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必须三:谏太宗十思疏预习探究拓展三案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必须三:谏太宗十思疏预习探究拓展三案有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2.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2-27 20:22:35

文档简介

《谏太宗十思疏》学习案
班级: 姓名: 学号:
学习目标
 1.辨析“安、信、求”等多义词的词义;积累文言虚词“以、所”的用法;区别文中“根本、虚心、纵情”等古今异义词的含义。
 2.领悟“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虚心以纳下”的道理及“十思”的积极意义。
 3.学习本文多用比喻说理的手法,体会对偶句、排比句的风格特征。
文学常识(A层)
①本文选自《 》,作者______是_____代开国功臣,以直言敢谏著称。
②疏,意思为_____ _,是_____ 。
一词多义(B层)
1、安
①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
②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
③项王曰:“沛公安在?”( )
2、信
①信者效其忠( )
②愿陛下亲之信之( )
③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
④忌不自信( )
3、求
①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
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
③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
④不求闻达于诸侯( )
4、以
①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 )
②虽董之以严刑( )
③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
④则思无以怒而滥刑( )
5、所
①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
②山峦为晴雪所清( )
疑难问题探析(C层)
1、作者魏征对以严法治国持什么看法?我们现在强调健全法制,你认为可行吗?
2.下面是宋代洪迈《容斋随笔》中的《魏郑公谏语》,请与课文作比较阅读,并回答文后问题。
魏郑公谏止唐宗封禅,中间数语,引喻帖切,曰:“今有人十年长患,疗治且愈,此人应皮骨仅存,便欲使负米一石,日行百里必不可得。隋氏之乱,非止十年,陛下为之良医,疾苦虽乂(yì,承平无事)安,未甚充实。告成天地,臣切有疑。”太宗不能夺。 (中国世界语出版社1995年10月版)
从课文及此文这两处你可看出魏征进谏有什么特点?请用百余字稍作展开,用自己的话表述。
提示: 魏征劝谏极有艺术性,选段与《谏太宗十思疏》说理方面有相似之处,注意由课文和选段作有理有据的正确表述。
◆悟思亭
居安思危
一只野狼卧在草上勤奋地磨牙,狐狸看到了,就对它说:“天气这么好,大家在休息娱乐,你也加入我们队伍中吧!”野狼没有说话,继续磨牙,把它的牙齿磨得又尖又利。狐狸奇怪地问道:“森林这么静,猎人和猎狗已经回家了,老虎也不在近处徘徊,又没有任何危险,你何必那么用劲磨牙呢 ”野狼停下来回答说:“我磨牙并不是为了娱乐,你想想,如果有一天我被猎人或老虎追逐,到那时,我想磨牙也来不及了。而平时我就把牙磨好,到那时就可以保护自己了。”
[悟思提示]
做事应该未雨绸缪,居安思危,这样在危险突然降临时,才不至于手忙脚乱。“书到用时方十恨少”,平常若不充实学问,临时抱佛脚是来不及的。也有人抱怨没有机会,然而当机会来临时,再叹自己平时没有积蓄足够的学识与能力,以致不能胜任,也只好后悔莫及。
[心灵感悟]本课出现的成语:居安思危 载舟覆舟 择善而从 善始善终 垂拱而治
古今异义
凡百元首:
古义,帝王;今义,国家的最高领导人。
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古义,路人;今义,走路。
怨不在大:
古义,怨恨;今义,责怪。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古义,树木的根部,即在土里的那部分;
今义,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的部分。
则纵情以傲物:
古义,放纵情思,骄傲;今义,尽情。
则思虚心以纳下:
古义,实指使心虚;今义,不骄傲。
词类活用
(1)则思江海下百川(方位名词用作动词,居于……之下)
(2)必固其根本(形容词使动用法,使……稳固)
(3)则思知止以安人(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安定)
(4)则思虚心以纳下(形容词使动用法,使……虚)
(5)惧谗邪(形容词活用作名词,爱说坏话陷害别人的邪恶之人)
(6)则思正身以黜恶(形容词使动用法,使……正)
难点突破
本文在论证上有何特点?
