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孕育统一与民族交融(大单元教学设计)-【教学评一体化】大单元整体教学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孕育统一与民族交融(大单元教学设计)-【教学评一体化】大单元整体教学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2.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0-21 15:48: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大单元教学设计)
(本设计为21世纪网站独家打造,任何团体、个人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01课标解读 02教材分析 03学情分析
04学习目标 05情境任务 06课时安排(六课时)
07难点突破 08跨学科学习 09背诵清单
10复习设计 11大事年表 12单元评价
01【课标解读】
1.2022年课标要求
〖导论〗因为黄巾起义,东汉很多实力派趁机坐大,甚至拥兵一方成为地方割据势力,形成东汉末年的军阀割据局面,统一多民族国家进入政权分立时期。这一时期,虽然多个政权并立政局混乱,但是各民族之间加强交往、交流与交融,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科技文化有了显著的进步。这些尤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为隋唐的统一局面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内容要求〗1.4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和北魏孝文帝改革、人口迁徙和区域开发,认识这一时期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特点及其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通过了解这一时期的科技和艺术成就,如祖冲之的数学成就,认识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2.2022年课标解读
⑴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基本线索和重要的事件、人物,知道重大史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原因和结果,初步养成历史时序意识和历史空间感。(史料实证、时空观念)
⑵知道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了解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了解西晋的历史,探究西晋短暂统一的原因。知道八王之乱出现的原因,分析其危害。了解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认识到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祖国的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民族友好是我们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主流。知道东晋南朝的历史更替,分析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及影响,了解江南地区开发的表现,认识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知道淝水之战,分析其对南北双方的影响。知道北魏孝文帝改革及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认识到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了解贾思勰与《齐民要术》、祖冲之的成就、书法成就、绘画与雕塑成就,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价值和突出优势,提高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⑶能结合语文、地理、生物等课程的学习,通过阅读古代的文献材料、图像材料,观察实物材料,查阅地图,并加以分析、概括并提取其中的历史信息。通过探究与讨论,强化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家国情怀)
02【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材主要内容:
1)新旧教材之比较
2024版新教材 原版本
单元 课 题 单 元 课 题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第16课 三国鼎立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第16课 三国鼎立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第18课 东晋南朝政治和江南地区开发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第19课 北朝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融合
第20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和文化
2)本单元由五节正课组成。
本单元由五节正课组成。
涉及两个关键词:政权分立(三国、南北朝)、民族交融(民族迁徙、胡汉交融)
三国两晋南北朝绝大部分时间都处于分裂割据状态,但在此期间,北方少数民族大量内迁,推动了民族交往、交流与交融;北方人民大量南迁,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经济发展迅速,农业技术也取得很大进步;科技文化领域更是成就璀璨。
东汉末年的农民起义和军阀割据,结束了两汉大一统的局面。三国鼎立局面是从分裂割据逐步走向统一的过程。司马氏建立的西晋结束了三国鼎立,实现了短暂统一。历时十几年的八王之乱,不仅使西晋衰落,也导致中原人口大量逃往南方,形成了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随后,我国历史相继进入东晋十六国和南北朝时期。自西晋末年到东晋后期,南迁的北方人口数量巨大,给南方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大量劳动力,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北朝后期,我国北方出现了各民族的大交融。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显著时代特征。
三国两晋南北朝承上启下,从文化、经济、政治、民族关系等多方面,为隋唐盛世的出现创造了条件。
《第16课 三国鼎立》:本课主要介绍了从东汉末年分裂割据到局部统一的历史,主要围绕三部分内容展开,即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三部分内容之间因果相连,在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的作用之下,曹操、刘备和孙权的势力逐步崛起,进而形成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西晋统一全国,结束东汉末年以来军阀割据混乱的局面。其腐朽的统治只维持了短暂的统一局面,“八王之乱”加速了西晋的衰亡。同时,北方游牧民族的南迁促进了北方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
《第18课 东晋南朝政治和江南地区开发》:“东晋的兴亡”“南朝的政治”和“江南地区的开发”分别从政治、经济两方面介绍江南的发展。东晋、南朝的统治,为江南地区的开发提供了重要条件。
《第19课 北朝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本课主要介绍了西晋灭亡,东晋在南方建立,中国陷入南北分裂状态,淝水之战使这一局面得以延续。4世纪后期,北魏政权建立,为统一黄河流域,顺应民族融合的大趋势,孝文帝在政治、经济、社会习俗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孝文帝改革也推动了北方地区的民族大交融,促进了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也为隋唐的统一奠定了重要基础。
《第20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本课主要介绍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农学、数学、天文学、机械制造方面的成就及书法、绘画和雕塑等文化内容。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政权分立、民族交融、文化多元的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与文化上承两汉、下启隋唐,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是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不仅是对秦汉科技与文化的继承和创新,还为隋唐科技与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单元大概念架构
本阶段时间界限为220年到589年,主要包括五部分内容:三国鼎立、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东晋南朝政治和江南地区开发、北朝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继两汉之后,中国历史进入一个大分裂时期,期间也有过短暂的统一,也就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历史时期:三国、西晋、东晋、南北朝)。
分裂中的统一因素: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民族之间的交融;南方经济的发展;科技文化的进步等都为统一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历史阶段特征:政权分立、民族交融。(分裂是这一时期的一大特点;民族融合成为这一历史时期的另一特征)
政治上:政权更替频繁,封建国家大分裂,局部统一出现和民族大融合;北魏孝文帝推行改革,促进北方各族的封建化。
经济上: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成熟;南北经济发展的差距缩小,江南经济有了较大发展并赶上北方;以北方黄河流域为中心的农业经济格局开始改变。
文化上:儒学面临严峻挑战同时取得新发展,科技文化取得辉煌成就,不少领域继续在世界上居领先地位。
民族关系上:东汉末年以来,少数民族内迁,北人南迁,促进了各民族的交流与融合。
3、整体教学流程透视
(1)课堂导入环节以科学性、趣味性、灵活性和启发性原则,通过视频、图片等方式,采用设疑、悬念导入法、直观导入法、开门见山法、直接破题法、温故知新等方法导学激趣。
(2)导入新课后,出示学习目标,学科核心素养,明确学习的重难点和要求,明晰地让学生知道通过本节学习应该掌握哪些知识点,形成何种能力,从而进入自主学习环节。
(3)自主学习,让学生整体感知教材,对基本史实有一定了解,再对重难点进行精细预习,标画重点内容。
(4)小组合作,问题探究要围绕教材的重点、难点内容展开,教师要把教学的重点、难点问题交给学生去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教师可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
(5)当堂检测,着重在于以各种形式检测学生学习的效果,可以通过口答、自背、做题等方式完成。根据课堂情况,灵活掌控教学环节,每节课至少留出3至5分钟进行测验训练,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做到堂堂清,不欠账。
4、本单元教材体例
(1)新教材的每个单元主题页新增该阶段时间轴,对重大事件进行梳理,增强学生对历史时序的认知;还新增了新课标对这一单元要达成的内容要求,为学生学习新知明确了目标,如第四单元:
(2)设计导语激发兴趣,引出重点:课文标题后引语部分增加相应内容的图片信息,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相关知识:如第16课引语旁配有京剧《捉放曹》中曹操的扮相,第17课引语旁配有《“晋鲜卑归义侯”印》,第18课引语旁配有《南京六朝博物馆的条幅》,第19课引语旁配有《嘎仙洞遗址》,第20课引语旁配有《北魏星象图》等。
(3)新教材引入了大量史学考古、理论研究新成果,正文部分采用了大量的新地图、新图片、考古新发现的遗物,历史知识内容更加充实丰富,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相关知识。设计读图,提升学生史料实证、时空观念等核心素养。
(4)设计正文宋体内容明确基本知识;
(5)设计相关史事教会学生提炼有效信息;
(6)设计“想一想”栏目,引起探究兴趣,激发学生思考;
(7)设计“材料研读”培养学生研读材料的能力,活学活用;
(8)新教材增加了“学史崇德”栏目,更符合课程教材要发挥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作用,更符合新课标坚持德育在先的理念,更加符合“为党育人,为国育人才”的“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目的,如第14课新增了【学史崇德】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张骞“持汉节不失”的精神和坚决克服困难的意志为后人传颂,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更好地落实家国情怀的核心素养;第15课新增了【学史崇德】司马迁撰写《史记》的史实,司马迁追求崇高理想和献身伟大事业的精神,培养学生树立爱国情怀。
(9)设计“课后活动”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10)设计“知识拓展”,扩大学生知识面。
