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高三(上)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2025学年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高三(上)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10-21 17:19: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高三(上)月考
物理试卷(10月份)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28分。
1.通过对粒子散射实验的研究,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如图为实验的示意图,显微镜前端带有荧光屏,实验时,若将显微镜分别放在位置、、、,则能观察到粒子出现最多的位置为( )
A. 位置
B. 位置
C. 位置
D. 位置
2.为了节能减排绿色环保,新能源汽车成为未来汽车发展的方向。为测试某款电动汽车的制动性能,使该电动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的速度行驶,时刻撤去牵引力并踩下刹车,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则在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动汽车的位移大小大于 B. 电动汽车的位移大小等于
C. 电动汽车受到的制动阻力越来越小 D. 电动汽车受到的制动阻力保持不变
3.如图所示是光线由空气射入半圆形或矩形玻璃砖,再由玻璃砖射入空气中的光路图,点是半圆形玻璃砖的圆心。关于下列图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甲图中入射角大于折射角
B. 乙图中光的传播路线不发生偏折
C. 丙图中折射光线在玻璃砖的下界面发生全反射
D. 丁图中入射光线和出射光线平行
4.某国宇航局发射行星探测卫星,由于没有把部分资料中实际使用的单位制转换为国际单位制,造成重大损失。国际单位制中力学有三个基本单位,用这三个基本单位导出功率单位瓦特的表达形式为( )
A. B. C. D.
5.如图所示,手机平面与水平面夹角为为锐角,手机仅有两个侧面与手机夹接触,竖直面内缓慢转动手机夹过程中,手机始终静止在手机支架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顺时针缓慢转动手机夹,手机所受静摩擦力变小
B. 顺时针缓慢转动手机夹,手机所受静摩擦力变大
C. 逆时针缓慢转动手机夹,手机所受静摩擦力与成正比
D. 逆时针缓慢转动手机夹,手机所受静摩擦力与无关
6.如图甲,是倾角传送带的两个端点,一个质量的物块可看作质点以的初速度自点沿传送带向下运动。物块运动过程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取重力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时,物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平行传送带向下
B. 传送带的速度为,方向沿逆时针转动
C. 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D. 物块在传送带上留下的划痕长度为
7.如图所示,轻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倾角为的固定光滑斜面的底部,另一端和质量为的小物块相连,质量为的小物块紧靠静止在斜面上,此时弹簧的压缩量为。从时开始,对施加沿斜面向上的外力,使始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物块、分离,再经过同样长的时间,距其出发点的距离恰好为。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其中心轴线与斜面平行,重力加速度大小为,小物块、均可视为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分离时,弹簧的压缩量为
B. 时、分离
C. 物块加速度的大小为
D. 、分离后,对施加沿斜面向上的外力大小恒为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5分。
8.一水平软绳右端固定,取绳左端质点为坐标原点,以绳所在直线为轴、竖直方向为轴建立坐标系,在绳上每隔选取一个质点。时刻质点开始沿轴不断振动,产生一列沿轴传播的横波可视为简谐波。已知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波的周期为
B. 该波的波长为
C. 时刻,处的质点振动方向沿轴负方向
D. 时刻,处的质点位移不为零
9.在学校组织的运动会期间,某同学参加定点投篮比赛。如图所示,篮球两次出手和进框的位置相同,在空中的运动轨迹分别对应同一竖直平面内的、两条曲线。不计空气阻力,则关于该两次投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轨迹为的篮球在任意相等时间间隔内,上升过程与下降过程中的速度变化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B. 轨迹为的篮球经最高点的速度较大
C. 轨迹为的篮球先超重后失重
D. 从出手到进框,两次投篮的平均速度的方向相同
10.如图是货物输送装置示意图,载物平台架在两根完全相同、轴线在同一水平面内的平行长圆柱上,平台重心与两圆柱等距,货物放在平台正中间。两圆柱以角速度绕轴线做相反方向转动。现沿平行于轴线的方向给平台施加的恒力,使平台从静止开始沿轴线运动。已知平台质量,平台与两圆柱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货物质量,与平台间的动摩擦因数,圆柱半径,取重力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货物与平台一起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 货物受到平台的摩擦力逐渐减小
C. 当平台速度时,货物加速度为
D. 只有当时,平台才能开始运动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5分。
11.在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实验室提供了如下器材和参考电路“甲”“乙”:
电压表量程,内阻约
电压表量程,内阻约
电流表量程,内阻约
电流表量程,内阻约
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
