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腊八粥
“过了腊八就是年。”在腊八(农历十二月初八)这一天,人们不但可以吃到色如翡翠的腊八蒜,更能喝上香甜诱人的腊八粥。今天我们就跟随八儿的脚步,感受腊八粥带给人们的兴奋和香甜。
课前导入
腊八节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俗话常说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是过年的前奏曲。如今的腊八节,依然是我国民间保存比较完好的一个传统节日,在各地都还比较流行,也保留了不少传统的过节习俗,比较流行的有这么5个。
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笔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乳名茂林,字崇文,湖南凤凰县人,苗族。沈从文是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1925年发表第一篇小说《福生》,1926年出版第一个创作文集《鸭子》。沈从文20年代起蜚声文坛,与诗人徐志摩、散文家周作人、杂文家鲁迅齐名。代表作《边城》、《长河》。
多音字运用
咽
yān(咽喉)
yàn(狼吞虎咽)
chí(汤匙)
shi(钥匙)
匙
①他狼吞虎咽( )吃鱼,结果刺卡在了咽( )喉里。
②她用钥匙( )打开了橱柜,拿出一把汤匙( )。
yàn
yān
shi
chí
“初学喊爸爸的小孩子,会出门叫洋车了的大孩子,嘴巴上长了许多白胡子的老孩子,提到腊八粥,谁不口上就立时生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
运用排比写出了不同年龄段的人对腊八粥的喜爱。
思考:第一自然段中,作者是
怎样描写腊八粥并表达喜爱之情的?
作者先写了不同的人对腊八粥相同的喜爱之情,
再写具体的制作过程,最后写人们品尝时的场
景。另外,俏皮、新奇的语言的使用,更好地
表达了作者对腊八粥的喜爱之情。
自由朗读课文第2—8自然段,圈画描写八儿语言、动作和神态的语句,并作简单批注。体会八儿盼粥的心情。
盼粥
读一读
分角色朗读八儿和妈妈的对话,体会八儿急切的心情。
4
5
6
7
盼粥
自由朗读课文第9—12自然段,关注八儿的语言,思考:八儿这么说的目的是什么?
9
10
11
自己想多吃,又不忘表示自己“善解人意”。
狡黠、天真
“是呀!孥孥①说得对。”
①孥孥:指小孩子,这里是妈妈对八儿的昵称。
运用语言描写,表现了妈妈对八儿的宠爱,刻画了一个慈祥、温柔的母亲形象。
思考:
课文写八儿等粥、吃粥的过程,想要为我们展现什么?
腊八粥的美味诱人
“栗子已稀烂到认不清楚了罢,赤饭豆会煮得浑身透肿了吧,花生仁吃来总该是面面的了!枣子必大了三四倍——要是真的干红枣也有那么大,那就妙极了!糖若放多了,它会起锅巴……”
运用心理描写和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出了一个对新事物好奇而充满想象,天真可爱的孩子形象。
栗子会已稀烂到认不清楚了吧,饭豆会煮得浑身肿胀了吧,花生仁儿吃来总已是面面的了!枣子必大了三四倍——要是真的干红枣也有那么大,那就妙极了!糖若放多了,它会起锅巴……
已稀烂到认不清楚了
浑身肿胀
已是面面的了
大了三四倍
起锅巴
八儿猜粥
栗子跌进锅里,不久就得粉碎,那是他知道的。
饭豆煮得肿胀,那也是往常熬粥时常见的事。
花生仁儿脱了他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
锅巴,正是围了锅边成一圈儿。
脱了他的红外套
拟人
浓稠软糯
煮得肿胀
粉碎
围了锅边成一圈儿
“怎么,黑的!”八儿同时想起了染缸里的脏水。
运用语言描写和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了八儿看到腊八粥时惊异的心理。
动作描写
靠着 斜立着
比喻
肚子已成了一面小鼓了
侧面描写
桌上半碗陈腊肉连八儿的爹同妈也奈何它不来了
心满意足
一饱口福
喝粥
写作顺序
看粥
盼粥
猜粥
喝粥
想粥
等粥
课文详细描述了 的过程,略写了 的过程。
等粥
喝粥
文章讲述了腊八那天八儿等不及要吃粥的______、对粥的______以及看到粥的_____,写出了一家人_____的氛围、其乐融融的亲情,表现出作者对普通百姓生活的热爱和对家庭亲情的眷恋。
惊异
主题概括
猜想
温馨
嘴馋
腊八粥
盼粥 迫不及待
想粥 苦苦等待
猜粥 美 妙
看粥 惊 异
喝粥 十分美味
拓展延伸
从我能记事的日子起,我就记得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母亲给我们煮腊八粥。这腊八粥是用糯米、红糖和十八种干果掺在一起煮成的。干果里大的有红枣、桂圆、核桃、白果、杏仁、栗子、花生、葡萄干等等,小的有各种豆子和芝麻之类,吃起来十分香甜可口。母亲每年都是煮一大锅,不但合家大小都吃到了,有多的还分送给邻居和亲友。
冰心《腊八粥》节选
关于腊八粥有许多有趣的传说和故事,上网查一查,和同学们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