第16课知识拓展:七擒孟获;第17课知识拓展:王濬伐吴;第18课东晋南朝时的海外贸易;第19课知识拓展:北魏时期的洛阳市场;第20课知识拓展:郦道元和《水经注》。新教材进一步落实历史学科素养的要求,为高中阶段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体现了历史课程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课程本质。
03【学情分析】
初中的学生还是处于一种形象思维的状态,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本单元通过课堂上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搜集资料、观察视频、情境模拟、体验交流等环节,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使他们在体验中感知历史、认识历史,进而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技能,提升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
04【学习目标】
一、教学目标:
目标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
概况三国与两晋、东晋与南朝、十六国与北朝等时期的基本史实,运用示意图梳理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情况,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政权林立、社会动荡的时代特征,了解国家统一与社会稳定的重要性。(史料实证、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目标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
知道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背景、主要措施,认识北魏孝文帝改革适应并促进了北方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初步理解民族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认识虽然北方长期处于政权分立的战乱状态,但是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历史解释、唯物史观、家国情怀)
目标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知道江南地区农业、手工业、商业、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理解江南地区的发展得益于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人口大量南迁和适宜于农业发展的自然环境。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认识劳动力是促进南方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唯物史观)
目标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成就,感受科学家们孜孜不倦的探索实践精神与独具特色的文化魅力。体会科学和人文的社会价值,提高艺术鉴赏能力,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三国鼎立、西晋的短暂统一、东晋南朝的政权更替、北方游牧民族内迁与民族交融、北魏孝文帝改革、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难点:三国鼎立的形成、北方游牧民族内迁与民族交融的意义、北魏孝文帝改革、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05【情境任务】
情境1、通过设计历史年代尺,梳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重大历史事件与人物,初步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历史发展历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时空观念。
情境2、观察并识读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疆域图,如《官渡之战示意图》、《赤壁之战示意图》、《三国鼎立形势图》(262年)、西晋北方各族内迁分布图、东晋形势图(382年)、《淝水之战示意图》,从历史地图中辨识、获取重要的历史地理信息,并将历史地图中的信息与所学内容建立起联系。
情境3、尝试运用可靠的、典型的史料对历史问题(如历史人物与影视剧中人物的区别与联系、曹操是英雄还是奸雄?北魏孝文帝汉化政策是利还是弊?)进行论证,有根据地说明自己对历史问题的看法。
情境4、搜集与整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相关的图片(西晋持刀陶俑)(北魏星象图)等,将历史图片进行分类,配上文字说明。在此基础上,开展“图说历史”的活动,以板报、手抄报、电子信息报、历史图集等方式进行交流。
情境5、查阅、整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对社会生产起促进作用的技术发明和技术创新的相关材料(如牛转翻车),组织一场微型的古代科技图片展,从而更好地理解科学技术对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作用,树立科技报国的崇高理想。
情境6、通过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历史典故、历史人物故事会(如刘备、诸葛亮、司马懿、晋惠帝、苻坚、祖逖、孝文帝、贾思勰、祖冲之等)及相关视频的搜集、播放,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史料实证、家国情怀。
情境7、通过《官渡之战示意图》、《三顾茅庐图》(局部)、《赤壁之战示意图》、《柳龙骨车》中的牛转翻车、知识拓展【七擒孟获】、《三国鼎立形势图》、西晋持刀陶俑、甘肃嘉峪关魏晋墓砖画《牧马图》、《西晋北方各族民族内迁分布图》、知识拓展【王濬伐吴】、人物扫描【祖逖】、《东晋形势图》、东晋黑釉鸡首瓷壶、南朝青瓷莲花尊、知识拓展【东晋南朝时的海外贸易】、《淝水之战示意图》、甘肃嘉峪关魏晋墓砖画《采桑图》、《北齐校书图》、知识拓展【北魏时的洛阳市场】、《齐民要术》书影、祖冲之像、钟繇楷书《宜示表》(刻石)、《兰亭集序》(摹本-局部)、《张猛龙碑》(拓片)、云冈石窟第20窟中的造像、《洛神赋图》(摹本)、《女史箴图》(摹本)、龙门石窟宾阳中洞的造像、知识拓展【郦道元和《水经注》】等资料,识读图文资料,获取有效信息,通过材料研读,学会论从史出的史学方法,认识图文资料是了解古代历史的第一手资料,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情境8、立足史料实证,利用博物馆、档案馆、图书馆、历史遗址、古代建筑、古村落,以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历史文化名城等,尽量发掘和利用网络资源及乡土历史的资源,去搜集、探访三国遗址、淝水之战古战场遗址、云冈石窟、龙门石窟,认识传统文化价值,培养弘扬传统文化,建设现代文明的意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史料实证、家国情怀。
情境9、查阅相关材料,开展绘制历史人物画像、制作历史文物模型和历史文创作品等活动。在此基础上,布置相关的展览,同学之间进行交流、评比。
情境10、运用详实的史料,立足唯物史观,正确评价曹操、北魏孝文帝的功过是非——唯物史观。
情境11、围绕中国古代历史上重大的、综合性的问题进行探究并展开讨论,如“中国古代历史上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中国古代史上历代中央政权对边疆地区的有效治理”“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政治改革”等。通过探究与讨论,强化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
情境12、选择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如刘备与赤壁之战、曹操与官渡之战、八王之乱、淝水之战、北魏孝文帝改革等,在查阅史料的基础上,编写历史剧的脚本,分配角色,进行排练,成熟后在班级或校内演出。
情境13、新教材新增了“学史崇德”,符合课程教材要发挥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作用,更符合新课标坚持德育在先的理念,更加符合“为党育人,为国育人才”的“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目的,如第16课新增了【学史崇德】刘备辅佐刘禅主持军国大政,忠于职守,公正无私,法令严明,治蜀有方,后病逝于北伐前线,体现了诸葛亮为事业奋斗终身的奉献精神。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更好地落实家国情怀的核心素养。
情境14、课堂活动示例:
活动主题:三国故事与三国史实
活动目标:
①认识历史故事与历史事实之间的联系与差异;
②理解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受到评价者所处时代的立场的影响
活动过程:
①学生搜集有关三国的故事,如“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草船借箭”等,编写历史剧本,分配角色,排练成熟后再班级表演。
②教师介绍罗贯中创作的历史小说《三国演义》,引导学生了解《三国演义》的作者生平、故事梗概等信息。
③教师介绍陈寿所著《三国志》,引导学生就三国故事的真实性进行分析,认识三国史实与《三国演义》文学描述的区别。
④《三国演义》描述的曹操“奸诈残忍”,《三国志》作者陈寿却认为曹操是“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组织学生就历史上真实的曹操开展交流讨论。
(四)活动说明:
本活动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对文学作品与历史著作的比较分析,理解文学作品与历史事实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这一活动可以促使学生初步掌握搜集、整理和分析历史信息的基本方法,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研究和表达交流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等方面的素养。
06【课时安排】(七课时同步教案——见同步教案+一课时单元复习)
6课时
第1课时:第16课 三国鼎立(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国鼎立)
第2课时: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八王之乱、北民内迁、民族交融)
第3课时:第18课 东晋南朝政治和江南地区的开发(政权更替、经济重心南移)
第4课时:第19课 北朝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淝水之战、孝文帝改革)
第5课时:第20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科技创新、文化传承)
第6课时:单元复习
07【难点突破】
难点一.如何评价历史人物曹操?
答:(1)曹操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
(2)他广罗人才,统一了北方,结束了北方分裂割据的局面,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也为西晋的统一奠定了基础。他的这些做法符合人民的愿望,顺应历史的潮流。
(3)但他有狡诈、多疑、滥杀无辜的残暴本性。
难点二.三国鼎立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为什么?(判断标准:是否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统一安定、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答:进步。三国鼎立局面是东汉末年以来军阀混战的结果,也是从分裂割据,逐步走向统一的过渡阶段。并存的三个政权,为了战胜对方,都采取一系列恢复和发展生产的措施。如魏国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蜀国的丝织业兴旺,吴国的造船业发达,吴国派船队到达夷洲(今台湾)。这就为统一全国准备了物质条件。
难点三.西晋统治短暂的原因。
答:(1)西晋统治集团昏庸腐朽;
(2)晋武帝分封诸王,宗室诸王掌握地方军政大权,最终导致“八王之乱”,耗尽了西晋的国力;
(3)西晋推行民族压迫政策,激起内迁各民族的反抗,最终导致了西晋的灭亡。
难点四.淝水之战前秦失败的原因、启示:
答:①失败原因:前秦苻坚不顾一致反对,强征各族人民当兵、军心不稳;苻坚还骄傲轻敌、指挥失当;前秦军队向南进军时前后千里、战线太长、力量分散;东晋8万精兵团结一致、从容应对、正确战略战术。
②启示: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不是力量的强弱,而是人心向背、战术得当等;民族团结、内部团结对于一个政权的成败具有重大意义。
难点五.简述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及影响。
答:(1)原因:
①北方人的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根本原因)
②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
③江南地区战乱较少,社会比较安定;
④南下移民和当地民众共同辛勤劳动;
⑤统治者的重视和支持,采取了一些有利于农业生产的措施。
影响:促进了南方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后面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
难点六: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评价?
