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实践活动 1 探究土壤酸碱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同步练习(学生版+教师版) 2024-2025学年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跨学科实践活动 1 探究土壤酸碱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同步练习(学生版+教师版) 2024-2025学年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10-20 18:19:55

文档简介

跨学科实践活动
1 探究土壤酸碱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1.(2023·铁岭中考)守住良田沃土,保障粮食安全。某农田改良后土壤的pH为5.4,下表所列作物适宜在该农田种植的是 (A)
作物名称 马铃薯 油菜 水稻 萝卜
适宜生长 的pH 4.8~ 5.5 5.8~ 6.7 6.0~ 7.0 7.0~ 7.5
A.马铃薯  B.油菜  C.水稻  D.萝卜
2.(2023·岳阳中考)以下是探究土壤的酸碱性对植物生长影响的部分实验操作,其中不正确的是 (C)
3.西瓜适合在弱酸性土壤中生长,某校化学课外小组的同学测定我市某地土壤溶液的pH为8,为了适合西瓜种植,需要对该土壤的酸碱性进行调节,则下列各项中,可采用的是 (D)
A.施以氢氧化钙粉末
B.施以碳酸钙粉末
C.用氯化钠溶液进行喷灌
D.适量施用酸性肥料
4.中国科学家宣布了一项重大突破成果——水稻亲本去镉技术,水稻对镉的吸收量与土壤pH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物质可用于改良土壤结构,降低水稻对镉吸收量的是 (A)
A.熟石灰 B.硝酸钾
C.稀盐酸 D.氯化钠
5.小桂同学家里承包了一块土地,准备种植特色农产品玉米。由于担心该地土壤的酸碱性不适合种植玉米,特邀请学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所学化学知识对土壤的酸碱性进行项目式探究。
【查阅资料】玉米适宜在pH范围是6.5~7.0的土壤中生长。
任务一:测定土壤的酸碱性
【进行实验】步骤1:取农田里五份不同位置的5 g土样于烧杯中,分别加入10 mL蒸馏水,充分搅拌后静置,澄清后过滤;
步骤2:用玻璃棒分别蘸取少量滤液滴加到pH试纸上,试纸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数。
(1)在农田里确定5个位置进行取样,以下取样位置设定合理的是 B (填字母)。
【实验记录】同学们分别进行了五次实验测定土壤滤液的酸碱度,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项目 滤液1 滤液2 滤液3 滤液4 滤液5
测得的pH 5 6 6 5 5
【实验结论】(2)该土地的土壤呈 酸 性。
任务二:改良土壤酸碱性
(3)该兴趣小组的同学采用熟石灰降低农田土壤的酸性,但效果不明显。小明同学提出可能是熟石灰已变质了,写出检验熟石灰是否变质的实验步骤: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入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证明熟石灰已变质 。
(4)经过本次项目式探究,同学们也有了自己的收获,但对土壤施用化肥的利与弊产生了争执,请选择你支持的一方并阐述自己的理由:
 支持有利一方的理由:有助于植物的生长,增加农作物的产量(或支持有弊一方的理由:因为化肥的过量施用会造成土壤酸化、环境污染等,合理即可) 。
6.(2023·青岛中考改编)科学种田能有效提高作物产量,助力乡村振兴。草莓适宜生长在弱酸性的土壤中,某地区为种植草莓,对土壤进行检测,“圆梦”活动小组积极参与。请回答下列问题。
取少量土壤样品,加入足量水,搅拌、过滤,测得滤液pH=8.2,说明土壤呈碱性,由此判断该土壤不适合种植草莓。
【查阅资料】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产生碳酸钙和氯化钠。
【探究一】土壤中的碱性物质是什么
结合已有知识,小组同学猜测碱性物质可能是碳酸钠或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两种。
【实验探究】(1)
操作 现象 结论
