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2张PPT)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第
7
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课程标准:
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
……某一制度之创立,决不是凭空忽然地创立,它必有渊源,早在此项制度创立之先,已有此项制度之前身,渐渐地在创立。某一制度之消失,也决不是无端忽然地消失了,它必有流变,早在此项制度消失之前,已有此项制度的后影,渐渐地在变质。
……
任何一制度,决不会绝对有利而无弊,也不会绝对有弊而无利。所谓得失,即根据其实际利避而判定。而所谓利弊,则指其在当时所发生的实际影响而觉出。
——节选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前言
目录
1
选官制度:从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
2
中枢机构:从三公九卿制到三省六部制
3
赋税制度:从租庸调制到两税法
学习任务一:科举制的创新与意义?
学习任务二: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趋势。
学习任务三:三省六部制的创新之处与影响。
学习任务四:历代中枢机构的演变。
学习任务六:从汉至唐赋税制度的演变趋势。
学习任务五:两税法取代租庸调制的原因,创新之处,有何影响?
一、选官制度:从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
(一)九品中正制
1.背景
2.选官方式
3.选官标准
4.影响
九品中正之制,自何起乎?曰:古代用人,以德为主。德行必本诸实事,而行实必征之乡里,故汉世风气,最重乡平。“魏氏承颠覆之运,起丧乱之后,人土流移,考详无地。”
——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
① 东汉末年社会动荡,人口流动频繁,察举制下乡里清议失去社会基础。
② 察举制下,地方大族逐渐操纵选官,干扰人才选拔,不利于中央集权。
1.背景
2.选官方式
3.选官标准
4.影响
中央委任中正官为各地人才评定等级,共分九等,朝廷按等级高低授予官职。
1.背景
2.选官方式
3.选官标准
4.影响
家世、道德、才能 家世。
1.背景
2.选官方式
3.选官标准
4.影响
九品中正制度……在其初创之时,犹能“盖以论人才优劣,非为世族高卑”,选拔出有用人才,但后来逐渐被门阀世族所把控,以至于“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秦汉以来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演进研究》
高门 (上品)
寒门 (下品)
1.背景
2.选官方式
3.选官标准
4.影响
积 极
消 极
①继承两汉乡里评议制度传统,初期有利于人才选拔。
②将评议权收归中央,初期加强了中央集权。
后期逐渐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二)科举制
1.原因
2.发展演变
3.创新之处
4.影响
“梁末之乱 (南梁将领侯景叛乱期间,江南豪门大族被屠戮殆尽),为永嘉南渡后的一大结局。南朝士族在经过数百年腐化之后,于梁末被全部消灭。”
——陈寅恪
随着南北朝以来经济的发展,中小地主与富裕农民的数量日益增多,他们要求打破门阀士族的限制,在政治上得到发展。这一要求与隋朝打击豪强地主,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是相符合的。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原因
2.发展演变
3.创新之处
4.影响
①士族逐渐衰落,庶族地主势力崛起,要求打破门阀政治;
②统治者打击门阀士族、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③统治者选拔人才,扩大统治基础的需要。
1.原因
2.发展演变
3.创新之处
4.影响
隋文帝
隋炀帝
唐太宗
武则天
唐玄宗
分科考试
设进士科
科举制形成
扩大科举人数
始创武举和殿试
增加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两科为主
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科举地位
1.原因
2.发展演变
3.创新之处
4.影响
学习任务一:结合材料,分析科举制的创新与意义?
