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河流地貌的发育 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2.3 河流地貌的发育 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4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10-20 14:29: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3河流地貌的发育 教学目标 1. 结合学生初中阶段已学习掌握的五大形态类型,通过地形图对长江流域地形进行划分,探讨分析不同地形区河流地貌地貌的名称、形态及成因,掌握典型河流地貌在流域分布的一般规律。 2. 通过模拟流水实验的观察描述,说明实验变化的形态变化过程与河流地貌景观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的能力。 3. 通过区域的认知,能够合理描述和解释特定区域的人类改造河流地貌的自然现象,同时能说明改造后对人类的影响,达到培养人地协调观的目的。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观看“模拟流水作用”的实验视频,描述流水作用下的侵蚀、堆积现象,探讨侵蚀与堆积地貌和水流流速之间的关系。 从实验结果联系到实际的长江流域,认识地形区后判读水流流速,从空间形态上推测侵蚀与堆积地貌分布的大区域。再通过沿河的卫星遥感图、景观图等图文资料,识别流域内部典型的河流地貌,如三角洲、冲积平原、河曲、牛轭湖、河漫滩、峡谷等常见的河流发育的地貌。 通过江汉平原农业生产等众多实例,理解人类生活生产与河流地貌的密切联系。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展示大江大河景观照片。 观看模拟流水作用的实验: 思考:在流水作用下,沙土堆有哪些变化?这些变化与流速的关系? 认真观看。 通过观看实验发现: 高处被侵蚀,低处堆积。 高处流速快,低处流速慢。 在流水作用下,坡度陡流速快的以侵蚀作用为主,坡度缓流速慢的以堆积作用为主。 观看照片,激发兴趣。 从实验得出流水与堆积地貌和侵蚀地貌的关系。
新课学习 对于一条大长河而言,如长江,从河流的源头到入海口是如何塑造地貌呢? 一般大河流的上游位于山地或高原,以侵蚀作用为主;中游大多位于山地、平原交界的山前丘陵平原区,经常堆积与侵蚀作用兼而有之;下游多位于平原区,河谷宽阔平坦,以堆积作用为主。河口地区是受海、湖影响的交互作用地带。 明确河流作用下的侵蚀与堆积地貌的空间分布现象。理解地形与流水地貌之间的关系。
新知探究 河谷地貌 展示长江河流上游金沙江虎跳峡地貌景观。分析上游河段流水侵蚀的原因及方向。 观看并描述。 虎跳峡:江面平均的宽度40-50m,两岸几乎都是90度的陡坡,平均深度3000m。 峡谷:山高谷深/窄而深/V形流水侵蚀地貌。 峡谷所处区域落差大,流速快,因此侵蚀明显,主要表现为向下侵蚀。 通过视频图片,描述山区河流地貌景观的特点,了解山区地区侵蚀地貌的成因。 地貌景观描述从形态、成因、组成、高度坡度等描述。
内容承接 冲积平原地貌 顺流而下,来到平原河流地貌区。 展示监利县沿江图 小组讨论: (1)描述长江监利段河流河道的特征? (2)评价河流地貌对监利县农业的有利影响? 学生活动:探究冲积平原农业发达原因。 资料:长江中游的荆州市监利县,拥有长江“黄金水道”143.9公里,是湖北长江径流里程最长的县域。2018年稻谷产量128万吨,小龙虾产量13.06万吨、产量连续七年高居全国首位。 学生阅读、思考讨论并回答: 长江监利段河流弯曲。 位于冲积平原地形平坦广阔、土壤深厚肥沃、灌溉便利;河湖广布、提供养殖空间。 从江汉平原实地认识河流平原区地貌景观河曲和牛轭湖(长江故道),理解冲积平原地区农业发达与河流及河流地貌对其的影响。
新知探究 牛轭湖其实是长江故道。 那么,为什么长江会改道呢? 学生回答。 弯曲河流在洪水期时,非人为干预状态下,河流可能冲断颈部,截弯取直而成。 认识曲流的形态及其对应的凸岸凹岸。
河曲形成后,河流两岸流水作用不同,河流弯曲程度会增加,最终可能截弯取直(演示动画)。两岸的水流作用下,地貌有何不同呢? 学生活动:曲流的凸岸、凹岸。 (1)对比凸、凹岸流速,推测哪个以侵蚀为主,哪个以堆积为主? (2)绘制凸岸--凹岸河谷剖面图。 (3)河漫滩平原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学生分组讨论并回答 1、凸岸流速慢,以堆积为主。凹岸流速快,以侵蚀为主。 2、 3、可为聚落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一般分布在洪水淹不到的地方。 分析沿岸的侵蚀堆积情况。辨别侵蚀岸与堆积岸。 结合实际理解河漫滩的形成和分布特点。
小结 沿江、滨湖低地四周有圩堤围护,内有灌排系统的农业区。在长江下游叫做“圩”,中游叫做“垸”。江汉平原上的荆州监利县内就有较多的“垸”,长江南京段的一些区域内还留有“圩”的路段、地名,可以在历史事情也曾经是农业生产的区域。 了解圩垸发展历史。承接河流下游方向的地貌。
内容承接 河口段三角洲 长江三角洲 密西西比河三角洲 黄河三角洲 小组讨论: (1)认识海陆作用下不同形态的三角洲。 (2)推测沉积物颗粒由河口向海的粗细变化。 回答: (1)长江三角洲鸟嘴状、密西西比河三角洲鸟足状、黄河三角洲扇形。 (2)河口向海由粗到细。 明确河口三角洲是流水堆积地貌。 认识不同形态、了解其原因,明确堆积物颗粒变化,从高空地面等不同角度感知地貌景观。
规律总结 通过流域示意图进行小结。 指出ABCD四幅地貌景观图在河流示意图中分布的位置。 上游中游下游出现的地貌景观。 冲积扇多位于河流出山口,由山区、高原向平原的过渡地带,如果拦河蓄水,是水电站良好的选址地点,如葛洲坝水电站所在的宜昌。 对比河流的侵蚀、搬运、堆积作用贯穿于上、中、下游,使地表形成各种地貌类型。 补充冲积扇地貌类型。从案例再次明确人类与河流地貌的关系。
课后思考 当大江大河输沙量发生剧烈变化时,河口三角洲发展变化的趋势可能是什么?(展示长江口1955-2018年泥沙量变化图) 培养学生辨认看待地理事物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