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育才中学2015年苏科版八年级下册单元测试卷《第8章 力》(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育才中学2015年苏科版八年级下册单元测试卷《第8章 力》(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9.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6-02-28 14:50: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第8章 力》2015年单元测试卷(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育才中学)
 
一、选择题
1.学习了惯性的知识后,某同学有了如下认识,其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时的惯性比静止时的惯性大
B.自由下落的物体没有惯性
C.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D.地球上的物体具有惯性,在太空中的物体没有惯性
 
2.在匀速行驶的火车上,一位乘客发现自己头顶正上方的车厢顶棚上有一小水滴正要下落,这滴水下落后,将要落在(  )
A.此乘客的座位前面 B.此乘客的头上
C.此乘客的座位后面 D.此乘客的左侧肩膀上
 
3.汽车在平直的高速公路上匀速直线运动,下面说法中是平衡力的是(  )
A.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和汽车对地面的压力
B.汽车的重力和汽车对地面的压力
C.汽车的牵引力和汽车的重力
D.汽车受到的牵引力和汽车受到的阻力
 
4.一气球受到竖直方向一对平衡力的作用,则气球(  )
A.一定静止 B.一定匀速向上运动
C.可能加速向下运动 D.可能匀速向右运动
 
5.下列给出了几种事例,其中利用惯性的是(  )
①从树上掉下的苹果;
②司机为节省燃油,在汽车进站时,提前关闭油门;
③锤头松了,把锤柄的一端在物体上撞击几下
④跳远运动员都是跑一段距离才起跳;
⑤公共汽车的乘务员,时常提醒乘客扶住车的扶手,待车停稳后再下车.
A.①②③⑤ B.②③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6.蹲着的人,当突然快速站立起来时,会觉得头有点昏,这是因为(  )
A.头脑里的血液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状态向下流动,造成轻微的脑贫血
B.头脑里的血液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状态向上运动,造成轻微的脑贫血
C.一定是生病了
D.以上说法都不对
 
7.对于牛顿第一定律说法正确的是(  )
A.直接证明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是做不出来的,因此该定律不能肯定是正确的
B.直接证明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虽然不能做出来,但是可以经过科学推理而得出,因此该定律是正确的
C.直接证明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是可以做出来的,因此该定律肯定是正确的
D.选用优质的材料,一定能用实验来直接证明该定律
 
8.一个重为100N的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处于静止状态,当用60N的力竖直向上提它时,物体所受合力是(  )
A.40N,方向竖直向上 B.40N,方向竖直向下
C.0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9.如图所示,人沿水平方向拉牛,但没有拉动.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绳拉牛的力与牛拉绳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B.绳拉牛的力与地面对牛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C.绳拉牛的力与牛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D.绳拉牛的力小于地面对牛的摩擦力
 
10.手握住一个瓶子,瓶子的开口向上静止在手中不动,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瓶子静止在手中,是由于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B.随着手所施加的压力增大,瓶子受到的摩擦力也增大
C.手握瓶的力增大时,瓶子所受摩擦力并未增大
D.向瓶内注水后瓶仍静止,即使手握瓶的力大小不变,瓶所受摩擦力也将增大
 
 
二、填空题
11.人站在公交车上,当汽车突然启动时,人会向      倒,这是因为人的脚受到车厢底面      力作用,使脚的底部随车一起      ,可是人的上半身由于      而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人出现上述现象.
 
12.图示是同学们做过的物理实验情景图.请你对这个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并得出实验结论.迅速击打硬纸板,上面的鸡蛋落入杯中,说明:      .
 
13.一个高空跳伞运动员,体重为500N,在下落时,速度逐渐增大,则此时空气阻力一定      500N,若跳伞运动员以5m/s速度匀速下落时,空气对他和降落伞的阻力      500N,若他快要地面时,调整降落伞,使伞和运动员开始减速,此时空气对他和降落伞的阻力一定       500N(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4.重50N的物体,在水平方向受到12N的拉力作用,沿水平方向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物体此时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      ,方向      .
 
15.如图所示,水平桌面足够长,不计托盘质量和滑轮与绳的摩擦.物体A重10N,当物体B重2N时,物体A保持静止,这时A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N;当物体B重3N时,物体A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一段时间托盘着地,此后物体A做      运动,受到的摩擦力是      N,方向      .
 
16.沿水平方向匀速推动一张质量为10kg的课桌,课桌受到地面的阻力为20N,则人用的推力是      N;同时桌子受到地面的支持力为      N,方向是      .
 
17.正在上升的氢气球,下端拴一个小装饰物,当升空到某高度时,忽然绳子断裂,装饰物开始时将先      运动,这是由于      缘故.
 