答:(1)北魏孝文帝改革顺应了北方出现的民族大交融趋势。这些改革措施既是北方民族大交融趋势长期发展的必然结果,又深化和巩固了民族大交融的成果。
(2)北魏孝文帝改革对北方的经济发展、政治安定、文化复兴起到了重要作用。
(3)北魏孝文帝改革为隋唐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难点七: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文化发展的原因、意义。
答:(1)原因:①对秦汉时期科技文化成果的继承、改革和创新,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文化发展的前提。②北方经济的发展和江南地区的开发,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文化的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
③民族大交融和外来文化的影响,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2)意义: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文化的发展,为隋唐时期科技文化的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难点八: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的途径有哪些
答:(1)民族迁徙:魏晋以来,“五胡”内迁,他们在北方各地和汉族人民杂居相处。
(2)友好往来:魏晋以来,各民族人民频繁交往,使民族大融合进程进一步加快。
(3)各族间的征战:各族间的征战打破了各族原有的部落组织,有利于民族融合。
(4)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
08【跨学科学习】
农学:《齐民要术》
地理学:教材中相关形势图、《水经注》
天文学:《大明历》《北魏星象图》
语文学科:《三国演义》、建安文学、陶渊明的田园诗
书法、绘画、雕刻:《宣示表》、《兰亭集序》、《女史箴图》、《洛神赋图》、云冈石窟、龙门石窟
数学:圆周率
09【背诵清单】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背诵清单与思维导图】
第16课 三国鼎立
核心考点1、官渡之战
1、背景:东汉末年,北方军阀长期割据混战,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2、概况:
(1)时间:公元200年
(2)作战双方:袁绍 与 曹操
(3)结果:曹操以少胜多,大败袁军。
(4)影响: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3、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
(1)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处于有利地位。
(2)经济上:实行屯田,恢复农业生产
(3) 军事上:官渡之战打败袁绍
核心考点2、赤壁之战
1、背景:曹操基本上统一了北方,想要进一步统一全国。
2、概况:
(1)时间:公元208年
(2)作战双方:曹操与孙刘联军
(3)结果: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大败曹军。
(4)影响: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了基础。
3、曹操失败的原因:
(1)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战,水土不服;
(2)曹操骄傲轻敌;
(3)孙刘联军正确的战术。
启示:做人不能骄傲自满,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
核心考点3、魏蜀吴的建立与发展
1.背景:东汉末年,各地出现许多割据一方的军阀,他们彼此长期混战,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2.形成过程:
(1) 220 年, 曹丕 称帝,定城 洛阳,魏国建立;
(2) 221 年, 刘备 称帝,定城 成都,蜀国建立;
(3) 222 年, 孙权 称王,定城 建业(南京),229年,孙权称帝,吴国建立,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
3.评价:形成局部性统一,有利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为西晋大一统创造了条件。
【名师点拨】
曹操是东汉末年的人物,而不是三国时期的人物。在他死后,他的儿子曹丕于220年建立魏国,东汉结束。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核心考点1、西晋的建立与统一
魏 曹魏中期,司马懿控制魏国军政大权,266年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称帝,改国号为晋,定都洛阳,史称“西晋”(司马代曹)
蜀 263年被魏国灭亡
吴 280年西晋灭吴,西晋统一全国,三国时代结束
核心考点2、八王之乱与西晋灭亡
1、原因:分封同姓诸王,导致宗室诸王势力过大;晋惠帝昏庸无能。
2、爆发:晋惠帝在位时,手握重兵的八个封王为了争夺中央政权,先后起兵,相互混战。
3、影响:对社会造成巨大灾害,人民饱受痛苦。西晋从此衰落;中原人口大量死亡,幸存者大多逃亡南方,形成我国古代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
4.西晋灭亡时间和事件:316年,内迁的匈奴人灭掉西晋。
5.西晋统治短暂的原因。
(1)西晋统治集团昏庸腐朽;
(2)晋武帝分封诸王,宗室诸王掌握地方军政大权,最终导致“八王之乱”,耗尽了西晋的国力;
(3)西晋推行民族压迫政策,激起内迁各民族的反抗,最终导致了西晋的灭亡。
核心考点3、北方各族的内迁(五胡内迁:匈奴、鲜卑、羯、氐、羌)
1、时期:东汉、魏、晋时期
2、路线:氐族和羌族,由西南东迁入陕西关中;
匈奴族和羯族,由北向南迁到山西一带;
鲜卑族迁到辽宁、陕西及河套地区。
3.史书记载,像前秦的统治者那样,内迁的少数民族都主动认同中原地区的历史和文化,如鲜卑族说自己是黄帝的后裔,匈奴自称是大禹的后代,目的是什么?
少数民族统治者为了证明自己政权的合法性和正统性,便于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名师点拨】
1、三国灭亡顺序:魏灭蜀,西晋灭魏,西晋灭吴,实现统一于西晋;
2、266年,西晋建立;280年,西晋灭掉吴国,结束了分裂的局面,重新完成了统一。
3.八王之乱的实质是西晋皇族内部争夺皇位的斗争,是西晋由盛转衰的转折点。316年,内迁的匈奴人灭亡了西晋。
第18课 东晋南朝政治和江南地区的开发
核心考点1、东晋的兴亡
1、东晋的建立:317年,司马睿建立东晋,定都建康(今江苏南京)。
2、政权特点:司马睿是在南下的北方贵族王导等的拥戴下当的皇帝,司马睿政治上依靠王导,军事上依靠王敦。王氏其他子弟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重用。司马睿举行即位大典时,居然邀请王导共坐御床,时人称之为“王与马,共天下”。
3、东晋北伐:东晋虽然偏安于江南,但多次组织北伐,希望收复北方的国土。
(1)北伐未果的原因:由于朝廷对北伐将领心存疑虑,多方牵制,使北伐缺少后援,东晋最终未能恢复中原。
(2)代表人物:祖逖北伐:那时晋朝内部一些官僚们仍旧过着荒淫腐朽的生活,只有祖逖坚持北伐,主张收复失地。(闻鸡起舞、中流击楫)
4、兴盛:淝水之战后,东晋经济得到发展,江南出现“荆扬宴安,户口殷实”的景象。
5、衰落:东晋末年,政权落入武将手中。
6、灭亡:420年,东晋灭亡。
核心考点2、南朝的政治
1.南朝:420——589年,出现宋、齐、梁、陈四个王朝,定都建康,史称“南朝”,都是通过大将夺权取得政权。
2.宋是南朝疆域最大的朝代(陈朝最小),南方社会安定发展;梁武帝萧衍统治后期发生大规模的叛乱长时间无法平息,建康失陷,江东最富庶的地区遭到烧杀抢掠,导致千里绝烟,人迹罕至。
●在南北朝的对峙中处于劣势的是:南朝。
▲(北朝:十六国后期,鲜卑族拓跋氏建立的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北方),北魏孝文帝改革(改姓元,史称元魏),促进了民族融合。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后来又分别被北齐和北周取代,最后北周灭掉北齐,又统一黄河流域(北方)。这些王朝,历史上称为“北朝”)
核心考点3、江南地区的开发
1、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
①北方人大量南迁,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
②江南地区战乱比较少,社会比较安定;
③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
④南北方人民的共同努力。
2.江南地区开发的表现:
(1)农业: ①开垦荒地,兴修水利;②农业生产技术有很大的改进:犁耕施肥、选种育种田间管理,广种水稻小麦,水稻由直接播种到育秧移栽,麦稻兼作,五岭以南地区还种植了双季稻;③种桑养蚕、培植果木、种植药材,实行农业多种经营。
(2)工业:手工艺快速进步。缫丝、织布 、制瓷、冶铸、造船、造纸、制盐等都有显著的发展。
(3)商业:商业发展,城市繁荣。建康成为最为活跃的大都市
3、影响:促进了南方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后面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
【名师点拨】
1.南北朝时期,随着江南的开发,南方经济逐渐赶上了北方,但没有超过北方,超过北方是在两宋时期。
2.北方人口开始大量南迁的主要原因是东汉末年北方多战乱,为躲避战乱。江南经济迅速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北方人口南迁。
第19课 北朝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核心考点1、淝水之战
1.十六国:
①4世纪初到5世纪前期,北方各族先后建立15个政权,连同西南的成汉,称为十六国。
②4世纪后期,氐族苻氏建立的前秦统一了黄河流域。
③南方:司马睿重建晋朝,都城在建康,史称“东晋”。
2.概况:
(1)大战时间:公元383年
(2)作战双方:前秦与东晋
(3)结果:东晋以少胜多,大败前秦。成语或典故: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
3.淝水之战的影响:
(1)淝水之战以后前秦很快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
(2)东晋取得暂时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网版权所有
核心考点2、北魏孝文帝改革
1.北魏:
(1)建立:4世纪后期,鲜卑族建立;(2)统一北方:439年统一北方。
2.改革的原因(目的):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加强对中原的统治。)
3.措施:
(1)迁都洛阳(494年)(2) 改说汉语; (3)改穿汉服;
(4)改用汉姓; (5)鼓励与汉族联姻;(6)用汉制,学汉礼。
4.意义: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的实力;加速了鲜卑族的封建化进程。
5.性质: 一场少数民族的封建性质的改革。
6.评价孝文帝:学习他顺应历史潮流、坚持改革、积极进取、拥有智慧、以身作则的精神和优秀品质。
核心考点3、北朝政权更替
北魏是南北朝时期北朝第一个王朝,439年,北魏统一北方,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北魏在北方设立了六个军镇,以抵御北方柔然的南下。后发生六镇兵变,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东魏后被齐取代,史称北齐。西魏后被周取代,史称北周。北周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国力渐渐强大。577年,北周灭掉北齐,北方重归统一,为隋朝统一全国打下基础。
核心考点4、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1.时期:北朝后期,我国北方出现了各民族的大交融。
2.表现:
经济、习俗方面 少数民族学习汉族的农业技艺,从事农业生产,成为农业居民。而汉族人民学习少数民族的畜牧经验,学习和接受他们的食物、服装、用具等,融入汉族的生活中。
政治制度 北朝统治者与汉族士人合作,沿袭中原地区原有的统治方式,实行君主专制制度。
文化方面 西晋时期,内迁各族大多已使用汉语;北魏孝文帝改革后,汉语成为北方主要的通用语言。
民族心理 随着经济、文化的交流与融汇,思想感情日益沟通,“胡”“汉”观念逐渐淡薄,民族之间的隔阂与偏见逐渐减少
3.十六国北朝时期,北方地区民族关系的特点:民族关系有时矛盾激化,甚至发生战争,但在总体上,民族隔阂趋于消解,民族关系趋于缓和。
4.影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化,并为以后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名师点拨】
