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整体感知青春风采 课件(共3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 整体感知青春风采 课件(共3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0-21 14:19: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6张PPT)
整体感知青春风采
——梳理7篇作品的写作背景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梳理作品背景集
制作作者简介卡



畅谈青春的模样

阐述阅读初感受

畅谈青春的模样

畅谈青春的模样
活动一
请同学们谈一谈你心中的青春模样是怎样的?

畅谈青春的模样
勇担责任与使命
科学家刘明侦
她是在《自然》杂志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最年轻的中国女学者。在海外疯狂招揽之时,她谢绝百万年薪毅然回国。
25岁成为电子科技大学教授。28岁成为材料与能源学院副院长。
她的一句“我们对这个社会和国家是有使命的”,激励无数海外学子。

畅谈青春的模样
如果祖国需要(节选)
如果祖国需要,请把我埋在遥远的山岗,让我的身躯长出一条无形的屏障,往来的战友会为我泪落两行;
如果祖国需要,请让我紧握滚烫的钢枪,让我的双手握出一轮沧桑的红日,冰冷的大地会为我抚慰创伤。
忠诚担当为初心
特警张晨阳

畅谈青春的模样
“这一刻我幻想了很久,付出了自己全部的努力,过去4年里面临的挑战和困难真的太多。我只想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最喜欢的动作去完成我的第三趟滑行。当时我真的只有一个想法,我就要享受这一趟,我就要享受我人生中最珍贵最美好的时刻。”
冬奥会冠军苏翊鸣

畅谈青春的模样
青春(节选)
李大钊
吾愿吾亲爱之青年,生于青春死于青春,
生于少年死于少年也。
进前而勿顾后,背黑暗而向光明,
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
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
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
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
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

畅谈青春的模样
积极阳光
奋发进取
责任担当
努力拼搏
追逐梦想
我心中的青春关键词
追求真理
勤奋刻苦
甘于奉献
不忘初心
......

制作作者简介卡
制作作者简介卡
毛泽东
中国人民的领袖,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也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


制作作者简介卡
郭沫若
郭沫若早年赴日本留学,后接受斯宾诺沙、惠特曼等人思想,决心弃医从文。与成仿吾、郁达夫等组织“创造社”,积极从事新文学运动。这一时期的代表作诗集《女神》摆脱了中国传统诗歌的束缚,充分反映了“五四”时代精神,在中国文学史上开拓了新一代诗风,是当代最优秀的革命浪漫主义诗作之一。


制作作者简介卡
闻一多
中国现代诗人、学者、民盟盟员、民主战士。1923年3月16日,长诗《园内》写定;9月,出版第一本新诗集《红烛》。1928年1月,诗集《死水》出版。1932年8月,任清华大学国文系教授。1946年7月15日,在悼念李公朴的大会上,斥责国民党暗杀李公朴的罪行,下午,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制作作者简介卡
昌耀
14岁参军参加抗美援朝,1956年到青海文联工作后,长期在农场劳动,1979年复出到青海作协工作。昌耀一生命运坎坷,社会阅历丰富,作品表现出深重的苦难感,命运感和哲学意识。昌耀的诗歌,大气豪放,孤绝超拔,有鲜明的个性风格,诗学界有“昌耀体”的说法。


制作作者简介卡
雪莱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英国文学史上最有才华的抒情诗人之一。其作品热情而富有哲理,自由不羁,惯用象征手法和远古神话题材,他热爱人类自然,崇尚理性,追求真理,主张改革。其优秀的作品有表现革命热情及胜利信念的《西风颂》,支持意大利民族解放斗争的《自由颂》等。
制作作者简介卡
茹志娟
1943年随军参加新四军,一直在部队文工团工作,1955年从南京军区转业到中国作协上海分会,任《文艺月报》编辑,1958年3月在《延河月刊》上发表短篇小《百合花》,文学前辈矛盾对这篇小说给予热情赞扬,肯定了《百合花》在艺术探索上带有突破性意义。


制作作者简介卡
铁凝
曾被评为“中国最成功女作家”之一。早期作品主要描写普通的人和事,着力表现现实生活中普通人的理想追求,矛盾和痛苦,以细腻的描写人物的内心世界见长,文字柔婉清新。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她的作品关注文化反思和女性的生存境遇,一改以往的理想主义诗意境界,以犀利的笔触鞭挞生活的冷酷。



梳理作品背景集

梳理作品背景集
篇目 关于作者 关于时代
《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 1925年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郭沫若 1919年
《红烛》 闻一多 1923年
《峨日朵雪峰之侧》 昌耀 1962年
《致云雀》 雪莱 1820年
《百合花》 茹志鹃 1946年
《哦,香雪》 铁凝 1982年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青春

