长篇小说《洗澡》。文革后主要的散文创作成果是《干校六记》。作者的丈夫钱钟书也是学识渊博的学者、学术权威,其主要作品是《围城》。
二、写作背景
文章作于1984年。这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作者记叙了自己从前同老王交往的一些小事。文化大革命是一个荒唐动乱的年代,作者夫妇被认为是“反动学术权威”。但是,任何歪风邪气对老王都没有丝毫影响,他照样尊重作者夫妇。
三、识记字词(A层)
伛( ) 攥( )着 惶( )恐 荒僻( ) 塌( )败
取缔( ) 骷髅( )( ) 滞( )笨 翳( ) 愧怍( )
四、给下列形似字注音并组词 (B层)
1、伛 ( ) 枢 ( ) 讴 ( ) 呕 ( )
2、缔 ( ) 谛 ( )
五、近义词辨析 (B层)
(1)我们夫妇散步,经过一个( )的小胡同。
A.偏僻 B.荒僻
(2)看见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里面有几间( )的小屋。
A.坍塌 B.塌败
(3)我们从干校回来,载客三轮都( )了。
A.取缔 B.取消
(4)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 )。
A.愧怍 B.惭愧
六、朗读课文,把握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闪光品质。(B层)
《老王》课堂学习案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自主学习(A层)
速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作者写了老王哪些生活片段?老王是一个怎样的人?作者是如何刻画这一人物形象的?
二、合作探究
1、文章中最能打动你的是哪个片段?在这个片段中打动你的又是哪些细节?(B层)
2、心地善良、老实厚道的老王就这样去了,在他生前经常关注他的作者有怎样的感受?怎样理解她的感受?(C层)
三、拓展练习(C层)
生活中有很多像老王一样的人生活在社会底层,但他们的品质却熠熠生辉,放射着耀眼的光芒。请用你手中的笔记录下你身边最感人的故事吧!(要求运用细节描写)
《老王》课后巩固案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基础检测(A层)
1.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落伍 电线竿 肿胀 塌败 B、熟识 鱼干油 惶恐 官材
C、包裹 压根儿 枯黄 抱歉 D、捉摸 荒僻 取谛 门框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北京摔婴案主犯韩磊在自传体小说《昔我往矣》里写到:“从小便喜欢结交所谓的社会人,讲些江湖意气,少不了干些打架争胜的勾当。”
B.好记星学生平板电脑有超大触控屏,功能齐全,况且能随时随地进行点播,听名师授课指导,深受学生和家长的青睐。
C.马年的开始是高三考生在追梦的路上冲刺的开始,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考入心仪的大学,只要努力拼搏,实现梦想倚马可待。
D.有专家认为房地产问题是中国经济结构长期失衡的结果,诸多问题和矛盾积重难返,短时间内靠一两项政策很难解决。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中国好声音》主持人华少在一分钟内念完长达几页的赞助商名单,因为超快语速而被称为“中国好舌头”,被网友膜拜,有很高的收视率。
B.卓越与公平是高校招生的核心价值取向,在追求卓越的同时如何兼顾公平,是高校招生过程中最重要的问题。
C.纪录片《历史碎影》以讲故事的形式,讲述了一个南方人生命中富有包孕性的故事,展示了一部二十世纪南方文人的微型生活史。
D.要杜绝中国式过马路的现象,除了重视宣传教育外,还需依靠加强行人过马路的设施、科学设置红绿灯间隔等措施,进行综合治理。
二、阅读训练(C层)
把信任留给你
列车缓缓靠站停下。这是陇海线上的一个小站,站台上很乱,到处是卖食物的农民。我对他们篮子里的包子、白吉馍之类的食物不感兴趣,但那一袋袋金黄色的杏实在是让人馋涎欲滴。见很多旅客都在购买,我终于把手伸进了衣兜。
这次出差很不顺,在兰州被偷了,现在身上只剩下五十元钱了。我犹豫了一下,还是把这张五十元的钞票递给了车窗前一个卖杏的老头。老头接过我的钱,把一袋杏递过来,转身就跑去换零钱了。
我趴在车窗前焦急地等待着,担心老头不回来。怕什么偏偏来什么,就在我焦急等待的时候,列车开动了。
我的五十元钱就这么没了。这可是我最后的五十元钱啊,没了它,我得挨饿,下了火车还得步行三十里。我越想越气,冲着车窗就骂了起来:“真是穷山恶水出刁民……”
我憋着一肚子气,骂出去的话当然很不好听。
对面一位老大爷听不下去了,就笑着劝我说:“小伙子,别发火!生气对身体不好!我觉得刚才那老头不像是骗子,肯定是没来得及换到零钱车就开了……”
我知道骂也没用,叹了口气闭上眼睛。饥饿中,我迷迷糊糊睡着了。刚进入梦乡,突然被一阵喊叫声惊醒。
我睁眼一看,一个漂亮女孩走过来大声问:“哎!刚才谁买杏没有拿到该找的零钱……”
我赶紧站起来大声说:“我!”
女孩虽然年轻,但做事很稳重。她平静地问我:“那你说,买了多少钱的杏?卖杏的是男是女?你给了人家多少钱?该找你多少钱?”
我准确回答了女孩的提问。女孩听了我的回答后,就笑着把四十五元钱递到了我手里,并告诉了我事情的经过──女孩的座位在后面车厢,正好靠窗。刚才列车开动的时候,一个老头跑到窗口把这四十五元钱递给了女孩,请求她到前面车厢送给一个买杏的小伙子……
对面的老大爷看着我,笑着说:“怎么样,小伙子?我就说嘛,那老头不像是骗子。社会上有骗子,但毕竟是少数……”望着手里的四十五元钱,我有些无地自容。
第二天上午,列车到达了终点站。下车出站的时候,又遇上了昨天那个送钱的漂亮女孩。女孩带着两个皮箱,我主动帮她提了一个。出站的时候,女孩告诉了我一个秘密──
原来,女孩昨天送钱时说的都是假话。这四十五元钱,其实是坐在我对面的老大爷给的。送钱这一幕,也是那位老大爷导演的。他从我的怒骂和抱怨中知道了我的处境,就借上厕所的机会,来到后面一节车厢,找到这位女孩,把我的事情一五一十说了一遍,然后掏出四十五元钱递给女孩,让她谎称这钱是那个卖杏老头托她送给我的……
女孩说:“那位老大爷真是个好人。他拿出这四十五元钱,不仅是为了让你不挨饿,能安全回到家,更是为了让这个世界多一份信任和善良啊……”
1.小说第二段插入“我”出差被偷的情节有什么作用?
2.分析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的表现手法与表达效果。
⑴我赶紧站起来大声说:“我!”
⑵女孩说:“那位老大爷真是个好人。他拿出这四十五元钱,不仅是为了让你不挨饿,能安全回到家,更是为了让这个世界多一份信任和善良啊……”
3.小说中的“老大爷”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4.结合文本,谈谈本文以“把信任留给你”为题目有什么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