1.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从经济角度看是少数民族从游牧向定居农业转变的过程;从文化发展角度看,是少数民族的汉化过程;从社会发展进程角度看,是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
2.我国古代民族交融的方式:人口迁徙、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改革、和亲和战争等。
第20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核心考点1、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1.作者:北朝贾思勰
2.地位: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3.内容: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还提出了多种经营和商品生产等宝贵的思想。
4.影响:这部农书对后世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核心考点2、科学家祖冲之
1.时期:南朝
2.成就: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他制定出当时最先进的历法《大明历》;还擅长机械制造,指南车、千里船等。
核心考点3、灿烂的文化
(一)书法:王羲之
1、时期:东晋
2、代表作品:《兰亭集序》
3、特点:“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4、称誉:书圣
(二)绘画:顾恺之
1、时期:东晋
2、地位:顾恺之是当时最著名的画家。
3、特点:他擅长的人物画,线条优美活泼,人物传神,富有个性。
4、代表作品:《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山水画开始形成。
(三)雕塑
1、背景: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
2、代表: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
(四)地理
北魏的郦道元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地理学家,他的《水经注》是一部综合性地理学专著。
【名师点拨】
1.《齐民要术》与《农政全书》都是关于农业方面的科技著作;《齐民要术》是北朝贾思勰,《农政全书》是明朝徐光启。
2.曹魏时期的钟繇独创楷书书法,后人称他的楷书为绝世之作;东晋的王羲之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他被后人誉为“书圣”。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思维导图
10【复习设计】
第4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单元复习设计】
复习目标 1. 通过制作时间轴和政权更替示意图,培养学生时空观念。 2. 通过阅读教材,知道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国鼎立形成、淝水之战、南北朝政权更替的史实。 3. 通过史料阅读,知道江南地区的开发的背景、表现与影响。 4. 通过阅读教材,知道孝文帝改革,理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 5. 通过阅读教材,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的成就。
核心素养 1.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和北魏孝文帝改革、人口迁徙和区域开发,认识这一时期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特点及其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2.通过了解这一时期的科技和艺术成就,如祖冲之的数学成就,认识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史料实证、唯物史观、家国情怀)
教材分析 本单元为统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分裂时期,也是最纷繁复杂的时期。对本单元的学习,主要把握四大方面,一、政权分立; 二、北方五胡内迁,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三、北方战乱导致中原人口南迁,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为日后经济重心南移奠定基础。四、了解这一时期科技文化取得的重大成就。通过这四个方面的学习,让学生理解这个分裂动荡的时期江南经济的开发,民族的交融及文化的繁荣为以后的隋唐大一统局面和古代中国最鼎盛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课时 1
教学重点 三国鼎立、西晋的短暂统一、东晋南朝的政权更替、北方游牧民族内迁与民族交融、北魏孝文帝改革、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教学难点 三国鼎立的形成、北方游牧民族内迁与民族交融的意义、北魏孝文帝改革、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对中国历史有强烈的认知兴趣,经过前面三个单元的学习,很多孩子已具备一定的史料分析能力和材料概括能力,已经初步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即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发展与巩固,对统一多民族国家这一概念有所认识。本单元中政权分立中孕育着统一,因此帮助学生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本单元为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因为是复习,所以更重视知识的梳理和进一步的整合,重视学生对历史核心素养的敏感和掌握,重视答题技巧的掌握。在这一学情分析下,这一课的学习将突出核心素养的提升和解题能力的提高。故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来引导学生自主整合基本知识,通过研读丰富的史料来提高阅读素养;通过习题来提高解题技巧和解题能力;通过丰富的图文资料让学生增强学生对传统科技与文化的重视,树立中华民族文化自信。本节课希望通过环环相扣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落实基础知识并能整合知识,通过合作探究,提升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考向定位 1.关于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复习的重点,以选择题型进行考查,也常与古代史上的其它战争联系在一起考查。 2.人口南迁和江南地区的开发属于高频考点。能力要求多为识记、阅读、理解等,主要注重根据史料记载考查阅读理解能力,也常常通过知识的横向、纵向联系归类进行考查。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替主要考查其更替的史实。4.北魏孝文帝改革、民族交融属于高频考点,考查其背景、内容、意义,常与其它的改革联系起来,涉及选择题、材料解析题、探究题等题型。5联系史实,对历史人物如曹操、孝文帝的评价是本单元的复习重点。6.考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和文化成就,常与夏商周时期、秦汉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成就联系在一起考查,以选择题形式为主。
教学方法 通过图片、地图、史料分析,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能力;通过自主学习,小组互动,提升合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提前制作课件及评价检测
【复习过程】
【复习导入】
【播放视频】黄巾起义。
教师讲述:因为黄巾起义,东汉很多实力派趁机坐大,甚至拥兵一方成为地方割据势力,形成东汉末年的军阀割据局面,统一多民族国家进入政权分立时期。这一时期,虽然多个政权并立政局混乱,但是各民族之间加强交往、交流与交融,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科技文化有了显著的进步。这些尤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为隋唐的统一局面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以视频导入,自然引入东汉末年的军阀割据局面,统一多民族国家进入政权分立时期,民族交融,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科技文化显著进步。总览全文,高屋建瓴。)
【复习环节】
环节一、自主复习(限时)
【教师活动】
教师:请同学们阅读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至第20课的课文,完成下列问题。
考点一: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1.历史背景:
战役名称 时间 交战双方 结果 影响
官渡之战 年 曹操与袁绍 以少胜多 为曹 操统一 奠定基础
赤壁之战 年 曹操与孙刘联军 孙 以少胜多 为 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
2.形成过程:
3.历史意义: 政治上:三国鼎立实现了局部统一,为最终统一奠定了基础;
经济上:三国统治者都 发展生产,促进了经济发展,为统一提供了物质条件
考点二.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朝代更替
考点三:江南地区的开发
1.原因: (1)北人南迁给江南地区带来了 ,先进的 和生产工具。(主要原因)
(2)江南地区社会安定 (3)自然条件优越 (4)南北方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2.表现: 农业:开垦荒地;兴修水利;改进生产技术;多种经营;
手工业:发展迅速,制瓷、冶铁、造船等方面显著发展。
商业: 是当时商业最活跃的大都市。
3.影响: 南方经济迅速发展,为我国经济重心 奠定基础。
考点四:北魏孝文帝改革
1.背景:北魏统一 , 已成趋势。
2.目的:学习 先进文化,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3.内容:(1)迁都:494年,从 迁到 。
(2)汉化政策: 、 、 、与汉族通婚等。
4.历史意义:顺应了民族交融的趋势,促进了民族交融;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
5.启示:民族融合是历史发展的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考点五: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文化成就
1.数学:
祖冲之: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 位数字,该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历法:创制出当时最先进的历法《大明历》;机械制造:设计制造出了 、水碓磨、千里船等。
2.农学:
贾思勰:著有《 》,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 ,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3.书法:
王羲之:“书圣”,代表作为 ,“ ”,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4.绘画: 顾恺之:擅长人物画,代表作有两部: 、 。
5.雕塑:山西大同的 ;河南洛阳的 。
给同学们8分钟的时间,来完成【自主复习】中的相关问题。
请小组代表(3个学生)来公布你的答案和认识(6—8分钟)
【学生活动】学生:学生开始完成自主学习的内容,学生派出三个代表进行公布自主学习的答案。
(教师在学生完成的基础上,针对【自主学习】中有问题的题目进行讲解)
参考答案
考点一: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1.历史背景:
战役名称 时间 交战双方 结果 影响
官渡之战 200年 曹操与袁绍 曹操以少胜多 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
赤壁之战 208年 曹操与孙刘联军 孙刘联军以少胜多 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
2.形成过程:
3.历史意义: 政治上:三国鼎立实现了局部统一,为最终统一奠定了基础;
经济上:三国统治者都重视发展生产,促进了经济发展,为统一提供了物质条件
考点二.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朝代更替
考点三:江南地区的开发
1.原因: (1)北人南迁给江南地区带来了劳动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主要原因)
