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上)第15课 两次鸦片战争 课件(共4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纲要(上)第15课 两次鸦片战争 课件(共4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0.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0-22 17:32: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8张PPT)
第五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15

两次鸦片战争
课程标准与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
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概述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
1、时空观念:了解19世纪中期的中国与世界,认识中英双方冲突爆发的必然性。
2、历史解释:分析战败后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的影响;深刻认识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3、家国情怀:认识在西方列强的冲击下,以林则徐为首的士大夫为强国御辱所做的努力,学习其为国为民,责任担当的精神。
学习目标
一、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
思 考
快速阅读课文“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思考以下问题:
1. 在19世纪中期,东西方在政治、经济、军事、对外政策上有何不同 (以英国为例说明)?这种不同反映的实质是什么?
2. 鸦片战争前,亚洲形势如何?
3. 西方列强当时为什么要大肆对外侵略?
1.19世纪中期中英对比
①在19世纪中期,东西方在政治、经济、军事、对外政策上有何不同 (西方以英国为例说明)?这种不同反映的实质是什么?
英 国
中国
英国议会中的下议院
英 国
中国
建立君主立宪制
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开展工业革命
小农经济占主体
军事实力强大
装备落后、军备废弛
殖民扩张
闭关锁国
发达的资本主义工业文明
衰落的封建农业文明
2. 19世纪中期的亚洲形势
1840年前的中国和世界形势图
②鸦片战争前,亚洲形势如何?
③西方列强当时为什么要大肆对外侵略?
①英国:英国掌握着资本主义世界的霸权。英国在美洲、非洲夺取殖民地的同时,把目标对准了亚洲。
②法国:从越南打开侵入亚洲的缺口。
③俄国:19世纪40年代,势力侵及中国东北和新疆地区。
④美国:积极参与到侵华活动中
1840年前的中国和世界形势图
列强把侵略的矛头指向了中国,但清朝对世界形势的变化浑然不觉
“亚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中国成为他们的理想目标。当时的中国国力渐衰,内部危机严重,处在巨变的前夜。”
——人民版
《高中历史必修一》
3. 原因
根本原因: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对市场和原料需求越来越强烈。
二、两次鸦片战争
思 考
阅读课文 P2--4,自主思考以下问题:
2. 如果没有禁烟运动,中英这场战争能避免吗?
1. 依据材料,归纳鸦片走私的影响并分析鸦片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
3. 简单叙述鸦片战争的经过。
4. 总结战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并分析其危害,思考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5.依据材料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6. 简单叙述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经过。
7. 通过不平等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列强又获得了哪些权益?
9. 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产生什么影响?
8. 俄国是如何侵吞中国大片领土的?
1.第一次鸦片战争
①依据材料,归纳鸦片走私的影响并分析鸦片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
(1) 原因:
材料一:1780到1790年间,流入中国的白银达1640万两,1800到1810年则达2600万两,这种有利于中国的贸易顺差持续到19世纪20年代中期。之后贸易开始向相反一端倾斜:1831年到1833年间约有1000万两从中国流出,而且这种逆差进一步扩大。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4000
12576
20331
35445
40200
7889
材料二:英向中输入鸦片激增表
材料三:“(鸦片)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林则徐
吸食鸦片后的惨状
鸦片走私影响:
①中国白银大量流失;
②鸦片烟毒损害了中国人的健康;
③加剧了政治腐败,削弱了军队战斗力;
④加重了劳动人民负担。
林则徐虎门销烟
出 超
扭转贸易逆差




为维护统治
银荒兵弱
英国
正当贸易
走私鸦片
中国
禁烟运动
英国以中国禁烟为借口发动
直接原因:中国禁烟运动损害英国的利益
(2) 经过:
第一阶段:1840-1841年
广州---厦门---浙江定海---天津大沽口------和谈
懿律
璞鼎查
陈化成
关天培
三元里抗英