18.运动员踢出足球后,足球还会在地面上滚动一段距离,这是由于足球具有      的缘故,但在这个过程中滚动速度会越来越小,这是由于它受到      作用的缘故.
 
19.挂在汽车行李架上的水壶突然向左摆动,则说明汽车在向      (选填“左”、或“右”)转弯.
 
20.小英同学在超市购物时,用5N的水平力推着一辆小车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时小车受到的阻力是      N.突然,小英发现前面有一个小孩,她马上用10N的水平力向后拉小车,使小车减速,在减速运动的过程中,小车所受的合力为      N(假设小车所受阻力的大小不变).
 
21.许多交通事故造成的损失与伤害,是与物体具有惯性有关的.为了减少此类事故的再发生,在公路交通管理中有许多要求和措施.就你所知,填写出任意两条.①      ;②      .
 
22.为了能够灵活地改变速度、调整方向,歼击机不仅做得轻巧,作战中有时还需要甩掉副油箱;让足球和铅球都静止地面,足球轻轻一踢就能动起来,但使铅球运动起来却不那么容易.请你分析以上情景,提出一个你认为应该探究的问题:      .
 
 
三、作图题
23.如图所示,一物体在水平传送带上匀速向右运动,画出物体的受力示意图.
 
24.如图所示,一气象探测器随气球一起加速上升,如不计空气阻力和风力的影响,画出这时探测器的受力示意图.
 
 
四、实验与探究
25.如图所示的实验中,在小车上竖放一木板
(1)当突然向右拉动小车时,你看到的现象是      .
(2)当向右匀速运动的小车突然停下时,你看到的现象是      .
(3)若小车的上表面光滑,则第(2)次实验中,当小车突然停下来时,请你猜想一个合理的现象是      .
(4)上面你看到或猜想的现象都是由于      引起的.
 
26.小华同学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时,选用了一个木块、两滑轮、一些砝码、细线及普通桌面,整个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他已经知道了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可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于是他选择让木块匀速直线运动来探究F1与F2的关系.他的实验结果是:当左盘中砝码为100g,右盘中加150g的砝码时,木块恰能向右匀速直线运动,因此,他认为两个力平衡时,其大小不必相等.
(1)小华同学的结论显然是错误的,这是因为他的探究方法不科学,你认为他的探究方法不科学的原因是什么?
(2)请你对他的实验做一些改进,写出你认为比较科学的探究方法.
 
27.生活中,常会见到物体从高处下落的运动.如用手拿着一个小球和一张纸片,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小球和纸片.我们看到小球先落地,纸片后落地,如图(a)所示.美国宇航员大卫?斯科特在登上月球后,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锤子和羽毛,看到它们同时落到月球表面,如图(b)所示.
通过对图(a)与图(b)所提供的情景的对比,
(1)使我们知道造成纸片比铁球下落慢的主要原因是      
(2)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28.如图所示是小明与小强同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方案.
(1)在实验中“同样条件”是指同一      、同一      、同一      ;“不同条件”是指      ;
(2)小车在三种不同材料的水平面上运动距离不等,说明了      ;
(3)由此实验推理可得出的结论是:      .
 
 
五、综合应用
29.一辆小车,总质量为500kg,在水平路面上运动的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是车重的0.05倍.
(1)小车静止时,用200N水平拉力拉小车,小车受到的阻力为多大?
(2)当水平拉力为多大时,小车恰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3)当小车受到的水平拉力达350N时,小车所受的摩擦力变化吗?此时你认为小车做什么样的运动?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第8章 力》2015年单元测试卷(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育才中学)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学习了惯性的知识后,某同学有了如下认识,其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时的惯性比静止时的惯性大
B.自由下落的物体没有惯性
C.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D.地球上的物体具有惯性,在太空中的物体没有惯性
【考点】惯性.
【专题】运动和力.
【分析】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解答】解:A、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而与其他因素无关,所以此选项是错误的;
B、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那么就不存在没有惯性的物体,所以此选项是错误的;
C、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所以此选项是正确的;
D、不存在没有惯性的物体,所以此选项是错误的;
故选C.
【点评】惯性是物理学中的一个性质,它描述的是物体能够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的性质,不能和生活中的习惯等混在一起.解答此题要注意:一切物体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惯性只有在受力将要改变运动状态时才体现出来.
 
