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春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课件:第十单元 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3份)

文档属性

名称 2016春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课件:第十单元 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3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6-02-28 08:58:38

文档简介

课件20张PPT。第十单元 酸和碱义务教育教科书(RJ)九年级化学下册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1)——酸碱指示剂的探究 食醋为什么会有酸味?CH3COOH 这些水果为什么都有酸味?果酸情境引入阅读课本P50-51内容,思考以下问题紫色的石蕊溶液和无色的酚酞溶液为什么称之为酸碱指示剂?
石蕊和酚酞溶液遇到酸或碱的溶液颜色有何变化规律?
如果没有石蕊和酚酞,你能否利用身边的物质制作出酸碱指示剂?新知探究1.生活中的酸有哪些? “酸”一词从有酸味的酒而来。最早,在制酒的时候,有时把比较珍贵的酒放在窖中保存,在微生物的作用下,产生了酸。 2.生活中的碱有哪些? “碱”一词在阿拉伯语中表示灰,水溶液有滑腻感。人们将草木灰放到水中,利用灰汁洗浴、印染等。 生活中的酸有:食醋中的醋酸(CH3COOH); 水果中的果酸,如杨梅中的杨梅酸(望梅止渴)、苹果中有苹果酸,柠檬、柑桔等水果中有柠檬酸等。 生活中的碱有:石灰水中有氢氧化钙,炉具清洁剂中含有氢氧化钠,它们都是碱。吃的皮蛋中也有碱。 3.常见的酸有盐酸(HCl)、硫酸(H2SO4)、硝酸(HNO3)、还有磷酸(H3PO4)、碳酸(H2CO3)、醋酸(CH3COOH)等。 4.常见的碱有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钙[Ca(OH)2]、氢氧化钾(KOH)、氢氧化铜[Cu(OH)2]等。 从名称上看它们最后一个字都是“酸”,从组成上看都含有氢元素。 从名称上看都叫“氢氧化某”;从构成上看都含有氢氧根(OH)探究问题一:酸、碱与指示剂的作用
1.完成课本P50实验10-1,填写下表:变红色变蓝色变蓝色变红色不变色变红色变红色不变色2.石蕊溶液遇酸变   ,遇碱变   ;酚酞溶液遇酸   ,遇碱变   。红色蓝色不变色红色问题与讨论 现在实验台上有两种物质:水和氯化钠溶液,你能帮老师判断它们的酸碱性吗?
你对用指示剂来判断溶液的酸碱性有何启示?
[小结]:
1、溶液的酸碱性可分为三种情况:酸性、碱性、中性。
2、石蕊溶液能判断出溶液的酸碱性,
而无色酚酞溶液只能确定溶液是否呈碱性,
对于酸性和中性溶液无法确定出来。
一、
1.盐酸是酸溶液,它使紫色石蕊溶液变______,
遇无色酚酞溶液_______。2.氢氧化钠溶液是碱溶液,它使石蕊溶液变____,使酚酞溶液变______。红色仍无色蓝色红色巩固练习3、柠檬汁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说明柠檬汁显( )
A.酸性 B.碱性
C.中性  D.无法确定
4、鉴别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水三种无色溶液的试剂是 。A紫色石蕊溶液(1)紫色石蕊试液能使稀盐酸变红,使石灰水变蓝。
(2)能使指示剂变色的一定是酸或碱的溶液。
(3)鉴别酸溶液和碱溶液,可以选用任何一种指示剂。对还是错? 著名化学家罗伯特·波义耳在一次实验中,不小心将盐酸溅到紫罗兰花瓣上,过一会儿,他惊奇地发现,紫色的花瓣上出现了红点点。波义耳对这一意外的发现,做出了各种假设,经过多次实验验证,探究普遍规律,终于得出了花瓣中含有色素,遇到酸碱性不同的溶液会显示出不同的颜色。开眼界思考与讨论: 你们组选择的花或叶能作为酸碱指示剂吗?为什么? 活动与探究二:自制酸碱指示剂。自制指示剂原料月季花牵牛花紫萝卜美人焦胡萝卜紫包菜活动与探究二:自制酸碱指示剂。讨论:上述实验结果,哪些可以作酸碱指示剂?哪些不可以作酸碱指示剂?活动与探究二:自制酸碱指示剂。1.下表是四种花的提取液实验(酒精用于提取花中的色素)
