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3张PPT)
第六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
18
课
辛亥革命
课程标准与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
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理解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建立对中国结束帝制、走向民国的意义及局限性。
1、时空观念:了解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建立的过程。
2、史料实证:通过史料分析,探究辛亥革命兴起的历史背景以及辛亥革命反帝反封建的积极意义和历史局限性。
3、历史解释:结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分析其颁布的历史影响。
4、家国情怀:通过对革命者对危难深重的中国走向复兴道路的不屈不挠的探索认识,增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学习目标
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思 考
快速阅读课文“资产阶级革命的兴起”,思考以下问题:
1. 回顾所学分析:进入20世纪,中国面临着怎样是形势?
2. 新形势下,中国统治阶级和有识之士如何应对?
3. 清末新政的内容是什么?看似顺应时代潮流的新政为何不能挽救清政府?
4. 革命派为推翻清王朝做了哪些准备?(从经济、阶级、组织、思想、军事方面思考)
5. 请简单介绍一下同盟会的有关知识,说明三民主义的含义。
6.“四川保路运动”如何爆发的?它对革命产生什么影响?
1. 背景
①进入20世纪后,中国社会面临着怎样是形势?
时代背景(形势):20世纪初,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材料二:1895年——1913年,资本在10万元以上的新建的(民族资本主义)工矿企业全国有549家,民族资本工业的平均年增长率为15%。
——人民版历史必修二
经济和阶级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庚子之变后的中国,风云际会,出现了革命、改良、朝廷三方格斗角逐的社会政治格局。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② 新形势下,中国各方势力如何应对?
资产阶级革命革命派
----推翻清王朝
资产阶级立宪派
----实行君主立宪制
清政府推行“新政”
----自救
③清末新政的内容是什么?看似顺应时代潮流的新政为何不能挽救清政府?
清末新政前期 (1901—1905)
措施 内容
改革官制
改革兵制
奖励工商
改革教育
撤销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设外务部,新设而商部、学部和巡警部等中央机构
编练新军,拟在全国编练新军36镇,并要求各省设立督练公所
废除科举制(1905年),兴办学堂,建立一套较为完整的学校制度
倡导创办工商企业,颁布了一系列工商业规章和奖励实业办法
清廷以“新政”挽救王朝气数的动机,却换来了推翻王朝以实现改革的结果:新式学堂培养了近代学生,因而造就了成批反封建斗士;新政发展工商,却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新军淘汰了旧军,结果却铸成了把枪口指向清王朝的武装力量……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由于政权掌握在极端腐败无能的权贵手中,清政府不可能为中国找到真正的出路。这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只有推翻这个政府,中国才有希望。
清末新政后期:预备立宪 (1906—1911)
1906年,宣布立宪,成立预备立宪公会;
1908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作为准备;
立宪派三次请愿运动;
1911年,清政府组织“皇族内阁”。
君主专制
清皇族内阁合影(1911年)
汉族4人 满族9人 其中皇族7人
清末新政后期:预备立宪 (1906—1911)
1906年,宣布立宪,成立预备立宪公会;
1908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作为准备;
立宪派三次请愿运动;
1911年,清政府组织“皇族内阁”。
资产阶级立宪派认识到清政府无诚意推行立宪,转而支持革命
社会基础: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的失败加剧了清政府的危机。
④革命派为推翻清王朝做了哪些准备?(从思想、组织、军事等方面思考)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思想基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前排居中孙中山 右二是黄兴
组织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建立(兴中会、同盟会)
⑤请简单介绍一下同盟会的有关知识,说明三民主义的含义。
1905年 日本东京
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三民主义)
中国同盟会
创立:
性质:
纲领:
机关报:
《民报》
三民主义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民族主义
推翻清政府统治
“创立民国”
民权主义
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平均地权”
民生主义
核定地价,增价归公,国民共享
广州起义
自立军起义
惠州起义
萍浏醴起义
黄冈起义
七女湖起义
钦廉防城起义
镇南关起义
钦廉上思起义
云南河口起义
广州新军起义
黄花岗起义
1895年
1900年
1895年
1906年
1907年
1907年
1907年
1907年
1908年
1908年
1910年
1911年
军事基础:一系列武装起义推动革命形势发展
事虽不成,而黄花岗七十二烈士轰轰烈烈之概,已震动全球,而国内革命之时势,实以之造成矣。
——孙中山
秋瑾
⑥“四川保路运动”如何爆发的?它对革命产生什么影响?
四川保路运动
1911年5月,清政府将已归民间所有的川汉、粤汉铁路筑路权收归“国有”,随即与英、法、德、美四国银行团订立借款合同,四国银行团享有这两段铁路的修筑权和继续投资的优先权,激起粤、鄂、湘、川等省人民的强烈愤慨,引发保路运动。
“若没有四川保路同志会的起义,武昌革命或者要迟一年半载。
——孙中山
有利时机:四川保路运动为革命爆发提供了有利时机
辛亥革命爆发的时代背景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20世纪初,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的失败加剧了清政府的危机。
①时代背景:
②经济基础:
③阶级基础:
⑤思想基础:
④社会基础:
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建立 (兴中会、同盟会)
一系列武装起义推动革命形势发展
⑥组织基础:
⑦军事基础:
⑧有利时机:
四川保路运动为革命爆发提供了有利时机
1.(2023·全国甲卷·28) 清末,陈去病在《论戏剧之有益》一文中说:“此其奏效之捷,必有过于劳心焦思,孜孜矻矻以作《革命军》《驳康书》《黄帝魂》《落花梦》《自由血》者殆千万倍。”他号召青年人投身戏剧。这反映出 ( )
A. 传统戏曲的演出逐渐衰落 B. 戏剧开始由愉悦达官显贵转向民众
C. 戏剧成为宣传革命的手段 D. 反清书籍宣传革命思想的作用弱化
针对训练
C
2.(2023·全国高考新课标卷·29) 1910年,长沙爆发抢米风潮。具有地方议会性质的湖南谘议局致电军机处,请求朝廷撤换处置失当的巡抚,谘议局议长和士绅联名致电湖广总督瑞澂。瑞澂认为该士绅等“迹近干预”,上奏朝廷:“巡抚乃系疆臣,用舍尤应钦定。”这表明 ( )
A.新政强化了清廷权威 B.谘议局架空了督抚权力
C.地方势力控制了官场 D.士绅阶层民主意识增强
D
二、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思 考
快速阅读“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建立”,思考以下问题:
1. 简要叙述从武昌起义到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的过程。
2. 为限制袁世凯专权,革命派又采取了什么措施?其根本目的是什么?
