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回忆我的母亲 课件(共3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4 回忆我的母亲 课件(共3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0.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0-20 20:36: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8张PPT)
语言质朴无华,
却感人至深,感人肺腑
简单的文字,有无穷的力量
外婆在拔花生,外婆种的花生不多。
也不是花生不多,是外婆的地不多。说是外婆的地,一直以来,外婆都没有地,别人瞧不上丢掉的荒芜的边边角角,就是外婆的地。
有时候外婆辛辛苦苦除草、松土,好不容易整理出来一小块,别人又会占回去,也不能说占,因为本来就是人家的,他们本来瞧不上那些边边角角,可外婆整理了、像样了,他们又瞧上了。
从来都是如此,一些不起眼的东西,一旦别人瞧上,就是好东西。 从我记事起,外婆就是到处平地,好不容易平出来的一小片地,别人说收就收回去,外婆似乎也习惯了,这里不行,就去别处。外婆就是用这些别人瞧不上丢掉的边边角角,养活了我父母瞧不上丢掉的我。生下的时候他们瞧不上,要丢掉,外婆不让,她说:你们不养我来养!好不容易把我养大了,他们也想要回去,但我可不是那些边角地。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理解作者反复提及的“感谢母亲”,体会蕴藏在字里行间的对母亲的深情。
体会本文质朴的语言,理解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敬意。
教学目标
01:
通过朗读,理清本文讲述了母亲的哪些事迹
02:
03:
第一课时
朱德,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缔造者与领导人之一,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之一 。
朱德参加革命近70年,经历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几个历史时期,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建立了不朽功勋,深受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爱戴和崇敬。
毛泽东称赞朱德是“人民的光荣”。
作者简介
在长征的红军中,人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年已五旬、面容坚毅而又慈祥的指挥员,在队伍中激励广大指战员。这就是红军总司令朱德。由于他年纪已大,衣着与战士一样破旧,人们给他起了个绰号叫“ ”,而他本人也以这个绰号为荣,因为这体现了人民军队官兵一致的精神。
伙夫头
回忆我的母亲
《红星照耀中国》
本文选自《朱德选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本文是朱德同志在得知母亲去世的消息后写的一篇回忆母亲的文章,原题是《母亲的回忆》,刊载在1944年4月5日延安《解放日报》上。
1983年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出版了《朱德选集》,改题目为《回忆我的母亲》。
背景简介
体裁特点:回忆录是传记的一种,属于记叙文体裁,它把作者对被回忆者的几件能刻画人物性格、表达一个主题的材料组织起来,用回忆的形式记叙历史事件或个人的真实生活,在记叙的基础上又加以适当的抒情和议论。
写作原则:“三亲”原则
亲闻
亲见
亲历
文体知识——回忆录
shǔ
红 薯
ǎi
和 蔼
zhóu li
妯 娌
shēn
豪 绅
衙 门
chāi
差 役
hènɡ
横 蛮
shēnɡ
外 甥
nuó
东 挪 西 借
读读记记
zhà
榨 油

diàn
佃 农
shú
私 塾
chuò
不 辍
sháo
韶 关
初感形象

初读感知
默读课文,圈点关键词句,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讨论交流:全文可以分成几个部分,并概括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
2.以文中的母亲给“我”( )的印象的句式说话,初步感受母亲形象。
初读感知
1.讨论交流:全文可以分成几个部分,并概括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
(1)
痛悼母亲逝世,总领全文,引出对母亲的回忆。
第二部分
(2—13)
文章的主体部分,记叙了母亲勤劳的一生。
第三部分(14—17)
以抒情、议论的笔触来抒发对母亲的悼念之情。
悼念母亲
回忆母亲
歌颂母亲
在文章的第二部分,作者将母亲放在两个不同的背景来写,是哪两个不同的背景?找出关键句,将这个部分划分成两个层次。分这两个层次来写母亲,在表现人物形象特点上有什么区别。
品析品格

