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探究案
1.字词解析
动词统率,聚集,窥视,立刻,软禁,列举,
②通假字
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具,通“俱”。全,都,作副词。)
层见错出(见,通“现”。)
道中手自钞录(钞,通“抄”)
③词性活用
北虽貌敬(貌:表面上)
予分当引决(分:按名份)
草行露宿(草:在荒野里。露:在露天下。)
日与北骑相出没(日:每天)
道海安、如皋(道:取道)
则直前诟虏帅失信(前:走上前)
④一词多义
[间]
A名词jiān
得间奔真卅(机会)
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缝隙《庖丁解牛》)
出没于长淮间(之间)
中间崩倒之声 (夹杂《口技》)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参与《曹刿论战》)
安得广夏千万间
间以诗记所遭(间或,有时)
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悄悄地,秘密地《陈涉世家》)
[靡]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倒下《曹刿论战》)
相如传目叱之,左右皆靡(后退《廉颇蔺相如列传》)
天高地迥,号呼靡及(无,不。靡及:达不到)
[如]
如扬州,过瓜洲扬子桥(往……去,到……去)
劳苦功高如此(像《鸿门宴》)
固不如也(比得上《鸿门宴》)
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唯恐,就怕《鸿门宴》)
绝无有者,则治之如所言(按照《狱中杂记》)
其如土石何(“如……何?”固定句式,“把……怎么样”《愚公移山》)
⑤古今异义
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古:没有依托。今:单调,没有价值。)
以至于永嘉(古:到达。今:表示退一步的副词。)
初至北营,抗辞慷慨(古:十分激烈。今:大方。)
为巡船所物色(古:搜寻。今:寻找需要的人才或东西。)
几彷徨死(古:走投无路。今:犹豫不定,不知往哪里去好。)
2.句式解析
②“为”与“所”相呼应,表示被动
为巡船所物色
为巡徼所陵迫死
赞同
合作探究
1、 是在“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当时元兵已迫近国都门外,出战、坚守、迁都全都来不及实施)的严重形势下出使北营的。
心情是:“予不得爱身”(我不能只顾爱惜自己),即已抱定了为国捐躯的决心。其意图是:一方面“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估计元军方面还是可以用言语说动的),企图以外交手段来挽回败局;另一方面是“更欲一觇北,归而求救国之策”(更希望去观察一下元军的情况,回来后好寻求挽救国家的策略)。
2、不计个人利害,图救国之策。
3、连用21个“死”,构成了生动有力的排比句式,说明环境险恶,表现了为解救国难而视死如归的思想感情。
课后拓展案
1.C [庶几(shù)]
2.D (微:无、没有)
(度:估计;法度。以:率领;凭借……身份。竟:假使;到……终了的时候。)
3.D (无辜:无罪)
[行为:(古)两个词,此句意为“大家认为我去一趟就可以解除祸患;(今)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出来的活动]
[可以:(古)两个词,“可以凭借”;(今)助动词,表示可能或许可]
[遗体:(古)留给(自己)的身体;(今)死者的尸体或动植物的残留物质]
4. C (省略句,省略介词“于”;其他各句均为倒装句)
5. B (均为名词活用为状语)
6. D (“文”在句中意为“文饰”)
7. C (其他各句句读正确划分依次为: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为;请罪于/先人之墓,生/无以/救国难;诚/不自意/返吾衣冠)
8. A (“作者对南宋王朝暗淡前景的担忧”在本段没有表达)
9.1)我能死里逃生算是幸运了,可幸运地活下来要干什么呢
2)我虽然正大光明问心无愧,但在君王和父母面前无法文饰自己的过错,国君和父母会怎么讲我呢!高一语文学案
《指南录》后序
班级: 姓名: 学号: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基础知识。
2.了解作者及“序”的文章体裁特点,体会作者的爱国思想,积累写作素材。
课前预习案
一、有关文学常识(A层)
1.《指南录》,是宋文天祥的诗集。“指南”,比喻象磁针那样永远指向南方,绝不改变,借以表达作者冒死奔向南宋决不向来自北方的元军屈服的思想感情。他的诗句“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就道出了《指南录》取名的意义所在。
2.序,文体名称,亦称“叙”。一般写在著作正文之前,写在正文之后的叫后序,也叫跋。有别人写的,多介绍或评论本书内容。有作者自己写的,大都说明写书宗旨和经过,《指南录后序》属于这一种。
3.全文的中心思想是:作者通过自身的艰险经历表达了以身许国的决心和奔走报国的意志,抒发了自己在九死一生的情况下的爱国情怀。
文天祥北行之举对敌方的实力估计是不足的,他企图以言辞说服敌人退兵是极不切实际的幻想。他的爱国思想的实质是对于南宋朝廷的忠心,具有历史的局限性。
二、基础积累(A层)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缙绅 纾祸 觇北 翌日 愧怍
余僇 羁縻 二阃 毗陵 自刭
殆例 巡徼 邂逅 逡巡 诋大酋
檄文 献谄 号呼靡及 萃 遽
2、通假字