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
定值电阻阻值为
开关,导线若干
胡同学想要测量马铃薯电池的电动势约和内阻约几千欧。选用合适器材后,应选择参考电路中的最优电路______填写“甲”或“乙”进行测量;
董同学想要测量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内阻较小。选用合适器材后,选择了“甲”“乙”中的最优电路进行测量,将测得的数据在坐标纸上画出图像如丙图所示,并求出电动势为______,内阻为______。结果保留位小数
12.在探究加速度与物体所受合力和质量间的关系时,采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及车中砝码的质量用表示,盘及盘中砝码的质量用表示,小车的加速度可通过小车拖动的纸带由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点计算得出。
第一组同学先保持盘及盘中砝码的质量一定,探究小车的加速度与其质量的关系,以下做法正确的是______。
A.平衡摩擦力时,应将盘及盘中的砝码用细绳通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
B.当时才可以认为细绳对小车的拉力大小与盘和盘中砝码的重力大小相等
第一组同学在某次实验时,接通频率的交流电源,开启打点计时器,释放小车。多次重复后选择点迹清晰的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图中的点为计数点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间还有个点未画出,可以计算小车的加速度 ______结果保留位小数
第二组同学保持小车及车中的砝码质量一定,探究小车的加速度与其所受外力的关系,在木板水平及倾斜两种情况下分别做了实验,得到了如图丙所示的两条平行的图线,取重力加速度,根据图线可求出小车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______。结果保留位小数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2分。
13.如图所示,导热性能良好的圆筒形汽缸开口向上放置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横截面积的活塞在汽缸内封闭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开始的封闭气柱的长度为,环境温度,大气压强始终为。取重力加速度,不计活塞厚度,汽缸内壁光滑,足够长且不漏气。求:
活塞稳定时,封闭气柱的压强;
将环境温度缓慢升高至,当活塞再次稳定后,封闭气柱的长度。
14.年月日,我国自主研发水陆两栖飞机“鲲龙”在湖北荆门漳河机场完成了着水救援和空投救援水上救援演示验证,试验过程中飞机与水面救援力量配合良好,救援实施过程流畅。某次演练中,该飞机在水面上由静止开始匀加速直线滑行并汲水,速度达到时离开水面,该过程滑行距离,飞机汲水之后的总质量为。离开水面后,飞机保持该速率攀升到某一高度,由于任务紧急,飞机需要沿水平方向加速飞行此过程视为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位移时,速度达到。取重力加速度。求:
飞机在水面汲水滑行阶段的加速度的大小及滑行时间;
不计空气阻力,飞机攀升后沿水平方向加速飞行,受到的推力。
15.如图所示,质量为的长木板置于光滑水平地面上,质量为的小物块放在长木板的右端,在木板右侧的地面上固定着一个有孔的弹性挡板,孔的尺寸刚好可以让木板无接触地穿过。现使木板和物块以的速度一起向右匀速运动,物块与挡板碰撞后立即以碰前的速率反向弹回,而木板穿过挡板上的孔继续向右运动,整个过程中物块不会从长木板上滑落。已知物块与挡板第一次碰撞后,物块离开挡板的最大距离为,取重力加速度。
求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求物块与挡板第一次碰撞到第二次碰撞所经历的时间;
若物块与挡板第次碰撞后,物块离开挡板的最大距离为,求。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甲
12.
13.解:活塞稳定时,对活塞,由平衡条件得
解得
将环境温度缓慢升高至过程中,汽缸内封闭气体发生等压变化,根据盖吕萨克定律定律得
解得
答:活塞稳定时,封闭气柱的压强为;
当活塞再次稳定后,封闭气柱的长度为。
14.解:水平方向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故时间
根据速度位移关系,飞机第二阶段的运动

故推力
代入数据解得
方向与水平方向夹
答:飞机在水面汲水滑行阶段的加速度的大小为,滑行时间为;
不计空气阻力,飞机攀升后沿水平方向加速飞行,受到的推力大小为,方向与水平方向夹。
15.解:以下解答均以向右为正方向。
物块与挡板第一次碰撞后,物块向左匀减速到速度为零时物块离开挡板的最大距离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根据运动学公式得:
解得:,
物块第一次与挡板碰撞后,先向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再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木板的加速度大小为:
,解得:
因物块与木板组成的系统存在机械能损失,故两者共速时的速度必小于,则可知共速时木板还没有与挡板发生第二次碰撞,设两者共速时的速度大小为,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可得:
,解得:
物块与挡板第一次碰撞到共速所经历的时间为:,解得:
此过程小物块的位移大小为:,解得:
共速后小物块和木板一起向右匀速运动的时间为:,解得:
可得所求时间为:
物块与挡板碰后,物块与木板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设第一次碰撞后系统的共同速度为,可得:
解得:
由的解析可知第二次碰撞后,小物块反弹后瞬间速度大小为,经一段时间系统的共同速度为:
第三次碰撞后,小物块反弹后瞬间速度大小为,经一段时间系统的共同速度为:
归纳可得,第次碰撞后,小物块反弹后瞬间速度大小为:
物块与挡板第次碰撞后到物块离开挡板的最大距离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已知:
解得:
答: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物块与挡板第一次碰撞到第二次碰撞所经历的时间为;
若物块与挡板第次碰撞后,物块离开挡板的最大距离为,则值为。
第1页,共1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