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题优】苏教版生物八上 第十九、二十章 生态系统和生物圈(单元重难点梳理)(共3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学霸题优】苏教版生物八上 第十九、二十章 生态系统和生物圈(单元重难点梳理)(共3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1.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10-21 15:52: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5张PPT)
第十九、二十章
生态系统和生物圈章末复习
八年级生物上册 苏教版 第五单元
学习目标
能够举例说出生态系统及其基本成分,说明其中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并能说出生物富集的过程及其影响。描述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特点及对生物界的重要性。能阐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并能说出人工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特点。能够举例说出我们当前自然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
01
02
能根据文字、图片等资料进行观察或分析有关问题,培养分析问题、处理资料的能力。通过生动有趣的例子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小组合作能力。形成分析人工生态系统是否生态平衡的能力。形成分析身边的生态系统并归纳人类活动生态平衡的能力。
03
积极参与科学探究的过程,认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激发珍爱生命、保护环境的情感。认识到人类作为生态系统中的一员在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的作用。通过了解当前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趋势,认同生物圈是生物的共同家园。进一步提高热爱生命、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
本章思维导图
本章思维导图
本章思维导图
考点一
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态系统的组成
1、生态系统的成分:
①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通过不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互相作用、互相依存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②生态系统的组成:生态系统一般都由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组成。非生物成分主要包括阳光、空气、水和土壤,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生产者和分解者是不可缺少的,消费者是可以缺少的。
①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同时也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
绿色植物中的菟丝子营寄生生活,是消费者。
生态系统的组成
②消费者:指各类动物,直接或间接以绿色植物为食,获得食物和能量。
③分解者:主要是腐生的细菌、真菌和动物(如蚯蚓),它们能够利用动植物的遗体,将其中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获得所需的物质和能量。
2、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①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捕食与被捕食的食物关系。肉食动物以草食动物为食,草食动物以植物为食,生物之间通过食物的关系而互相联系形成食物链。
生态系统的组成
②生态系统中,各条食物链之间相互交错形成了复杂的网络,我们称之为食物网。
3、生物富集及其影响:
①生物富集是指生物从周围的环境中吸收并不断积累某种元素(如铅、汞)或难以分解的化合物(如化学药剂DDT),使该物质在生物体内的浓度超过环境中浓度的现象。生物富集常常伴随食物链而发生。
生态系统的组成
②对于进入生物体内的污染物,生物体具有一定的解毒功能,但当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积累量超过一定浓度时,生物就会出现受害症状。
习题1
下列不可以看成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A.泉山森林公园
B.云龙湖
C.潘安湖湿地
D.学校池塘所有的植物和动物和微生物
D
生态系统的组成
考点二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1、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
①每个生态系统中都存在着一定的食物链。生态学上把处于食物链某一环节上的所有生物的总和称为一个营养级,如作为生产者的绿色植物位于食物链的起点,共同构成第一营养级;以绿色植物为食的草食动物共同构成第二营养级;以草食动物为食的肉食动物共同构成第三营养级;其他以此类推。
②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起点主要是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所固定的能量。植物固定的太阳能除了被植物
呼吸作用消耗外,还用于植物体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命活动。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③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营养关系一般是确定的,因而能量流动一般是单方向的,在能量从一个营养级流向下一个营养级时,由于呼吸作用的消耗,能量不可能全部流入下一个营养级,因而能量流动是逐级减少的。
能量从一个营养级流向下一个营养级时,传递的效率通常为10%-20%。
2、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①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伴随着物质循环。碳循环就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物质循环;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②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含碳的有机物,使大气中的碳进入生物体内。植物和动物通过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其遗体被微生物分解并释放出二氧化碳,有些动、植物的遗体在地层中形成了石油或煤,再经过燃烧产生二氧化碳,这些二氧化碳最终也释放到大气中,重新参与碳循环。
③其他物质如氮、磷、硫等也和碳一样,在生态系统中反复循环。动、植物和微生物在这些物质的循环中发挥着各自的重要作用。
习题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能量沿着食物链单向流动
B.生产者的能量不能流向分解者
C.能量在传递过程中逐渐递减
D.生态系统需要不断输入能量
B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考点三
生物圈中的各种生态系统
生物圈中的各种生态系统
1、生物圈中的各种生态系统:
①根据环境的不同把生态系统分为水域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等多种类型。