2.在匀速行驶的火车上,一位乘客发现自己头顶正上方的车厢顶棚上有一小水滴正要下落,这滴水下落后,将要落在(  )
A.此乘客的座位前面 B.此乘客的头上
C.此乘客的座位后面 D.此乘客的左侧肩膀上
【考点】惯性现象.
【专题】运动和力.
【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惯性是指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
【解答】解:惯性是物体的一种特性,是指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
在匀速行驶的火车的车厢里的人,他正上方的小水滴由静止开始下落,物体由于具有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即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者说与火车相对静止的运动状态,所以小水滴落下的位置在抛出点的正下方,即落入乘客的头上.
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惯性的理解和掌握.惯性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在学习中要注意细心观察,认真领会,用所学惯性知识解决相关的物理问题.
 
3.汽车在平直的高速公路上匀速直线运动,下面说法中是平衡力的是(  )
A.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和汽车对地面的压力
B.汽车的重力和汽车对地面的压力
C.汽车的牵引力和汽车的重力
D.汽车受到的牵引力和汽车受到的阻力
【考点】平衡力的辨别.
【专题】应用题;运动和力.
【分析】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受到的一定是平衡力,而一对平衡力必须符合四个条件,即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作用在一条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对照选项中的描述,看是否同时符合以上四个条件,即可做出判断.
【解答】解:A、汽车受到的支持力受力物体是汽车,汽车对地面的压力受力物体是地面,两个力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因此不是一对平衡力,不合题意;
B、汽车受到的重力受力物体是汽车,汽车对地面的压力受力物体是地面,两个力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因此不是一对平衡力,不合题意;
C、汽车所受到的牵引力在水平方向上,汽车的重力是竖直方向,两个力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大小也不能确定,因此不是一对平衡力,不合题意;
D、汽车的牵引力和汽车受到的阻力,符合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作用在一条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四个条件,是一对平衡力,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牢记二力平衡的四个条件,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同时注意平衡力与一对相互作用力的区别,这是此类问题的易错点.
 
4.一气球受到竖直方向一对平衡力的作用,则气球(  )
A.一定静止 B.一定匀速向上运动
C.可能加速向下运动 D.可能匀速向右运动
【考点】平衡力的辨别.
【分析】此题是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来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当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时,物体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或者是处于静止状态.
【解答】解:从题意可得:气球受到一对平衡力的作用,故气球一定是处于平衡状态,即气球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或者处于静止状态.故D项正确.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获取好题目中所提供的有用信息: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5.下列给出了几种事例,其中利用惯性的是(  )
①从树上掉下的苹果;
②司机为节省燃油,在汽车进站时,提前关闭油门;
③锤头松了,把锤柄的一端在物体上撞击几下
④跳远运动员都是跑一段距离才起跳;
⑤公共汽车的乘务员,时常提醒乘客扶住车的扶手,待车停稳后再下车.
A.①②③⑤ B.②③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考点】惯性.
【专题】运动和力.
【分析】判断某一现象是否利用了惯性,主要看物体是否在这一现象中由于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而被利用.
【解答】解:①从树上掉下的苹果是由于地球的吸引力;
②司机为节省燃油,在汽车进站时,提前关闭油门,利用了惯性;
③锤头松了,把锤柄的一端在物体上撞击几下撞击时,锤柄停止,锤头由于惯性继续运动而套在锤柄上;
④跳远运动员助跑一段距离才起跳,是利用惯性这样才能跳得更远一些;
⑤公共汽车的乘务员,时常提醒乘客扶住车的扶手,待车停稳后再下车,是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
综上分析利用惯性的是②③④.
故选C.
【点评】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有时我们要利用物体的惯性,有时我们要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多注意哪些现象是利用惯性,哪些是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
 