第二阶段:1841-1842年
广州—厦门—吴淞—镇江
签订《南京条约》
三元里抗英
(3) 不平等条约及危害
④总结战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并分析其危害,思考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条约 内容 危害
《南京条约》(1842年) 割地(香港岛)
赔款(2100万银元)
五口通商 (广、厦、福、宁、上)
协定关税
破坏中国领土主权
加重人民负担
打开了中国东南沿海的门户,改变了中国对外贸易的中心
破坏中国的关税主权
条约 内容 危害
《虎门条约》(1843年) 领事裁判权
片面最惠国待遇
中美《望厦条约》 (1844年) “巡查贸易”
中法《黄埔条约》 (1844年) 传教权
破坏中国的司法主权
破坏中国的贸易主权
破坏中国的领海主权
为以传教为名的侵略行为奠定基础
社会性质变化: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鸦片战争影响:
社会矛盾变化:由阶级矛盾为主变为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为主。
革命任务变化:由反封建变为反封建反侵略;
概念阐释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是相对于殖民地而言的。是指丧失了部分的而非全部的独立自主权。它是指一个国家形式上有自己政府,但是实际上在政治、经济等各方面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外国殖民主义的控制和奴役的社会形态。即主权不能完全自主。
半封建:它是指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实际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因素在不断发展壮大。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
(历史的沉沦)
(历史的进步)
1. 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在一次不平等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内有官员洋洋得意,以为他们的外交成功了。每种货物应该纳多少税都明白地载于条约,那就可以省除争执。而且新的税则平均到百分之五,比旧日的自主关税还要略微高一点。”据此可知,这些官员( )
A.屈服于列强的坚船利炮 B.仍以天朝上国自居
C.试图遏制英国侵略势力 D.国家主权意识缺失
针对训练
D
2. 近代某不平等条约中规定:“佛(法)兰西人在五口地方,如有不协争执事件,均归佛兰西官办理。遇有佛兰西人与外国人有争执情事,中国官不必过问。”法国据此攫取的特权是 (  )
A.领事裁判权 B.开放通商口岸
C.片面最惠国待遇 D.居住及租地权
A
领事裁判权:一国通过驻外领事等对处于另一国领土内的本国国民根据其本国法律行使司法管辖权的制度。这是一种治外法权。
3.(2022·山东学业水平·10) 图1位19世纪30年代中国白银外流情况示意图。导致图中白银外流趋势形成的原因是 (  )
A.中外贸易的发展 B.鸦片走私的兴盛
C.自然经济的衰败 D.地方政府的腐朽
B
⑤依据材料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1) 原因:
材料一:1853年,拥有3.6亿人口的中国人均消费英国棉纺织品价值只有0.75便士,而仅有14600人的洪都拉斯,却人均消费英国棉纺织品934.5便士,恰好是中国的1246倍。他们把英国棉纺织品在中国滞销的原因归结为中国开放的口岸太少,英国在中国享受的特权太少。
——《中国近代现代史》
根本原因:列强需要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
材料三:合约一经议定,两国各宜遵守,不得轻有更改;至各口情形不一,所有贸易及海面各款恐不无稍有变通之处,应俟十二年后,两国派员公平酌办。又合约既经批准后,两国官民人等均应恪遵,至合众国中各国均不得遣员到来,另有异议。
——中美《五口贸易章程:海关税则》
直接原因:英法美要求修约扩大侵略权益的要求被清政府拒绝
材料二:中国应毫无保留地向英国开放全部城市和港口,英国人走遍全中国不受任何限制。
——英国驻华公使的要求
重要原因:实现鸦片贸易合法化
借口:“亚罗号”事件
⑥简单叙述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经过
(2) 经过:
侵略者:
英法联军---先锋;美俄---帮凶
第一阶段1856—1858年
广州——天津大沽口——《天津条约》
第二阶段1858—1860年
天津大沽口——北京
1860年占天津,10月英法抢劫、火烧圆明园
签订《北京条约》
僧格林沁
第二阶段的大沽口战役中,在清军将领僧格林沁的英勇正确指挥下,毙伤敌军近500人,英法联军惨遭失败,这也是鸦片战争以来,清军唯一一次的胜利。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3)条约内容:
⑦通过不平等条约,列强获得了哪些权益?
条约 内容
《天津条约》 1858年 (英法美俄) 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十口通商(牛庄、登州、台南、淡水、潮州、琼州、汉口、九江、南京、镇江);赔款;内河航行权;鸦片贸易合法化;经商、传教等
《北京条约》 1860年 (英法俄) 承认《天津条约》;增开天津;割九龙司地方一区;赔款增至800万两;允许华工出国
通商口岸开放特点
①数量多
②范围广
③开始深入内地
⑧俄国是如何侵吞中国大片领土的?
中俄《瑷珲条约》1858年
中俄《北京条约》1860年
俄国抢占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100余万平方千米的中国土地,还把俄方提出的边界走向强加给中国,为此后大规模侵占中国领土制造根据
⑨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产生什么影响?