②水域生态系统又可分为淡水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陆地生态系统包括林地生态系统和草地生态系统等;林地生态系统包括森林生态系统、人工林生态系统等;草地生态系统包括草原生态系统和人工牧场生态系统。
生物圈中的各种生态系统
③生物圈是地球上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的总和,也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④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主要是土壤层),以及生活在其中的各种各样的生物。
2、生态平衡:
①在一定的时期内,一个自然生态系统内的生物种类和数量一般是相对稳定的。生物与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保持着相对的稳定,这种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生态平衡。
生物圈中的各种生态系统
②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该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有关。一般地说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生态系统就能较长时间地维持相对的稳定。
③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的和相对的稳定状态。生态平衡依赖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自然因素如火山爆发、地震等,可在瞬间使一些生态系统遭到毁灭性的破坏。人为因素如修建大型工程,大量使用农药、化肥等,也会使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受到严重影响,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生物圈中的各种生态系统
3、生态农业:
①自然生态系统的生产效率一般比较低,现代化农场、养殖场等人工生态系统生产效率较高,但是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人类的控制。
生物圈中的各种生态系统
②生态农业是通过建立人工生态系统,形成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现代化农业生产体系。它既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也能维持农业发展的持续性,因此是农业发展的新模式。
习题3
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的生态系统是
(  )
A.草原生态系统
B.森林生态系统
C.农田生态系统
D.湿地生态系统
B
生物圈中的各种生态系统
考点四
生物圈是生物的共同家园
生物圈是生物的共同家园
1、生物圈是人类的繁荣家园:
茫茫宇宙中,地球是目前已知的唯一适合人类居住和生活的星球。几百万年来,地球上的生物圈以其优越的环境条件,养育着人类,而人类也以其勤劳的劳动和创造,把生物圈建设得更加美好。
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生物圈正逐步成为人类的繁荣家园。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资源消耗的速度越来越快,这给生物多样性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2、生物圈是生物的共同家园:
地球不仅是人类的家园,也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20世纪80年代初,联合国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该战略强调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要求既使当代的各种需求得到满足,又保护环境,不对后代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危害。当世界各国与每个公民都意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都重视保护生物圈,生物圈将真正成为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
生物圈是生物的共同家园
习题4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是因为生物圈
(  )
A.只包括岩石圈和水圈
B.是指地球上所有的生物
C.各种资源都用之不尽
D.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共同唯一家园
D
生物圈是生物的共同家园
巩固提升
习题5
(2023·黔东南)某生态系统中有一条食物链为“草→鼠→蛇→鹰”,下列对该生态系统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草间接为鹰提供了食物
B.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是草
C.此食物链的三种动物所需的能量最终都来自草
D.增加蛇的数量可彻底消灭老鼠
A
习题6
(2023·北京)“海洋牧场”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它是指在特定海域内,人工投放藻类、贝类和鱼虾等海洋经济生物种苗,利用海洋中的天然饵料等进行集中养殖和科学管理,类似于在陆地上放牧牛羊。下列关于“海洋牧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属于海洋生态系统
B.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
C.其中的藻类可以制造有机物
D.有无限的自我(动)调节能力
D
习题7
(2023·吉林)下列有关生态系统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B.食物链的起始环节是阳光
C.一块农田中的农作物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D.生物种类越多,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越弱
A
习题8
(2023·贵阳)“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每年春天,在稻田、池塘或溪沟内,常常会见到蝌蚪,而到了夏天,一只只青蛙就会在农田中忙于捕虫。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水稻制造的有机物是动物的食物来源
B.蝌蚪与成体青蛙的形态结构相似
C.农田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比森林强
D.青蛙数量增多时虫的数量会增多
A
习题9
(2023·天门)如图为森林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环境中二氧化碳的关系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表示生产者的是丙
B.序号①表示呼吸作用
C.森林的自我调节能力强
D.森林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
B
习题10
(2023·牡丹江)谚语“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中蕴含的生物学知识,叙述正确的是(  )
A.谚语中的生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
B.谚语中描述的食物链是“虾米→小鱼→大鱼”
C.若水体遭到污染,有毒物质在虾米体内积累最多
D.谚语中的大鱼和小鱼是竞争关系
A
谢谢,下节课再见
第十九、二十章
生态系统和生物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