6.蹲着的人,当突然快速站立起来时,会觉得头有点昏,这是因为(  )
A.头脑里的血液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状态向下流动,造成轻微的脑贫血
B.头脑里的血液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状态向上运动,造成轻微的脑贫血
C.一定是生病了
D.以上说法都不对
【考点】惯性.
【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惯性是物体本身所具有性质,是物体固有的属性,这种性质不随外界条件及运动状态的改变而改变.
【解答】解:蹲着的人,当突然快速站立起来时,会觉得头有点昏,
是因为头脑里的血液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状态向下流动,
所以选项A正确,选项B、C、D错误;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惯性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7.对于牛顿第一定律说法正确的是(  )
A.直接证明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是做不出来的,因此该定律不能肯定是正确的
B.直接证明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虽然不能做出来,但是可以经过科学推理而得出,因此该定律是正确的
C.直接证明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是可以做出来的,因此该定律肯定是正确的
D.选用优质的材料,一定能用实验来直接证明该定律
【考点】牛顿第一定律.
【专题】错解分析题.
【分析】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推理概括得出的规律;它告诉我们物体在不受力的作用时保持静止状态或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解答】解: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推理概括出来的科学理论,而不是直接通过实验得出的,故A选项错误、B选项正确;
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物体在不受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者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只是一种理想状态,无论选用怎样优质的材料,也不能用实验来直接证明该定律;故CD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此题是一道有关牛顿第一定律的基础性的试题,解答时把握好: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推理概括出来的科学理论,而不是直接通过实验得出的;再就是物体在不受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者是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8.一个重为100N的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处于静止状态,当用60N的力竖直向上提它时,物体所受合力是(  )
A.40N,方向竖直向上 B.40N,方向竖直向下
C.0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考点】力的合成与应用.
【专题】压轴题;推理法.
【分析】在生活中,若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物体受力平衡、受合力为0,据此分析.
【解答】解:当用60N的力竖直向上提100N的物体时,提不动,物体还静止,物体受力平衡、受到的合力为0.
故选C.
【点评】理解:物体不受外力或受合力为0,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9.如图所示,人沿水平方向拉牛,但没有拉动.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绳拉牛的力与牛拉绳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B.绳拉牛的力与地面对牛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C.绳拉牛的力与牛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D.绳拉牛的力小于地面对牛的摩擦力
【考点】平衡力的辨别;力与运动的关系.
【专题】运动和力.
【分析】(1)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功)时,所受的力就是平衡力.
(2)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3)相互作用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解答】解:A、绳拉牛的力和牛拉绳的力,分别作用在牛和绳上面,是一对相互作用力,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因为牛处于静止状态,所以绳拉牛的力与地面对牛的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该选项说法正确;
C、绳拉牛的力与牛受的重力,二者不是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不符合平衡力的条件,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由于牛没有被拉动,因此绳拉牛的力等于地面对牛的摩擦力,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B.
【点评】绳拉牛,牛不动,牛在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和支持力,水平方向上受到拉力和摩擦力,重力和支持力是平衡力,拉力和摩擦力的平衡力.
 
10.手握住一个瓶子,瓶子的开口向上静止在手中不动,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瓶子静止在手中,是由于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B.随着手所施加的压力增大,瓶子受到的摩擦力也增大
C.手握瓶的力增大时,瓶子所受摩擦力并未增大
D.向瓶内注水后瓶仍静止,即使手握瓶的力大小不变,瓶所受摩擦力也将增大
【考点】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
【专题】重力、弹力、摩擦力.
【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二力平衡的条件:同物、同线、等值、反向,这四个方面缺一不可.
【解答】解:A、瓶子静止在手中,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判断此时瓶子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摩擦力等于其本身的重力,二者是一对平衡力,故A说法正确;
B、握力变大,但瓶子仍静止,摩擦力仍与重力为平衡力,摩擦力仍等于重力,摩擦力大小不变,故B说法错误;
C、由B分析可知,瓶子受到的摩擦力不变,故C说法正确;
D、若向瓶内注水的过程中瓶仍静止,说明此时的瓶子在竖直方向上仍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所以即使手握瓶的力大小不变,瓶所受到的摩擦力也将增大.故D说法正确.
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的理解和掌握,此题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解答时特别要注意静摩擦力和其它摩擦力的区别.
 
二、填空题
11.人站在公交车上,当汽车突然启动时,人会向 后 倒,这是因为人的脚受到车厢底面 摩擦 力作用,使脚的底部随车一起 运动 ,可是人的上半身由于 惯性 而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人出现上述现象.
【考点】惯性现象.
【专题】运动和力.
【分析】任何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叫惯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据此分析回答.
【解答】解:人站在公交车上,当汽车突然启动时,人的脚受到车厢底面摩擦力的作用,使脚的底部随车一起运动,可是人的上半身由于惯性而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人会向后倒.
故答案为:后;摩擦;运动;惯性.
【点评】此题的关键是把人分成上半身和下半身两部分,分析清楚哪部分受力改变运动状态,哪部分运动状态没变.
 
12.图示是同学们做过的物理实验情景图.请你对这个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并得出实验结论.迅速击打硬纸板,上面的鸡蛋落入杯中,说明: 物体具有惯性 .
【考点】惯性.
【专题】运动和力.
【分析】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在观察惯性现象时先看其原来处于何种状态,再看其后来处于什么状态.
【解答】解:由图可知,迅速击打硬纸板,硬纸板受到力的作用而飞出;板上的鸡蛋依然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水平方向上)而落入杯中.这说明:物体具有惯性.
故答案为:物体具有惯性.
【点评】在解答时应结合图片先找到对应的知识点,再分析实验现象进行解答.
 