(2)江南地区社会安定 (3)自然条件优越 (4)南北方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2.表现: 农业:开垦荒地;兴修水利;改进生产技术;多种经营;
手工业:发展迅速,制瓷、冶铁、造船等方面显著发展。
商业:建康是当时商业最活跃的大都市。
3.影响: 南方经济迅速发展,为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奠定基础。
考点四:北魏孝文帝改革
1.背景:北魏统一黄河流域,民族交融已成趋势。
2.目的: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3.内容:(1)迁都:494年,从平城迁到洛阳。
(2)汉化政策:穿汉服、改汉姓、说汉语、与汉族通婚等。
4.历史意义:顺应了民族交融的趋势,促进了民族交融;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
5.启示:民族融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考点五: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文化成就
1.数学:
祖冲之: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数字,该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历法:创制出当时最先进的历法《大明历》;机械制造:设计制造出了指南车、水碓磨、千里船等。
2.农学:
贾思勰:著有《齐民要术》,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3.书法:
王羲之:“书圣”,代表作为《兰亭集序》,“天下第一行书”,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4.绘画: 顾恺之:擅长人物画,代表作有两部:《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5.雕塑: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
(教师在学生完成的基础上,针对【自主学习】中有问题的题目进行讲解)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目的是通过学生当堂进行检测。通过对课本的学习,能够巩固夯实基础知识: 知道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国鼎立形成、淝水之战、南北朝政权更替的史实。 (学习目标二) 知道江南地区的开发的背景、表现与影响。 (学习目标三)知道孝文帝改革,理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 (学习目标四) 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的成就。(学习目标五)】
环节二、活动探究
刚才通过【自主复习】我们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如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背景、过程、结果与意义;两晋王朝的兴衰;北方各族的内迁;江南地区的开发;北魏孝文帝改革;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等相关的基础知识有了一个了解,那么接下来,以四人为一个小组,给大家15分钟的时间,结合【活动探究】的相关内容,小组讨论完成相应的问题。
【教师活动】活动探究1:梳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时空线索
【学生活动】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回答探究1:
(抓住时间节点,梳理重大历史事件,把握历史发展脉络,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时空观念等核心素养。)
【教师活动】活动探究2:评价曹操
曹操形象的演变研究一直被学术界所关注,历经一千多年的历史沉淀。
材料1 曹操的形象演变
观点 出处
“操虽姿貌短小,而神明英姿。”“才武绝人,莫之能害” 【刘宋】刘义庆《世说新语》
“以雄武之姿,当艰难之运;栋梁之任,同乎曩时,匡正之功,异于往代” 【唐】李世民《祭魏太祖文》
“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频皱眉,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以是知君子小人之泽,百世不斩” 【宋】苏轼《东坡志林》
“至今砚墨抱遗羞,千古奸雄秽青史” 【宋】岑安卿《铜雀台》
“我们讲到曹操,很容易就联想起《三国志演义》、更而想起戏台上那一位花面的奸臣,但这不是观察曹操的真正方法……其.实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 鲁迅
材料2 毛泽东曾经多次赞扬曹操,毛泽东曾于1954年说:“曹操是个了不起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个了不起的诗人”,《毛泽东读书笔记解析》中说:“曹操统一中国北方,创立魏国。他改革了东汉的许多恶政,抑制豪强,发展生产,实行屯田制,还督促开荒,推行法治,提倡节俭,使遭受大破坏的社会开始稳定、恢复、发展。这些难道不该肯定?难道不是了不起?说曹操是白脸奸臣,书上那么写,戏里这么演,老百姓这么说,那是封建正统观念所制造的冤案。还有那些反动士族,他们是封建文化的垄断者,他们写东西就是维护封建正统。这个案要翻。”
(1)根据材料1,指出影响历史人物评价的因素(至少两个)。
(2)根据材料2,归纳毛泽东对曹操的评价。
(3)综合以上材料,指出评价历史人物的关键是什么。
【学生活动】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回答探究2:
【答案】(1)①历史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②统治者的政治立场;③对历史研究的不断深入;等等。
(2)评价:①统一中国北方,创立魏国;②他改革了东汉的许多恶政,抑制豪强,发展生产,实行屯田制,还督促开荒,推行法治,提倡节俭,使遭受大破坏的社会开始稳定、恢复、发展。
(3)关键:把历史人物放到具体的历史环境中去考察评价(从实际出发,结合具体历史环境)。
(通过小组合作后的课堂展示,能够使得学生拓展思维,贯彻课程标准中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唯物史观等核心素养的落实,同时使学生进一步强化本单元主题之一:正确评价历史人物。)
【教师活动】活动探究3:北民内迁
在中华民族的发展进程中,各民族之间相互交融、相互影响,形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
材料:
①内迁人民学习汉族农业技艺,从事农业生产,汉族人民学习畜牧经验,接受北方各族人民的食物、服装,用具等。②十六国北朝政权的统治者,与汉族士人合作,沿袭中原地区原有的统治方式,实行君主专制制度。③“胡汉”观念逐渐淡薄,民族之间的隔阂与偏见逐渐减少。④汉语的使用;西北民族的乐器受汉族人民欢迎。
(1)材料从哪几个角度叙述了民族交融 概述北方地区民族交融的重要意义。
(2)归纳促进民族交融的方式。(至少两种)
【学生活动】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回答探究3:
【答案】
(1)角度:从生产、生活、政治、民族心理以及文化等方面叙述。重要意义:促进了北方地区各民族交往、交流和交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为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2)方式:战争、民族迁移、友好交往等。
(通过小组合作后的课堂展示,能够使得学生拓展思维,贯彻课程标准中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核心素养的落实。)
【教师活动】活动探究4:江南地区的开发
【史书中的历史】
(南朝时)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棉布帛之烧,履衣天下。
——《宋书》
①材料中的“本业”是指什么?
②材料中认为江南经济得到发展的原因是什么?除此之外,再列举两条促使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江南经济开发开始于什么时间?
【学生活动】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回答探究4:
①以农为本(农业);
②南下移民和当地民众的共同努力;北方人南迁,带去了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自然条件优越,江南地区社会安定(三选二);东晋南朝时期;
(通过小组合作后的课堂展示,能够使得学生拓展思维,贯彻课程标准中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的落实。)
【教师活动】活动探究5:.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因及影响。
【学生活动】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回答探究5:
(1)原因:①北魏原都城平城气候干旱,出产的粮食不能满足需要;②平城地理位置偏北,不利于对黄河流域的控制;③洛阳的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优越,能更好地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加强对中原的统治。
(2)影响:①一方面加强了与汉族等其他民族间的联系,有利于更好地学习中原文化,另一方面也加强了北魏对黄河流域的控制。②北魏孝文帝迁都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都城迁移,而是具有重大文化转型意义的行动;③迁都成功是北魏孝文帝同保守势力斗争的一次胜利。
(设计意图:通过本环节的设计,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落实学习目标中历史解释、唯物史观、家国情怀等核心素养。)
【教师活动】活动探究6: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材料1 书法与汉字,相伴而生。汉代造纸术的发明,为书法艺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人们对书法美的不懈追求,推动了书法艺术的持久发展。西晋设置书博士,教学生学习书法,规定用锺、胡书法作为标准字体。魏晋时期,书法艺术提高到了一个新阶段。
——摘编自统编教材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
材料2 长期以来,日本使用汉字作为表达记述的工具。唐朝时,随遣唐使来华的日本留学生和留学僧仿照汉字创立片假名和平假名。自此,日本开始有了自己的文字。契丹原来没有文字,耶律阿保机建国后,以汉字偏旁拼合而成契丹文字。西夏文字是元昊等人模仿汉字创造而成的。
——摘编自统编教材七年级下册《中国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1)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书法艺术在魏晋时期发展的条件,举出代表“晋字”最高成就的书法作品。
(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汉字具有旺盛生命力的理解。
【学生活动】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回答探究6:
(1)条件: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使纸的使用得到推广;书法家们的推动作用:国家政策的促进作用。举例:王羲之《兰亭集序》
(2)理解: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保证了汉字使用的畅通无阻;汉字自身的成熟与完美,为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我国一些民族和部分东亚国家借用汉字创制了自己的文字,使汉字的使用与发展具有了广阔的空间;汉字至今还在使用,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彰显文化自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本环节的设计,能够落实学习目标中历史解释、史料实证、家国情怀等核心素养。)
环节三、巩固提升
【教师活动】(教师小结并升华),通过对于本堂课的讲授,我们了解了且知道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1.知道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2.知道西晋的建立与短暂统一。
3.分析八王之乱发生的原因及影响。
4.知道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与前秦统一黄河流域。
5.了解东晋南朝更替与北朝并立的历史。
