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62张PPT。运 动运动的多种形式:生命运动机械运动、声运动、电运动、光运动、热运动、生命运动等。最复杂的运动最简单、最常见的运动机械运动 机械运动(运动):
物体的空间位置发生了变化运动:位置发生了变化
静止:位置没有发生变化 这幅图中的观光电梯
里的人是静止还是运动
的呢?
电梯中的人运动静止----相对于 位置 发生变化---相对于 位置
没有变化地面电梯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是否改变要研究的物体参照物事先选定的标准物体不同不同参照物1:判断物体运动或静止时,被选为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2: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同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也可能是不同的。3: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5:一般选择地面为参照物4:被选作参照物的物体一般认为不动1.下图是飞机在空中加油的情景。此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受油机是___ ___的,以加油机为参照物,它是______的。2. 李白在《望天门山》一诗中写道:“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作者在这两句优美的诗句中,先后选择的参照物是( )
A.岸边和行船 B.行船和岸边
C.都是行船 D.都是岸边机械运动的形式多种多样,我们应该怎样着手对其研究呢? 汽车和过山车的运动路线不同!直线运动曲线运动机械运动的分类1、直线运动2、曲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请借助下图说明短跑比赛时两种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 怎样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1、可以比较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2、可以比较通过相同路程所需要的时间3 、更多的是: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即:速度速度
(1)意义: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 过的路程 叫速度。
(3)公式:速度= ——
v = ——
(4)单位:主单位:“米/秒”,
常用单位:“千米/小时”
1米/秒=3.6千米/时
时间St1:一般人步行的速度约是( )
A、6千米/时 B、100米/时 C、10米/秒 D、40千米/时
2、一辆客车在某条通往温州的公路上匀速行驶,如图是旅客两次看到的路牌和当时的时钟指示。根据路牌与时钟提供的信息,你能计算出这辆客车行驶的速度吗? 温州110km 温州125km 3:某人在平直的公路上骑自行车,每小时行驶25千米,运动员100米赛跑时的成绩是12.5秒。自行车与运动员相比,速度较大的是___________ 4.以下图像表示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B变速运动的运动快慢:
平均速度:粗略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5. 某一物体作变速直线运动,前一半路程的速度是 4米/秒,后一半路程的速度为6米/秒,那么它在整个路程的平均速度是( )力的基础知识1、力的概念:物体对物体的作用1) 力的产生必须要有两个物体,其中一个是施力物体,另一个是受力物体。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2)有力的作用不一定接触,接触的物体不一定产生力的作用请同学们分析下列现象,分别说明了什么力学道理?2、力的作用效果(1)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2)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状态:包括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判断:下列中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圆形轨道上匀速行驶的汽车,其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
B.在1万米上空从上海匀速飞往纽约的飞机,其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
C.在水中匀速下沉的石块,其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问题:1. 用手猛击桌子,为什么手会疼?2.皮球砸向地面时,为什么会弹起来?3、力的作用的特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应用:划船;火箭升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4、力的三要素:
力的 。大小、方向、作用点单位:牛顿 N 测量:测力计 实验室常用的测力计:弹簧秤5、力的大小 ①使用前观察:
A 弹簧秤的量程(最大刻度值)和最小刻度值;
B 指针是否对准零刻线(如不对准,应先调零).
