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 纯碱的性质
基础主干落实
纯碱的性质
1.物理性质:通常为 白色粉末 , 易 溶于水。
2.实验探究——纯碱的化学性质
项目 实验过程 现象 结论或化学方程式
与酸碱 指示剂 作用 溶液变 红色 Na2CO3溶液呈 碱性
与酸 反应 有气泡 生成 Na2CO3+2HCl=== 2NaCl+CO2↑+H2O , Na2CO3+H2SO4=== Na2SO4+CO2↑+H2O
与氢氧 化钙 反应 有白色 沉淀 生成 Na2CO3+ Ca(OH)2=== CaCO3↓+2NaOH
与氯化 钡反应 有白 色沉淀 生成 Na2CO3+BaCl2=== BaCO3↓+2NaCl
3.复分解反应的实质
酸、碱、盐解离出的离子相互结合生成 沉淀 、 气体 或 水 的过程。
【易错辨析】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纯碱易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2)纯碱俗名为苏打,碳酸氢钠俗名为小苏打。(√)
(3)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钠。(×)
(4)碳酸氢钠可以用来治疗胃酸过多,利用了中和反应的原理。(×)
重点案例探析
考点 盐的化学性质
【典例】及时归纳是学好化学的主要方法之一,利用如图所示的结构图归纳盐的四个方面的化学性质(图中编号①~④),请归纳有关知识。
(1)在性质③中,X代表 酸 类物质,写出一个产生沉淀的此类反应化学方程式
BaCl2+H2SO4===BaSO4↓+2HCl(合理即可) 。
(2)在性质①中,反应生成了另外一种金属和盐,该反应类型 不属于 (填“属于”或“不属于”)复分解反应。
(3)在归纳性质④时,从“某些盐”中选取了硝酸银,写出与硝酸银反应的物质的化学方程式 NaCl+AgNO3===NaNO3+AgCl↓(合理即可) (写一个)。
(4)在归纳性质②时,选取了两种物质,反应后生成了两种沉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a(OH)2+CuSO4===Cu(OH)2↓+BaSO4↓(合理即可) 。
【方法点拨】
解答此类题目应明确盐的化学性质及常见盐的检验方法
1.含碳酸根或碳酸氢根离子的盐:加入稀盐酸,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出现浑浊现象。
2.盐酸盐(含氯离子的盐):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沉淀。
素养分层评价
【A层 基础练】
1.(2023·眉山中考)下列有关纯碱的认识错误的是(B)
A.组成:由碳、氧和钠三种元素组成
B.性质:能与BaCl2、NaCl等盐溶液反应
C.用途:用于玻璃、造纸、纺织等的生产
D.生产:侯氏制碱法
2.下列物质中,分别与AgNO3、CuSO4、K2CO3三种溶液混合时,均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D)
A.盐酸 B.硝酸钾溶液
C.氢氧化钠溶液 D.氯化钡溶液
3.下列物质不能用复分解反应制取的是(C)
A.HNO3 B.CaSO4
C.Fe D.Ca(OH)2
4.(2023秋·烟台牟平区期中)工业上将过氧化氢转化为固态的过碳酸钠晶体(2Na2CO3·3H2O2),该晶体具有碳酸钠和过氧化氢的双重性质。接触下列物质不会使过碳酸钠失效的是(A)
A.氯化钠 B.氯化钡
C.二氧化锰 D.盐酸
5.为探究碳酸钠的化学性质,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A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无色溶液变红 。
(2)图2是B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参与反应的离子是 H+和C (填离子符号,下同)。当观察到试管中不再有气泡产生时,溶液中的阴离子是
Cl- 。
(3)C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OH)2===
CaCO3↓+2NaOH 。
(4)D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产生白色沉淀 ,该化学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复分解反应 。
【B层 能力练】
6.能一次将稀盐酸、稀硫酸、氯化铜溶液区分开的试剂是(B)
A.Na2CO3 B.Ba(OH)2
C.Na2SO4 D.KOH
7.下列物质间能够发生反应,但没有出现明显现象的是(C)
A.将稀硫酸滴入NaCl溶液中
B.将稀盐酸滴入盛石灰石的试管中
C.将CO2通入NaOH溶液中
D.将碳酸钠溶液滴入澄清石灰水中
8.对于复分解反应,X+2NaOH===2Y+Cu(OH)2↓,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B)
A.X一定是CuCl2
B.相对分子质量大小:X>Y
C.Y可能是H2O
D.Y一定是Na2SO4
9.(2023·金昌中考)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稀盐酸、碳酸钠、Ba(OH)2溶液三种物质探究“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做了以下实验。
(1)大家一致认为在试管①中还需要加入 酚酞 溶液才能证明发生了复分解反应。
