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 古诗二首 教学设计 ( 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 古诗二首 教学设计 ( 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0-21 21:49: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内容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古诗二首》 课时 一、二
教材分析 《古诗二首》作为统编版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精心挑选了《村居》和《咏柳》两首描绘春天的经典古诗。这两首诗不仅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而且富有童趣和生活气息,非常适合二年级学生阅读和学习。《村居》一诗通过描绘早春二月孩子们放风筝的欢乐场景,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和儿童的天真烂漫;而《咏柳》则以细腻的笔触赞美了春天里柳树的柔美与春天的创造力,引导学生感受自然界的神奇与美丽。 教材在编排上注重了知识的系统性和学生的认知特点。通过这两首诗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积累古诗词知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对自然美的感知能力和审美情趣。同时,教材还设计了丰富的拓展阅读环节,旨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其阅读兴趣,进一步提升文学鉴赏能力。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正处于从低年级向中年级过渡的关键时期,他们的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但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手段和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古诗词学习方面,二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识字量和朗读能力,能够初步理解简单的诗句意思,但对于古诗的深层意境和情感体会还较为浅显。 针对这一学情特点,《古诗二首》的教学设计注重了以下几点:一是通过复习导入环节,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巩固已学知识,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二是利用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意,感受古诗的意境美;三是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互动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其主动参与和合作探究;四是拓展阅读环节的设置,旨在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加其阅读量,同时培养其自主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综上所述,《古诗二首》的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为教师的教学设计提供了有力的依据,有助于教师更好地把握教学目标,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 深入理解《村居》和《咏柳》的诗意,能够用自己的话完整讲述两首诗的内容。 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形式,加深对古诗情感及意境的体会。 拓展阅读,了解更多关于春天的古诗,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深入理解《村居》和《咏柳》的诗意,能够用自己的话完整讲述两首诗的内容。 难点: 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形式,加深对古诗情感及意境的体会。
教学方法 小组讨论法、练习法、讲授法
教具准备 PPT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约5分钟) 教师行为: 手持一幅春天景色的图片走进教室,面带微笑地说:“同学们,看老师手里这幅画,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季节吗?” 引导学生回答后,接着说:“对,是春天!春天是一个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季节。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两首描绘春天美景的古诗——《村居》和《咏柳》。” 学生行为: 认真观察图片,积极举手回答老师的问题。 听到新课内容后,表现出对古诗学习的兴趣。 师生示例对话:
师:“春天里,你们最喜欢做什么呢?”
生:“放风筝!”“赏花!”“春游!”
师:“很好,看来大家都很喜欢春天。那么,我们就来看看古人是怎么描绘春天的吧!” 二、初读古诗,识字学词(约10分钟) 教师行为: 在黑板上写下《村居》和《咏柳》的题目,并分别出示两首诗的原文。 领读两首诗,注意正音,特别是生字“村、居、醉、烟、童、散、咏、柳、丝、绦”的发音。 指导学生自由朗读古诗,圈出生字,尝试自己拼读。 利用生字卡片或PPT展示生字,通过游戏(如“开火车”读生字)检查学生的识字情况,对易错字进行重点讲解和练习。 学生行为: 认真跟读古诗,注意听清生字的发音。 自由朗读古诗,圈出生字并尝试拼读。 积极参与生字学习游戏,巩固识字成果。 师生示例对话:
师:“‘村’这个字怎么读?”
生:“cūn!”
师:“很好,那‘柳’字呢?”
生:“liǔ!”
师:“对了,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游戏,看谁读得又快又准。” 三、再读古诗,理解诗意(约15分钟) 教师行为: 播放春天景色的视频或图片,创设情境,让学生直观感受春天的美好。 引导学生再次朗读古诗,边读边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 逐句讲解古诗,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诗意。例如,在《村居》中,可以问:“‘草长莺飞二月天’这句诗,你们看到了什么画面?”在《咏柳》中,可以问:“‘碧玉妆成一树高’这句诗,你们觉得柳树像什么?” 学生行为: 认真观看视频或图片,感受春天的美好。 边读古诗边想象画面,尝试用自己的话描述。 积极参与讨论,发表自己对诗意的理解。 师生示例对话:
师:“在《村居》中,‘儿童散学归来早’这句诗,你们觉得孩子们放学后心情怎么样?”
生:“很开心,因为他们要去放风筝!”
师:“非常棒!那你能想象一下他们放风筝的情景吗?”
