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
教学目标
1. 揣摩文中生动的细节描写,概括并比较三只猫不同的特点和命运。。
2. 体会作者对第三只猫之死的悔恨之情,思考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教学重点:
揣摩文中生动的细节描写,概括并比较三只猫不同的特点和命运。
教学难点:
品读、揣摩重点语句,体会文章蕴含的人生哲理。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一个爱猫的家庭最终“永不养猫”其间发生了什么事情?让我们一起走进郑振铎带给我们的文本《猫》。
【设计意图】强烈的对比引起孩子的学习兴趣,直接引入文本。
(二)检查预习,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并试着选用其中的词语概括文章内容。
虐待( )蜷伏( )怂恿( )畏罪潜逃( )
惩戒( )辩诉( )冤枉( )怅然( )妄下断语( )
2.试着选用其中的词语(3个左右)概括文章内容。
【设计意图】检查学生对词语的掌握程度并学以致用,借助刚学过的词语概括文章内容,检查学生对课文整体把握程度。
(三)整体感知,走进文本——说猫
1.作者笔下的三只猫,特点不同,命运各异,直接摘录或者自己概括完成下表。
第一只猫 第二只猫 第三只猫
来历 从隔壁要来的
外形 花白的毛,“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
性情
在家中的地位
结局 病死
2.你认为我家三次养猫经历中共同点有哪些?
预设:来历随意,给家庭生活增添了许多内容,结局总是亡失,对三只猫的亡失我很难过。
【设计意图】对比手法找异同,训练学生提炼信息的能力,这个问题的设计让学生理解对猫有着不同态度,这是跟人的喜爱程度密切相关。而比较探究“我”对第三只猫更难过的背后原因,是因为如果抓住这个问题深挖细嚼,就会触及作品蕴含的深刻寓意和主题。
(四)合作探究——走进猫
1.对于三只猫的亡失,“我”都很难过,请你在文中找出表达难过情感的语句。
⑴我心里也感着一缕的酸辛,可怜这两个月来相伴的小侣!
⑵我也怅然地,愤恨地,在诅骂着那个不知名的夺去我们所爱的东西的人。自此,
我家好久不养猫。
⑶我心里十分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枉
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
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针!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三个语句比较难过程度的加深,如果说“好久”表达了“我”因为守护不住生命内心十分痛心与惋惜,那么后者的“永不”则抒发了绝然毅然的情绪,内心的痛悔之意完全被递进,被深化了。“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针!”比喻句生动写出我的难过。
2.请你试一试,标注应重读的关键词,选择合适的语气、语调,读出我更难过的情感。
我心里十分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针!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设计意图】妄下断语、无抵抗、暴怒、虐待,针、刺我良心的针等,比喻句的使用和关键词的把握,训练学生的语感和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3.跳读文章15-34段,注意提取关键信息,思考下面的问题。
⑴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 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
屋脊上,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两只猫的亡失的更难过得多,你觉得原因是什么?它的冤死仅仅是我一个人的过失吗?
【设计意图】作品中“我”的忏悔是出于良心的自责,在我看来,“我”和猫在这件事情上的区别在于我能说话,它却不能;“我”是强势,它是弱势;我是施暴者,它是受虐者。“我”把这件事情比作针刺,针刺伤口小却深,映衬了这虽然是小事,愧疚极深,引导学生逐渐走入成人世界。
⑵猜一猜下列三句话分别是谁说的?请你选择适切的语气、语调完成对话,并思考他们在这次事件中有责任吗?
①鸟死了一只,一条腿被咬去了,楼板上都是血。是什么东西把它咬死的?
② 一定是猫,一定是猫!
③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它常常对鸟笼张望着,我早就叫张妈要小心了。张妈!你为什么不小心?!
⑶品味“于是猫的罪证证实了”这句话中“于是”的意味。
【设计意图】重点突破教学重、难点,从关键的语句入手,深入探讨作者的思想感情及作者要探讨的人性中的弱点,自私自利、漠视生命等。
(五)结合背景链接,探究文章主旨。
1.结合文中人物语言描写探究“我家养了好几次的猫,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原因是
什么?
⑴刚才遇到隔壁周家的丫头,她说,早上看见我家的小猫在门外,被一个过路的人捉去
了!
鸟死了一只,一条腿被咬去了,楼板上都是血。是什么东西把它咬死的?
⑵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它常常对鸟笼张望着,我早就叫张妈要小心了。张妈!你为什么不小心?!
一定是猫,一定是猫!
⑶猫,猫!又来吃鸟了!
2.背景链接:郑振铎的著作主要探究的是自由平等、个性解放等社会问题。小说《猫》
最初发表在1925年,他在作品中毫不讳饰地表达了自己同情弱小、无辜,谴责专制、强权,弘扬公道、民主、博爱的思想和心情。
【设计意图】重点突破教学重、难点,把握文章主旨,从关键的语句入手,不断回读原文,再次探讨“我家养了好几次的猫,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的原因就是深入探讨作者的思想感情,探讨人性中的弱点,作者对社会问题的深深思索。
(六)拓展与提升——说人
一个家庭,三次养猫,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其中蕴含着深刻的生活哲理,谈谈本课的收获。对文中的“我”、黑猫、妻子、周家的丫头、张妈,你想说点什么,请用下列句式尽情发挥:
“(对于) ”,我想对你说“ ”
(七)课堂小结:一个家庭三次养猫,却让我们读出了人性中值得大家思索的问题,或许这就是文学的魅力吧。
【设计意图】文章探讨了生活中人性的弱点,就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这一点,在以后的生活中尽量避免,因此回到原文,通过一个固定句式,探讨学生对这堂课的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