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07张PPT)
了解诗人白居易的生平及“歌行体”这种诗体的特点。
赏析对比、衬托、比喻等手法的表达效果;把握环境描写对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思想感情的作用。
分析琵琶女的形象,领悟诗人天涯沦落的感伤情怀。重点欣赏诗中音乐描写和景物描写的精妙。
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 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 唐宣宗《吊白居易》) 。“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贵为天子,为一文人写悼亡诗,很是不寻常。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白居易的“ 琵琶篇”——《 琵琶行》
知人论世
白居易(772年—846年)
乐天
香山居士
中唐
现实主义
《新乐府》《秦中吟》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知人论世
出生乱世,游历苦读
公元772年的正月,出生在河南新郑一个“世敦儒业”的小官僚家庭。出生后没多久藩镇割据,家乡发生战乱,他们全家搬去了安徽宿州符离。
他从小就很聪明。三岁识字,“及五六岁,便学为诗,九岁谙识声韵。” 十五六岁,游历吴中,始知有进士,苦节读书。
788年,16岁,从江南来到长安,携所作诗文,谒见当时名士顾况。顾况一见诗卷上的名字「居易」二字,便开玩笑说:「米价方贵,居亦弗易。」及至读到《赋得古原草送别》诗中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才感叹道:「道得个语,居即易矣。」顾况便到处替白居易宣扬,白居易一时声名大振。
二十岁时,求娶湘灵,被母亲拒绝,到徐州去,住在族兄家中,发愤读书,「昼课赋,夜课书,间又课诗,不遑寝息矣。以至于口舌成疮,手肘成胝zhī」
壹
高中进士,仕宦生活
公元800年,29岁,以第四名的成绩中进士。按惯例,考中进士的人有资格在塔下题名,白居易题“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
31岁,通过吏部考试,授秘书省校书郎,认识元稹。
806年,35岁,罢校书郎,同年四月第三次登科,授盩庢县尉。创作《长恨歌》。
807 年,任进士考官、集贤校理,授翰林学士。808年任左拾遗,迎取杨虞卿从妹为妻。作《卖炭翁》。任左拾遗时,白居易认为自己受到喜好文学的皇帝赏识提拔,故希望以尽言官之职责报答知遇之恩,因此频繁上书言事,并写大量的反应社会现实的诗歌,《买花》《轻肥》等,希望以此补察时政,乃至于当面指出皇帝的错误。他言事的直接,曾令唐宪宗感到不快而向李绛抱怨:“白居易小子,是朕拔擢致名位,而无礼于朕,朕实难奈。”李绛认为这是白居易的一片忠心,而劝谏宪宗广开言路。
810 年改任京兆府户曹参军,811年母亲陈氏去世,离职丁忧,归下邽。814年回长安,授太子左赞善大夫。名为升官,实际是闲职。
贰
知人论世
知人论世
贬谪江州,天涯沦落
815 年,宰相武元衡遇刺身亡,白居易上表主张严缉凶手,被认为是越职言事。其后白居易又被诽谤:母亲看花而坠井去世,白居易却著有“赏花”及“新井”诗,有害名教。遂以此为理由贬为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818年,白居易的弟弟白行简至江州与白居易相聚。当白居易被任命为忠州刺史时,白行简也一同与兄长溯江而上。途中与元稹相遇于黄牛峡,三人相游之处被称为三游洞。在忠州任职的时间,白居易在忠州城东的山坡上种花,并命名此地为“东坡”。同年冬,被任命为忠州(今重庆市忠县)刺史,819年到任。820年夏,被召回长安,任尚书司门员外郎。贬谪江州是白居易一生的转折点:在此之前他以“兼济”为志,希望能做对国家人民有益的贡献;至此之后他的行事渐渐转向“独善其身”,虽仍有关怀人民的心,表现出的行动却已无过去的火花了。然而白居易在江州虽不得志,大体上仍能恬然自处,曾在庐山香炉峰北建草堂,并与当地的僧人交游。
叁
知人论世
自请外放,任职苏杭