3. 分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内容体现了资产阶级的哪些原则?具有什么性质和历史意义。
4. 对比《钦定宪法大纲》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两部宪法的不同点,分析辛亥革命的“改朝换代”和以往革命的“改朝换代”有什么不同?反映了社会发展的什么趋势?
1. 革命历程
①简要叙述从武昌起义到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的过程。
1911.10.10
新军工程营打响了武昌起义第一枪。武汉三镇取得胜利,成立湖北军政府,各省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清政府土崩瓦解。
01 爆发
05政权旁落
04清帝退位
03南北议和
02共和诞生
袁世凯在列强支持下,一方面武力镇压革命,一方面诱其和议,孙中山在重重压力下发表声明:只要清帝退位,袁世凯赞成共和,即推举他做大总统。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就职第一任临时大总统。
01 爆发
05政权旁落
04清帝退位
03南北议和
02共和诞生
袁世凯在列强支持下,一方面武力镇压革命,一方面诱其和议,孙中山在重重压力下发表声明:只要清帝退位,袁世凯赞成共和,即推举他做大总统。
1912年2月15日,南方的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的成果被袁世凯窃取。
1912年2月12日,清政府颁布《清帝逊位诏书》,清王朝结束。
《清帝逊位诏书》
②为限制袁世凯专权,革命派又采取了什么措施?其根本目的是什么?
措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3月11日
目的: 限制袁世凯专权,维护共和体制
③分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内容体现了资产阶级的哪些原则?具有什么性质和历史意义。
内容:
A. 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B. 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
D. 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E. 国务员须副署临时大总统公布的法律及命令等
C. 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等自由和权利
主权在民
平等自由
天赋人权
三权分立
责任内阁制
性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意义: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缺点:因人设法
比较:对比两部宪法的不同点,分析辛亥革命的“改朝换代”和以往革命的“改朝换代”有什么不同?反映了社会发展的什么趋势?
《钦定宪法大纲》(1908年)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
一、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永永尊戴。
二、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
五、用人之权,操之君上,而大臣辅弼之,议院不得干预。
第一章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二章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
第三章 参议院有权选举临时大总统、弹劾临时大总统和国务员;
第五章 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
主权在民
主权在君
自由平等
封建等级
三权分立
君主专制
两部宪法的转换,反映了中国社会从专制走向民主,从人治走向法治的发展趋势,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中的一座丰碑。
3.(2023·浙江高考·7)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据载,宋教仁曾谓:“改总统制为内阁制,则总统政治上之权力至微,虽有野心者,亦不得不就范。”下列项中,与宋教仁限制总统权力意图相吻合的是( )
①临时大总统代表政府总揽政务 ②临时大总统统帅全国陆海军队
③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并可弹劾临时大总统
④临时大总统发布命令须由国务员副署才能生效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针对训练
D
4.“起而革命者,代不乏人,然不过一朝一姓之变革而已。孙中山之革命,则为国体之改革,与一朝一姓之变革迥然不同”。这里的“迥然不同”主要在于此次革命( )
A. 推翻了清王朝专制统治 B. 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C. 建立了平等的社会制度 D. 终结了封建主义的传统
B
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问题探究
根据材料思考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与局限性。
史料一:“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低估的,这并不足怪,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来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
——1941年《解放日报》林伯渠
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共和政体。
政治近代化
史料二:1912-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企业达470多家,投资近1亿元,加上原有扩建新增资本达1.3万元以上,相当于革命前50年的投资总额,中国工厂使用的蒸汽动力,1913年为43448马力,1918年尾82750马力,约增加一倍。
——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
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经济近代化
史料三:任凭你像尧舜那样贤圣,像秦始皇、明太祖那样强暴,像曹操、司马懿那样狡猾,再想要做中国皇帝,乃永远没有人答应。
——梁启超
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
思想近代化
史料四: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法令,如:革除历代官厅“大人”、“老爷”等称呼,剪辫易服、放足、行握手鞠躬礼等。
促使文化和社会风俗方面发生一系列新变化
社会生活近代化
材料五:正如参加过中国同盟会的董必武所说:“辛亥革命……为新的革命斗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但它“根本没有打碎封建军阀和官僚的国家机器。近代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经济基础,更是原封未动。中国的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的革命任务并没有完成。就这个意义说,辛亥革命是失败了。”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局限性:没有解决近代中国社会的根本矛盾,没有完成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根本原因: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主观:缺乏一个能够提出科学的革命纲领、能够发动广大民众,以及组织严密的革命政党的领导。
客观: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力量过于强大。
5.梁启超评价辛亥革命具有“空前绝后的意义”。“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由此可见,梁启超认为辛亥革命的作用是 ( )
A.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B.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C.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D.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
针对训练
C
6. 毛泽东指出:“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的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开始的。”毛泽东此观点的依据是辛亥革命 ( )
A. 揭开了中国近代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B. 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制度的历史
C. 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D. 推翻专制皇权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D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