取土壤浸出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加入 过量氯化钙溶液  产生白 色沉淀 土壤中的碱性物质只有碳酸钠
过滤,向滤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无明显现象
【探究二】如何改变土壤的碱性
查阅资料:向土壤中施加硫粉,硫粉在微生物和水的共同作用下最终生成硫酸。
(2)活动小组按照用量要求向试验田中加入硫粉,3个月后,再次测得土壤pH=6.3,确认可以种植草莓。土壤碱性改变的原因是 Na2CO3+H2SO4===Na2SO4+H2O+CO2↑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交流反思】(3)针对该地区土壤,除改变其碱性外,还可以选种适合生长的作物。以下作物中,适合在该地区种植的是 海水稻 。
作物 小麦 大豆 海水稻
适宜生长的 pH范围 6.0~7.0 6.5~7.5 8.0~9.2
7.(2023·广东中考改编)【科学探究】
耕地盐碱化影响粮食安全,盐碱地综合治理与利用可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兴趣小组开展了与土壤盐碱化相关的探究活动。
(1)
成因:由农业灌溉或化肥施用引起的土壤盐碱化如图所示,当进入土壤中盐的量超出植物的吸收能力时,随着水分蒸发, 剩余的盐 导致土壤盐碱化。
(2)检测:配制土壤样品浸出液,用 pH试纸 测定,若pH>7,则浸出液显 碱 性。
(3)探究:某地土壤盐碱化可能由Na2CO3、Na2SO4中的一种或两种引起,教师提供模拟盐碱化土壤样品浸出液。
【查阅资料】BaCl2易溶于水,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和氯化钠,能与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氯化钠;BaCO3为白色固体,难溶于水;BaSO4为白色固体,难溶于水和盐酸。
【提出问题】样品中的钠盐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1:Na2CO3;猜想2: Na2SO4 ;
猜想3:Na2CO3和Na2SO4。
【实验探究】取少量浸出液分别加入试管A、B中:
实验序号 操作 现象 结论
1 向A中滴加少量BaCl2溶液 产生白色 沉淀 含Na2SO4
2 向B中滴加过量稀盐酸 产生气泡 含Na2CO3
【分析评价】有同学认为实验1结论不够严谨,理由是 BaCl2+Na2CO3===BaCO3↓+2NaCl (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补充实验】
实验序号 操作 现象 结论
3 向实验2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少量BaCl2溶液  产生白 色沉淀 猜想3 成立
(4)交流:应对土壤盐碱化的合理措施有 ad (填字母)。
a.合理施肥    b.引海水灌溉
c.用熟石灰改良 d.种植耐盐碱作物跨学科实践活动
1 探究土壤酸碱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1.(2023·铁岭中考)守住良田沃土,保障粮食安全。某农田改良后土壤的pH为5.4,下表所列作物适宜在该农田种植的是 ( )
作物名称 马铃薯 油菜 水稻 萝卜
适宜生长 的pH 4.8~ 5.5 5.8~ 6.7 6.0~ 7.0 7.0~ 7.5
A.马铃薯  B.油菜  C.水稻  D.萝卜
2.(2023·岳阳中考)以下是探究土壤的酸碱性对植物生长影响的部分实验操作,其中不正确的是 ( )
3.西瓜适合在弱酸性土壤中生长,某校化学课外小组的同学测定我市某地土壤溶液的pH为8,为了适合西瓜种植,需要对该土壤的酸碱性进行调节,则下列各项中,可采用的是 ( )
A.施以氢氧化钙粉末
B.施以碳酸钙粉末
C.用氯化钠溶液进行喷灌
D.适量施用酸性肥料
4.中国科学家宣布了一项重大突破成果——水稻亲本去镉技术,水稻对镉的吸收量与土壤pH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物质可用于改良土壤结构,降低水稻对镉吸收量的是 ( )
A.熟石灰 B.硝酸钾
C.稀盐酸 D.氯化钠
5.小桂同学家里承包了一块土地,准备种植特色农产品玉米。由于担心该地土壤的酸碱性不适合种植玉米,特邀请学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所学化学知识对土壤的酸碱性进行项目式探究。
【查阅资料】玉米适宜在pH范围是6.5~7.0的土壤中生长。
任务一:测定土壤的酸碱性