生:“他们可能边跑边笑,风筝飞得很高很高!” 四、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约5分钟) 教师行为: 总结本课学习的内容,强调识字、朗读、理解诗意的重要性。 布置作业:“回家后,请同学们继续朗读并背诵《村居》和《咏柳》这两首诗,尝试用自己的话向家人介绍每首诗的意思和自己的感受。同时,请大家观察身边的春天景色,准备下节课分享你的发现。” 学生行为: 认真听取老师的总结,记录作业内容。 五、巩固练习与创意表达(约10分钟) 教师行为: 巩固练习: 设计一些填空题或选择题,让学生在纸上完成,以检验他们对古诗内容的记忆和理解。例如:“《村居》中,‘忙趁东风放纸鸢’的上一句是什么?” 邀请几位学生上台,在黑板上写出自己认为最难记或最喜欢的诗句,并解释原因。 创意表达: 引导学生将古诗中的意境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可以说:“同学们,现在请拿起你们的画笔,选择《村居》或《咏柳》中的一句诗,把它画成一幅画。比如,‘草长莺飞二月天’,你们会怎么画呢?” 或者,鼓励学生尝试用简单的现代诗句或散文形式,改写古诗中的一句或几句,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学生行为: 认真完成巩固练习,积极举手回答问题。 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用绘画或文字表达自己对古诗的理解。 与同学分享自己的作品,互相欣赏和评价。 师生示例对话: 师:“小明,你画的这幅画是什么呀?”
生:“我画的是《咏柳》中的‘碧玉妆成一树高’,我觉得柳树就像穿着绿色裙子的少女,站在河边。”
师:“哇,你的想象力真丰富!画得也很美。” 六、情感升华与拓展阅读(约5分钟) 教师行为: 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学习这两首古诗,你们对春天有了哪些新的感受?为什么古人会如此热爱春天并写下这些美丽的诗句呢?” 简要介绍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对自然的热爱和追求,以及诗歌在中华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推荐一两首与春天相关的其他古诗,如杜甫的《春夜喜雨》或王安石的《泊船瓜洲》,鼓励学生课后阅读并尝试理解。 学生行为: 认真思考并分享自己对春天的感受和对古诗的理解。 表现出对中国古代文化和诗歌的浓厚兴趣。 记录下老师推荐的古诗题目,准备课后阅读。 师生示例对话: 师:“春天是大自然最美的季节之一,它给我们带来了生机和希望。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为什么?”
生:“喜欢!因为春天可以看到很多花开花落,听到鸟儿的歌声,感觉整个世界都充满了活力。”
师:“很好!就像我们今天学的这两首古诗一样,它们都是古人对春天美好感受的抒发。课后,大家还可以去读一读杜甫的《春夜喜雨》,看看他又是如何描绘春天的。” 七、结束语与作业布置(已包含在第四部分,但可稍作补充) 教师行为: 再次强调作业的重要性,鼓励学生认真完成并期待下节课的分享。 以积极、鼓励的话语结束课程,如:“同学们,今天的学习让我们更加热爱春天和古诗。希望你们能继续保持这份热情,探索更多中华文化的瑰宝。下节课见!” 学生行为: 满怀期待地离开教室,准备完成作业并期待下节课的学习。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约5分钟) 教师行为: 手持古诗卡片,随机抽取几名学生背诵《村居》或《咏柳》中的诗句,检查学生课后复习情况。 简要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引导学生回忆两首诗的主要内容和意境。 学生行为: 积极举手背诵古诗,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认真听老师回顾,巩固上节课的知识点。 师生示例对话:
师:“好,我们先来复习一下。哪位同学愿意背一下《村居》的第一句?”
生:“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师:“非常好,声音响亮,记忆准确。” 二、深入理解诗意(约10分钟) 教师行为: 利用PPT或黑板,逐句分析两首诗的诗意,通过图片、视频等辅助手段,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诗中的景象和情感。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每组负责解释一句诗,然后派代表上台分享。 学生行为: 认真听讲,结合图片和视频,深入思考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分组讨论,积极发言,尝试用自己的话解释诗句的含义。 师生示例对话:
师:“在《咏柳》中,‘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你们觉得这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生:“诗人觉得春天的风就像一把剪刀,把柳树的叶子裁剪得这么细,他很惊叹春天的神奇和美丽。”
师:“说得真好,你感受到了诗人对春天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三、角色扮演与情感体验(约10分钟) 教师行为: 设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分别扮演诗中的“儿童”、“柳树”等角色,通过表演来体验古诗中的情感。 提供简单的道具和背景音乐,营造氛围,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自由创作。 学生行为: 积极参与角色扮演,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表演。 发挥创造力,结合诗句内容,设计动作和台词,展现古诗中的场景和情感。 师生示例对话:
(在《村居》的角色扮演中)
师:“现在,请几位同学上台,扮演正在放风筝的儿童。”
(学生上台,手持“风筝”道具)
师:“好,风来了,你们开始放风筝吧!”