(2)试管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固体溶解,有气泡产生 ,试管③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a(OH)2+Na2CO3===BaCO3↓+2NaOH 。
(3)通过三组实验,同学们得出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是 有水或气体或沉淀生成 。
(4)兴趣小组的同学将试管③反应后的物质过滤,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一步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假设】猜想一:NaOH;
猜想二:Ba(OH)2、NaOH;
猜想三: NaOH、Na2CO3 。
【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正确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步骤一:取试管③中滤液少量于试管中,加入足量CaCl2溶液 有 白色沉淀 产生 猜想三正确
步骤二:静置一段时间,向上层清液中滴加适量 硫酸铜(合理即可) 溶液 有蓝色沉淀产生
【反思拓展】通过探究实验,同学们发现Ba(OH)2和NaOH化学性质相似,你认为Ba(OH)2的保存方法是 密封干燥保存 。
【C层 拓展练】
10.(2023·自贡中考)1921年,正在美国留学的侯德榜先生为了发展我国的民族工业毅然回国,其“侯氏制碱法”为我国纯碱和氮肥工业技术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工业纯碱中可能混有少量NaCl,某化学兴趣小组对工业纯碱样品展开探究。
【探究一】确定纯碱样品中是否含有NaCl
(1)取样品加水溶解,加入过量稀硝酸,观察到实验现象:有 气泡 产生。
(2)取上述溶液,继续滴加适量AgNO3溶液,观察到实验现象:有 白色沉淀 产生。
【结论】样品中含有 NaCl。
(3)甲、乙、丙三个同学分别用以下药品代替稀硝酸进行(1)步实验,也能确定样品中是否含有NaCl的是 丙 (填“甲”“乙”或“丙”)。
甲.CaCl2溶液 乙.稀盐酸 丙.Ba(NO3)2溶液
【探究二】测定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4)兴趣小组设计了以下两个测定方案:
方案一:将样品溶解,加入过量CaCl2溶液,搅拌至反应完全。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沉淀的质量,计算Na2CO3的质量分数。
方案二:如图所示,取样品于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反应结束后,根据球形干燥管的增重计算Na2CO3的质量分数。
【讨论】①上述两个方案中,你认为方案 一 更优。
②方案二锥形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2HCl===2NaCl+H2O+CO2↑ 。
【探究三】确定Na2CO3溶液的酸碱性
(5)向Na2CO3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变成红色,所以Na2CO3溶液呈 碱 性。
【知识拓展】
(6)纯碱属于 盐 (填“酸”“碱”或“盐”)。 第2课时 纯碱的性质
基础主干落实
纯碱的性质
1.物理性质:通常为 , 溶于水。
2.实验探究——纯碱的化学性质
项目 实验过程 现象 结论或化学方程式
与酸碱 指示剂 作用 溶液变 Na2CO3溶液呈
与酸 反应 ,
与氢氧 化钙 反应
与氯化 钡反应
3.复分解反应的实质
酸、碱、盐解离出的离子相互结合生成 、 或 的过程。
【易错辨析】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纯碱易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
(2)纯碱俗名为苏打,碳酸氢钠俗名为小苏打。( )
(3)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钠。( )
(4)碳酸氢钠可以用来治疗胃酸过多,利用了中和反应的原理。( )
重点案例探析
考点 盐的化学性质
【典例】及时归纳是学好化学的主要方法之一,利用如图所示的结构图归纳盐的四个方面的化学性质(图中编号①~④),请归纳有关知识。
(1)在性质③中,X代表 类物质,写出一个产生沉淀的此类反应化学方程式
。
(2)在性质①中,反应生成了另外一种金属和盐,该反应类型 (填“属于”或“不属于”)复分解反应。
(3)在归纳性质④时,从“某些盐”中选取了硝酸银,写出与硝酸银反应的物质的化学方程式 (写一个)。
(4)在归纳性质②时,选取了两种物质,反应后生成了两种沉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方法点拨】
解答此类题目应明确盐的化学性质及常见盐的检验方法
1.含碳酸根或碳酸氢根离子的盐:加入稀盐酸,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出现浑浊现象。
2.盐酸盐(含氯离子的盐):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沉淀。
素养分层评价
【A层 基础练】
1.(2023·眉山中考)下列有关纯碱的认识错误的是( )
A.组成:由碳、氧和钠三种元素组成
B.性质:能与BaCl2、NaCl等盐溶液反应
C.用途:用于玻璃、造纸、纺织等的生产
D.生产:侯氏制碱法
2.下列物质中,分别与AgNO3、CuSO4、K2CO3三种溶液混合时,均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 )
