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市2023级高二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时量:75分钟 分值:100分
考试内容:必修一至选修一第5章第1节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有几项( )
①细胞分化过程中细胞膜的物质运输功能稳定不变
②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导致细胞癌变,癌细胞容易扩散和转移
③兴奋的传导过程不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④蛋白质和DNA等大分子物质通过核孔进出细胞核需要消耗能量
⑤细胞膜上附着有ATP水解酶有利于细胞主动吸收某些营养物质
⑥矿工容易患硅肺的原因是肺泡细胞的溶酶体中缺少分解硅尘的酶
⑦真核细胞中有维持细胞形态的细胞骨架与细胞的运动有关
⑧没有液泡的细胞也能通过渗透作用吸水
A. ②③⑥ B. ①②⑤⑦ C. ⑤⑦⑧ D. ⑤⑥⑦⑧
2. 下表是某中年男子血液化验单中部分数据。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项目 测定值 单位 参考范围
血清葡萄糖 223 mg/dL 60~110
甘油三酯 247 mg/dL 50~200
总胆固醇 280 mg/dL 150~220
促甲状腺激素(TSH) 5.9 μIU/mL 1.4~4.4
A. 该男子可能患有糖尿病,可口服胰岛素制剂进行治疗
B 该男子可能患有高血脂,应不吃脂肪,多吃糖类食物
C. 该男子的总胆固醇偏高,可能会引发心血管疾病
D. 血液的生化指标应保持恒定,否则将引起代谢紊乱
3. 下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①②③代表细胞生存的环境,A、B代表人体系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中①的渗透压主要取决于血浆蛋白和无机盐的含量
B. B代表泌尿系统,肾小管上皮细胞生存的内环境为尿液和组织液
C. 部分组织细胞可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D. 若图中②→③过程受阻,则可能会引发组织水肿
4. 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或探究实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过程中,每个脱氧核糖连接1个磷酸基团和1个碱基
B. 在探究抗生素对细菌的选择作用实验中,从抑菌圈边缘挑取细菌培养,抑菌圈的直径会逐代变大
C. 在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中,显微镜下看到大多数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
D. 在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实验中,制作3对同源染色体,需要2种颜色橡皮泥
5. 下图是人大脑皮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此图为大脑的左半球,形象思维主要由此半球负责
B. 大脑皮层S区损伤的患者能用面部表情和手势与人交流,但不能听懂话
C. 聋哑人相互交流时,需大脑皮层视觉中枢、V区、躯体运动中枢参与调节
D. 大脑皮层运动代表区范围越大,相应部位躯体越大。
6. 研究表明,给小鼠闻不会引起其不安的苯乙酮,同时进行电击,小鼠表现出惊恐栗抖;一段时间后,该小鼠只闻苯乙酮、不电击,也表现出惊恐栗抖。该小鼠与普通小鼠交配,F1小鼠只闻苯乙酮,易表现出坐立不安等情绪反应。检测发现:与普通小鼠相比,经电击的亲代鼠和F1小鼠编码苯乙酮受体的Olfr15I基因甲基化水平降低、碱基序列未改变,苯乙酮受体增多。科研人员据此提出假说:小鼠受环境因素影响可引发其基因甲基化水平变化并遗传给子代。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电击亲代鼠表现出惊恐栗抖,属于非条件反射
B. 亲代鼠只闻苯乙酮、不电击表现出惊恐,苯乙酮属于条件刺激
C. 经电击的亲代鼠要想维持只闻苯乙酮不电击就表现出惊恐栗抖的状态,需要电击的强化
D. 与F1小鼠闻苯乙酮表现出坐立不安有关的神经中枢只有大脑皮层
7. 下列关于人体血糖平衡及其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胰岛素可降低血糖,肾上腺素可使血糖升高,二者作用相互抗衡
B. 胰高血糖素可升高血糖,甲状腺激素也可升高血糖,二者具有协同作用
C. 长跑中主要由肝糖原与肌糖原分解产生的葡萄糖参与氧化分解提供能量
D. 胰岛B细胞受损,胰岛素分泌不足,血糖浓度持续偏高往往会导致糖尿病
8. 信号分子是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信使,激素作为一种化学信号分子,能实现内分泌细胞与靶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下图为某高等动物分泌的激素X (脂质类激素)和激素Y 的作用机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激素X 可表示性激素,其能促进动物和人生殖细胞的发育
B. c→d 过程为翻译,核糖体的移动方向为B→A
C. 激素Y 作用于细胞膜上的受体,故激素Y 一定是蛋白质类激素