本文所运用的论证方法主要是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文中用了大量生动的比喻,借以阐发治国安民的思想,言简意赅,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如文章开篇谈论治国要注重“积其德义”这一根本原则时,从两个方面比喻论证,即“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和“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固其根本”是树木长得高的必要条件,而“浚其泉源”,也是流水流得长远的前提,运用自然中的现象而比治国的原则,浅显易懂而又生动形象。文中正反对比论证,加强了说服力。正反对比论证集中在一、二自然段,正反对比,使被说明的道理突出来了。如第二段中引用历史的教训来劝戒太宗时,注意了正反对比论证,“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一繁一寡,最能触动太宗的心吧,即使不用再提具体的例子,已走过建国历史的太宗也会有很多的想法,从而引以为戒的。
文学常识
①本文选自《 》作者______是_____代开国功臣,被封为_______,以直言敢谏著称。
②疏,又称______,是_____一种文体。
答案:唐 文学 政治 诤臣 魏郑公 文贞。
一词多义
1、安
①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安定)
②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怎么)
③项王曰:“沛公安在?”(哪里)
2、信
①信者效其忠(诚实)
②愿陛下亲之信之(信任)
③小信未孚,神弗福也(信用)
④忌不自信(相信)
3、求
①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追求)
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探求)
③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请求)
④不求闻达于诸侯(追求)

①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来)
②虽董之以严刑(用)
③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来)
④则思无以怒而滥刑(因为)
一、疑难问题探析
1、作者魏征对以严法治国持什么看法?我们现在强调健全法制,你认为可行吗?
魏征对“严法治国”既没有推崇,也没有反对,只是认为“法制”不是问题的关键,根本还在于统治者对天下黎民要竭诚相待。我们强调健全法制,实际也是为了使天下变成一个公平合理的社会,这与魏征主张“竭诚以待”是一致的,那当然是可行的。
2.下面是宋代洪迈《容斋随笔》中的《魏郑公谏语》,请与课文作比较阅读,并回答文后问题。
魏郑公谏止唐宗封禅,中间数语,引喻帖切,曰:“今有人十年长患,疗治且愈,此人应皮骨仅存,便欲使负米一石,日行百里必不可得。隋氏之乱,非止十年,陛下为之良医,疾苦虽乂(yì,承平无事)安,未甚充实。告成天地,臣切有疑。”太宗不能夺。 (中国世界语出版社1995年10月版)
从课文及此文这两处你可看出魏征对谏有什么特点?请用百余字稍作展开,用自己的话表述。
提示: 魏征劝谏极有艺术性,选段与《谏太宗十思疏》说理方面有相似之处,注意由课文和选段作有理有据的正确表述。
思路点拨:从这两处可看出魏征劝谏不但有大勇,还有大智。他很讲究劝谏艺术,善于用比喻来说理。课言语《谏太宗十思疏》一开始就是比喻,用“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引出道理:积累道义是治国之本。本文则以“十年长患”来比喻“隋氏之乱”,以“疗治且愈”“日行百里必不可得”来说明“告成天地”(封禅)之事的不可行。魏征劝谏确实是“引喻凯切”,得体动人,能让唐太宗心服。
课堂练习
题2-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A.行李之往来
B.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C.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
D.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题2-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其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B.凡百元首,承天景命
C.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题2-1答案:C 点拨:A项中“行李”此指使者,今义指出门所带的包裹等。B项中“纵情”此指放纵情思,骄傲,今义指尽情。D项中“根本”此指树木的根部,即在土里的那部分,今义指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的部分。
题2-2答案:A 点拨: B项中“元首”古义为:帝王;今义为:国家的最高领导人。C项中“行路”古义为:路人;今义为:走路。D项中“夫人” 古义为:那个人。今义为:尊称人的妻子。
题3-1答案:C 点拨:C项中两句的“求”是“追求”的意思。A项中第一句的“安”是“安定”的意思。第二句的“安”是“哪里”的意思。B项中第一句的“信”是“诚实”的意思。第二句的“信”是“讲信用”的意思。D项中第一句的“治”是“治理的好”的意思,第二句的“治”是“治理、管理”的意思。
题3-2答案:A 点拨:A项中两句的“以”都是介词“因为”。B项中,第一句的“哉”表疑问,译为“呢”,第二句的“哉”表反问,译为“吗”。C项中,第一句的“所”加动词,表名词意思,所施加的。第二句中的“所”与“为”共同构成被动结构。D项中,第一句的“则”是副词,译为“那么”。第二句的“则”是判断动词“是”的意思。
题4-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其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A.金块珠砾