②使用时注意:
A 先轻轻来回拉动挂钩几次,以免因摩擦影响测量的准确程度;
B 被测力的大小不能超过弹簧秤的量程;
C 示数稳定后才能读数;
D 读数时视线应与指针所对刻度线垂直.正确使用:原理: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大小成正比。最小刻度(分度值)是: 。 量程是: . 如果指针在零刻度线以下,结果将 , 若弹簧与刻度盘有摩擦,结果会 ,弹簧秤示数是 ,
如图所示,上图和下图中弹簧秤的读数分别是多少?6、力的图示:
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的三要素,这种表示方法叫力的图示。
(1)力的作用点用线段的起点表示;
(2)力的大小用线段的长度表示;
(3)力的方向用箭头表示。? 7、力的示意图1:放在水平面上的重物受到一个与水平面成30度角,大小为30N的力,向右上方拉的力,画出拉力的图示2:如右图所示,F1、F2的大小是( )
A、F1>F2 B、F1C、F1=F2 D、无法判断 重 力1、定义: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叫做重力。2、施力物体是3、作用点:物体的重心4、方向:重力的方向总是 竖直向下 地球应用:重垂线:测量墙体是否竖直。重垂线6、大小:G=mg (g=9.8牛/千克) 正比物体受到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_____g的物理意义:表示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9.8牛7、测量:用弹簧测力计测量 注意
(1)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称的读数
(2)测重力时弹簧测力计需竖直放置练习3.如果没有重力存在,下列现象不能发生的是( )
A、河水不会流动
B、人一跳起来就离开了地面
C、茶杯中的水无法倒入嘴里
D、物体没有质量 4.重力约为1N的物体可能是( )
A、一只铅笔 B、一袋方便面
C、一台电脑 D、一张桌子5.物体在地球上的重力是月球上重力的6倍,某人在
地球上重力是705.6牛,当他到月球上时,其重力为_____,质量为__ __小于10.0牛大如果此时弹簧秤的读数是10.0牛,请问拉力应该 。5.某同学颠倒使用弹簧秤,如图2所示,弹簧秤的秤钩固定在天花板上,测的数值数据应该偏 。你能区别吗?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Gm竖直向下/牛千克弹簧秤天平联系G=mg(g=9.8牛/千克)力和运动的关系亚里斯多德:
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
有力物体才能运动
没有力物体就不会运动控制变量:同一斜面、相同高度同一小车控制相同高度的目的:
保证了小车刚到三种不同的水平表面上速度相同 牛顿第一定律的得出最大最短较长较大长较小实验记录最快较快较慢实验结论:水平表面越光滑,小车运动时受到的阻力 越 ,通过的距离越 ,速度减小得越 。小长慢推理:假如不受到任何阻力,小车的运动情况又会怎样?小车的速度将保持不变——即匀速运动下去 笛卡儿补充了伽利略的认识,指出: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到任何力的作用,它不会向左、右方向偏,将永远沿原来的方向做匀速运动。 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进一步得出: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 300年前,伽利略曾采用类似的方法得出结论:如果物体在运动中不受到力的作用,它的速度将保持不变。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
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实验直接得出吗? 不是,是在实验+推理概括出来的。我们为什么不能通过实验直接得出呢?因为在我们生活实际中做不到不受外力。牛顿第一定律的意义1:1力不是运动的原因,物体的运动不需力来维持,
没有力物体也能运动
2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揭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牛顿第一定律的意义2:揭示了物体的属性:物体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
——即:惯性惯性
概念: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存在:任何物体在任何时候都有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其他因素 无关突然启动或加速运动突然刹车或减速运动解释惯性现象惯性现象解释的一般步骤 4、由于惯性,研究对象有怎样的表现3、发生了什么变化1、确定研究对象;2、研究对象原来做什么运动2、人踩在西瓜皮上向后摔倒的原因分析1、行走的人被石块绊了一下会向前倾摔倒的原因惯性的利用惯性危害的防止1:判断以下关于惯性的说法是否正确1 运动的物体有惯性,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
2 同一辆车,运动的越快,停下来越困难,说明速度越快,车的惯性越大
3 竖直向上抛起的皮球,离开手后能继续向上运动,是因为球受惯性作用
4 汽车关闭发动机后还能继续前进是由于汽车的惯性大于它受到的阻力。
5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
2.下列现象中不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 )
A.跳远运动员的助跑速度越大,跳远成绩往往越好
B.用力将物体抛出去,物体最终要落到地面上
C.子弹离开枪口后,仍能继续高速向前飞行
D.古代打仗时,使用绊马索能将敌方飞奔的马绊倒 B 3、用绳子栓住一个小球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作圆周运动当 绳子突然断裂,小球将 [ ]
A.保持原来的圆周运动状态.
B.保持绳断时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
C.小球运动速度减小,但保持直线.
D.以上三种都有可能.
B4、一物体以初速度5米/秒竖直向上抛,当到达最高点时,若一 切外力消失,则该物体将( )
A 以5米/秒的速度匀速上升
B 静止不动
C 以5米/秒的速度匀速下降
D 先上升,再下降B5.一氢气球吊着一重物以1米/秒的速度匀速竖直上升,在上升过程中,吊物体的绳子突然断了,则在绳子断开后物体( )
A.立即下落,且速度越来越快
B.立即匀速下落
C.由于惯性,物体以1米/秒的速度匀速上升
D.先上升一段距离再下落,下落时速度越来越快。D6.在高空从轰炸机上扔炸弹,为了击中目标,应该在什么位置扔炸弹?( )A、目标前方B、目标后方C、目标正上方BABCD7.在无风的情况下,从水平匀速向右飞行的飞机上间隔相同的时间,先后扔下三包货物。若不计空气阻力,在地面上的人看到这三包货物下落过程中,在空中排列情况应该是(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