材料一 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1.原因
2.发展演变
3.创新之处
4.影响
材料二 九品中正制,本想替当时用人定出一种客观标准,还是不失此项制度所应有的传统精神的。但后来却变成拥护门第,把觅寻人才的标准,无形中限制在门第的小范围内,这便大错了。唐代针对此弊,改成自由竞选,所谓“怀牒自列”,既不需要地方长官察举,更不需中央九品中正评定;把进仕之门扩大打开,经由个人各自到地方政府报名,参加中央之考试。这制度,大体说来,较以前是进步的。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原因
2.发展演变
3.创新之处
4.影响
材料三 科举考试偏重文学、历史和学术问题,使得统治阶层产生一种讲求考证、沉溺文学或一味好古的倾向,这对培养求是致用的思想是很不利的。这种制度虽然使中国保持了上千年的稳定,但是它同样也阻碍了中华文明的进步和发展。
——摘编自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材料四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汪洙《神童诗》节选
1.原因
2.发展演变
3.创新之处
4.影响
①选官方式:由推荐品评演变为分科考试、择优录取
②选官标准:由家世门第演变为学识、才能
③选官原则:制度化、公平公开
1.原因
2.发展演变
3.创新之处
4.影响
① 打破门阀士族的特权垄断,扩大统治基础,促进社会阶层流动
② 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中央集权;
③ 把读书、考试与做官联系起来,提高官员文化素质
④ 促进古代教育的发展,有益于社会形成重学风气。
积 极
1.原因
2.发展演变
3.创新之处
4.影响
消 极
① 选拔标准单一,压抑个性;
② 重才轻品,部分官员素质低下;
③ 官本位思想,读书功利化“学而优则仕”;
④ 以儒学为考试内容,忽视自然科学。明清八股取士,禁锢思想。
(三)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趋势
学习任务二:分析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趋势。
时期 选官制度 选官标准 选官方式 选官权力
夏商周 世官制 (世卿世禄制) 血缘 世袭 贵族
战国 军功爵制 军功
汉朝 察举制 品行 自下而上推荐 地方
魏晋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 家世 评定授官 世家大族
隋唐至明清 科举制 才学 考试 中央
选官标准:由家世门第逐渐发展为才学;
选拔方式:由推荐逐渐发展为公平、公开考试;
选官原则:逐渐制度化、公平、公开、客观;
选官权力:从地方逐渐收归中央,加强中央集权
选官基础:日益扩大,官员素质不断提高。
1.(2022·湖南高考·3) 据下表可知 ( )
A.世家大族没落 B.科举制存在严重弊端
C.门阀观念强化 D.九品中正制仍可延续
针对训练
A
时间 事件
隋文帝开皇十五年 (595) 废除九品中正制
隋炀帝大业二年 (606) 始置进士科
唐高祖武德七年 (624) 恢复九品中正制
唐太宗贞观初年 (627) 再度废除九品中正制
二、中枢机构:从三公九卿制到三省六部制
西汉
中朝官
尚书令
东汉
尚书台
“虽置三公,事归台阁”
魏晋南北朝
形成三省
隋文帝
正式确立三省六部制
唐朝
政事堂
后改称中书门下
(一) 沿革
皇帝
门下省
尚书省
中书省
吏、户、礼、兵、刑、工
审议
审核政令
起草政令
执行政令
封驳
提交上奏
(二) 运行
学习任务三:分析三省六部制的创新之处与影响。
(三)创新之处|特点
唐代把相权分别操掌于几个部门,由许多人来共同负责,凡事经各部门之会议而决定。……唐制遇下诏敕,便先由门下省和中书省举行联席会议,会议场所称为“政事堂”。……政府的最高机构,则在政事堂。凡皇帝命令,在“敕”字下,须加盖中枢、门下之印,即须政事堂会议正式通过,然后再送尚书省执行。若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认为是违法的,不能为下面各级机关所承认。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 相权三分、相互牵制
2. 职权明确、提高效率
3. 共同协商、集思广益
4. 节制君权、减少失误
三省制下,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的长官共同构成宰相团体,是一种集体宰相制。他们上午在政事堂共同议政,下午回各自官署办公。从这个角度讲,决策和行政相互分离,这是三省制的第一个特点。其次,三省按照政务处理程序分工……但这种分权不同于三公鼎立时的分权。三公鼎立时期的三公,其权力按照处理事务的不同来分割,如民政、军事、公共工程。