6.知道江南地区的开发,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7.知道淝水之战及其对南北双方的影响。
8.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与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9.知道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与文化的突出成就。
10.尝试阅读古代的文献材料、图像材料,观察实物材料,并加以分析,概括并提取其中的历史信息。尝试运用可靠的、典型的史料说明自己对历史问题的看法或有根据地客观公正地评价历史人物。
(设计意图:通过抓住主要内容和时空脉络来总结,使学生构建知识体系,认识事物发展规律。)
【学生活动】完成第三部分【巩固提升】的相关练习题(5分钟左右)
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表达了曹操的远大抱负。其中“壮心”指的是( )
A.挟天子以令诸侯 B.统一全国
C.打败袁绍 D.废汉献帝自立
2.武侯祠是中国唯一的一座群臣合祀祠庙,也是全国影响最大的三国蜀汉遗迹博物馆,其中奉有的三顾茅庐、空城计、借东风等故事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这些故事都与发生在湖北的哪一战役有关( )
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C.淝水之战 D.桂林之战
3.史书记载,东汉末年洛阳已是一片瓦砾,到曹魏后期已恢复了往日繁华都市的面貌;曹魏末年政府已有编民663423户,443万余口,已有大幅度增长。这说明( )
A.官渡之战奠定统一基础 B.三国鼎立局面已经形成
C.全国统一推动社会进步 D.局部统一促进经济发展
4.下列选项的表述,与年代尺中朝代序号对应正确的是( )
A.①开发江东 B.②短暂统一 C.③八王之乱 D.④休养生息
5.考古学家苏秉琦指出:“‘五胡’,不是野蛮人,是牧人,他们带来的有战乱,但不只是战乱,还有北方民族的充满活力的气质与气魄。”作者意在强调( )
A.文明在阵痛交融中推进 B.游牧民族认同中原文化
C.游牧民族内迁带来灾难 D.胡汉矛盾阻碍社会转型
6.东晋于咸和年间取消客籍户,将南迁人口一律编入正式户籍。此后,江南地区逐渐摆脱了原先落后停滞的状态,出现了“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的状况。材料意在表明( )
A.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B.江南自然条件优越
C.南方政权重视农业 D.民族交融趋势增强
7.下图是小历同学根据课堂学习内容绘制的思维导图。依此判断,他学习的是( )
A.江南地区的开发 B.北方各族的内迁
C.黄河流域的统一 D.中外文化的交流
8.“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句诗选自唐代诗人杜牧的《江南春》。其中的“南朝”指( )
A.南北朝 B.东晋 C.宋、齐、梁、陈 D.东魏和西魏
9.成语故事很多都来自历史事件。下列成语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按照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闻鸡起舞 ②破釜沉舟 ③朝秦暮楚 ④卧薪尝胆
A.②①④③ B.④③②① C.④①②③ D.④③①②
10.魏晋南北朝时期,生羊脍、胡饼、奶酪进入北方汉族人的食谱,原产地为北方的粟、小麦、葫芦也在南方得到大面积推广。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A.人口迁徙 B.经济繁荣 C.国家统一 D.技术进步
11.据《魏书》记载,北魏孝文帝即位后,自称鲜卑拓跋氏是黄帝的后裔,与中原华夏同源共祖。孝文帝此举的目的是( )
A.推动中外交流 B.结束分裂局面 C.加快汉化脚步 D.巩固北魏政权
12.小芳同学为某单元设计了下列示意图,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该单元的主题是( )
A.中华文明的起源 B.早期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13.南北朝一位科学家认为自秦汉以至魏晋的数百年中研究圆周率成绩最大的学者是刘徽,但并未达到精确的程度,于是他进一步钻研,去探求更精确的数值。这位科学家是( )
A.祖冲之 B.贾思勰 C.郦道元 D.李时珍
14.“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贾思勰这一观点的核心是( )
A.听天由命 B.因地制宜 C.人定胜天 D.勤劳致富
15.2023年9月,中国书法惊艳杭州亚运开幕式。书法艺术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笔墨之间,绽放灵感,尽显中华传统文化之美。其中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是谁的作品( )
A.胡昭 B.颜真卿 C.王羲之 D.顾恺之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B D B A C A C B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C A B C
1.B
【知识点】官渡之战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公元200年,曹操与袁绍在官渡决战,胜利后基本统一北方。而后曹操又想南下攻打刘备、孙权等势力,以统一全国。因此,曹操的“壮心”指统一全国,B项正确;曹操曾经“挟天子以令诸侯”,但这不属于曹操的远大抱负,排除A项;曹操通过官渡之战击败袁绍,排除C项;废汉献帝自立的是曹丕,排除D项。故选B项。
2.B
【知识点】赤壁之战
【详解】依据题干“与发生在湖北的哪一战役有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官渡之战之后,曹操基本上统一了北方,208年,曹操挥师南下,准备进而消灭南方的割据势力,统一全国。结果孙刘联合抗曹,在长江沿岸湖北的赤壁一带,双方展开了对峙,史称“赤壁之战”,B项正确;官渡之战发生在河南,排除A项;淝水之战发生在安徽,排除C项;桂林之战发生在广西,排除D项。故选B项。
3.D
【知识点】三国鼎立的形成
【详解】根据材料“东汉末年洛阳已是一片瓦砾,到曹魏后期已恢复了往日繁华都市的面貌”通过对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曹魏政权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促进了人口的增长和北方社会经济的发展,即曹魏政权的局部统一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D项正确;官渡之战发生在200年,为曹操以后统一北方打下基础,这时魏还没有建立,官渡之战与曹魏后期的恢复发展关系不大,排除A项;229年,孙权称帝,吴国建立,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排除B项;曹魏时,没有统一全国,材料无法说明全国统一推动社会进步,排除C项。故选D项。
4.B
【知识点】西晋的兴亡
【详解】根据时间轴可以得出②位于三国之后,结合所学知识,结束了三国时期混乱局面,完成全国统一的是西晋,而西晋统一时间很短就爆发了八王之乱,最终灭亡,所以属于短暂统一,B项正确;①属于三国时期位于北方的魏政权,而开发江东的是东吴政权,排除A项;十六国后期,西晋灭亡后,司马炎在南方建立东晋,所以③指的是东晋,而八王之乱爆发在西晋,排除C项;鲜卑拓跋氏建立的北魏,逐渐统一北方,所以④是北魏,北魏孝文帝推行一系列汉化措施进行改革,与休养生息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5.A
【知识点】少数民族的内迁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五胡、战乱、北方民族的充满活力的气质与气魄”可知,汉族和少数民族在战争中交融,在交融中推动历史向前发展,作者意在强调文明在阵痛交融中推进,A项正确;材料表明北方民族的充满活力的气质与气魄和中原儒家传统文化交融,推动着中国文化的发展,没有体现游牧民族认同中原文化,排除B项;材料中既提到了战乱,也带来了新的“气质与气魄”,C项说法片面,排除C项;材料强调战乱中交融、交融中历史向前发展,而不是阻碍社会转型,排除D项。故选A项。
6.C
【知识点】江南开发的原因
【详解】据材料“东晋于咸和年间取消客籍户,将南迁人口一律编入正式户籍。此后,……”可知,意在表明南方统治者的重视。在魏晋时期,北方战乱,大量人口南迁,给南方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统治者取消客籍,安置南迁的北方人,重视农业生产,C项正确;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完成南移,不是东晋,排除A项;江南自然条件优越,比如水资源丰富、土壤肥沃、光热充足等,但材料未强调自然条件优越,排除B项;民族交融指不同民族在长期交往交流中,彼此的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相互影响、相互渗透,逐渐形成共同特征和相互依存关系的过程,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
7.A
【知识点】江南开发的表现、影响
【解析】略
8.C
【知识点】东晋与南朝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420年刘裕自立为帝,国号宋,结束东晋的统治,宋、齐、梁、陈先后建立,史称南朝,与北朝并存,C项正确;南北朝是指中国历史上从420年东晋灭亡、南朝宋建立,到589年隋朝统一全国形成的南北对峙局面,南朝承自东晋,从420年刘裕代晋算起,有南朝宋、南朝齐、南朝梁、南朝陈四朝,均以建康(今江苏南京)为都;北朝承自十六国,首个政权北魏于439年统一北方,推行改革,国势强盛,但于六镇之乱后衰落,在534年分裂为东魏、西魏。后来北齐代东魏,北周代西魏。577年,北周灭北齐。581年,隋代北周,北朝结束,与其中的“南朝”不符,排除A项;420年刘裕自立为帝,国号宋,结束东晋的统治之后,南朝宋建立,排除B项;北朝承自十六国,首个政权北魏于439年统一北方,推行改革,国势强盛,但于六镇之乱后衰落,在534年分裂为东魏、西魏,与其中的“南朝”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9.B
【知识点】巨鹿之战与秦灭亡、淝水之战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闻鸡起舞出自祖逖,东晋时,祖逖(266年~321年)和刘琨同为司州主簿,常互相勉励振作。半夜听到鸡鸣,立即起来舞剑;破釜沉舟发生在秦末巨鹿之战中;朝秦暮楚指战国时期,秦楚两个诸侯大国相互对立,经常作战,有的诸侯小国为了自身的利益与安全,时而倾向秦,时而倾向楚;卧薪尝胆出自春秋时期的吴越争霸;由此可知,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④③②①,B项正确;ACD三项的排序均不符合题意,排除ACD项。故选B项。
10.A
【知识点】江南开发的原因、北魏统一北方
【详解】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促进了汉族与各少数民族的交融;与此同时,由于北方长期战乱,北方人民大量南迁,促进了南方地区的经济开发。所以,材料中的北方汉人吃胡食和北方作物在南方推广现象是人口迁徙的结果,A项正确;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频繁,经济遭到破坏,并非经济繁荣,排除B项;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国家分裂时期,而非统一,排除C项;技术进步并非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虽然技术进步可能会促进农作物的推广,但在这个时期主要是人口迁徙带来了不同地区的物品和文化交流,排除D项。故选A项。
11.C
【知识点】孝文帝改革的措施
【详解】据题干“……自称鲜卑拓跋氏是黄帝的后裔,与中原华夏同源共祖”和所学知识可知,494年,孝文帝迁都洛阳,把包括鲜卑在内的北方各族百余万人迁到中原。他进一步推行汉化措施,规定官员在朝廷上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通婚等。故北魏孝文帝自称鲜卑拓跋氏是黄帝的后裔,与中原华夏同源共祖,目的是加速北方各族的封建化程度,C项正确;孝文帝的举动与中外交流无关,排除A项;439年,北魏统一北方,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排除B项;孝文帝此举是为了加快汉化脚步,而不是巩固北魏政权,排除D项。故选C项。
12.C
【知识点】三国鼎立的形成、东晋与南朝、西晋的兴亡、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详解】据材料“魏蜀吴—西晋—十六国、东晋—北朝、南朝”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该时期国家分裂,政权分立;虽有西晋的短期统一,但未改变历史主流。由于北方战乱,北民南迁,促进了民族交融,C项正确;中华文明起源反映的是原始社会时期的古人类遗址,排除A项;早期国家是指夏商周时期,社会变革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改革,促进了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排除B项;秦汉时期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时期,排除D项。故选C项。