A.盐酸 B.硝酸钾溶液
C.氢氧化钠溶液 D.氯化钡溶液
3.下列物质不能用复分解反应制取的是( )
A.HNO3 B.CaSO4
C.Fe D.Ca(OH)2
4.(2023秋·烟台牟平区期中)工业上将过氧化氢转化为固态的过碳酸钠晶体(2Na2CO3·3H2O2),该晶体具有碳酸钠和过氧化氢的双重性质。接触下列物质不会使过碳酸钠失效的是( )
A.氯化钠 B.氯化钡
C.二氧化锰 D.盐酸
5.为探究碳酸钠的化学性质,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A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2)图2是B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参与反应的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下同)。当观察到试管中不再有气泡产生时,溶液中的阴离子是
。
(3)C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D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该化学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B层 能力练】
6.能一次将稀盐酸、稀硫酸、氯化铜溶液区分开的试剂是( )
A.Na2CO3 B.Ba(OH)2
C.Na2SO4 D.KOH
7.下列物质间能够发生反应,但没有出现明显现象的是( )
A.将稀硫酸滴入NaCl溶液中
B.将稀盐酸滴入盛石灰石的试管中
C.将CO2通入NaOH溶液中
D.将碳酸钠溶液滴入澄清石灰水中
8.对于复分解反应,X+2NaOH===2Y+Cu(OH)2↓,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X一定是CuCl2
B.相对分子质量大小:X>Y
C.Y可能是H2O
D.Y一定是Na2SO4
9.(2023·金昌中考)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稀盐酸、碳酸钠、Ba(OH)2溶液三种物质探究“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做了以下实验。
(1)大家一致认为在试管①中还需要加入 溶液才能证明发生了复分解反应。
(2)试管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试管③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通过三组实验,同学们得出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是 。
(4)兴趣小组的同学将试管③反应后的物质过滤,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一步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假设】猜想一:NaOH;
猜想二:Ba(OH)2、NaOH;
猜想三: 。
【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正确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步骤一:取试管③中滤液少量于试管中,加入足量CaCl2溶液 有 产生 猜想三正确
步骤二:静置一段时间,向上层清液中滴加适量 溶液 有蓝色沉淀产生
【反思拓展】通过探究实验,同学们发现Ba(OH)2和NaOH化学性质相似,你认为Ba(OH)2的保存方法是 。
【C层 拓展练】
10.(2023·自贡中考)1921年,正在美国留学的侯德榜先生为了发展我国的民族工业毅然回国,其“侯氏制碱法”为我国纯碱和氮肥工业技术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工业纯碱中可能混有少量NaCl,某化学兴趣小组对工业纯碱样品展开探究。
【探究一】确定纯碱样品中是否含有NaCl
(1)取样品加水溶解,加入过量稀硝酸,观察到实验现象:有 产生。
(2)取上述溶液,继续滴加适量AgNO3溶液,观察到实验现象:有 产生。
【结论】样品中含有 NaCl。
(3)甲、乙、丙三个同学分别用以下药品代替稀硝酸进行(1)步实验,也能确定样品中是否含有NaCl的是 (填“甲”“乙”或“丙”)。
甲.CaCl2溶液 乙.稀盐酸 丙.Ba(NO3)2溶液
【探究二】测定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4)兴趣小组设计了以下两个测定方案:
方案一:将样品溶解,加入过量CaCl2溶液,搅拌至反应完全。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沉淀的质量,计算Na2CO3的质量分数。
方案二:如图所示,取样品于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反应结束后,根据球形干燥管的增重计算Na2CO3的质量分数。
【讨论】①上述两个方案中,你认为方案 更优。
②方案二锥形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探究三】确定Na2CO3溶液的酸碱性
(5)向Na2CO3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变成红色,所以Na2CO3溶液呈 性。
【知识拓展】
(6)纯碱属于 (填“酸”“碱”或“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