——叶炜《中国古代史十四讲》
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
——钱穆《国史新论》
(四)影响
1. 相权三分、彼此牵制,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2. 三省职责明确,分工合作,提高行政效率。
3. 一定程度上节制君权,减少决策失误。
4. 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对此后历朝产生深远影响,是古代政治体制成熟的标志之一。
学习任务四:分析历代中枢机构的演变,思考其演变趋势。
时期 中央官制 权力分配
秦|汉武帝前
西汉汉武帝后
东汉
三公九卿制
丞相集决策、行政、用人、审议和司法于一身
中外朝
以中朝牵制外朝,中朝决策、外朝执行
三公、尚书台
“虽置三公,事归台阁”尚书台掌决策和行政
(五) 历代中枢机构的演变
时期 中央官制 权力分配
魏晋南北朝
隋、唐
三省形成
三省共同辅助决策
三省六部制
相权三分,相互牵制,集权皇帝
(决策权和行政权分离)
趋势:相权逐渐削弱,皇权逐渐加强;中央官制逐渐制度化、理性化
2.(2022·广东高考·3) 图1为南北朝时期北齐到隋唐政府机构变化示意图,这一变化( )
A.加强了中枢决策权
B.避免了相权被分割
C.降低了政令的执行效率
D.使中央机构分工更明确
针对训练
D
图1
三、赋税制度:从租庸调制到两税法
(一)魏晋时期:租调制
1.魏晋
2.北魏孝文帝
开始实行租调制,按户征收粮和绢帛。
1.魏晋
2.北魏孝文帝
均田制
规定一夫一妇每年纳粟为租,纳帛或布为调,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成年男子承担一定的徭役。
赋税和徭役的合称。赋税指历代统治阶级用强制方法向人民征收的实物、银钱等;
徭役即历代统治者强迫人民从事的无偿劳役,包括军役、力役、杂役等。
赋役
1.魏晋
2.北魏孝文帝
太和九年,(北魏孝文帝)下诏均给天下民田:诸男夫十五(岁)以上,受露田40亩,妇女20亩。丁男受麻田20亩……妇女5亩。奴婢与平民一样受露田和桑田,数量相同……受田者年满70岁或死亡之后,其所受露田交还国家,并且不准买卖。桑田则不在还受之限,可以世代相传,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买卖。
——詹子庆《中国古代史》
(二)唐初:租庸调制(建立在均田制基础上)
1.内容
2.影响
租
庸
调
每丁岁
交粟两旦
不去服徭役,可以纳绢或布代替,称为庸
上交一定的绢或布
以庸代役
田亩税
人丁税
1.内容
2.影响
汉代 唐代
租额 三十税一 四十税一
庸役 每人每年三十天 每人每年二十天
调 只征收丝织物和麻织物
1.内容
2.影响
唐代租庸调制,最要用意在“为民制产”,务使大家有田地,自可向国家完粮。耕种田地的自然是壮丁,便可抽出余暇,为国家义务服役。……租庸调项目分明,有田始有租,有身始有庸,有家始有调。此制度的最高用意,在使有身者同时必有田有家,于是对政府征收此轻微的税额,将会觉得易于负担,不感痛苦。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思考:根据材料,分析唐代租庸调制相比于前代有何进步意义?
①以庸代役,保证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时间,生产积极性提高;
②政府的赋税收入有了保障,促进经济发展,稳定社会。
(三)唐中后期: 两税法
学习任务五:两税法取代租庸调制的原因,创新之处,有何影响?
玄宗之末,版籍 (户口册) 浸坏,多非其实。及至德兵起,所在赋敛,迫趣(cù) 取办,无复常准。赋敛之司增数而莫相统摄,各随意增科,自立色目,新故相仍,不知纪极。……吏因缘蚕食,旬输月送,不胜困弊,率皆逃徙为浮户,其土著百无四五。至是,炎建议作两税法。
——司马光《资治通鉴》
政局动荡,户籍破坏
赋税没有固定的标准
官府随意加征赋税
百姓不堪重负,逃离土地
1.原因
2.确立
3.内容
4.创新之处
(重点)
5.影响
① 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遭破坏,租庸调制无法维持
② 人口逃亡,户籍减少
③ 税收减少,财政困难
④ 解决租庸调制存在的问题(赋税无定额、官吏肆意加征、百姓逃离土地等)
唐中期以后,随着人口增加,土地兼并加剧,均田制急剧崩坏,租庸调制难以维持。“有幼未成丁,而承袭世资,家累千金者,乃薄赋之;又有年齿已壮,而身居穷约,家无置锥者,乃厚赋之,岂不背谬!”百姓举家逃亡,规避赋税,被称为“客户”。