13.一个高空跳伞运动员,体重为500N,在下落时,速度逐渐增大,则此时空气阻力一定 小于 500N,若跳伞运动员以5m/s速度匀速下落时,空气对他和降落伞的阻力 等于 500N,若他快要地面时,调整降落伞,使伞和运动员开始减速,此时空气对他和降落伞的阻力一定 大于  500N(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考点】力与运动的关系.
【专题】运动和力.
【分析】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根据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进行分析.
【解答】解:
因为跳伞运动员下落时,速度逐渐增大,说明跳伞运动员受力不平衡,即阻力小于重力,故阻力一定小于500N;
当跳伞运动员以5m/s速度匀速下落时,跳伞运动员受平衡力作用,即阻力等于重力,阻力等于500N;
伞和运动员减速下落时,说明跳伞运动员受力不平衡,即阻力大于重力,故阻力一定大于500N.
故答案为:小于;等于;大于.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二力平衡条件及应用,知道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物体受力平衡;若速度变化,则受力不平衡.
 
14.重50N的物体,在水平方向受到12N的拉力作用,沿水平方向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物体此时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 12N ,方向 水平向左 .
【考点】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摩擦力的大小;摩擦力的方向.
【分析】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物体,受平衡力的作用;平衡力满足的条件是:“同一物体”、“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根据平衡力具备的四个条件,可求出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
【解答】解:由于物体沿水平方向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故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在水平方向上,拉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摩擦力大小为12N,方向为水平向左.
故答案为:12N;水平向左.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受到的一定是平衡力的作用.
 
15.如图所示,水平桌面足够长,不计托盘质量和滑轮与绳的摩擦.物体A重10N,当物体B重2N时,物体A保持静止,这时A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2 N;当物体B重3N时,物体A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一段时间托盘着地,此后物体A做 减速 运动,受到的摩擦力是 3 N,方向 水平向左 .
【考点】摩擦力的大小;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
【专题】应用题;重力、弹力、摩擦力.
【分析】(1)物体A只要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所受到力一定是平衡力;
(2)一对平衡力的特点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3)物体B落地时,从惯性和物体A的受力情况两方面去分析.
(4)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5)摩擦力的方向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解答】解:当物体B重为2N时,物体A静止,此时物体A所受到的摩擦力和物体A向右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此时物体A向右的拉力F=GB=2N,故f=2N,所以受到的摩擦力是2N;
物体A向右匀速运动时,此时物体A所受到的摩擦力和物体A向右的拉力也是一对平衡力,此时物体A向右的拉力F′=f′=GB′=3N,故此时受到的摩擦力为3N;
当物体B落地时,不再对物体A施加拉力,物体A由于惯性将继续向右运动,由于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趋势方向相反,故该物体所受的摩擦力水平向左,且物体做减速运动;
此时仍然是物体A在水平桌面上运动而产生的摩擦,即在压力不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的情况下,所受摩擦力也不变仍为3N.
故答案为:2;减速;3;水平向左.
【点评】此题综合了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惯性、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知识点,通过本题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不拘泥于一种形式,从而提高用物理知识和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16.沿水平方向匀速推动一张质量为10kg的课桌,课桌受到地面的阻力为20N,则人用的推力是 20 N;同时桌子受到地面的支持力为 98 N,方向是 竖直向上 .
【考点】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专题】运动和力.
【分析】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所受的力即为平衡力;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即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条直线上,且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解答】解:∵课桌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课桌在水平方向上处于平衡状态,则在水平方向上受的力是平衡力;
即阻力和推力是一对平衡力;
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阻力和推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而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人用的推力等于课桌所受到的阻力,大小为20N.
在竖直方向受重力和支持力作用,二力是一对平衡力,故支持力:F=G=mg=10kg×9.8N/kg=98N,方向竖直向上.
故答案为:20;98;竖直向上.
【点评】本题考查了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关键知道物体在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分别受到平衡力作用.
 
17.正在上升的氢气球,下端拴一个小装饰物,当升空到某高度时,忽然绳子断裂,装饰物开始时将先 向上 运动,这是由于 惯性 缘故.
【考点】惯性.
【专题】运动和力.
【分析】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解答】解:气球和重物一起上升,当到达一定高度后,绳子断开,物体与气球脱离,这个物体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向上的运动状态,所以物体要继续上升一段距离.
故答案为:向上,惯性.
【点评】此题比较容易忽略物体由于惯性继续上升一段距离这个过程.
 