D. 激素X 与a 的结合物可调节翻译过程
9. 假性醛固酮减少症(PHA)患者合成和分泌的醛固酮并未减少,但却表现出缺少醛固酮所致的渗透压调节异常。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Na+几乎全部由小肠吸收且主要经皮肤随汗液排出
B. 人体血钠含量降低使肾上腺皮质合成的醛固酮减少
C. 抗利尿激素增多与患PHA均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D. PHA患者的肾小管和集合管上可能缺乏醛固酮受体
10. 图中甲、乙、丙是神经系统对内分泌系统功能的调节途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中枢神经系统可通过神经递质作用于内分泌腺
B. 由下丘脑释放的激素b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
C. 激素a、b、c分泌后都会通过体液定向运输至靶细胞,与相应受体结合后起作用,最后会被分解失活
D. 三种激素的分泌调节都是分级调节
11. 伤寒沙门氏菌的抗原直接与B细胞结合就能激活B细胞,但不产生记忆细胞。脂多糖(LPS)是该类细菌的主要致病毒素。研发伤寒沙门氏菌LPS疫苗过程中,为初步鉴定多肽A、B模拟LPS抗原特征的相似程度,研究人员利用抗LPS抗体进行检测,部分实验步骤及实验结果如图。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A. 胸腺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是B细胞和T细胞成熟与集中分布的部位
B. 再次感染伤寒沙门氏菌后,人体产生的反应更快、抗体水平更高
C. 图1步骤c中LPS与抗体结合后的复合物会被消洗掉
D. 据图2可知,用多肽A模拟LPS的抗原特性的效果更好
12. “酸生长理论”认为,生长素能使植物细胞膜上存在的非活化质子泵发生活化,活化的质子泵水解ATP,将细胞内的H 运输到细胞壁中,使细胞壁变松弛,促进细胞纵向伸长,进而促进植物生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生长素是植物细胞利用色氨酸合成的非必需氨基酸
B. 植物细胞膜内的H 浓度低于膜外的H 浓度
C. 活化的质子泵运输H 时需要消耗能量,其构象不变
D. 生长素能促进细胞壁酸化从而促进细胞横向生长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每小题备选答案中,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多选、错选、不选得0分。
13. 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会引起突触后膜产生局部的电位变化,称为突触后电位。科学家为了探究突触后电位的特点,做了如下实验。其中甲图中A、B、C为不同神经元的轴突,乙图中字母及箭头分别代表轴突类型及刺激时间点,阈值代表引发动作电位的最小膜电位。下列针对该实验结果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轴突A、B、C释放的均为兴奋性神经递质,都会引起突触后膜的某种离子通道打开
B. 相同刺激强度下单个轴突引发的突触后电位,其大小和持续时间是相对恒定的
C. 连续的低于阈值的单刺激有叠加效应,不同来源的神经递质对突触后神经元效果也可以叠加
D. 突触数量越多,越有利于神经细胞之间的信息联系,越容易引发突触后膜的动作电位
14. 研究发现T细胞表面的PD-1 和癌细胞表面的PD-L1 结合后,T细胞的活性会受到抑制,使其无法识别癌细胞,导致癌细胞的免疫逃逸。来那度胺是一种新型免疫调节剂,临床用于肿瘤的治疗。研究人员利用HepG2细胞(一种肝癌细胞) 对来那度胺的作用机理进行了相关研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HepG2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可能受到损伤,细胞的增殖失去控制
B. 当体内出现癌细胞时,机体主要通过细胞免疫发挥免疫防卫功能
C. HepG2 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减少,其细胞中可能发生多个基因突变
D. 来那度胺可能减少了PD-1和PD-L1 的结合进而增强了T细胞的活性
15. 心脏的搏动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控制,其中副交感神经释放乙酰胆碱,作用于心肌细胞膜上的M型受体,使心肌细胞的收缩受到抑制,心率减慢;交感神经释放的去甲肾上腺素可以和心肌细胞膜上的β-肾上腺素受体结合,使心率加快。但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心脏的作用强度不是等同的。利用心得安和阿托品进行如下实验(心得安是β-肾上腺素受体的阻断剂,阿托品是M型受体的阻断剂)。对两组健康青年分别注射等量的阿托品和心得安各4次,给药次序和测得的平均心率如下图所示。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每一组的每位健康青年共进行了8次心率的测定
B. 注射阿托品后交感神经的作用加强,副交感神经作用减弱
C. 乙酰胆碱与M型受体结合,使得心肌细胞的静息电位绝对值减小
D. 副交感神经对心跳的抑制作用远超过交感神经对心跳的促进作用
16. 科学家利用某植物为材料探究植物侧芽的生长受生长素(IAA)及其他物质的共同影响。