(学生边跑边笑,模拟放风筝的情景)
师:“看,他们多开心啊!这就是《村居》中‘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的场景。” 四、拓展阅读与分享(约10分钟) 教师行为: 展示杜甫的《春夜喜雨》或王安石的《泊船瓜洲》等古诗的原文和注释,引导学生自主阅读。 鼓励学生选择其中一首诗进行简要赏析,并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 学生行为: 认真阅读拓展古诗,尝试理解诗意和情感。 积极举手发言,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和赏析体会。 师生示例对话:
师:“现在,请大家打开课本的拓展阅读部分,看看杜甫的《春夜喜雨》。谁愿意来分享一下你读后的感受?”
生:“我觉得这首诗写得很美,特别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让我感受到了春雨的温柔和滋养。”
师:“你的感受很细腻,抓住了诗中的精髓。这首诗确实描绘了春雨的细腻和无私。” 五、课堂总结与作业布置(约5分钟) 教师行为: 总结本课学习的重点,强调古诗的魅力和价值。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首与春天相关的古诗进行背诵,并准备在下次课上进行分享;同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春天的变化,用日记或绘画的形式记录下来。 学生行为: 认真听取老师的总结,回顾本课的学习内容。 记录作业要求,准备下节课的分享和日常观察任务。 六、创意写作与表达(约10分钟) 教师行为: 引导创意写作:教师向学生介绍一种新颖的写作方式——“诗意日记”,即结合所学古诗的意境和情感,创作一篇简短的日记或短文。 “同学们,我们已经深入理解了《村居》和《咏柳》的意境,现在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自己置身于这两首诗所描绘的场景中。然后,拿起笔,写下你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一切,让古诗的韵味在你的文字中流淌。” 提供写作框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开始,教师可以给出一些写作提示或框架,如:“春天的一天,我漫步在……”,“我仿佛看到了……”,“我的心情就像那……”等。 巡视指导:在学生写作过程中,教师需要巡视教室,给予个别指导和鼓励,确保每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 学生行为: 静心想象:学生闭上眼睛,根据教师的引导,想象自己置身于古诗所描绘的场景中。 创意写作:学生根据想象和所学古诗的意境,开始创作自己的“诗意日记”。 交流分享(可选):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邀请几位学生自愿分享自己的作品,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给予掌声或简短的点评。 师生示例对话: 师:“小明,你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诗意日记’吗?” 生:“好的,我写的是:‘春天的一个清晨,我走出家门,仿佛走进了《村居》的世界。草儿嫩绿嫩绿的,小鸟在枝头欢快地唱着歌,好像在欢迎我的到来。远处,几个小朋友正忙着放风筝,他们的笑声在春风中飘荡,让我也忍不住想加入他们的行列。这一刻,我感受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心情也变得格外舒畅。’” 师:“太棒了,小明!你的文字让我们仿佛也置身于那个美好的春天里。大家都要向他学习,用心去感受,用文字去表达。” 七、情感升华与课后寄语(约5分钟) 教师行为: 情感升华: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整个学习过程,强调古诗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更是诗人情感的抒发。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不仅理解了《村居》和《咏柳》的诗意,还通过角色扮演、创意写作等方式,深入体验了古诗中的情感和意境。希望你们能够保持这份对古诗的热爱,继续探索更多中华文化的瑰宝。” 课后寄语:教师用温馨而鼓舞人心的话语结束课程。 “记住,春天是美好的,古诗是永恒的。让我们带着对春天的热爱和对古诗的敬畏,走进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去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下节课,我们期待听到你们更多的分享和发现。再见!” 学生行为: 学生满怀期待地离开教室,心中充满了对古诗和春天的热爱,准备在课后继续探索和学习。他们带着老师的鼓励和期望,踏上了新的学习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