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语文园地(三)
部编版语文课件 五年级上册
活动一:交流平台——创造性复述
活动二:语句运用——俗语
活动三:日积月累——《乞巧》
目录
活动一:
交流平台——创造性复述
本单元的课文都是民间故事,民间故事往往是口耳相传的,为了让故事更有新鲜感,我们可以来点儿小创作——
创造性复述
回顾本单元的学习,默读“交流平台”。
思考:这里给我们介绍了哪些好方法?找出关键词句。
(1)转变角色讲故事
(2)大胆想象为故事
增加合理的情节
(3)变换顺序讲故事
变换人称
添枝加叶
变换顺序
合作学习:
1. 根据上述提示选择本单元民间故事中的一个小片段,用上其中一种方法进行创造性复述,最好加上人物的表情、手势、语言等。
2. 小组交流,分享精彩故事,学习讲好故事的方法。
学习提示
我的名字叫海力布,生活在内蒙古自治区。我经常热心帮助别人,每次打猎回来,总是把猎物分给大家,自已只留下很少的一份。
有一天,我到深山去打猎,忽然听见天上有喊救命的声音。我抬头一看,只见一只老鹰正抓住一条小白蛇从我头上飞过。我急忙搭箭开弓,对准老鹰射去。老鹰受了伤,丢下小白蛇逃了。我对小白蛇说:“可怜的小东西,快回家去吧!”小白蛇说:“敬爱的猎人,您是我的救命恩人,我要报答您。我是龙王的女儿,您跟我回去,我爸爸一定会重重地酬谢您。我爸爸的宝库里有许多珍宝,您要什么都可以。如果您都不喜欢,可以要我爸爸含在嘴里的那颗宝石。谁嘴里含着那颗宝石,就能听懂各种动物的话。”我想,珍宝我倒是不在乎,能听懂动物的话,对猎人来说,可太有用了。我问小白蛇:“真有这样一颗宝石吗?”小白蛇说:“真的。但是动物说什么话,您只能自己知道。如果对别人说了,您就会变成一块石头。”
示例1:变换人称——用猎人海力布的口吻讲故事
原来。这头老牛,不是普通的牛。而是天上的金牛星转世,因犯天规被贬下凡。相传,金牛星与天上的月老在一次饮酒时,看到月老手中捧了一本《姻缘簿》,匆忙中就好奇地翻了翻,恰好看到了织女这一天会到凡间洗澡,牛郎和织女命中注定会有这段感情。
示例2:添枝加叶——老牛是如何知道织女下凡的时间的
在内蒙古自治区的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山脚下,有一个叫海力布的猎人石像。这里世世代代流传着一个动人的民间故事。
从前有一个猎人,名叫海力布……
示例3:改变情节顺序——先讲结尾,设置悬念
思考:还有什么方法也可以让故事讲得更具体、更吸引人呢?
说一说:这个片段讲了一件什么事?
写一只狼把小羊吃了。
自读片段,思考:对比这两个片段,你有什么发现?
