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7.1《 短歌行》课件(共19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目标】7.1《 短歌行》课件(共19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30.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0-21 10:08: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短歌行
曹操
学习目标
1、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了解什么是短歌、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诗人简介、品味关键诗句。
2、思维的发展与提升:诵读诗歌,把握诗歌情感。
3、审美的鉴赏与建构:掌握一定的鉴赏技巧、体会这首诗歌的比兴、用典艺术手法之妙。
4、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感受世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贤才的渴望,以及建功立业的宏愿;理解真正的曹操。
诗歌的学习方法可以概括为“四抓”“三么”。
“四抓”
一、抓题目;
二、抓作者;
三、抓诗句(文);
四、抓注释。
“三么”主要体现在抓诗句里。
1.写了什么(意象、意境)
2.表达了什么(情感)
3.怎么写(表现手法)
《短歌行》
一、抓题目(解题):
什么叫短歌?《乐府古题要解》引用古诗《别诗》(四首其二)“长歌正激烈”,曹丕《燕歌行》“短歌微吟不能长”,认为长歌、短歌是指歌声长短而言。一般说,长歌比较热烈奔放,而短歌的节奏比较短促,低吟短唱,适于抒发内心的忧愁和苦闷。
长歌行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
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
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
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
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短歌行 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曹操(155—220),三国魏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死后被追尊为魏武帝。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 少机警,有权术,任侠放荡,不治行业,年二十举孝廉,征拜为议郎。
曹操曾借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韩遂等割据势力,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
曹操精兵法,善诗文,其诗歌常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其诗大致分为两类:①反映汉末动乱的现实,代表作有《苦寒行》《薤露行》《蒿里行》等;②表现其统一天下的雄心和顽强的进取精神,代表作有《短歌行》《龟虽寿》《观沧海》等
二、抓作者(1.走进作者及创作背景)
曹操有很高的艺术修养,他的乐府诗继承民歌“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精神。写了一些语言质朴的五言诗;他又善于写四言诗,使《诗经》以后渐趋衰落的四言诗重获生机。其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格调苍凉悲壮,有很高的艺术性。他的以乐府古题写时事的作风对后来的新乐府诗有很大启示。有《曹操集》
他的诗歌内容以反映社会动乱,抒发政治抱负。
2.曹操文学成就
创作背景
建安十三年,曹操平定了北方割据势力,控制了朝政。他又亲率八十三万大军,直达长江北岸,准备渡江消灭孙权和刘备,进而统一全中国。当时曹操已经54岁,面对战乱连年,统一中国的事业仍未完成,因而忧愁幽思,苦闷煎熬。但他并不灰心,仍以统一天下为己任,决心广泛延揽人才致力于建功立业,写下了这首《短歌行》。
还有一种说法,该诗作于赤壁之战后。
三、抓诗句(文)
1.一读准字音。划分节奏。
2.二读诗歌分析诗歌。
a.诗眼是什么?
b.作者忧什么?
c.作者怎么解忧?
d.本诗每节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这些艺术手法的有什么作用?
e.诗人志向如何?
对酒当歌
譬如朝露
青青子衿
但为君故
何时可掇
契阔谈
绕树三匝
周公吐哺
一读准字音。划分节奏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a.诗眼是什么?(感彩最浓的字眼。)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人生短暂
转瞬即逝
思慕贤才
宴饮嘉宾
盼望与贤才相聚


明明如月,何时可辍?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贤才择主
功业未成

贤才难得
希望贤才
来帮助自己建功立业

广纳人才
建功立业
e.诗人志向?
d.本诗每节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这些艺术手法的有什么作用?
1.用典:
所谓用典,是指在诗词中通过各种手法。或引用、或化用、或改用前人的成句、故事。
用典的作用:
唐以前诗歌主要表现为增加诗歌的容量,使诗歌典雅耐读,富于文采。
唐以后的诗词曲中主要是怀古伤今,咏史言志。 即:①品评历史,借古论今;②抒情言志,表明心迹;③引发联想,创新意境;④简洁精练,内涵丰富。
2.比兴:
比兴是中国诗歌中一种传统的表现手法,朱熹有比较准确的解释。他认为:“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通俗地讲,“比”就是譬喻,是对人或物加以形象地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
“兴”就是起兴,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有的“兴”兼有发端与比喻的双重作用,所以后来“比兴”二字常连用,专用以指诗有寄托之意。
比兴手法作用:比兴手法的运用,加强了古代诗歌的生动性和鲜明性,增加了古代诗歌的韵味和形象感染力,使得我国的古代诗歌永远散发出迷人的艺术魅力。
拓展提升:
1.通过本诗的学习,你眼里的曹操是怎样的?是否跟《三国演义》里描写的和舞台演绎的一样?你喜欢哪种?请说明理由。
2.品读曹操其他作品,深入了解他。
蒿里行
曹操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於北方。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蒿里行
曹操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於北方。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此诗是借乐府旧题写时事,内容记述了汉末军阀混战的现实,真实、深刻地揭示了人民的苦难,堪称“汉末实录”的“诗史”。诗人运用民歌的形式,对当时的社会现实进行了批判,不仅对因战乱而陷于水深火热之中的苦难人民表示了极大的悲愤和同情,而且对造成人民疾苦的首恶元凶给予了无情的揭露和鞭挞。全诗风格质朴,沉郁悲壮,体现了一个政治家、军事家的豪迈气魄和忧患意识,诗中集典故、事例、描述于一身,既形象具体,又内蕴深厚,体现了曹操的独特文风。
短歌行(其二) 曹操
周西伯昌,怀此圣德。三分天下,而有其二。修奉贡献,臣节不隆。崇侯谗之,是以拘系。后见赦原,赐之斧钺,得使征伐。为仲尼所称,达及德行,犹奉事殷,论叙其美。齐桓之功,为霸之首。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一匡天下,不以兵车。正而不谲,其德传称。孔子所叹,并称夷吾,民受其恩。赐与庙胙,命无下拜。小白不敢尔,天威在颜咫尺。晋文亦霸,躬奉天王。受赐圭瓒,秬鬯彤弓,卢弓矢千,虎贲三百人。威服诸侯,师之所尊。八方闻之,名亚齐桓。河阳之会,诈称周王,是其名纷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