⑴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 ⑵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
⑶几为巡徼所陵迫死 ⑷臣死有余僇
3、默写
(1)辛苦遭逢起一经,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
(2)呜呼!死生,昼夜事也,死而死矣, , ,非人世所堪。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3)若予者,将无往而不得死所矣。 ,予虽浩然无所愧怍,然微以自文于君亲,君亲其谓予何?诚不自意返吾衣冠,重见日月, ,复何憾哉!复何憾哉!
三、拓展阅读(B层)
文天祥——这个响彻近八百年的民族英雄的名字,一直激励着多少仁人志士、有为青年,在祖国需要他们的时候,迎难而上,共赴国难。“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 从今别却江南日,化作啼鹃带血归。”这就是文天祥,兵败被俘,想到的不是自己的安危,而是黎民百姓,他深知,鞑子好滥杀无辜,可是他再也无力救百姓于水火之中,只有用笔墨写出他的忧心如焚的忧国忧民之心情!我们中华民族需要一种有血性的民族精神,文天祥就是这种精神的最杰出代表,他的这种精神,一代一代传承下来,成为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文天祥千秋祭
怦然令我心跳的,是他已活了七百六十岁。七个多世纪,一个不朽的生命,从南宋跨元、明、清、民国昂昂而来,并将踏着无穷的岁月凛凛而去。他生于公元1236年。当他生时,“直把杭州作汴州”的临安朝廷,已经危在旦夕,人们指望他能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之将倾,然而,毕竟“独柱擎天力弗支”,终其一生,他没能,也无法延续赵宋王朝的社稷。他就在四十七岁那年化作啼鹃去了。当他死时,不,当他走向永生,九州百姓的精神疆域,陡地竖起了又一根立柱,虽共工也触不倒的擎天玉柱。
他是状元出身,笔力当然雄健,生平留下的煌煌笔墨,正不知有凡几。只是,真正配得上他七百六十岁生命的,则首推他在零丁洋上的浩歌。那是公元1279年,农历正月,他已兵败被俘,恰值英雄末路,在元军的押解下,云愁雾惨地颠簸在崖山海面。如墨的海浪呵,你倾翻了宋朝的龙廷,你噬碎了孤臣的赤心。此一去,“百年落落生涯尽,万里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遥遥行役苦。”“以身殉道不苟生,道在光明照千古。”无一丝一毫的张惶,在这生与死的关头,他坦然选择了与国家民族共存亡。但见,一腔忠烈,由胸中长啸而出,落纸,化作了黄钟大吕的绝响。这就是那首光射千古的七律《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假如文天祥在这时候就死去,结局又会怎样?毫无疑问,他是可以永生的了。南宋遗民清楚这一点。所以,他的战友,庐陵人王炎午,才在他被押往北方的途中,张贴了数十份《生祭文丞相文》,疾呼:“大丞相可死矣!”敦促他舍身取义,保全大节。他自己又何尝不明白这一点。因此,一路上才又是服毒,又是绝食,自谓“惟可死,不可生”。然而,且慢———打量历史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我们只能作这般理解———日月还要从他的生命摄取更多的光华;社会还要从他的精神吸收更多钙质;盘古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氏留下的那柄板斧,需要新的磨刀石;长江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和黄河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渴求更壮美的音符。一句话,他的使命还没有结束。于是,同年10月,他就在一种求死不得、欲逃又不能的状态下抵达元大都燕京。
高一语文学案
课堂探究案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重点字词积累(A层)
1、都督诸路军马 2、士萃于左丞相府
3、予更欲一觇北 4、未敢遽轻吾国
5、予羁縻不得还 6、数吕师孟叔侄为逆
7、诋大酋当死 8、殆例送死
9、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莽 10、然微以自文于君亲
11、追购又急 12、缙绅
二、词类活用(A层)
1、北虽貌敬 2、予分当引决
3、草行露宿 4、日与北骑相出没
5、道海安、如皋 6、则直前诟虏帅失信
三、一词多义(B层)
1、[间]
得间奔真州 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
出没于长淮间 中间崩倒之声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安得广夏千万间
间以诗记所遭 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2、[靡]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相如传目叱之,左右皆靡
天高地迥,号呼靡及
3、[如]
如扬州,过瓜洲扬子桥 劳苦功高如此
固不如也 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绝无有者,则治之如所言 其如土石何
4、[殆]
以父母之遗体行殆 思而不学则殆
殆例送死
四、古今异义(B层)
穷饿无聊,追购又急 以至于永嘉
初至北营,抗辞慷慨 为巡船所物色
几彷徨死 以父母之遗体行殆
五、句式(B层)
1、为巡船所物色 2、几为巡徼所陵迫死
六、合作探究