18.运动员踢出足球后,足球还会在地面上滚动一段距离,这是由于足球具有 惯性 的缘故,但在这个过程中滚动速度会越来越小,这是由于它受到 地面摩擦力 作用的缘故.
【考点】惯性;力的作用效果.
【专题】应用题.
【分析】(1)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解答】解:踢出去的足球由于惯性,仍向前运动,但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阻力作用,所以会运动得越来越慢,最后停下来.
故答案为:惯性;地面摩擦力.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惯性和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是一道基础题,比较简单.
 
19.挂在汽车行李架上的水壶突然向左摆动,则说明汽车在向 右 (选填“左”、或“右”)转弯.
【考点】惯性现象.
【专题】应用题;运动和力.
【分析】物体本身具有的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据此分析回答.
【解答】解:在行驶的火车中,原来行李架上的水壶和火车一起向前运动,当汽车正在向右转弯时,由于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前运动,所以水壶突然左摆.
故答案为:右;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惯性现象的了解和掌握.惯性现象在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学习中要注意联系实际,用所学惯性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0.小英同学在超市购物时,用5N的水平力推着一辆小车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时小车受到的阻力是 5 N.突然,小英发现前面有一个小孩,她马上用10N的水平力向后拉小车,使小车减速,在减速运动的过程中,小车所受的合力为 15 N(假设小车所受阻力的大小不变).
【考点】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力的合成与应用.
【专题】计算题;压轴题.
【分析】解答此题,关键是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首先是明确存在哪些力以及哪些力在题设中对结论有用,然后是确定力的方向,接着对力的关系进行分析.在题目所提供的第一种情境中,主要运用二力平衡的相关知识进行分析计算;第二种情境,主要是确定力的方向,然后运用力的合成进行分析计算.需要注意的是,第二种情境下,小车在减速时仍然向前运动,但并没有受到水平向前的力,仅仅是惯性使然,同时,物体在同种物体表面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不论速度大小,受到的摩擦阻力都相等,所以10N的力和阻力5N都是水平向后作用的.
【解答】解:(1)在第一种情境中,购物小车在5N的水平推力作用下在地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即处于一种平衡状态,所以说,购物小车受到了平衡力的作用,经分析可知,此时水平方向上只存在两个力:水平向前的推力和水平向后的阻力,这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即5N.
(2)在第二种情境中,水平方向只存在两个力:水平向后的拉力10N和水平向后的阻力5N,因两者方向相同,所以,合力为5N+10N=15N.
故答案为:5;15.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同学们对二力平衡和力的合成的掌握以及分析能力,在分析本题时,有两点很重要:一是物体在相同的表面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不论速度如何,其受到的接触面摩擦阻力都是固定不变的;二是不要惯性错当成一种力进行分析.
 
21.许多交通事故造成的损失与伤害,是与物体具有惯性有关的.为了减少此类事故的再发生,在公路交通管理中有许多要求和措施.就你所知,填写出任意两条.① 禁止超载 ;② 保持车距 .
【考点】惯性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分析】惯性是造成交通事故的主要因素之一.充分考虑惯性会带来的现象:运动的车辆不会马上停下来;减小车辆的惯性.这都是应考虑的措施与要求.
【解答】解: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运动的车辆由于惯性仍要向前运动,容易造成车祸.保持车距,可以减少车辆的碰撞.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决定因素,减小车的质量可以使车尽快停下来,减少车祸.
故此题答案为:①禁止超载;②保持车距等
【点评】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答案并不唯一,车速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22.为了能够灵活地改变速度、调整方向,歼击机不仅做得轻巧,作战中有时还需要甩掉副油箱;让足球和铅球都静止地面,足球轻轻一踢就能动起来,但使铅球运动起来却不那么容易.请你分析以上情景,提出一个你认为应该探究的问题: 惯性和质量有什么关系 .
【考点】惯性.
【专题】简答题;压轴题.
【分析】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解答】解:歼击机不仅做得轻巧,作战中有时还需要甩掉副油箱.这样就减轻了它的质量,很容易改变运动方向.足球和铅球都静止在地面上,足球轻轻一踢就能运动起来,但要使铅球运动起来却不那么容易,说明要想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质量越小的越容易,质量越大的越难.
故答案为:惯性和质量有什么关系?
【点评】足球和铅球相比,它们的质量相差很大,所以,提出的问题一定要与质量有关.
 
三、作图题
23.如图所示,一物体在水平传送带上匀速向右运动,画出物体的受力示意图.
【考点】力的示意图.
【专题】运动和力.
【分析】物体随传送带一起水平向右做匀速运动,所以物体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G,传送带对它竖直向上的支持力F,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点都在物体的重心.
【解答】解:由于物体A和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相对静止,所以A不受摩擦力的作用,只受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如图所示:
【点评】物体匀速运动时,受力平衡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点在物体的重心.
 