【进行实验】步骤1:取农田里五份不同位置的5 g土样于烧杯中,分别加入10 mL蒸馏水,充分搅拌后静置,澄清后过滤;
步骤2:用玻璃棒分别蘸取少量滤液滴加到pH试纸上,试纸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数。
(1)在农田里确定5个位置进行取样,以下取样位置设定合理的是 (填字母)。
【实验记录】同学们分别进行了五次实验测定土壤滤液的酸碱度,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项目 滤液1 滤液2 滤液3 滤液4 滤液5
测得的pH 5 6 6 5 5
【实验结论】(2)该土地的土壤呈 性。
任务二:改良土壤酸碱性
(3)该兴趣小组的同学采用熟石灰降低农田土壤的酸性,但效果不明显。小明同学提出可能是熟石灰已变质了,写出检验熟石灰是否变质的实验步骤: 。
(4)经过本次项目式探究,同学们也有了自己的收获,但对土壤施用化肥的利与弊产生了争执,请选择你支持的一方并阐述自己的理由:

6.(2023·青岛中考改编)科学种田能有效提高作物产量,助力乡村振兴。草莓适宜生长在弱酸性的土壤中,某地区为种植草莓,对土壤进行检测,“圆梦”活动小组积极参与。请回答下列问题。
取少量土壤样品,加入足量水,搅拌、过滤,测得滤液pH=8.2,说明土壤呈碱性,由此判断该土壤不适合种植草莓。
【查阅资料】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产生碳酸钙和氯化钠。
【探究一】土壤中的碱性物质是什么
结合已有知识,小组同学猜测碱性物质可能是碳酸钠或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两种。
【实验探究】(1)
操作 现象 结论
取土壤浸出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加入 产生白 色沉淀 土壤中的碱性物质只有碳酸钠
过滤,向滤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探究二】如何改变土壤的碱性
查阅资料:向土壤中施加硫粉,硫粉在微生物和水的共同作用下最终生成硫酸。
(2)活动小组按照用量要求向试验田中加入硫粉,3个月后,再次测得土壤pH=6.3,确认可以种植草莓。土壤碱性改变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交流反思】(3)针对该地区土壤,除改变其碱性外,还可以选种适合生长的作物。以下作物中,适合在该地区种植的是 。
作物 小麦 大豆 海水稻
适宜生长的 pH范围 6.0~7.0 6.5~7.5 8.0~9.2
7.(2023·广东中考改编)【科学探究】
耕地盐碱化影响粮食安全,盐碱地综合治理与利用可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兴趣小组开展了与土壤盐碱化相关的探究活动。
(1)
成因:由农业灌溉或化肥施用引起的土壤盐碱化如图所示,当进入土壤中盐的量超出植物的吸收能力时,随着水分蒸发, 导致土壤盐碱化。
(2)检测:配制土壤样品浸出液,用 测定,若pH>7,则浸出液显 性。
(3)探究:某地土壤盐碱化可能由Na2CO3、Na2SO4中的一种或两种引起,教师提供模拟盐碱化土壤样品浸出液。
【查阅资料】BaCl2易溶于水,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和氯化钠,能与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氯化钠;BaCO3为白色固体,难溶于水;BaSO4为白色固体,难溶于水和盐酸。
【提出问题】样品中的钠盐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1:Na2CO3;猜想2: ;
猜想3:Na2CO3和Na2SO4。
【实验探究】取少量浸出液分别加入试管A、B中:
实验序号 操作 现象 结论
1 向A中滴加少量BaCl2溶液 产生白色 沉淀 含Na2SO4
2 向B中滴加过量稀盐酸 含Na2CO3
【分析评价】有同学认为实验1结论不够严谨,理由是 (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补充实验】
实验序号 操作 现象 结论
3 向实验2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少量BaCl2溶液 猜想3 成立
(4)交流:应对土壤盐碱化的合理措施有 (填字母)。
a.合理施肥    b.引海水灌溉
c.用熟石灰改良 d.种植耐盐碱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