1、文天祥是在怎样的形势下出使北营的?当时的心情和意图怎样?
2、文天祥辞相印不拜而出使元营这件事说明了什么?
3、第5段连用了多少个“死”字?这样写是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七、写作素材积累
(一)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初,奉使往来,无留北者,予更欲一觇北,归而求救国之策。于是,辞相印不拜,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
【角度点拨】①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②书生意气往往缺乏理性战略思想
【相关拓展】爱国,无疑是文天祥的标签,放在古时,那该叫做“节气”,这在南宋并不少见,世谓“崖山之后再无中华”,比照一下明末士人的德行(典型如钱谦益)可知。然而南宋灭亡,也引人感慨,魏征对唐太宗说“愿陛下使臣为良臣,勿使臣为忠臣”,“良臣,稷、契、咎陶是也。忠臣,龙逢、比干是也。良臣使身获美名,君受显号,子孙传世,福禄无疆。忠臣身受诛夷,君陷大恶,家国并丧,空有其名。以此而言,相去远矣。”简单地说,国危之际,才有忠臣,若我良臣,怎会有国危之时?南宋之时,忠臣何其多哉!可多归多,南宋还是亡了,不是很可悲吗?(逆向思维)
(二)初至北营,抗辞慷慨,上下颇惊动,北亦未敢遽轻吾国。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予羁縻不得还,国事遂不可收拾。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数吕师孟叔侄为逆,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
【角度点拨】①卖国贼是毁坏国家的蛀虫;②生死不惧,方能无畏
【相关拓展】①慷慨激昂的文天祥,但是也是可悲的文天祥,他抱着和谈、拖延、解困、觇北多种目的进入元营,结果是被扣押,然而没多长时间,皇室出降,临安陷落,他的种种努力、百般设想,化为泡沫,甚至他的出使更像一场闹剧。任何一座坚固的堡垒都是从内部被攻破的。比如特洛伊的陷落。实际上临安和汴州的陷落何其相像,臣是忠臣,君非明君。
②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更钦佩文天祥,他的忠义节气,不是纸上的两句话,是沉重的心灵,他在文中堆叠的死的危机,痛定思痛的痛苦,不是局外人能体会万一的。(更好的理解背景,才能更好的体会文天祥的节气)
高一语文学案
课后拓展案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基础知识(A层)
1.下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荟萃(cuì) 缙(jìn)绅 纾(shū)祸 翌(yì)日
B 遽(jǜ)然 羁縻(mí) 诟(gòu)病 造诣(yì)
C 诋(dǐ)毁 庶几(zhé) 酋(qiǘ)长 彷(páng)徨
D 愧怍(zuò) 自刭(jǐng) 巡徼(jiào) 檄(xí)文
2.下列加点词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予自度不得脱 何不改乎此度
B 夜则以兵围所寓所 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
C 竟使遇哨,无不死 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
D 然微以自文于君亲 微斯人,吾谁与归
3.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 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 B 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
C 以父母之遗体行殆 D 如高沙,常恐无辜死
4.下列各句加点词语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
A 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
B 北虽貌敬,实则愤怒
C 至海陵,如高沙,常恐无辜死
D 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
5.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以父母之遗体行殆 (危险)
B 修我戈矛,从王于师 (整治)
C 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莽 (交付)
D 然微以自文于君亲 (写文章献给)
6.下列各句句读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 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为
B 请罪/于先人之墓,生无/以救国难
C 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莽
D 诚不/自意/返吾衣冠
7.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B层)
1) 会使者交驰,北邀当国者相见,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
2)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为?