梳理作品背景集
《沁园春·长沙》写作背景
1925年秋,毛泽东32岁时所作,当时一面是工农革命运动在蓬勃发展,另一面是反动势力为了维护其反动统治对革命力量进行疯狂的镇压,中华民族的命运将走向何方?谁将成为主宰发展方向的力量?这些问题引发了诗人的思考。

梳理作品背景集
《沁园春·长沙》写作背景
青年毛泽东在《湘江评论》创刊辞中宣言“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

梳理作品背景集
新时代:
两千余年的皇权社会终于结束
民主和科学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新诗:
1.古典诗歌的创作逐渐走向僵化,它在形式上的种种严格限制,对诗歌表现变化而复杂的社会生活,表达人们真实的思想感情,造成极大的束缚。
2.新诗初创阶段的努力,以废除旧体诗形式上的束缚,主张白话俗语入诗,以表现诗人的真情实感为主要内容。最早从思想艺术上显示一种崭新面貌,并为新诗地位的确定做出重大贡献的,是郭沫若的《女神》。

梳理作品背景集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写作背景
1919年,郭沫若27岁时所写,本诗作于五四运动后,狂飙突进的风暴还没有完全止息。五四运动的鲜明标志,就是要毁坏掉一个旧世界,打破一切旧制度、旧传统,描写太平洋要将地球推倒,就是对五四运动毁坏一切旧势力的一个强有力的呼应。

梳理作品背景集
《红烛》写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1923年。诗人准备出版自己的第一部诗集,在回顾自己数年来的理想探索历程和诗作成就时,就写下了这首名诗《红烛》,将它作为同名诗集《红烛》的序诗。当时国内正逢战乱,军阀混战,民不聊生。

梳理作品背景集
《峨日朵雪峰之侧》写作背景
1962年8月昌耀26岁时所作本诗,写于特殊年代,昌耀遭受不公正的待遇,先后辗转于青海的藏族乡村、西宁的郊区工厂、祁连山等地,生活艰苦,命运坎坷。是时代、社会、政治、意识形态等等外在因素刺激诗人后,引发起诗人的心理反应而产生的具有鲜明整体象征特点的一首短诗。这首诗最后完成在1983年,那是一个思想解放的年代。这也体现了诗人已经从一个“英雄”的年代大步跨入了一个真正的“人”的年代。

梳理作品背景集
《致云雀》写作背景
《致云雀》是在1820年夏季的一个黄昏,雪莱在莱杭郊野散步时听到云雀鸣叫有感而作。 《致云雀》定稿于1820年,雪莱当时正处在人生的低谷期,他用诗文与罪恶的阶级压迫做斗争,他预见、期盼着工人阶级的奋起反抗。

梳理作品背景集
《百合花》写作背景
我写百合花的时候,正是反右派斗争处于紧锣密鼓之际,社会上如此,我家庭里也如此,啸平处于岌岌可危之时,我无法救他,只有每天晚上带孩子睡后不无悲凉地思念起战时的生活和那时的同志关系,脑子里像放电影一样出现了战争时接触到的种种人,战争使人不能有长谈的机会,但是战争却能使人深交,有时仅几十分钟、几分钟,甚至只来得及瞥一眼,便一闪而过,然而人与人之间就在这个一刹那里便能够肝胆相照,生死与共。——茹志鹃《我写<百合花>的经过》

梳理作品背景集
《哦,香雪》写作背景
文化大革命时期,政治性、阶级性成了人唯一属性和文艺批评的唯一标准,人道主义完全被驱逐出文艺创作的领域。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人道主义才又在中国兴盛起来。铁凝的小说《哦,香雪》正是产生于这个时候,小说借台儿沟的一角,写出了改革开放后中国从历史的阴影下走出,摆脱封闭、愚昧和落后,走向开放、文明与进步的痛苦和喜悦。

阐述阅读初感受

阐述初读感受
请同学们结合这五首诗歌的写作背景,认真阅读诗歌内容,并分别写一段话,表达阅读这五首诗歌的整体感受,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

阐述初读感受
五位诗人写下这些诗作的时候,都正值青年时期,书生意气,挥斥方遒,他们的青春与时代息息相关,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他们饱含改造社会的壮志豪情,表达强劲有力的敢于拼搏与征服的勇士情怀,他们赞美奉献与牺牲,深情的向往光明,自由和理想,读了这些诗歌,让我们感受到青春的价值就在于奋进、担当、追梦。——温儒敏

阐述初读感受
请同学们阅读两篇小说《百合花》和《哦,香雪》,梳理故事情节,概括小说主要内容,和身边的同学进行交流和分享。

阐述初读感受
《百合花》主要故事情节

阐述初读感受
《哦,香雪》主要故事
情节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