B.素善留侯张良
C.常以身翼蔽沛公
D.今媪尊长安君之位
题4-1:下列各句中没有活用词的一项是( )
A.何必劳神苦思
B.则思江海下百川
C.择善而从之
D.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
题4-1答案: D 点拨:例句中“固”与D中“尊”都是使动用法;A中“金”是意动用法;B中“善”是形容词作动词;C中“翼”是名词作状语。
题4-1答案: D 点拨:A中“劳”是形容词使动用法,使……疲倦;B中“下”是方位名词用作动词,居于……之下;C中“善”是形容词用作名词,善良的人。
◆悟思亭
居安思危
一只野狼卧在草上勤奋地磨牙,狐狸看到了,就对它说:“天气这么好,大家在休息娱乐,你也加入我们队伍中吧!”野狼没有说话,继续磨牙,把它的牙齿磨得又尖又利。狐狸奇怪地问道:“森林这么静,猎人和猎狗已经回家了,老虎也不在近处徘徊,又没有任何危险,你何必那么用劲磨牙呢 ”野狼停下来回答说:“我磨牙并不是为了娱乐,你想想,如果有一天我被猎人或老虎追逐,到那时,我想磨牙也来不及了。而平时我就把牙磨好,到那时就可以保护自己了。”
【参考答案】
1.A 2.D 3.A 4.B
15.A 16.B 17.B 18.C(这并不是作者要说明的观点)
19.C 20. C 21A 22A(三者是同一人)
武德末年,魏征担任太子洗马,见太宗和太子暗中相互倾轧夺权,常常劝太子建成早做打算。太宗杀了太子以后,召见魏征责备他说:“你离间我们兄弟,为什么?”旁人都为他担心恐惧,魏征慷慨自如,从容回答说:“皇太子如果听从我的话,必定没有现在的灾祸。”太宗听了很受震动,对他厚加礼遇,提升他为谏议大夫。多次让他进入卧室请教为政之道。魏征平素有治理国家的才能,性情又很刚强正直,不屈不挠。太宗每次与他谈论,都很高兴。魏征也很高兴遇到知已之主,用尽全力为太宗谋划。太宗又慰劳他说:“你所谏诤的事情前后有两百多件,都很称合我的心意。不是你忠诚为国,哪里能够这样?”贞观三年,升为秘书监,参与朝政。他深谋远虑,提出许多有益的建议。太宗曾对他说:“你的罪过比管仲射中齐桓公的衣带钩更重,我任用你却超过齐桓公任用管仲。近世君臣相互信任,哪里有像你我这样的?”贞观六年,太宗驾幸九成宫,宴请近臣。长孙无忌说:“王珪、魏征,从前侍奉太子,我见了他们就好像见了仇人,没想到现在却同在宴会上。”太宗说:“魏征从前确实是我的仇人,但他尽心为国,应当嘉奖。魏征常常犯颜直谏,不容许我做错事,这就是我敬重他的原因。”魏征拜了两拜说:“陛下引导我让我说话,我才敢直谏。如果陛下不采纳我的直言,我又怎么敢冒犯龙颜、触犯忌讳呢?”太宗很高兴,每人赏赐钱财十五万。贞观七年,魏征代替王珪做侍中,加封为郑国公,不久因为生病请求辞职,太宗说:“我把你从囚虏之中选拔出来,委任你要职。你见我的过错,没有不谏诤的。你难道不知道金子在矿石中,有什么珍贵吗?经过良匠的反复锤炼就成为宝器,就为人珍视。我自比为金,把你当做好的工匠。你虽然有病,还不衰老,怎能让你就这样辞职呢?”魏征于是不辞职了。
唐太宗说:“做天子的人,如果是有道之人,那么百姓就会推他做国君;如果是无道之人,就会被百姓抛弃,(百姓)确实值得敬畏啊。”魏征说:“自古丧失了天下的国君,都是在天下安定之后忘记了危难,处于天下大治的景况中而忘记了天下大乱的可能,这就是不能长久地统治国家的缘故。……我又听古语说:“‘国君好比是船,百姓好比是水。水能承载船,也能够颠覆船。’陛下以为(民心)可畏,确实像您说的那样啊!”《谏太宗十思疏》预习案
班级: 姓名: 学号: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背景。
2.疏通文句句意。
3.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作者介绍
 魏征(580~643),字玄成,巨鹿曲阳(现在河北省晋县)人。唐代文学家、政治家、史学家。少年孤贫,有大志。隋末参加李密义军,后随李密投唐。太宗即位,授以谏议大夫。由于他生性刚直,善于直言诤谏,竭诚以事太宗,因此深得信任。唐太宗“数引征入卧内,访以得失”。魏征一生先后上书二百多次,达数十万言,大都被采纳。他死后,唐太宗悲痛不已,亲自为他写了碑文,并对侍臣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这足见魏征在当时的影响。
文体简介
疏,意思为分条陈述,是古代臣子向帝王陈述自己意见的一种文体。如西汉晁错写给汉文帝的《论贵粟疏》。
背景介绍
 唐朝初年,唐太宗常以隋朝的暴政为戒,不敢过分使用民力,能够节私欲,明赏罚,广开言路,积极纳谏。到了贞观中期,生产有了较大发展,人民生活逐渐富裕,加以对外战争年年胜利,边防巩固,国威远扬,于是在一片文治武功的欢呼声中,唐太宗渐渐骄奢,渐渐忘本,开始对百姓作威作福起来。尽管“百姓颇有怨嗟之言”,可是这声音早被朝野上下歌功颂德的欢呼声淹没了。正直的魏征对此深感担忧,贞观十一年(637)从三月到七月,五个月内他一连给唐太宗上了四疏,劝太宗“鉴彼之所亡,念我之所以保”,励精政道,巩固统治。《十思疏》便是四疏中的一篇,阐明了要“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道理。据说太宗看到奏疏后非常感动,于是写了《答魏征手诏》,称赞他“诚极忠款,言穷切至”,表示从谏改过。
主题分析
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徵以政治家特有的敏锐眼力抓住了唐太宗“忘本”“忘危”的根本问题,针锋相对地提出“十思”,以“思”治“忘”,实在是一剂良药。奏议用一“思”字贯穿始终,阐明了要“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道理。
层次结构
第一段,以“固本思源”为喻,说明“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重要性。
第二段,总结历史经验,并从创业守成、人心向背等方面论述“居安思危”的道理。
第三段,提出“居安思危”的具体做法,即“十思”。
基础知识(A层)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求木之长者( ) 塞源而欲流长( ) 虑壅蔽( ) 雍容华贵( )
塞源而欲流长( ) 要塞( ) 必浚其泉源( ) 峻峭( )
2.解释下列句中重点字词