实验一:分别对Ⅱ组、Ⅲ组进行去除顶芽、去除顶芽并在切口涂抹IAA处理后,定时测定三组植物的侧芽长度,结果如图1所示。
实验二:用14CO2饲喂叶片,测定去顶8h时侧芽附近14C放射性强度和IAA含量,结果如图2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1实验Ⅱ组去除了植物的顶端优势,所以侧芽加快生长
B. 32h时Ⅲ组侧芽长度明显小于Ⅱ组的原因是Ⅲ组侧芽生长素浓度偏高
C. 据图2实验结果,推测去顶后向侧芽分配的光合产物增加
D. 去顶8h时,Ⅰ组和Ⅱ组侧芽附近的IAA浓度关系为Ⅰ组大于Ⅱ组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
17. 下图是水稻和玉米的光合作用碳反应示意图。叶绿体中的R酶既可催化五碳糖与CO2反应,又可催化五碳糖与O2反应,进行光呼吸(绿色植物在光照下消耗O2并释放CO2的反应,该反应在CO2浓度相对低而O2相对浓度高时发生)。与水稻相比,玉米叶肉细胞紧密围绕维管束鞘,其中叶肉细胞叶绿体主要与光反应有关,维管束鞘细胞的叶绿体主要与碳反应有关。回答下列问题:
(1)水稻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的色素主要吸收____(光质);水稻光合作用所需的二氧化碳除了来自外界,还可以来自____(生理过程)。
(2)将玉米置于适宜光照下段时间后,取一片正常叶片,经脱色处理后滴加碘液,制作叶片的横切面装片,放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叶肉细胞不变蓝而维管束鞘细胞变蓝,原因是玉米的叶肉细胞____。
(3)玉米的P酶对CO2的亲和力比水稻的R酶更高,在一个密闭透光的小空间,种植的玉米与水稻,生长相对较好是____。在相同适宜条件下,玉米与水稻相比,其光饱和点____(填“相同”或“较高”或“较低”)。
(4)某研究将蓝细菌的CO2浓缩机制导入水稻,水稻叶绿体中CO2浓度大幅提升,其他生理代谢不受影响,但在光饱和条件下水稻的光合作用强度无明显变化。其原因可能是____(答出2点即可)。
18. 果蝇是进行遗传学研究的模式生物,其有3对常染色体(分别编号为Ⅱ、Ⅲ、Ⅳ)和1对性染色体。科研人员培育出果蝇甲品系,其4种突变性状(多翅脉、卷曲翅、短刚毛、钝圆平衡棒)分别由一种显性突变基因控制,(位置如下图),突变基因纯合时胚胎致死(不考虑交叉互换)。请回答:
(1)摩尔根用果蝇做实验材料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其研究方法是_____,雄性果蝇的1个染色体组含有_____条形态、功能不同的染色体。
(2)显性突变是一种由隐性基因突变成显性基因的变异,这种变异的实质是______。果蝇甲品系的雌、雄个体间相互交配,子代果蝇的成活率为______。
(3)为探究果蝇眼色基因(B、b)的位置,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杂交实验(除图中性状外,其它均为隐性性状):
①根据上述结果,并不能判断B、b基因一定位于常染色体上,原因是_______。
②若B、b位于常染色体上,现要通过杂交实验进一步探究其是否位于Ⅱ号染色体上,应先取F1中若干表现型为______雌、雄果蝇在适宜条件下培养,如果眼色基因不在Ⅱ号染色体上,那么理论上后代中紫眼正常翅所占比例为______。
19. 长期夜间长时间使用手机会对人的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科研人员以小鼠为实验材料进行研究发现:①手机光线刺激使得空腹小鼠在食用葡萄糖后的血糖浓度上升幅度高于对照小鼠;②夜间长时间手机光线刺激会扰乱小鼠的生物钟;③适当光照下,切除雌鼠松果体后,卵巢会增生变肥大,而注射褪黑素则会使卵巢重量减轻。光信号引起的部分调节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检测发现,手机光线刺激不影响小鼠体内糖原、脂肪含量以及与血糖平衡有关的激素含量。光信号对棕色脂肪组织产热的调节属于____调节;综合分析,出现①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
(2)褪黑素具有促进睡眠、使小鼠和人等生物形成生物钟的作用。当褪黑素的分泌量过多时,会抑制SCN的兴奋,该调节过程的意义是____。夜间长时间使用手机会____(填“促进”或“抑制”)人体褪黑素的分泌,进而扰乱人体生物钟。
(3)为探究褪黑素是怎样调节性腺发育的,研究人员结合人体下丘脑、垂体和性腺功能的分级调节系统与③结果提出几种假设,并以小鼠为实验对象,利用褪黑素试剂等在适当光照条件进行实验验证。他们提出的其中一种假设是褪黑素可以直接调节性腺的发育,提出的假设还可能是____,写出验证后一假设是否正确的实验思路:____。
20. 新型冠状病毒通过表面的S蛋白与靶细胞膜上的ACE2 受体结合实现入侵。2022年3月11日,国家卫健委印发《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应用方案(试行)》,增加新冠抗原自检试剂盒作为核酸检测的补充手段。抗原检测原理如下图:将样品加入样品垫,溶有样品的液体沿试纸向吸水垫的方向移动。结合垫上吸附有胶体金(聚集后呈红色)标记的两种可移动的物质(新冠抗体1和鼠抗体),T线处固定有新冠抗体2,抗体1和抗体2可与新冠病毒表面的不同位点结合,呈红色。C线处固定有抗鼠抗体的抗体,与鼠抗体结合,也呈红色。通过观察C、T区域是否出现红色进行判断待测样品中是否含有新冠抗原。
(1)机体会清除新型冠状病毒体现免疫系统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功能。