⑴上表中能做酸碱指示剂的花汁是____________ ;
⑵将厨房中的少量白醋滴入大红花的花汁中,可以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
⑶若将紫罗兰提取液滴入氯化钠溶液中,则可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 大红花、紫罗兰橙色紫色巩固练习
2. 在一次实验开放日活动中,小刚取出一瓶无色溶液,向其中滴入酚酞溶液后溶液不变色。你觉得对该溶液的下列猜想成立的是 ( )
A. 该溶液一定能使石蕊溶液变红 B.该溶液一定
是酸的溶液 C.该溶液一定不是碱的溶液 D.————C3.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的是 ( )
A.NaCl B.NH3 C.HCl D.NaOH C满


归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可用酸碱指示剂来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紫色石蕊:酸红碱蓝
无色酚酞:酸无碱红
1.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的溶液,它能使无色酚酞溶液 ( )
A.变红色 B.变蓝色
C.呈无色 D.变紫色 A达标测评 2. 失去标签的三瓶无色液体,分别是稀H2SO4、蒸馏水、NaOH溶液,能把它们一次性区分开的试剂是 ( )
A. 酚酞 B. 铁片
C. 石蕊试液 D. 二氧化碳气体C 3.现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一瓶是稀盐酸,一瓶是氢氧化钠溶液,请你通过鉴别,贴上标签。检验酸碱溶液的操作步骤:1. 取样2. 滴加指示剂3. 观察现象4. 得出结论 书面表述答案:取样于试管中,分别滴加紫色石蕊溶液,观察现象,如果紫色石蕊变红,则原溶液是盐酸;如果紫色石蕊变蓝,则原溶液是氢氧化钠溶液。课件24张PPT。第十单元 酸和碱义务教育教科书(RJ)九年级化学下册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2)——常见的酸设想:白糖能变成“黑面包”吗?情境引入柠檬山楂酸桔子酸生活中“尝起来酸酸的”探究一、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新知探究生活中的酸 提起生活中的酸,人们自然会想到醋。醋中含醋酸3%——5%,它在水溶液中解离产生的氢离子能刺激人的味觉器官,常常感到一种酸味。
酸牛奶营养价值很高,并且含有乳酸。一旦乳酸受热,久置后会变成丁酸而有臭味。
苹果、梨等水果中含有苹果酸。柠檬酸存在于柑橘类、莓类水果中,因为最早从柠檬酸中取得故叫“柠檬酸”。葡萄等水果中含酒石酸、抗坏血酸、草酸等有机酸 。
当水果未成熟时,含酸量很高,人和动物都不爱吃,嫌它们太酸。这对植物种子起了保护作用。当果实成熟了,里边种子也成熟了,果实糖分增大,含的有机酸降到一定程度,水果变得美味可口。
1.几种常见的酸
观察酸的颜色、状态、气味、挥发性 无色、液态无色、油状、粘稠、液态瓶口有白雾无现象有剌激性气味无剌激性气味那么,浓硫酸是否需要密封保存?探究二:探究浓硫酸特性观察实验浓硫酸的腐蚀性 浓硫酸能夺取含碳、氢、氧等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里的“水分” ( 氢、氧元素 ), 生成黑色的炭和水。化学变化纸上显出黑色字迹蘸有浓硫酸的部
位变黑滴有浓硫酸的部位
变黑甚至烧成洞
有脱水性 — 能将纸张、木材、布料、皮肤等炭化浓硫酸稀释时 — 放出大量的热 有吸水性 — 干燥一些气体(O2 N2 CO2 H2等)注意!