①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固:
②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安:
③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 董:
④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 宏:
⑤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 下:
3. 本课出现的四个成语: 、 、 、 。
词类活用(A层)
(1)则思江海下百川( )
(2)必固其根本( )
(3)则思知止以安人( )
(4)则思虚心以纳下( )
(5)想谗邪( )
(6)则思正身以黜恶( )
古今异义(A层)
凡百元首:古义: ;今义:国家的最高领导人。
傲物则骨肉为行路:古义: ;今义:走路。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古义: ;今义: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的部分。
则纵情以傲物:古义: ;今义:尽情。
则思虚心以纳下:古义: ;今义:不骄傲。
请翻译下列特殊句式(B层)
1. 介宾短语后置:
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
2.判断句: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难点突破(C层):
本文在论证上有何特点?《谏太宗十思疏》拓展案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基础知识(A层)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A.行李之往来 B.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C.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 D.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其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B.凡百元首,承天景命
C.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3.下列四组句中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
A.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项王曰:“沛公安在?”
B. 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
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
C.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不求闻达于诸侯
D. 德不厚而望国之治
今治水军八十万众
4.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以其无礼于晋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 何必劳神苦思……亏无为之大道哉
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
C. 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山峦为晴雪所洗
D. 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其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A.金块珠砾 B.素善留侯张良
C.常以身翼蔽沛公 D.今媪尊长安君之位
6.下列各句中没有活用词的一项是( )
A.何必劳神苦思 B.则思江海下百川
C.择善而从之 D.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
7.下列加点词语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木之长(cháng)者    浚(jùn)其泉源
B.虑雍(yōng)蔽     正身黜(zhù)恶
C.克终者盖(gài)寡    董(dōng)之以严刑
D.鸣琴垂拱(gǒng)    仁者播(bǒ)其惠
8.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念高危,则思谦冲以自牧:加强自身修养
B. 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狩猎时网开一面以示有度
C. 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选拔有才能的人
D. 劳神苦思,代下司职:老百姓
9、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君当神器之重(当然)
B、承天景命(大)
C、盖在殷忧(深)
D、能克终者盖寡(能够)
10、加点的词词类活用,不同类的一项是( )
A、乐盘游 B、则思正身以黜恶
C、宏此九德 D、何必劳神苦思
11.根据课文内容默写填空:
① 不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② 怨不在大,可畏惟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忧懈怠,______________________;虑壅蔽,________ _______;
④ 总此十思,宏兹九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二、翻译下面的句子(B层)
12.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