(2)若待测样本中不含新冠病毒,显色结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即为阴性;若检测结果为阳性,则过程中此特异性结合共发生_______次。
(3)新冠病毒的检测方法还有抗体检测和核酸检测。某人的核酸检测呈阴性,但抗体检测为阳性,请解释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国科学家研发了多种新冠疫苗。DNA疫苗在细胞内可进行基因表达产生S蛋白,细胞将S蛋白暴露在细胞表面。与直接注射S蛋白相比,注射 DNA疫苗可以引起人体_________免疫,效果更好。多次注射疫苗对抗体浓度的提升效果十分明显,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科学研究证明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间相互协调,构成人体复杂的调节网络。下图表示神经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其中CRH是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ACTH 是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请回答:
(1)人体的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的需要_____等信息分子的参与,这些信息分子直接与靶细胞上的_____结合,引起靶细胞应答反应而实现调节活动。
(2)人遇到紧急情况时,经过一系列调节会导致糖皮质激素增多,该过程的调节方式为_____,此过程中下丘脑属于反射弧中的_____。
(3)研究表明,发热症状产生原因之一是机体 感染病原体后产生的淋巴因子会刺激下丘脑中的_____中枢,从而进一步导致产热增加引起发烧症状。
(4)长期焦虑和紧张会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更容易被病原体感染。结合图中信息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____。
衡阳市2023级高二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时量:75分钟 分值:100分
考试内容:必修一至选修一第5章第1节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题答案】
【答案】C
【2题答案】
【答案】C
【3题答案】
【答案】B
【4题答案】
【答案】D
【5题答案】
【答案】C
【6题答案】
【答案】D
【7题答案】
【答案】C
【8题答案】
【答案】A
【9题答案】
【答案】D
【10题答案】
【答案】A
【11题答案】
【答案】D
【12题答案】
【答案】B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每小题备选答案中,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多选、错选、不选得0分。
【13题答案】
【答案】BC
【14题答案】
【答案】ACD
【15题答案】
【答案】AC
【16题答案】
【答案】ABC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
【17题答案】
【答案】(1) ①. 红光和蓝紫光 ②. 细胞呼吸和光呼吸
(2)不能进行碳(暗)反应产生淀粉
(3) ①. 玉米 ②. 较高
(4)酶的活性达到最大,对CO2的利用率不再提高;受到ATP以及NADPH等物质含量的限制;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光合作用机制有所不同
【18题答案】
【答案】(1) ①. 假说—演译法 ②. 4
(2) ①. 基因中的碱基对的替换、增添或缺失 ②. 25%
(3) ①. B和b也可能位于X、Y染色体同源区段 ②. 红眼卷曲翅 ③. 1/12
【19题答案】
【答案】(1) ①. 神经 ②. 手机光线刺激使棕色脂肪组织细胞对葡萄糖摄取量降低
(2) ①. 使褪黑素的含量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机体的稳态 ②. 抑制
(3) ①. 褪黑素通过作用于垂体(或下丘脑)调节性腺的发育 ②. 将小鼠随机分成两组,一组注射适量褪黑素试剂,一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一段时间后测定并比较两组小鼠促性腺激素(或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浓度
【20题答案】
【答案】(1)免疫防御
(2) ①. 只有 C处出现红色 ②. 3
(3)感染过新冠病毒且已康复或已接种新冠疫苗
(4) ①. 细胞 ②. 机体再次接触相同抗原,记忆 B 细胞迅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产生了大量抗体
【21题答案】
【答案】(1) ① 激素、淋巴因子和神经递质 ②. (特异性)受体
(2) ①. 神经——体液调节 ②. 效应器
(3)体温调节 (4)长期焦虑和紧张可引起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多,抑制免疫系统产生淋巴因子,(使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