在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搅拌。切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里事故的处理:水冲洗—涂上3-5%的NaHCO3溶液(1)吸水性:能吸收空气及其他物质中的
水分,使硫酸变稀。(2)腐蚀性:能夺取纸张、木材、棉布、
皮肤(由含C、H、O等元素
的化合物组成)里的水分,
生成黑色的炭。(脱水性)2.浓硫酸的特性:浓硫酸的腐蚀性 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应先用干抹布擦,再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盐酸和硫酸的用途:
小明看见爸爸常常用稀盐酸给铁制器皿除锈,他自己想亲自试一试。于是,他找出一颗生锈铁钉出来,放入足量稀盐酸中,然后,美滋滋地去睡觉了……可是,当他醒来之后,发现铁钉 不见了,你知道为什么吗?用两 个化学方程式表示出来。生活知多少?  有两瓶未贴标签的稀盐酸和NaCl溶液(中性溶液),请同学们想想有哪些方法可以鉴别出来? 你提出的这些方案的依据什么? 你还知道其他的方案吗?
实验探究:
1、向盐酸、稀硫酸中分别加入紫色石蕊溶液、无色酚酞溶液。
2、向盐酸(或稀硫酸)分别加入镁、锌、铁。
3、将生锈的铁钉和氧化铜加入试管中,分别注入5mL稀盐酸(或稀硫酸),后者可稍加热。观察生锈的铁钉能否与稀盐酸反应、氧化铜粉末能否与稀硫酸反应。
观察现象,如反应写出化学方程式。准备的药品:紫色石蕊溶液、无色
酚酞溶液、锌、镁、铁、铜、生锈
的铁钉、氧化铜粉末、稀盐酸、稀硫酸
仪 器:试管、试管夹、酒精灯、药匙你的方案一:用紫色石蕊溶液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依据:紫色石蕊遇酸性溶液变红色结论:酸能与指示剂反应探究三、酸的化学性质:你的方案二: 用较活泼的金属来鉴别结论:酸能与较活泼的金属反应产生氢气剧烈反应,产生大量气泡剧烈反应,产生大量气泡反应较剧烈,产生较多气泡反应比较慢,产生少量气泡反应比较慢,产生少量气泡反应较剧烈,产生较多气泡写出铝与稀硫酸反应的方程式 我能写
2Al + 3H2SO4 = Al2(SO4 )3+ 3H2↑讨论:课本P54铁锈逐渐消失,溶液
由无色变为黄色 。Fe2O3+6HCl=2FeCl3+3H2O黑色粉末逐渐消失,
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CuO+H2SO4=CuSO4+H2O
结论: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水你的方案三: 用金属氧化物来鉴别
酸具有的一些相似化学性质:(1)能使酸碱指示剂显示不同的颜色
(2)能与多种活泼金属反应,生成氢气
Zn + 2HCl = ZnCl2 + H2↑
(3)酸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水
Fe2O3 + 6HCl = 2FeCl3 + H2O↑
1、下列物质中不能与稀盐酸反应的是( )
A.铜 B.氧化铜 C.氧化铁 D.石灰石
2、区别稀硫酸和稀盐酸可选用的试剂是( )
紫色石蕊试液 B. 无色酚酞溶液
C. 氯化钡溶液 D. 锌粒
3、下列叙述中不属于盐酸的化学性质的是( )
A.盐酸具有挥发性 B.盐酸能除去铁锈
C.盐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D.盐酸能与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4、不能由金属与酸反应直接生成的是( )
A. FeCl2 B. FeCl3 C. ZnCl2 D. MgSO4
5、过量稀盐酸加入装有下列固体的烧杯中,能生成无色澄清溶液的是( )
A.氧化铜 B.氧化铁 C.紫色石蕊试液 D.镁
ACABD巩固练习满


归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1.如图所示.密闭容器中盛有甲、乙两烧杯,乙烧杯中盛有紫色石蕊试液,当甲烧杯中盛有下列何种试剂时,过一会儿乙烧杯中石蕊试液由紫色变为红色 ( )
A.浓硫酸 B.氢氧化钠溶液
C.浓盐酸 D.氨水 2.如上图所示.密闭容器中盛有甲、乙两烧杯,乙烧杯中盛有无色酚酞试液,当甲烧杯中盛有下列何种试剂时,过一会儿乙烧杯中酚酞试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 ) CD达标测评
3.下列物质敞口放一段时间,质量会减少的是 ( )