3)予虽浩然无所愧怍,然微以自文于君亲,君亲其谓予何!
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8-14题。(B层)
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王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召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矇诵,百工作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民之有口也,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有原隰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行善而备败,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
王不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
8.为加点字加注音。
厉王虐,国人谤王( ) 史献书,师箴( )
犹其有原隰衍沃也( ) 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 )
9.划线处标点正确的一项是( )
A.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
B.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
C.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
D.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
10.解释下列词语有误的一项( )
A.事行而不悖 其中“悖”是相反、抵触之意。
B.吾能弭谤矣 其中“弭”意为阻止、消除。
C.阜财用衣食 其中“阜”意为使……增多。
D.其与能几何 其中“与”是和,同的意思。
11.下列句中加粗字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 B.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
C.近臣尽规,亲戚补察 D.而后王斟酌焉
12.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周厉王残暴凶狠,采用高压政策来镇压百姓的批评指责。
B.召公通过形象生动的比喻,劝说厉王要广开言路,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C.周厉王拒绝召公的谏言,引起百姓的强烈反抗,在周厉王三年,厉王被百姓推翻,流放到彘。
D.厉王被流放到彘的结局,有力地说明了召公谏言的正确和重要。
13.下面的翻译无误的一项是( )
A.厉王虐,国人谤王。
译为:周厉王非常暴虐,国民都讽刺、挖苦他。
B.为川者决之使导。
译为:治理河流的人挖掘水道使水疏导。
C.史献书,师箴。
译为:史官进献史书、典籍,当老师的进劝诫、规劝的言论。
D.民之有口也,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
译为:老百姓有嘴,就好比大地上会有山川一样,财用就出来了。
14.把下列两句译成现代汉语。
A.民不堪命矣!
B.是以事行而不悖。
拓展阅读
1278年11月,文天祥收拾残军,移师广东潮阳,继续抗击元军,不幸于12月20日兵败,再次被俘。文天祥被俘后,敌人曾多次劝降,有元帅、丞相、降臣、南宋恭帝,甚至忽必烈亲自出马。有些研究者认为,这是因为忽必烈赏识文天祥的才华和气节。其实并非如此,敌人的才华和气节固然能引起政治家的敬意,但政治家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容忍的,必除之而后快。忽必烈不厌其烦的劝降文天祥是有他的政治企图的,攻城易,攻心难,文天祥的气节是南宋人民的精神支柱,文天祥的背后站立着一个虽然战败却并为臣服的伟大民族,降服了文天祥就摧毁了南宋人民的精神支柱,一个精神崩溃、沉沦的民族才是真正的奴隶之邦。
文天祥被俘之初就明明白白的告诉敌人:“宋状元……所欠一死报国耳,宋存与存,宋亡与亡,刀锯在前,鼎镬在后,非所惧也,何怖我?” 临终前,忽必烈问文天祥到底想要什么,他回答:“一死之外,无可为者。”
1283年1月9日,文天祥在大都柴市口英勇就义。家人整理遗物时,从其衣带中发现了他的遗书,“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文天祥用生命捍卫了自己的高贵与尊严,捍卫了民族的高贵与尊严!