24.如图所示,一气象探测器随气球一起加速上升,如不计空气阻力和风力的影响,画出这时探测器的受力示意图.
【考点】力的示意图.
【专题】重力、弹力、摩擦力.
【分析】球在加速上升的过程中,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和竖直向下的重力的作用.先找到力的作用点,从力的作用点起,竖直向上画出浮力,末端画出箭头,并标出F浮;竖直向下画出重力,末端画出箭头,并标出G.注意在同一图中,相等的力,画的线段相等,力大的画的长一些.
【解答】解:从重心起竖直向上画出线段,在末端画箭头,标出F浮.从重心起竖直向下画出线段,在末端画出箭头,标出G.气球加速上升,浮力大于重力,浮力画的要长一些.如下图所示: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力的示意图的画法,关键是分析出物体所受的力及方向,注意探测器随气球一起加速上升,不是匀速上升,因此不是平衡力.
 
四、实验与探究
25.如图所示的实验中,在小车上竖放一木板
(1)当突然向右拉动小车时,你看到的现象是 向左倾倒 .
(2)当向右匀速运动的小车突然停下时,你看到的现象是 向右倾倒 .
(3)若小车的上表面光滑,则第(2)次实验中,当小车突然停下来时,请你猜想一个合理的现象是 木块继续向前运动 .
(4)上面你看到或猜想的现象都是由于 木块具有惯性 引起的.
【考点】惯性现象.
【专题】运动和力.
【分析】根据物体的运动情况,确定研究对象为小车上的木块,然后看下面的小车在状态改变时,木块的底部随小车一起改变,而上部由于惯性继续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解答】解:(1)当小车突然水平向右运动,木块的底部随小车向右运动,而木块的上部由于惯性,继续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重心后移,所以木块将会向左倾倒;
(2)当向右匀速运动的小车突然停下时,木块的底部随小车一起停止运动,而木块的上部由于惯性,继续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重心前移,所以木块将会向右倾倒;
(3)小车的上表面光滑,小车和木块原来一起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当小车突然停下时,木块由于惯性会继续向前运动.
(4)以上几种现象可以表明:木块具有惯性;
故答案为:(1)向左倾倒;(2)向右倾倒;(3)继续向前运动;(4)木块具有惯性.
【点评】对惯性现象的分析,关键是明确所涉及到的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怎样的改或将要发生怎样的改变,在“改变”与“不变”中进行分析.
 
26.小华同学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时,选用了一个木块、两滑轮、一些砝码、细线及普通桌面,整个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他已经知道了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可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于是他选择让木块匀速直线运动来探究F1与F2的关系.他的实验结果是:当左盘中砝码为100g,右盘中加150g的砝码时,木块恰能向右匀速直线运动,因此,他认为两个力平衡时,其大小不必相等.
(1)小华同学的结论显然是错误的,这是因为他的探究方法不科学,你认为他的探究方法不科学的原因是什么?
(2)请你对他的实验做一些改进,写出你认为比较科学的探究方法.
【考点】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专题】实验题;简答题.
【分析】研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必须在物体水平方向不受其他外力的情况下进行,其中就包括不受摩擦力的作用.
【解答】解:①普通的桌子表面不够光滑,物体放在上面的时候必然要受到摩擦力的作用,影响实验结果.
②改进的方法就是让物体在桌子表面不受摩擦力或者使其所受的摩擦力尽可能的减小.
故答案为:(1)没有考虑到桌面是粗糙的,木块向右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向左的摩擦力;
(2)应使桌面尽量平滑或在桌面上再放上一块光滑的玻璃板.
【点评】此题除了受摩擦力之外并没有其他不恰当的地方,因此在审题的时候一定要仔细认真,避免漏掉关键的条件,为做题增添难度,或者导致解不出来,错解等情况的发生.
 
27.生活中,常会见到物体从高处下落的运动.如用手拿着一个小球和一张纸片,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小球和纸片.我们看到小球先落地,纸片后落地,如图(a)所示.美国宇航员大卫?斯科特在登上月球后,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锤子和羽毛,看到它们同时落到月球表面,如图(b)所示.
通过对图(a)与图(b)所提供的情景的对比,
(1)使我们知道造成纸片比铁球下落慢的主要原因是 空气阻力的作用 
(2)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在没有空气阻力作用时,地面上的任何物体下落的快慢相同 .
【考点】力与运动的关系.
【专题】运动和力.
【分析】本题通过在地球上和在月球上轻重两物体落地时间对比,纠正人们的定势思维,即相同高度下,物体落地的时间不是由轻重决定的,而是由空气阻力决定的.
【解答】解:
(1)使我们知道造成纸片比铁球下落慢的主要原因是空气阻力的作用;
(2)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没有空气阻力作用时,地面上的任何物体下落的快慢相同.
故答案为:(1)空气阻力的作用;(2)在没有空气阻力作用时,地面上的任何物体下落的快慢相同.
【点评】通过此题知道,物体下落快慢与物重没有关系,阻力是影响物体下落快慢的原因.
 