A.浓硫酸 B.大理石
C.稀硫酸 D.浓盐酸 4.下列物质长期露置在空气中,因发生化学变化而使溶液质量减少的是 ( )
A.浓硫酸 B.稀硫酸
C.浓盐酸 D.石灰水 DD5.(计算):
将一定量的石灰石放入烧杯中,加入10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杂质不溶解,也不参加反应),此时,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比反应前减少了8.8g,则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多少克?所用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 课件34张PPT。第十单元 酸和碱义务教育教科书(RJ)九年级化学下册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3)——常见的碱请同学们说出酸的化学性质A、酸能使酸碱指示剂显示不同的颜色;B、酸能与多种活泼金属反应,生成氢气;C、酸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水。知识回顾灰浆和水泥是用氢氧化钙制取的。情境引入表面潮湿
并逐渐溶解
—— 潮解放热容易吸收水分氢氧化钠溶于水
放出大量热(固体可作干燥剂)1、几种常见的碱
(1)氢氧化钠(实验探究10-5)
新知探究8氢氧化钠的俗名火碱、烧碱、苛性钠氢氧化钠用途烧 碱2、氢氧化钙[化学式:Ca(OH)2](1)、俗名:熟石灰、消石灰取出一小匙熟石灰,观察它的颜色后,放入一试管,再在试管中倒入水并振荡,熟石灰是否全部溶解?Ca(OH)2是白色的固体粉末,并非全部溶解于水.得出:氢氧化钙的个性之一:微溶于水 ① Ca(OH)2是一种白色粉末固体,微溶于水,它的水溶液俗称石灰水.② Ca(OH)2也具有一定的腐蚀性.(2)实验10-6:(3)、问:如果不慎将碱液沾到皮肤上,怎么办?
要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学以致用:使用含NaOH的油烟净应注意什么? 先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H3BO3)溶液。在生活中也可涂食醋。处理方法常见的碱除了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钙Ca(OH)2外还有NH3. H2O 、 KOH等。
2、碱的化学性质
P55 活动与探究
(1)与酸碱指示剂反应紫色→蓝色无色→红色紫色→蓝色无色→红色表面潮湿
并逐渐溶解
—— 潮解放热容易吸收水分氢氧化钠溶于水
放出大量热(固体可作干燥剂)问:如果不慎将碱液沾到皮肤上,怎么办?
要用较多的水冲洗,
再涂上硼酸溶液。2、碱的化学性质
P56探究
(1)与酸碱指示剂反应紫色→蓝色无色→红色紫色→蓝色无色→红色问:检验CO2的反应?
Ca(OH)2+CO2=CaCO3↓+H2O
实验:往收集有二氧化碳的塑料瓶中迅速倒入氢氧化钠溶液,盖上瓶盖后振荡。
现象:塑料瓶变瘪。
2NaOH+CO2=Na2CO3+H2O
NaOH必须密封保存,防止其吸水、吸CO2。 (2)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CO2、SO2、SO3)
2NaOH+CO2=Na2CO3+H2O
Ca(OH)2+CO2=CaCO3↓+H2O
碱 + 非金属氧化物 → 盐 + 水
2NaOH+SO2=Na2SO3+H2O
Ca(OH)2+SO2=CaSO3↓+H2O
2NaOH+SO3=Na2SO4+H2O
Ca(OH)2+SO3=CaSO4+H2O 学以致用:硫在氧气中燃烧,在集气瓶底部放置一些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有害气体二氧化硫拓展::固体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叫做碱石灰,常用作干燥剂。
碱石灰不能干燥的气体:
CO2、SO2、HCl等
浓硫酸作为干燥剂,不能干燥的气体:
NH3等。实验10-7 酸、碱、盐溶液的导电性 结论: 1、除金属外的固体一般不导电。
2、某些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且导电的能力不同。