两个片段都是写狼把小羊吃了。与第一段话相比,第二段话更具体,更生动。
一只狼看见小羊在河边饮水,想找借口把他吃掉。狼指责小羊把水弄脏了,小羊说自己在下游,不可能弄脏上游的水。
找一找:这两个片段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狼来到小溪边,看见小羊在那儿喝水。狼非常想吃小羊,就故意找碴儿,说:“你把我喝的水弄脏了!你安的什么心?”小羊吃了一惊,温和地说:“我怎么会把您喝的水弄脏呢?您站在上游,水是从您那儿流到我这儿来的,不是从我这儿流到您那儿去的。”
口语化的用词
增加狼具体的心理活动
增加狼和小羊说话时的样子和语气词
补充狼和小羊说话的内容
狼又说小羊去年骂过他,小羊说那时自己还没有出生。狼恼羞成怒地说:“即使你辩解得再好,我也不会放过你。”于是,他就把小羊吃了。
狼气冲冲地说:“就算这样吧,你也还是个坏家伙!我听说,去年你在背地里说我的坏话!”可怜的小羊喊道:“啊,亲爱的狼先生,那是不可能的,去年我还没有出生啊!”狼不想再争辩了,龇着牙,逼近小羊,大声嚷道:“你这个坏蛋!说我坏话的不是你,就是你爸爸,反正都一样。”说着就往小羊身上扑去,吃掉了小羊。
增加狼和小羊说话时的样子和语气词
补充狼和小羊说话的内容
增加狼具体的心理活动
增加狼具体的动作
右边的片段(第二片段)通过增加狼的动作和心理活动、狼和小羊对话时的样子和对话内容等,运用了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等多种方法,把比较概括的词语表达的意思具体地叙述了出来,在保证原文情节完整的基础上适当补充了一些细节,把狼的恶毒和小羊的无辜刻画得灵活灵现,读起来更有意思。
仿照上述方法,把牛郎织女初次见面的情节说得更具体。
看到牛郎拿着自己的衣裳,织女可能会很吃惊、很害羞,她会说什么呢?
牛郎该如何诚恳地说明情况?
织女听后可能是又惊又喜,她会说什么?
牛郎如何把自己的情形说清楚?
善良的织女又同情又爱惜,她会怎么想?又会说什么?
学习提示
活动二:
语句运用——俗语
读一读,体会左右两组词语在表达效果上的不同。
口语化
通俗
易懂
活泼
书面语
表达凝练
语言文雅
有文学美
意思相近
俗语
成语
独眼龙看书——一目了然
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异想天开
灯芯织布——白费心机
眉毛上挂炮仗——燃眉之急
狗拿耗子多管闲事——越俎代庖
三天打渔,两天晒网——一曝十寒
知识拓展
自己打自己的嘴巴——自相矛盾
鸡蛋里挑骨头——吹毛求疵
此地无银三百两——欲盖弥彰
知识拓展
俗语是民间流传的通俗语句,在民间故事中很常见。
在讲故事的时候,使用俗语会更加生动传神。
活动三:
日积月累——《乞巧》
传统节日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习本单元民间故事《牛郎织女》的时候,我们就讲到了一个传统节日——
七夕节
(农历七月初七)
读一读下面的古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乞 巧
[唐]林 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
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尽红丝几万条。
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
林杰(831-847),字智周,唐代诗人。
六岁能赋诗,下笔成章,又精通书法棋艺。卒,年仅十六。《全唐诗》存其两首。《乞巧》是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名诗。
了
解
作
者
自由朗读《乞巧》,联系《牛郎织女》初步理解诗意。
乞 巧
[唐]林 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
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尽红丝几万条。
句意:七夕的夜晚,仰望着碧蓝的天空,想象着天河两边的牛郎织女终于在鹊桥上相会。
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尽红丝几万条。
句意:家家户户一边观赏秋月,一边乞巧(对月穿针),穿过的红线该有几万条吧!
乞 巧
[唐]林 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
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尽红丝几万条。
在理解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熟读并背诵古诗。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语文园地三
[教学目标]
1.交流学习本组课文后的收获,学会生动细致、富有感染力地讲述民间故事。【语文要素】
2.体会意思相近的俗语和成语的不同表达效果。
3.能结合示例,把牛郎织女见面的情节说得更具体。【语文要素】
4.背诵古诗《乞巧》。
[教学重难点]
1.体会意思相近的俗语和成语的不同表达效果。
2.能结合示例,把牛郎织女见面的情节说得更具体。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交流学习本组课文后的收获,学会生动细致、富有感染力地讲述民间故事。(重点)
2.体会意思相近的俗语和成语的不同表达效果。
一、交流平台:创造性复述的方法
1.谈话导入: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很多同学对民间故事产生了浓厚兴趣。为了使我们的故事常进常新,我们可以来点儿小创作。那么有哪些好办法呢?