28.如图所示是小明与小强同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方案.
(1)在实验中“同样条件”是指同一 小车 、同一 斜面 、同一 高度 ;“不同条件”是指 不同材料的水平表面 ;
(2)小车在三种不同材料的水平面上运动距离不等,说明了 小车在不同材料表面上受到的摩擦阻力不同 ;
(3)由此实验推理可得出的结论是: 阻力越小,小车滑行的距离就越长,如果表面光滑到一点阻力都没有,小车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一直运动下去 .
【考点】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探究实验.
【专题】实验题;控制变量法;转换法.
【分析】在探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中,主要探究的是阻力的大小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因此,根据这一实验的目的,利用控制变量法去确定需要控制的量和变化的量.在这里,小车所受阻力的大小主要通过改变小车滑行的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来实现,在得出初步的结论之后,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理得出当小车所受阻力为零时,运动的情况如何.
【解答】解:(1)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实验中要探究的是阻力大小对小车运动情况的影响,因此,“同样条件”是指同一小车、同一斜面、同一高度,这样才能保证小车在到达水平面时的初速度是相同的;“不同条件”是指不同材料的水平表面,这是为了通过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改变摩擦阻力的大小;
(2)从实验中可以看出,小车在越光滑的表面上,滑行的距离越远,速度减小得越慢,这说明,不同的材料表面对小车的摩擦阻力是不同的;
(3)由此实验的现象可进一步进行推理,阻力越小,小车滑行的距离就越长,如果表面光滑到一点阻力都没有,小车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一直运动下去.
故答案为:
(1)小车、斜面、高度;不同材料的水平表面;
(2)小车在不同材料表面上受到的摩擦阻力不同;
(3)阻力越小,小车滑行的距离就越长,如果表面光滑到一点阻力都没有,小车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一直运动下去.
【点评】本题中主要运用了控制变量法,这里应保持小车下滑到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同,同时改变接触面的阻力,这是我们设计实验的关键.在得出初步的结论后,再进行科学推理,得出理想状态下物体运动的情况,这种方法也被称为理想实验法或极端假设法,也是物理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值得我们关注.
 
五、综合应用
29.一辆小车,总质量为500kg,在水平路面上运动的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是车重的0.05倍.
(1)小车静止时,用200N水平拉力拉小车,小车受到的阻力为多大?
(2)当水平拉力为多大时,小车恰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3)当小车受到的水平拉力达350N时,小车所受的摩擦力变化吗?此时你认为小车做什么样的运动?
【考点】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摩擦力的大小.
【专题】运动和力;重力、弹力、摩擦力.
【分析】(1)先根据G=mg求出小车的重力,然后根据小车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并与200N的水平拉力进行比较,如果摩擦力大于200N,则小车运动,摩擦力为重力的0.05倍;如果摩擦力小于200N,则小车静止,然后根据物体受到静摩擦力,即为200N.
(2)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小车受平衡力作用,即小车受到的拉力等于小车运动时的摩擦力.
(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只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当350N大于滑动摩擦力时,小车作加速运动;当350N小于滑动摩擦力时,小车作减速运动;当350N等于滑动摩擦力时,小车作匀速直线运动.
【解答】解:(1)滑动摩擦力:f=0.05G=0.05×500kg×10N/kg=250N>200N,因此用200N水平拉力拉静止的小车,小车仍然静止不动,所以处于平衡状态,由二力平衡的条件得,
此时小车受到的阻力f′=F=200N;
(2)因为小车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250N,当小车作匀速直线运动时,小车处于平衡状态,则拉力F′=f=250N;
(3)因为小车对地面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因此小车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不变,大小仍然为250N;又因为拉力350N大于摩擦力250N,所以小车做加速运动.
答:(1)小车受到的阻力是200N.(2)水平拉力为250N.(3)小车受到的摩擦力不变,小车将做加速运动.
【点评】本题比较基础,主要看学生对于基本知识的掌握是否牢固,对于平衡状态以及平衡力的条件是否能灵活应用.而最后一问又是考查力与运动的关系,只要基础知识掌握扎实,循序渐进,题目便可解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