精读品析
拿起笔来,精读课文,抓住典型事例和细节描写,体悟钟太夫人
的优秀品格。
时间 母亲经历的事情 表现出的思想品格
作者小时候
“好劳动”“整日劳碌着”
勤劳俭朴、任劳任怨、宽厚仁慈
1895—1900年前后
遭遇退佃、搬家和天灾,没有灰心
坚强不屈的性格、朴素的阶级意识
1905年
节衣缩食,借债供作者读书
摆脱贫困和压迫的愿望
1919年
大革命时期1924年—1927年
抗战以后
1943年
1908年
支持、慰勉作者参加革命
深明大义
离开土地就不舒服
独立支持一家人的生活
勤俭持家、深明大义
过着勤苦的农妇生活
理解党的困难,支持革命、期望革命成功
85岁高龄仍“不辍劳作”
热爱劳动
热爱劳动、眷念土地
精读探究
教给“我”生产知识,以及与困难做斗争的经验。
第5段
培养“我”勤劳俭朴的习惯和宽厚仁慈的品格。
第7段
启发“我”反抗压迫,追求光明的思想,寻找新生活。
第8段
鼓励和支持“我”走革命道路。
第10、12段
母亲对朱德产生的巨大影响,才使朱德拥有了革命精神和革命意志。
文章除了表现了母亲“勤劳一生”外,还写了母亲对“我”的影响。浏览第2—13段,说说“我”从母亲身上得到了哪些教益?
让“我”拥有强健的身体
教“我”养成勤劳的习惯
教给“我”生产知识
教会“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
坚定支持让“我”拥有革命的意志
精读品析
细读第16自然段,探讨:朱德用什么方式报答母亲?为什么他会这样想?
尽忠于民族和人民,尽忠于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
因为在朱德心中,母亲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因此,报答母亲就要尽忠于民族和人民,这已经超越了一个儿子对母亲的情感,由对母亲去世的哀痛上升为对民族、人民尽忠的情感,做到了这一点,母亲即可安息。
让“我”拥有强健的身体
教“我”养成勤劳的习惯
教给“我”生产知识
教会“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
坚定支持让“我”拥有革命的意志
尽忠于民族
和人民,尽
忠于中国共
产党
爱母亲
爱党,爱人民
交融,升华
第二课时