——白寿彝《中国通史》
1.原因
2.确立
3.内容
4.创新之处
(重点)
5.影响
780年,唐德宗实施两税法
1.原因
2.确立
3.内容
4.创新之处
(重点)
5.影响
至是,炎建议作两税法,先计州县每岁所应费用及上供之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为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十之一,使与居者均,无侥利。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其租庸调、杂徭悉省。
——司马光《资治通鉴》
①“量出以制入”:中央政府先定额、再分配到各地征收。
②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不分主户和客户,以现居住地编户交税。
③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
④一年分夏秋两次征收。
百姓举家逃亡,规避赋税,被称为“客户”
1.原因
2.确立
3.内容
4.创新之处
(重点)
5.影响
租庸调制 两税法 创新之处
征税标准
征税项目
征税对象
征税次数
征收方式
以人丁为主
以财产为主
田租、户调、
力役、杂税等
户税和地税
受田农民(少数人)
不分主客农商,一律纳税
一次征收
夏、秋两季
实物税为主
货币税为主
放松了人身控制
简化了税收名目
扩大了收税对象
固定了收税时间
改变了征收方式
1.原因
2.确立
3.内容
4.创新之处
(重点)
5.影响
积极
⑤ 以货币为主要征税方式,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
① 简化收税名目,有利于减轻人民负担,缓和社会矛盾。
③“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② 扩大收税对象,保证国家财政收入。
④ 以财产为征收标准,一定程度上减少贫富差距,体现社会公平。
1.原因
2.确立
3.内容
4.创新之处
(重点)
5.影响
消极
思考1:赋税以资产为征收依据是否合理?征收额度是否可取?
当时人批评两税制是以资产作标准,但如欲正确计算资产,实大不易。……两税法是一年的收税总额作为两税之定额,要依照大历十四年所收之数作为标准。故陆贽说:“此乃采非法之权令以为经制,总无名之暴赋以立恒规。”
——钱穆《中国经济史》
① 田亩资产长期不核查审定,征税严重不合理。
1.原因
2.确立
3.内容
4.创新之处
(重点)
5.影响
消极
厚地植桑麻,所要济生民。生民理布帛,所求活一身。
身外充征赋,上以奉君亲。国家定两税,本意在忧人。
厥初防其淫,明敕内外臣:税外加一物,皆以枉法论。
奈何岁月久,贪吏得因循。浚我以求宠,敛索无冬春。
织绢未成匹,缲丝未盈斤。里胥迫我纳,不许暂逡巡。
岁暮天地闭,阴风生破村。夜深烟火尽,霰(xiàn)雪白纷纷。
幼者形不蔽,老者体无温。悲喘与寒气,并入鼻中辛。
昨日输残税,因窥官库门:缯帛如山积,丝絮似云屯。
号为羡余物,随月献至尊。夺我身上暖,买尔眼前恩。
进入琼林库,岁久化为尘!
——白居易《秦中吟十首(并序)》
思考2:是否真正减轻人民负担?
1.原因
2.确立
3.内容
4.创新之处
(重点)
5.影响
消极
前者(租庸调制)授田征租之制,后者(两税法)却是仅征租而不授田。故两税制已完全丧失为民制产之精神,造成社会上贫富更加悬殊,土地兼并益发猖狂。
——钱穆《中国经济史》
①田亩资产长期不核查审定,征税严重不合理。
②税外加征杂税,人民负担逐渐加重。
③农民失去授田保障,易破产流亡,土地兼并不受限,贫富差距扩大。
④以货币征税,商人易随意指定物价,物价不稳。
(四)赋税制度演变趋势
学习任务六:分析从汉至唐赋税制度的演变趋势。
时期 赋税制度 内容
两汉
魏晋南北朝
田租、人口税、
力役、兵役、更赋
租调制
种类繁多
均田令
纳粟为租,纳帛或布为调
受田农民向政府交纳租税,并承担一定的徭役和兵役
时期 赋税制度 内容
唐
唐初:租庸调制
以庸代役
唐中后期:两税法
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
趋势:①以人丁为主到以财产为主; ②由实物税转向货币税;
③人身控制减弱; ④收税时间固定。
3.(2020.1·浙江高考·4)唐朝自太宗时起,有了以他官为宰相的记载。一些官员以“参议朝政”“参知政事”等名号预宰相事;一些元老重臣则以“平章事”或“同三品”等名号参与决策。唐代的宰相是一个集体,宰相议政办公的地方就是政事堂。政事堂的设立,反映了( )
A.相权有所分散 B.官僚政治趋向贵族化
C.“外朝”参议要政 D.政治决策走向透明开放
针对训练
A
知识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