正气歌并序 文天祥
余囚北庭,坐一土室,室广八尺,深可四寻①,单扉低小,白间②短窄,汙下而幽暗。当此夏日,诸气萃然﹕雨潦四集,浮动床几,时則为水气;涂泥半朝,蒸沤历瀾③,时則为土气;乍晴暴热,风道四塞,时則为日气;檐阴薪爨,助长炎虐,时則为火气;仓腐寄頓④,阵阵逼人,时則为米气;骈肩杂沓,腥臊汙垢,时则为人气;或圊溷① 、或毁尸、或腐鼠,恶气杂出,时则为秽气。叠是数气,当侵沴②鲜不为厉。而予以孱弱俯仰其间,于兹二年矣,无恙。是殆有养致然,然尔亦安知所养何哉?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彼气有七,吾气有一,以一敌七,吾何患焉!况浩然者,乃天地之正气也。作正气歌一首。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
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
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是气所旁薄,凛烈万古存。
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
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嗟予遘阳九,隶也实不力。
楚囚缨其冠,传车送穷北。鼎镬甘如饴,求之不可得。
阴房阒鬼火,春院閟天黑。牛骥同一早,鸡栖凤凰食。
一朝蒙雾露,分作沟中瘠。如此再寒暑,百沴自辟易。
哀哉沮洳场,为我安乐国!岂有他缪巧,阴阳不能贼。
顾此耿耿存,仰视浮云白,悠悠我心悲,苍天曷有极!
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齐太史典出《左传》,大臣崔杼弑齐庄公,太史书曰“崔杼弑其君”,崔子杀之,连杀其二弟,乃舍。南史氏闻太史尽死,执简以往。闻既书矣,乃还。
董狐,晋国太史,赵穿杀晋灵公,晋执政赵盾亡在外,未出国境,闻讯而反。董狐书曰:“赵盾弑其君。”以示于朝。赵盾不服,董狐说:“子为正卿,亡不越境,返不讨贼,非子而谁?”孔子曰:“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
张良先世为韩国人,秦灭韩后,张良破家财为韩报仇,得力士,为铁椎,重一百二十斤,狙击始皇于博浪沙道中,误中副车。典出《史记·留侯世家》。
严将军,指汉末益州牧刘璋部将严颜,为张飞所败,被俘。曰:“我州但有断头将军,无有降将军也。”
嵇侍中,晋惠帝永兴元年,皇室内讧,侍中嵇绍以身遮蔽惠帝,为乱箭所亡。
张睢阳,指安史之乱时固守睢阳的张巡,据《旧唐书·张巡传》载:“巡神气慷慨,每与贼战,大呼誓师,眥裂血流,齿牙皆碎。……及城陷,尹子奇以大刀剔其口,视其齿,存者不过三数。”
颜常山,指常山太守颜杲卿,本为安禄山部将,安叛乱后,起兵讨伐,被俘不屈,骂詈不绝,被钩舌而死。
唐德宗时,朱泚谋反,想拉拢段秀实,不料反被段夺过象笏击破脑袋。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能有这般深邃的理解,只有一个你----文天祥,你活了七百六十岁,在零丁洋上浩歌的你。兵败被俘,你明白舍身取义,懂得保全大节。你永远不会低下你挺昂的头颅,漫长的囚禁生涯,更加磨砺了你坚强的意志,更加坚定了你的爱国正义!《正气歌》挥洒着你坚韧不拨的精神!文天祥,你是一尊山岳,你用自己的铮铮铁骨奏响一首正气之歌。你的一生都在为国而活,你虽不能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但你却为九州百姓竖起了一根擎天玉柱。你取义而死,死而不惧。你永远挺直站立,一身正气!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你虽然死去,但你的死比泰山还重,你永远屹立不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