3、某些物质的水溶液不能导电。 HCl = H+ + Cl_H2SO4 = 2H++SO42-NaOH=Na++ OH-Ca(OH)2 = Ca2++ 2 OH-氢离子 + 酸根离子金属离子+氢氧根离子酸碱导致酸有类似的化学性质导致碱有类似的化学性质 导致酸类、碱类物质具有类似的化学性质的原因酸、碱的概念酸:酸 = H+ + 酸根离子 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思考:酸根离子一定是原子团吗? 碱:盐: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电离时生成的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下一节课学) 碱 =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 OH-盐 =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 酸根离子 酸、碱的概念拓展 判断物质能否导电的依据: 看物质是 除金属外一般不导电。
(不管物质中有无离子) 无自由移动的离子,不导电。(如:酒精、蔗糖等)
有能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导电。(如:酸碱盐溶液) 液体: 固体:满


归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1、几种常见的碱
(1)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白色、固体白色、固体易潮解,易溶,
且放出大量的热微溶较强腐蚀性强腐蚀性苛性钠、火碱、烧碱熟石灰、消石灰物理变化课堂小结二、碱的化学性质1、碱的通性
碱与酸碱指示剂反应

碱+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笔记碱A 可溶性碱的性质① 碱与酸碱指示剂 笔记变蓝变红② 碱+非金属初中不学 有些碱不能溶于水,如氢氧化铜、氢氧化铁,由于不溶于水,它们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无色酚酞试液变色。③ 碱+非金属氧化物
盐+ H2O Ca(OH)2 + CO2 = CaCO3 ↓+ H2O2 NaOH + CO2 = Na2CO3 + H2O2 NaOH + SO2 = Na2SO3 + H2O检验CO2除去CO2 1、将CO2通入NaOH溶液中,无明显的现象出现,难以判断NaOH溶液是否与CO2发生了反应。那么,如何才能知道反应是否发生了呢?NaOH溶液拓展延伸 下列哪些装置能证明NaOH和CO2发生了反应,你认为反应的现象是什么? 2、小王同学在妈妈买回的某食品包装内发现有一包白色颗粒状固体A的小纸袋,上面写着“生石灰干燥剂,请勿食用”。 小王同学随手将小纸袋放在窗台上,过一段时间后发现纸袋内的白色颗粒粘在一起成为块状固体B。小王同学请你和同学们一起对块状固体B进行探究。
①猜想一:块状固体B中除氧化钙外,还可能有 ;
②猜想二:块状固体B溶于水可能有 现象(填“放热”或“吸热”)。
③取块状固体B加入盛有一定量水的试管内,振荡、静置、过滤,得到少量白色固体C。就白色固体C同学们展开了热烈讨论,一起猜想。
小王同学认为白色固体C可能是氢氧化钙,小聪同学认为白色固体C可能是碳酸钙;你认为白色固体C还可能是
(任写一种)。Ca(OH)2 CaCO3 放热 Ca(OH)2 和CaCO3的混合物 3.(5分)某学习小组利用右图装置完成如下实验,
以验证所学物质的性质。
(1)若A中盛有浓盐酸,B中盛有
紫色的石蕊试液,将A、B中液体
分别滴入烧杯①、②中,一段时间
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
(2)化学反应通常伴随能量的变化,
可借助反应前后的温度变化来判断
是否发生了反应。在不使用温度计
的情况下,若A中盛有稀盐酸,烧杯①中盛有固体氢氧化钠,将A中的稀盐酸滴入烧杯①,观察到气球变瘪,则证明反应发生了。有的同学提出:该现象不足以证明NaOH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他的理由是: 。(填一种即可)
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固体氢氧化钠遇水放热,也可以使气球变瘪(或加入的稀盐酸也占有一定体积)
(3)若将集气瓶中充满CO2,先将B中盛放的NaOH溶液滴入烧杯②中少量,会看到气球微微变鼓;再将A中的液体滴入烧杯①。请根据下列实验现象将下表中的试剂补充完整。浓硫酸
稀盐酸或稀硫酸固体氢氧化钠(烧碱)或氧化钙(生石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