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9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0-20 21:10: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教学目标
1.学习默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了解作者,学习本课生字词语。
3.精读第二自然段,品味准确、传神的语言描写,学习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并运用景物描写的方法写一段话。
4. 精读“三味书屋”部分,理解先生这个人物形象,学习通过动作、语言、外貌描写人物的写法。
教学重点:
学习默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精读第二自然段,品味准确、传神的语言描写。
2. 精读“三味书屋”部分,理解先生这个人物形象。
3.学习通过动作、语言、外貌描写人物的写法。
教学难点:
1.学习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
2. 运用景物描写的方法写一段话。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童年是一首歌,节奏欢快;童年是一幅画,色彩绚丽。同学们,你们的童年有什么趣事呢?(学生发言)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到百草园中去探秘鲁迅先生的童年趣事。(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
1.作者简介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且介亭杂文》等。
本文选自《朝花夕拾》,《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里面共10篇散文,回忆了鲁迅先生从少年到青年时的一些事。最先发表在《莽原》上。
2.学习生字词
确凿 záo 菜畦 qí 桑椹 shèn 油蛉 líng
蟋蟀 shuài 斑蝥 máo 攒 cuán 敛 liǎn
觅食 mì 竹筛 shāi 秕谷 bǐ 锡箔 xī bó
书塾 shú 蝉蜕 tuì 拗 ǎo 倜傥 tì tǎng
人迹罕至 hǎn :少有人来。
人声鼎沸 dǐng:形容人声喧闹,像水在鼎中沸腾一样。
三、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回答问题:
出示默读提示:动眼不动嘴;边读边想边勾画。
问题:
1.文章写了几部分内容?分别是什么?
2.哪些段落写百草园?哪些段落写三味书屋?这两部分是怎样连接起来的?
四、学习“百草园”部分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百草园是一个怎样的园子?(用文中词语回答)
学生发言
明确:“很大”、“只有一些野草”、“乐园”。
2.只有一些野草的园子你们喜欢吗?为什么鲁迅先生小时候却把它当作乐园呢?请同学们默读2-8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思考:你对百草园中的什么最感兴趣?
出示默读提示:动眼不动嘴;边读边想边勾画
⑴学生默读勾画
⑵集体反馈:
(一)美女蛇的故事:
①你为什么喜欢这个故事?(神秘、恐怖、刺激……)
②有人说这个故事很多余,没必要写。你认为呢?(不能删除,否则无法体现出百草园的神秘感)
③听美女蛇的故事还真是让人快乐有刺激。
(二)雪地捕鸟:
①你为什么喜欢这一处?(学生发言)
②如果让你在大雪天捕鸟,你会怎么捕?(学生发言)
③大家看看鲁迅先生小时候是怎样捕鸟的?默读第7自然段,圈出捕鸟的动词。请一位同学上台圈画。
④通过这些动词我们仿佛看到了鲁迅先生捕鸟时的一举一动,雪地捕鸟还真是一件让人快乐的事。(板书:事)
(三)有趣的动植物:
①学生发言,某某景物有什么特点?
②这些动植物还真是百草园中的一大乐景。
③有趣的景物这么多,它们有静态,有动态,有近景,有远景,有视觉,有听觉,还有味觉。你能找到它们吗?请一位同学上台标记,其他同学在书上标记。
④大家标记的这些我们把它总结起来,就是景物描写的方法(出示:写景方法、抓住、动静结合、远近结合、多感官结合)
⑤师念句子,请同学们发现这两句的特点?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
明确:都用了修辞
⑥出示“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哪个内容是强调的重点?(“单是……”)
前两个“不必说”能删掉吗?(为“单是……做铺垫”,也丰富了景物,显出了乐趣之多)
⑦齐读第2自然段,体会作者的写景方法。
⑧写作训练
写一段话,描写校园景物
要求:
1.用上“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这个句式。
2.用上写景方法。
3.200字左右。
学生写作
交流展示
六、学习“三味书屋”部分
百草园如此有趣,这里有乐景、乐闻、乐事,的确是个乐园。那三味书屋里又是怎样的情形呢?
请同学们默读10-24自然段,思考:
1.先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从文中哪里可以看出来?
2.你觉得三味书屋的生活是怎样的?用一个词概括
学生默读
集体反馈:
1.从先生的外貌可见先生是一个质朴方正、德高望重的人。
从先生的语言可见先生很严厉。
从先生的动作可见先生和蔼宽容。
总结:先生是一个看似严厉实则宽容和蔼的人。从这里我们可以学到写人的方法: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能让人物更生动立体。
2.三味书屋的生活很快乐开心:可以折腊梅、喂蚂蚁、做游戏、画画儿……
三味书屋的生活很枯燥单调:没有丰富多彩的课程,还要学习深奥枯燥的课文。
七、对比思考,探究主题
在“我”眼中百草园的生活和三味书屋的生活有什么异同?
学生发言
明确:
同:都很快乐有趣
异:在百草园中“我”可以无拘无束。
在三味书屋中“我”受先生的限制,不自在。
总结:这种不同就是“我”的成长过程:从百草园的游戏玩耍到三味书屋的读书学习,“我”从一个小顽童变成了一个小学生。“我”长大了!
八、总结
学了这篇课文,你们有什么感想?你们长大了吗?你认为什么才是真正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