13.A
【知识点】祖冲之和圆周率
【详解】根据题干“南北朝”“研究圆周率”和所学知识可知,南北朝时,祖冲之运用刘徽的方法,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这是祖冲之在数学方面的巨大成就,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A项正确;贾思勰是农学家,撰写了《齐民要术》,排除B项;郦道元是地理学家,撰有《水经注》四十卷,排除C项;李时珍是明朝医学家,撰写《本草纲目》,排除D项。故选A项。
14.B
【知识点】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详解】根据材料““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可知贾思勰强调根据规律办事,那么用力少而成功却多,如果放纵情欲违背大道,就会劳动而没有收获,所以题中观点是因地制宜,B项正确;材料强调顺应天时,而不是听天由命,排除A项;人定胜天强调人为作用,而材料强调顺应自然规律的作用,排除C项;材料并未涉及勤劳致富相关知识,排除D项。故选B项。
15.C
【知识点】书法艺术
【详解】据材料“天下第一行书”和所学知识可知,东晋王羲之集书法之大成,写出的字或端秀清新或“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他的代表作《兰亭集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王羲之被后人称为“书圣”,C项正确;胡昭是三国时期书法家,擅长隶书,排除A项;颜真卿擅长行、楷,与柳公权并称“颜柳”,被称为“颜筋柳骨”,排除B项;顾恺之擅诗赋、书法,尤善绘画,顾恺之作画,意在传神,其“迁想妙得” “以形写神”等论点,为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设计意图:通过对本环节的设计,使学生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巩固提升。)
【课堂总结】
本阶段时间界限为公元220年魏国建立至589年隋朝统一,主要包括:
三国鼎立、西晋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东晋南朝政治和江南地区开发、北朝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阶段特征: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1)政治:这一时期大多数时间处于分裂割据的状态,政权交替频繁,是中国封建社会政权分立最长的时期,民族交融加强;
(2)经济:南方相对稳定,北方人民大批南迁,促进江南经济发展,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
(3)民族关系:各民族之间加强了交往、交流与交融, 民族差异减少,认同感增多,出现了各民族大交融的盛况,北方各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加快;
(4)科技文化:多元文化汇聚,科技成就突出,佛教盛行。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亮点: 1.背诵清单的设计比较合理,很好地辅助了教学过程,结合了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相结合的学习方法,符合新课改的要求。2.史料的选择内容广泛,既有文献史料,又有图片史料,通过试题形式的呈现既节省了时间,又落实了核心素养,教学目标落到了实处。
不足:应该给学生更大的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时间,注意学习方法的引导,注意引发学生对历史深层的思考与探究。
11【大事年表】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时间 事件 作用/地位/重要史实
公元200年 官渡之战 为北方统一奠定基础
公元208年 赤壁之战,孙刘联军打败曹操 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公元220年 曹丕建立魏国,东汉灭亡
公元221年 刘备建立蜀国
公元229年 孙权建立吴国 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
公元230年 吴国派卫温等率军队到夷洲 加强了台湾与大陆的联系
公元263年 魏灭蜀
三国时期公元220年-280年 出现农业灌溉工具翻车 是中国古代农业领域长期使用的一种灌溉工具
书法名家-锺繇、胡昭 锺繇独创楷书书法,后人称他的楷书为绝世之作。
公元266年 司马炎建立晋朝,史称西晋
公元280年 西晋灭吴,统一全国
公元316年 西晋灭亡,北方进入十六国混战时期 政治腐败、晋武帝大封同姓诸王,后出现“八王之乱”
西晋时期公元265年—317年 中原人口大量南迁 形成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促进了江南的开发
北方民族内迁中原 内迁民族:匈奴、鲜卑、羌、羯、氐、(五胡),促进了民族交融
公元317年 东晋建立 “王与马,共天下”;偏安江南
公元383年 淝水之战,东晋以少胜多战胜前秦 东晋在南方取得暂时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条件
东晋时期公元317年—420年 江南发展“荆扬晏安,户口殷实”
王羲之《兰亭集序》 被后人称为“书圣”、《兰亭集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
顾恺之,擅人物画 代表作《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南朝时期公元420-589 年 东晋灭亡,南方相继出现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统称南朝
公元439年 北魏统一北方 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
公元494年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与改革 推行汉化改革(说汉语;穿汉服;改汉姓;联汉姻;采汉制),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也促进了北方经济发展,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北魏时期公元386年—534年 贾思勰《齐民要术》 是我国现存最早一部完整的农书,遵循自然规律,因地制宜
郦道元《水经注》 对后世游记散文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南北朝时期公元420年—589年 祖冲之 把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领先世界近千年;制定出当时最先进的历法《大明历》;擅长机械制造,设计制造了指南车、水碓磨、千里船等
石窟艺术: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 兴起原因: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统治阶级大力宣扬佛教
12【单元评价】
第4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选择题
1.公元200年,曹操与袁绍在官渡展开决战,最终曹操取胜,史称“官渡之战”。此战的意义是( )
A.结束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局面 B.沉重打击了西汉的统治
C.为以后统一北方打下了基础 D.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2.“看图说史”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
A.为统一北方打下了基础 B.加速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C.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基础 D.标志着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3.中国古代很多王朝都曾经实行过分封制,在一定条件下,这些王国势力逐步壮大,直接或间接威胁国君的安全,酿成诸王争霸,征战不断,最终导致国家分裂,人民也陷于苦难之中。下列历史事件中,与统治者分封诸侯王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
A.春秋争霸 B.七国之乱 C.三国鼎立 D.八王之乱
4.魏晋时期“统治者强迫各族人民纳租调, 服力役……残酷的民族压迫,使各少数民族对西晋 统治者‘怨恨之气, 毒于骨髓’”。材料反映了西晋( )
A.实行暴政,民族矛盾尖锐 B.民族内迁,缺少文化认同
C.汉族南迁,人口大量减少 D.八王之乱,社会动荡不安
5.学者苏秉琦指出:“五胡不是野蛮人,是牧人,他们带来的有战乱,但不只是战乱,还有北方民族的充满活力的气质与气魄。”该观点旨在强调( )
A.北人南迁带来新基因 B.孝文帝推动了民族交融
C.少数民族有其优越性 D.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特征
6.《三字经》“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与高齐。”下列与《三字经》中概述的时期相符的历史现象是( )
A.江南地区得到开发 B.科举盛行、人才辈出
C.藩镇割据、社会动荡 D.佛教传入、外交活跃
7.战国秦汉时期,北方一直是全国经济重心,但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经济独占鳌头的局面不复存在了,原本落后的江南经济获得了显著的发展,使长期以来南北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获得改善,差距缩小了。这表明魏晋南北朝时期( )
A.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超过了北方 B.人口南迁推动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C.北魏的改革促进了江南的开发 D.全国经济重心已逐渐转移至南方
8.下列示意图所示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是( )
A.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D.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起源
9.前秦的苻(fú)坚即位以来,仿照中原汉族传统的国家礼仪,建造明堂(中国古代举行祭祀大典的场所),在国都南边举行祀天仪式(汉族王朝最重要的祭典),躬耕籍田(皇帝所进行的农耕活动),还命人举行养蚕之礼。这些举措( )
A.消除了胡汉之间的对立和矛盾 B.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C.为淝水之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D.体现了前秦统治者深受汉族文化的影响
10.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绝大部分时间都处于分裂割据状态,这一时期曾统一过北方黄河流域的少数民族政权有( )
A.明朝 B.东晋 C.北魏 D.元朝
11.华夏族是中华民族最早最受各界认同的民族称号。《左传》注疏有云:“中国有礼仪之大,谓之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民族的称谓正是来源于服饰文明。以下历史事件反映古代少数民族“易服学礼,融入华夏”是( )
A.炎黄战蚩尤 B.北魏孝文帝改革 C.澶渊之盟 D.回族的形成
12.《中国墓室壁画史论》一书认为,北魏迁都促使北朝墓室壁画由“平城模式”演变为“洛阳模式”,其突出特征如下表。与这一变化相关的是( )
特征一:石质葬具的流行 特征二:孝子图画像的流行
受汉代祠堂影响,在墓葬中出现仿建筑型石棺和石床 孝子图画像以及类似的道德劝解主题画像普遍存在
A.汉高祖采取休养生息政策 B.苻坚任用王猛为丞相进行改革
C.孝文帝改革 D.王安石变法
13.“祖冲之运用刘徽的方法,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这体现了在探求圆周率计算过程中古代科学家的( )
A.开放与传播 B.探究与交融 C.精华与糟粕 D.继承与创新
14.下列图组内容为都江堰、造纸流程示意图及《齐民要术》《伤寒论》书影,它们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古代医学的发展 B.古代思想的繁荣
C.古代诗歌的繁荣 D.古代科技的发展
15.素有“石头史书”之称的世界文化遗产——大同云冈石窟,其中20号窟大佛依照北魏开国皇帝道武帝的形象雕刻,造型受古印度键陀罗风格影响,高鼻深目、袈裟右祖、衣纹突起,左臂衣纹雕刻得非常优美,唇上有两撇小胡子(如下图)。这反映了这一时期佛像的创作风格是( )
