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登鹳雀楼
王之涣
导入
鹳雀楼
诗人简介
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字季凌,汉族,绛州(今山西新绛县)人。
与王昌龄、岑参、高适一起被世人并称为唐代“四大边塞诗人”。
王之涣(688——742)
写作背景
该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仅存的六首绝句之一。作者早年及第,曾任过冀州衡水县的主簿,不久因遭人诬陷而罢官,不到三十岁的王之涣从此过上了访友漫游的生活。这首诗是作者三十五岁时写下的。。
解题
在去三衢州的道路上。
登鹳雀楼
鹳(guàn)雀(què)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依
yī
依据
相依
走进生字
尽
jìn
尽力
尽情
贫穷
穷苦
食欲
欲望
欲
yù
穷
qiónɡ
走进生字
尽
尽头
尽管
jìn
jǐn
初读
自由朗读
登鹳雀楼
唐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初读
结合图片,
发挥想象力。
初读
节奏划分
节奏
登/鹳雀楼
唐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解诗意
白日:太阳。
依:依傍。
尽:消失。 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翻译
站在高楼上,只见夕阳依傍着山峦慢慢沉落,滔滔黄河朝着大海汹涌奔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解诗意
欲:想要。
穷:尽,使达到极点。
千里目:眼界宽阔。
更:再。
翻译
想要看到千里之外的风光,那就要再登上更高的一层楼。
赏析
“白”与“黄”两种颜色相对。
“依”与“入”两个动词相对。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千”与“一”两个数字相对。
赏析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千里”与“一层”是虚数。道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人生哲理。
1.诗人登上楼以后看到了什么?
思考
诗人看到了白日、山、黄河等景象,看到太阳在山的尽头,黄河向海的方向流去。
2.诗人在楼上想到什么?
思考
要想看得远,只有站得更高些。
赏析
登颧雀楼
唐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远景
近景
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所见(写景)
所思(寓理于诗)
主旨概括
这首诗通过“白日”“远山”“黄河”三个意象,描绘了诗人登高望远所见的壮丽景象,从中表现出诗人不凡的胸襟和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昂扬向上的进取精神,也道出了要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
再次朗读
登/鹳雀楼
唐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拓展积累
黄鹤楼
岳阳楼
滕王阁
江南三大名楼
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登鹳雀楼》。
2.正确书写生字。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