情感语言
品味语言,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
1.母亲这样地 整日劳碌着。
指上文中每天繁重的劳动。
从早到晚,没有一丝空闲,每日如此,没有一点例外。
敬重而又心疼
2.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
两相对比,既表现出作者对地主家穷奢生活的蔑视,也突出了母亲的善持家务、聪慧能干,表达了对母亲的怀念。
品味语言,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
3.母亲年老了,但她永远想念着我,如同我永远想念着她一样。
对母亲的深深怀念以及“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深刻遗憾。
4.母亲生我前一分钟还在灶上煮饭。
母亲连如此短暂的休息时间都没有,她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操持家务、照顾子女上。这一句表现出沉甸甸的思念和感恩之情。
品味语言,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
5.母亲是个好劳动。……妇女们轮班煮饭,轮到就煮一年。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因为她身体高大结实,还能挑水挑粪 。
将母亲热爱劳动的美德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体现出作者对母亲的赞美。
品味语言,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
6.她知道我们党的困难,依然在家里过着勤苦的农妇生活。
儿子做了总司令,母亲却依然做农妇,这是一件颇为感人的事。
作者不经意地道出,并用最简单的话说明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母亲“知道我们党的困难”,平铺直叙中母亲同情革命、了解革命的形象跃然纸上。
也体现出“我”对母亲深明大义的钦佩之情。
品味语言,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
7.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
以可感的形象“强健身体”“勤劳习惯”等来表达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和影响,真切、真实、真挚,充满了对母亲的深深敬意和感谢之情。
8.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
平白如话的语言,把一个儿子在失去母亲以后的悲痛表达得十分深切。体现出作者对母亲的怀念至深。
作者记叙事情的同时,穿插了精当的议论。找出文中议论性的语句,联系上下文,理解它们的含义并体会其作用。
(第三段)母亲一共生了十三个儿女。因为家境贫穷,无法全部养活,只留下了八个,以后再生下的被迫溺死了。这在母亲心里是多么惨痛悲哀和无可奈何的事情啊!母亲把八个孩子一手养大成人。可是她的时间大半被家务和耕种占去了,没法多照顾孩子,只好让孩子们在地里爬着。
这句中的的议论,饱含母亲的无限心酸,更有作者对
母亲的理解和体谅。
(第四段)母亲是个好劳动。从我能记忆时起,总是天不亮就起床。全家二十多口人,妇女们轮班煮饭,轮到就煮一年。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因为她身体高大结实,还能挑水挑粪。
总领第四段,强调母亲的勤劳能干,随后叙述了母亲日常
要做的许多事情。
(第七段)母亲在家庭里极能任劳任怨。她性格和蔼,没有打骂过我们,也没有同任何人吵过架。因此,虽然在这样的大家庭里,长幼、伯叔、妯娌相处都很和睦。母亲同情贫苦的人——这是朴素的阶级意识,虽然自己不富裕,还周济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她自己是很节省的。父亲有时吸点旱烟,喝点酒;母亲管束着我们,不允许我们染上一点。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这是对母亲任劳任怨、宽厚仁慈的评价。
(十三段)母亲最大的特点是一生不曾脱离过劳动。母亲生我前一分钟还在灶上煮饭。虽到老年,仍然热爱生产。去年另一封外甥的家信中说:"外祖母大人因年老关系,今年不比往年健康,但仍不辍劳作,尤喜纺棉。"
一句总括性的评价,呼应开头,也表明至此段结束了
对往事的回忆。
(十五段)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在这条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
这一句议论,呼应前文的记叙——母亲教“我”生产的知识,
同情革命、支持革命,让“我”养成革命的意志,是“我”
为什么感谢母亲的重要原因。
(十六段)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
母亲勤苦一生,任劳任怨,反抗地主豪绅的欺压,坚强不屈,
母亲就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农妇,但正是像母亲这样的千百万
劳动人民,融汇成革命的洪流,推动着历史的发展,为我们
的民族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国的现在、未来都将是劳
动人民的。这句议论,将对母亲的深情与对民族、对广大劳
动人民的深情融合在一起。
课堂小结

主旨归纳
本文主要回忆了母亲勤劳的一生,赞颂了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忍顽强的优秀品质,叙述了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及影响,抒发了作者对母亲的深深怀念和无限敬爱的感情,表达了作者要以尽忠于民族和人民,尽忠于党来报答母亲深恩的决心。
外婆有些伤心。
外婆养的鸡丢了几只,具体几只外婆不知道,外婆没上过学,只能数到10。尽管如此,外婆每天都要清点鸡的数量,今天早上,数完刚好10只,可通常数到10是数不完的,才发现鸡丢了。
骂了一早上,也不知道骂谁,骂累了才想起修围栏,边修还边絮叨,欺负我不识数,偷我那么多鸡。我问丢了几只,外婆说好多只。
竟有点想笑,可能早就开始丢了,只不过丢到今天,才丢到外婆的数学水平内,哈哈。更可笑的是,靠捡垃圾,靠种边角地,已如我跟外婆这般境况的,依然有人惦记。
外婆努力修复围栏,生怕鸡再跑出来,她好傻啊,鸡是出不来了,可畜生进得去呀。外婆很伤心,觉得丢了很多鸡,她只能数到10,多于这个数字,便是很多很多。
突然想到,外婆也会数日子,数我不在家的日子,她只能数到10,多于这个数字,岂不是很久很久?
真挚的情感,
永远是文章最打动人心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