A.宣扬众生平等、忍耐顺从 B.追求出神入化、炉火纯青
C.宣扬汉民族与鲜卑族交融 D.借鉴外来佛教的艺术潮流
二、综合题
16.钱币的发展反映出中华文明的历史进程,蕴含着深刻的历史意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夏朝贝币 商朝铜贝 秦统一货币 汉五铢钱
夏朝时期,因劳动剩余的产品需要在市场上交换,但商品价值不同,无法完成等价交换,所以出现了贝币 殷商时期,海贝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人们开始用铜仿制海贝,出现铜贝,这是中国古代货币史上由自然货币到人工货币的一次重大转变 战国时期,各国自铸货币,出现了布币、刀币、环钱和蚁鼻钱等。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以秦国的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统一货币 汉初,沿用秦半两钱,这一时期私人铸币还没有完全禁绝。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1)根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古代货币演变的趋势。
材料二 从秦朝开始,圆形方孔钱的制式就被保留下来。铜钱使用时可以用细绳通过方孔将其串起,方便携带、付款、称重。外部的圆形设计打磨光滑,减少磨损,便于长时间流通、存放。……中国古代信奉“天圆地方”的说法,其精髓是天人合一,圆形方孔钱也烙印上这样的寓意,其中也包含了道家辩证法的思想,外圆内方也象征着汉朝外儒内法的治国方略,这样的设计一直被延续下来。
(2)根据材料二,分析圆形方孔钱的制式被保留下来的原因。
材料三 三国、两晋及以后的南北朝时期,是我国货币经济相对衰退的时期……但此点实以北方中原地带为对象而论,若以长江流域而言,则不能不承认其交换经济及钱币使用的发达。
——摘编自何兹全《东晋南朝的钱币使用与钱币问题》
材料四 北朝时,货币流通中有诸多问题。例如,货币的流通有明显的地域性限制,并且存在金属货币与实物货币、新发行的钱币与古钱混合使用的现象。南朝市场上可以供应的剩余产品种类繁多,这其中大部分均可以用钱购买。农产品方面,粮食贸易最为常见,大宗交易十分频繁。此外,史籍中还有关于菜、鱼等农副产品的买卖记载。有诗云:“东城采桑返,南市数钱归”,描绘出了陈朝民间市场钱币流通的情形。同时,以丝织物为代表的手工业产品也时常进行市场交易,促进了货币的流动。
——摘编自朱安祥《魏晋南北朝货币研究》
(3)根据材料三,概括何兹全先生的观点,并依据材料四对该观点加以说明。
17.出土文物是研究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反映不同时代的社会风貌。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始皇陵兵马俑和汉景帝阳陵陶俑
秦始皇陵兵马俑 汉景帝阳陵陶俑
随葬俑人物相貌区分度高,且神情严峻、目光锋锐,呈现尚武、强悍的风范。 随葬俑人物面貌线条柔和圆润,面带微笑,神情舒展
——摘编自曹者祉、孙秉根《中国古代俑》
材料二 考古发现——洛阳北魏墓葬群
北魏帝陵的墓葬形制基本沿袭汉文化传统,其中圆形封土基底体现洛阳风格。 牵手俑身穿左衽大袖袴褶,袴褶原是北方民族便于骑马所穿的套装,至南北朝时已融入汉族特色。 洛阳北魏大墓出土东罗马帝国时期金币1枚。
——摘编自刘连香《洛阳北魏墓葬的“太和之风”与民族文化交融》
(1)根据材料一,分别概括秦始皇陵兵马俑和汉景帝阳陵陶俑的风格。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洛阳出现北魏墓葬群相关的历史事件,并归纳北魏在民族交往、对外交流方面的表现。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中国古代墓葬风格的主要因素。
18.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下面是某校七年级(一)班同学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开展项目化学习的成果展板,请你完成展板中的问题。
展板一【先贤耀中华·精神照后人】
(1)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根据下列孟子的名言,概括他的思想主张。并从司马迁的事迹中,感悟他的身上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
司马迁继任太史令后,因仗义执言被关入狱中,遭受酷刑,肉体上和精神上遭到极大摧残。但他忍受着巨大的悲痛,发愤著述,用十多年的时间写出了不朽的历史巨著《史记》。
——摘编自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展板二【工艺凝匠心·古迹展历史】
(2)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请你分别为下列两处世界文化遗产撰写解说词。
兵马俑一号坑中气势宏大的军阵 云冈石窟第20窟中的主佛
展板三【方寸纳世界·集邮博古今】
(3)中国古代科技文化反映了中华民族勤劳智慧、勇于创新的精神风貌。任选下列邮票中的两位人物,简述他们会被纪念的理由。
图一蔡伦邮票 图二 张仲景邮票 图三 祖冲之邮票 图四王羲之邮票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C A D A B C D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C D D D
1.C
【知识点】官渡之战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0年,曹操在官渡大败袁绍,官渡之战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C项正确;结束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局面,与“官渡之战”无关,排除A项;东汉末年,张角领导的黄巾起义,沉重打击了西汉的统治,排除B项;208年,孙刘联军在赤壁大败曹军,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排除D项。故选C项。
2.C
【知识点】赤壁之战
【详解】根据图片“曹操军”“孙刘联军”“赤壁”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图片反映的是三国时期赤壁之战。经过赤壁之战,曹操退守黄河流域一带,不敢轻易南下。孙权在长江中下游的势力得到巩固。刘备乘机占领了湖北、湖南的大部分地区,并向西进占四川,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C项正确;公元200年,曹操和袁绍在官渡展开战争,曹操以少胜多,为统一北方打下基础,排除A项;魏晋南北朝时期 ,北方战乱,人口大量南迁,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排除B项;魏蜀吴三个政权的建立,标志着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排除D项。故选C项。
3.C
【知识点】三国鼎立的形成
【详解】本题为逆向选择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三国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雏型,与统治者分封诸侯王没有直接关系,C项符合题意,选择C项;为了巩固统治,周天子将宗亲和功臣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这些王国势力逐步壮大,直接或间接威胁国君的安全,酿成春秋争霸的局面,与统治者分封诸侯王有直接关系,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七国之乱是发生在汉景帝时期的一次诸侯国叛乱,与汉初实行郡国二制并行有关,与统治者分封诸侯王有直接关系,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晋武帝大封宗族诸王,第二代皇帝晋惠帝智力低下,无力治理国家,为争夺皇位,皇族内部爆发了“八王之乱”,与统治者分封诸侯王有直接关系,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
4.A
【知识点】西晋的兴亡
【详解】根据材料“统治者强迫各族人民纳租调, 服力役……残酷的民族压迫,使各少数民族对西晋 统治者‘怨恨之气, 毒于骨髓’”可以得出魏晋统治者针对少数民族采取的政策十分残暴,这使得内迁少数民族十分怨恨,民族矛盾尖锐,综上材料反映了西晋实行暴政,民族矛盾尖锐,A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西晋针对少数民族采取暴政,没有涉及文化认同,排除B项;材料没有提及汉人南迁,也没有说明人口减少,排除C项;八王之乱是西晋统治集团内部爆发的冲突,与少数民族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5.D
【知识点】少数民族的内迁
【详解】根据材料“五胡……还有北方民族的充满活力的气质与气魄”并结合所学可知,少数民族的气魄和中原儒家传统交融,推动着中国文化的发展,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多元一体,D项正确;材料强调少数民族内迁,不体现北人南迁,排除A项;材料信息与孝文帝无关,排除B项;材料强调“北方民族的充满活力的气质”,并不体现其优越性,排除C项。故选D项。
6.A
【知识点】三国鼎立的形成、东晋与南朝、江南开发的原因
【详解】根据题干“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与高齐”结合所学可知,材料文字描述的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这些政权中既有汉族政权,也有少数民族政权,在政权的更迭中各民族相互融合,这个时期,北方战乱,北方人民南迁,促进江南经济获得开发,A项正确;科举制度是隋炀帝开创的,通过考试选官,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政治动荡,藩镇割据是唐代安史之乱后出现的局面,排除C项;佛教传入,外交活跃出现在两汉时期,排除D项。故选A项。
7.B
【知识点】江南开发的表现、影响
【详解】据材料“战国秦汉时期,北方一直是全国经济重心,但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经济独占鳌头的局面不复存在了,原本落后的江南经济获得了显著的发展,使长期以来南北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获得改善,差距缩小了”并结合所学可知,由于北方战乱,北民南迁,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开发,使南北经济发展趋于平衡,B项正确;南宋时期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超过了北方,排除A项;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C项说法错误,排除C项;安史之乱后全国经济重心已逐渐转移至南方,排除D项。故选B项。
8.C
【知识点】三国鼎立的形成、东晋与南朝、西晋的兴亡
【详解】根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中的历史阶段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是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C项正确;夏商周时期的时代特征是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排除A项;秦汉时期的时代特征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排除B项;史前时期的时代特征是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排除D项。故选C项。
9.D
【知识点】淝水之战
【详解】根据题干“仿照中原汉族传统的国家礼仪,建造明堂(中国古代举行祭祀大典的场所),在国都南边举行祀天仪式(汉族王朝最重要的祭典),躬耕籍田(皇帝所进行的农耕活动),还命人举行养蚕之礼。”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苻坚是氐族人,他所在的国家前秦是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起来的政权,但苻坚即位以后,“采纳和实施了中原汉族传统的国家礼仪”“命人举行了养蚕之礼”,说明前秦的统治者深受汉族文化的影响,D项正确;前秦统治者深受汉族文化影响,采纳和实施了中原汉族传统的国家礼仪,并任用汉人王猛为相,锐意改革,这些措施使前秦境内胡汉之间的对立和矛盾有所缓和,但胡汉之间的对立和矛盾并没有消除,排除A项;苻坚在位时期,前秦统治的区域在北方,这些政策并不能直接促进江南地区的开发,排除B项;在前秦与东晋的淝水之战中,前秦大败,因此,“为淝水之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表述有误,排除C项。故选D项。
10.C
【知识点】北魏统一北方
【详解】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