13.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
14.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三. 阅读下面一段选文,完成15-18题(B层):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望国之治,虽在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守之难乎 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15.下列加点的实词含义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
A.臣闻求木之长者 B.善始者实繁
博闻强志 草木之实足食也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叶徒相似,其实不同
C.散家粮以振穷人 D.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振长策而御宇内 流水不腐
振臂一呼,应者云集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
16.下列加点虚词的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克终者盖寡 B.根不固而求木之长
英才盖世 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C.岂取之易守之难乎 D.而况于明哲乎
臣闻求木之长者 青取之于蓝
17.下列加子翻译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
----帝王位高权重,处于天地间重大的地位。
B.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
----历代帝王,接受上天使命,刚开始人才兴旺,到后来却成了孤家寡人。
C. 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竭尽诚心,就能联合敌对的势力;傲视别人,就会使亲人成为陌生人。
D. 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虽免于刑罚但不会感激,表面上恭顺但内心并不服气。
18.下面对这两段文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一段提出了全文要阐明的人君必须“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主旨。
B. 第一段用了两个比喻,先从正面喻证治国必积德,再从反面说明德不厚国不可长治久安。
C. 第二段以历代帝王为例说明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难的道理。
D. 第二段指出了历代帝王不能善始善终的根本原因是忽视了人民的力量。
四.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9-22题(C层)。
武德末,魏征为太子洗马,见太宗与隐太子阴阳倾夺。每劝建成早为之谋。太宗既诛隐太子,召征责之曰:“汝离间我兄弟,何也 ”众皆为之危惧。征慷慨自若,从容对曰:“皇太子若从臣言,必无今日之祸。”太宗为之敛容,厚加礼异,擢拜谏议大夫。数引之卧内,访以政术。征雅有经国之才,性又抗直,无所屈挠。太宗每与之言,未尝不悦。征亦喜逢知己之主,竭其力用。又劳之曰:“卿所谏前后二百余事,皆称朕意。非卿忠诚奉国,何能若是 ”三年,累迁秘书监,参预朝政。深谋远虑,多所弘益。太宗尝谓曰:“卿罪重于中钩,我任卿逾于管仲,近代君臣相得,宁有似我与卿者乎 ”六年,太宗幸九成宫,宴近臣。长孙无忌曰:“王硅、魏征,往事息隐,臣见之若仇,不谓今日又同此宴。”太宗日:“魏征往者实我所仇,但其尽心所事,有足嘉者。朕能擢而用之,何惭古烈 征每犯颜切谏,不许我为非,我所以重之也 ”征再拜曰:“陛下导臣使言,臣所以敢言。若陛下不受臣言,臣亦何敢犯龙鳞、触忌讳也。”太宗大悦,各赐钱十五万。七年,代王硅为侍中,累封郑国公。寻以疾乞辞所职,请为散官。太宗曰:“朕拔卿于仇虏之中,任卿以枢要之职,见朕之非,未尝不谏。公独不见金之在矿,何足贵哉 良冶锻而为器,便为人所宝。朕方自比于金,以卿为良工。虽有疾,未为衰老,岂得便尔耶 ”征乃止。 (《贞观政要 任贤》)
19.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和现代汉语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
①汝离间我兄弟 ②魏征为太子洗马
③喜逢知己之主 ③往事息隐
⑤但其尽心所事 ⑥从容对曰
⑦征慷慨自若 ⑧臣所以敢言
A.①②③⑤⑦ B.②④⑤⑥⑧ C.①③⑤⑥⑦ D.③④⑤⑥⑧
20.对下列句子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雅有经国之才——很有治理国家的才干。
B. 君臣相得——君臣各有收获
C. 臣见之若仇——我看见他们就好象仇敌一样
D. 自比于金,以卿为良工——我自己好比是金子,你好比是优秀的冶金的高手。
21.“但其尽心所事,有足嘉者”是指( )
A.见太宗与隐太子阴阳倾夺,每劝建成早为之谋。
B.累迁秘书监,参预朝政,深谋远算,多所弘益。
C.征亦喜逢知己之主,竭其力用。
D。任卿以枢要之职,见朕之非,未尝不谏。
2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建成”“隐太子”“息隐”这三人与太宗都是兄弟关系。
B.“王硅、魏征,往事息隐,臣见之若仇,不谓今日又同此宴。”这话说明长孙无忌对唐太宗厚遇魏征从感情上接受不了。
C.本段文字表明唐太宗任人唯贤,胸襟宽广,即使对魏征这样来自敌对营垒的人也能不计前嫌,给以重用。
D.这段文字体现了唐太宗一贯强调的“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的政治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