2.默读交流平台的内容提示,小组内互相交流从中获取的信息。
3.小组派代表谈自己从提示中获得的讲故事的方法,教师评析并归纳出讲故事的新方法。
(1)转变角色讲故事。《猎人海力布》是用第三人称来讲述故事,我们可以尝试用第一人称,用海力布的口吻来述说故事,那样可以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让听众耳目一新。
示例:我是个猎人,名叫海力布。我待人可热心啦,乡亲们都非常喜欢我。有一天,我在深山里打猎,从一只老鹰嘴里救下了一条小白蛇,小白蛇是龙王的女儿。龙王为了报答我,把嘴里含着的一颗宝石送给了我。从此以后……
引导学生把后面的故事讲完。
(2)大胆想象,为故事增加合理的情节。如,《牛郎织女》中可添加老牛是如何知道织女下凡的时间的。
示例:牛郎养的这头牛是天上的金牛星下凡。有一次金牛星和月老一起喝酒,喝到一半的时候,月老跑去上厕所,金牛星无所事事,拿起了桌子上的姻缘簿翻看起来,无意中看到了织女的姻缘。后来金牛星因为违反天条被贬下凡,……
引导学生把后面的故事讲完。
(3)变换顺序讲故事。还可以变换情节的顺序,先讲故事中最不可思议的地方,设置一些悬念吸引听众。如,先说有一块石头是一位猎人变的,再讲猎人海力布的故事。
示例:你也许听说过这样一块石头,它是由一个名叫海力布的猎人变的。
传说海力布是一个非常热心,乐于助人的猎人。在一次打猎的时候,他意外救下了一条小白蛇,没想到小白蛇是龙王的女儿……
引导学生把后面的故事讲完。
4.选派代表,任选一种方法续编故事,尝试从不同的角度讲故事,鼓励故事新编。
5.其他同学认真倾听,交流评议。
二、词句段运用:俗语与成语不同的表达效果
(一)出示词语
1.指名读词语,齐读,男女生比赛读。
2.小组交流,看看左右两边的词语各有什么特点。
3.小组代表发言,教师小结。
明确:
左边的六字或七字的词语也叫俗语,表达更加通俗易懂;右边的是四字成语,意思简练。
学会运用意思相同的俗语和成语。
拓展交流,说说自己积累的类似的词语。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能结合示例,把牛郎织女见面的情节说得更具体。(重点)
2.背诵古诗《乞巧》。(难点)
一、词句段运用:把情节说清楚
1.出示文中两个片段,对比阅读,说说你的发现。
预设:两个片段都是写狼把小羊吃了,但是第二个片段运用心理、语言、动作、神态描写,把事情的经过写得更加生动、具体。)
2.师小结:是的,我们要把一个故事情节写得生动、形象、具体,就要充分运用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环境描写等方法。
3.练习:把牛郎和织女初次见面的情节说得更具体,四人一小组进行练说,互相补充。教师巡视、指导。
4.小组派代表讲述,其他小组进行评议。
二、日积月累:积累古诗《乞巧》
1.出示《乞巧》一诗,学生自由吟诵。
2.教师范读,学生跟读。(注意读音:乞、霄、尽)
3.简单了解诗人林杰。
4.小组合作,交流体会诗句的意思,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句。
诗意:七夕的晚上,望着碧蓝的天空,想象着天河两边的牛郎织女终于在鹊桥上相会。家家户户一边观赏秋月,一边乞巧,穿过的红线该有几万条吧!
5.齐读全诗,感受诗人丰富的想象,想一想这首诗要表达什么情感?
6.师小结:《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名诗,是一首想象丰富、流传很广的古诗。诗句浅显易懂,涉及家喻户晓的神话传说故事,表达了少女们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美好心愿。
7.拓展:课件出示一些和民间故事有关的诗词名句,让学生读一读,说说和什么故事有关。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