1858年中俄《瑷珲条约》割占的中国领土
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割占的中国领土
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和1864年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占的中国领土
1881年中俄《伊犁条约》及以后五个勘界议定书割占的中国领土7万多平方公里
从19世纪50年代末到80年代,俄国共侵吞了我国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领土。
影响: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进一步受到严重侵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加深了。
4. 鸦片战争爆发后,关天培明知寡不敌众毅然选择与虎门共存亡;广州三元里群众发誓“杀尽尔等猪狗”;葛云飞、王锡朋、郑国鸿为保定海身先士卒先后殉国;镇江之战中,清军以弱对强宁死不屈。这些事件表明
(   )
A.中国军民勇于抗争 B.民族矛盾难以调和
C.战争胜负已见分晓 D.敌强我弱策略失当
针对训练
A
5. (2022·全国甲卷·28) 1846年,上海的进口货值较前一年下降13%,1847年又减少5.4%,1848年更大幅度地下降20.1%。此后虽有回升,但极不稳定,一直到1854年还没有恢复到1845年的水平。这可用于说明,进口货值的下降 (  )
A.阻止了自然经济的解体
B.导致西方商品倾销重心转移
C.促使传统手工业的恢复
D.成为列强进一步侵华的借口
D
三、开眼看世界
鸦片战争前后,社会各阶层各有什么反应?
材料一:鸦片战争后,对于协定关税一款,清政府反而沾沾自喜。作为国家主权的关税自主权已遭外国削夺,而腐败的清政府却陶醉于暂时的关税增盈的无知经济满足之中。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
材料二:林则徐向西方学习的做法,遭到封建顽固派的攻击和嘲讽。直隶总督琦善讽刺林则徐购求“官员向不过问”的“夷书”,有失“天朝大吏”的尊严。林则徐建议朝廷用关税的十分之一制造炮船,以抵抗英国侵略者。道光皇帝对林则徐建议的朱批是:“无理!可恶!”“一派胡言”。
材料三:英军登陆后,大多数时间内中国民众主动向其出售蔬菜、牲畜、粮食,英军舰队在珠江中和清军作战时,当地民众只是以一种局外人的身份,有如端午看赛龙舟时兴高采烈在远处观战。
——梁发芾《晚清百姓为什么不那么爱国》
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中国各阶层的反应:
统治者阶层:
普通民众:
封闭、愚昧、腐朽,固守天朝上国观念,与世界脱轨,不知反思与进取。
愚昧与抗争并存
国家主权意识缺失
民族意识尚未觉醒
开明士大夫:
林则徐在广州开办译馆,收集有关西洋各国的消息情报和国际知识,包括国际法知识,汇译成《四洲志》。
徐继畬《瀛寰志略》介绍了世界各国的地理位置,历史变迁、经济文化、风土人情及西方民主制度。是中国近代第一部世界地理著作。
魏源编写的《海国图志》是一部介绍西方国家科学技术和世界地理历史知识的综合性图书,被誉为了解外国知识的“百科全书”。魏源在书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开眼看世界,初步提出了向西方学习以求自强的主张。
局限:他们的思想没有付诸实践,影响也仅仅局限于部分知识分子中间。
目的:维护清王朝统治
6.《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朝统治者认为战争起因是外交处置不当引起的偶然事件,战争失败是因“前线将领指挥不力”,而条约则是“万年和约”,可永保太平,据此推断( )
A.清廷统治的危机加深 B.近代外交的体制建立
C.华夏中心的秩序崩溃 D.师夷长技的思想实践
针对训练
A
7.有学者说:“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实倡日后洋务运动之先声。书中对英、美议会、民主制度的介绍与赞颂,对日后维新思想的产生,不无启发意义。”该学者意在强调魏源及其思想 ( )
A.推动了中国闭关锁国政策的瓦解
B.为洋务运动开展奠定基础
C.启迪并推动了近代中国思想解放
D.强化了西方对中国的控制
C
鸦片战争的真意义,就是用火与剑的形式,告诉中国人的使命:中国人必须近代化,顺应世界之潮流!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
新文化运动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
近代化
课堂小结
两次鸦片战争
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
两次鸦片战争
原因:
经过:
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件
结果 中美《望厦条约》
中法《黄埔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
原因
经过及结果:第一阶段→《天津条约》
第二阶段→《北京条约》
鸦片战争
开眼看世界:林则徐、魏源、徐继畬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