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 月迹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七课 月迹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2-29 07:29: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七、月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作者;把握文中的行文线索,培养分析课文结构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学习课文借景抒情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运用想象、联想创造美妙意境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细细品味文中孩童对月、对美的渴望与追求,激发我们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重 点 把握寻月过程中孩童的心理及其发展变化轨迹。
难 点 文中所写奶奶形象的特点和作用;“月亮是我们按在天空上的印章”的含义。
课 时 2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导入我们曾经读过许多描写月亮的文学作品,唱过 ( http: / / www.21cnjy.com )许多与月相关的歌曲,有的是纯粹歌颂月的美好和纯洁,有的是借天上明月表达心中的情感和思绪。现在我想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与月相关的文学作品。整体感知仔细读课文,说说文章写了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的一件什么事情?明确:时间:中秋的夜里地点:中堂里、院子里、院子外(沙滩)人物:奶奶、我和弟妹2. 明确文章重点:寻月亮3.仔细阅读全文,用自己的话来说说“我们”寻月的过程。明确:寻月所见:中堂里,镜中看月,月儿由圆 ( http: / / www.21cnjy.com )而亏,终无踪迹。——院中望月,月光“玉玉”“银银”,月亮既大且圆,里面清清晰晰有什么东西,原来是桂树,并不知道还有人。又进一步在院内寻找,发现一切光洁之处,俱有月亮在其中。——兴之所至,院外河中寻月,发现“哪一处的水里都有月亮”。又突然在各人瞳中见月,原来“月亮竟是这么多的: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分析探究寻月过程中又有着孩童怎样的心理情绪发展变化过程?明确:寻月过程中又有着孩童心理的发展变化过 ( http: / / www.21cnjy.com )程:镜中月亮由圆而亏而消失,大家都很“失望”。——听说月中有树有人,三妹和月中嫦娥一样漂亮,三妹便觉得月亮仅属于她,大家有“羡慕”而“嫉妒”,不由得“争执了起来”。——听奶奶说“月亮是每个人的,它并没有走”,大家“越发觉得奇了”。——河中寻月,瞳中见月,“原来月亮竟是这么多的”,一番议论之后,大家“都觉得满足”。究竟月亮是个什么?请结合课文内容谈谈?明确:“月亮是我所要的”(文中弟弟说)“月亮是个好”(文中妹妹说)“好”就是指美好的东西—— ( http: / / www.21cnjy.com )月亮那么美丽和纯洁,给每个人都带来美的享受。在寻月的过程中,孩子们沐浴在皎洁的月光下,既欣赏到美丽的月色,又表达了纯真的愿望——美好的事物人人都享有。寻月的过程就是孩子们追求美的过程。3.在对月亮有了拙朴而又诚挚的意识的基 ( http: / / www.21cnjy.com )础上,再“仰起头来看那天上的月亮”,又升华起一种认识来:“我突然觉得,我们有了月亮,那无边无际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那月亮不是我们按在天空上的印章吗?”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明确:一轮圆月衬着无边无际的天空,像一枚小小的印章盖在书本上,既然月亮属于我们每一个人的,那无垠的天空也是属于我们的了。分析人物形象奶奶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这个形象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奶奶了解、爱护并有意于 ( http: / / www.21cnjy.com )发展孩子的童真,孩子们在院子里盼着月亮,讲故事的奶奶其实也在关注月亮。没有奶奶这个形象,就没有孩童的寻月、议月,就没有孩童心灵的升华。五、总结全文本文通过寻月的过程,展现了美丽的月 ( http: / / www.21cnjy.com )色,赞美了孩子美丽纯洁的心灵,表达了孩子们追求美好事物的纯真愿望,同时告诉人们——美属于每一个人,人人都应该拥有美。为什么文章要以月迹为标题?(月迹的含义)明确:月迹可以理解为月亮在孩子心中留下的美好印迹;也可以理解为月的变化轨迹,寻月的过程就是寻找美的过程,它有轨迹。作业布置课外搜集摘抄关于月亮的诗文名句
板书设计 七、月迹(散文) 贾平凹镜中看月 长腿,圆 亏 消失 失望 童院中望月 玉玉、银银、有桂树嫦娥 争执 心 升杯中“饮月” 一人一月,月亮在心 人人拥有 华 之河中寻月 哪一处水里都有 处处都有 迹眼瞳见月 哪个人眼瞳里都有 竟是这么多沙滩议月 月亮是我们的印章 满足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