820 年冬,转任主客郎中、知制诰。821年,加朝散大夫,始正式著五品绯色朝服,转上柱国,又转中书舍人。822年,白居易上书论当时河北的军事,不被采用,于是请求到外地任职,7月被任命为杭州刺史,10月到任。任内有修筑西湖堤防、疏浚六井等政绩。与元稹唱和作大量赠答诗。824年5月,任太子左庶子分司东都,秋天至洛阳,在洛阳履道里购宅。825年,被任命为苏州刺史,5月到任。826年因病去职,后与刘禹锡相伴游览于扬州、楚州一带。
肆
知人论世
晚年生活,洛阳安逝
827 年,白居易至长安任秘书监,配紫金鱼袋,换穿紫色朝服。828 年,转任刑部侍郎,封晋阳县男。829年春,因病改授与太子宾客分司,回洛阳履道里。830 年,任河南尹。831年七月元稹去世,为元稹撰写墓志铭。833年,因病免河南尹,再任太子宾客分司。835年,被任命为同州刺史,辞不赴任,后改任命为太子少傅分司东都,封冯翊县侯,仍留在洛阳。839年10月得风疾。841年,罢太子少傅,停俸。842年,以刑部尚书致仕,领取半俸。(都是高位较高的闲职)
晚年白居易的生活,大多是以“闲适”的生活反应自己“穷则独善其身”的人生哲学。大多在洛阳的履道里第度过,与刘禹锡唱和,时常游历于龙门一带。作《池上篇》、《醉吟先生传》自况。845年,白居易74岁,尚在履道里第举行“七老会”,画成“九老图”。笃信佛教,号香山居士,为僧如满之弟子。75岁逝世于洛阳香山。
伍
白居易在文学上倡导新乐府运动,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事、反映人民疾苦、揭露社会黑暗的诗篇,对后世颇有影响。他一生诗作很多,以讽喻诗最为有名,其诗通俗易懂,题材广泛,形式多样。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新乐府运动”是唐代白居易等人倡导的诗歌领域的一次变革。所谓“新乐府”,就是一种用新题写时事的乐府诗。有三方面要求:第一是用新题,第二是写时事,第三是不以入乐与否作为衡量的标准。
新乐府运动
关联知识
新乐府运动,诗歌革新运动,由唐代诗人白居易、元稹、张籍、王建等所倡导,主张恢复古代的采诗制度,发扬《诗经》和汉魏乐府讽喻时事的传统,使诗歌起到“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作用,强调以自创的新的乐府题目咏写时事,故名新乐府。新乐府并不以入乐与否为衡量的标准,从音乐上来说,是徒有乐府之名;但从文学上来说,却又是真正的乐府,因为体现了汉乐府精神。概括地说,由汉乐府的“缘事而发”,一变而为曹操诸人的借古题而写时事,再变而为杜甫的“即事名篇”,经元稹、顾况等一脉相承,到白居易更成为一种有意识的写作准则,所谓“歌诗合为事而作”。
新乐府运动
唐代中期由白居易、元稹等人所倡导的以创作新题乐府诗为中心的一次诗歌革新运动。从诗歌体制上看,新乐府是指唐人自立新题而作的乐府诗。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写文章要为现在发生的天下大事而写的,
诗歌应该为社会生活中真实发生的事情写的。
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被称为“老妪能解”
白居易每做一首诗都念给不识字的老婆婆,不断地修改,直到她能听懂才把诗定稿。
仕途一帆风顺,始终抱着“为民请命”“兼济天下”的宗旨。
是他“独善其身”的时期,揉和儒家“乐天知命”道家“知足不辱”和佛家“四大皆空”来作“明哲保身”的法宝。悔恨“三十气太壮,胸中多是非”。
以讽喻诗为主。代表作品为《卖炭翁》
以闲适诗和感伤诗为主。感伤诗:《长恨歌》《琵琶行》闲适诗:《赋得古原草送别》
创作变化
解题
《琵琶行》原作《琵琶引》。白居易还有《长恨歌》。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乐府诗歌的一种体裁。三者虽名称不同,实则大同小异,常统称“歌行”。是一种具有铺叙记事性质的歌辞。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本诗是一篇抒彩很浓的长篇叙事诗。
“并”有“连”、“附”之意,介绍与诗文密切相关的人、事、物等。
写作背景
唐宪宗元和十年,当朝节度使李师道为防止唐宪宗削藩,派人刺死宰相武元衡,此事在朝廷引起轩然大波,人心惶惶却无人敢管。当时白居易任东宫赞善大夫,是个陪侍太子的闲职,不能过问朝政,但他压抑不住自己的愤怒,上书请求缉拿凶手,最后以越职言事的罪名被贬为江州司马,《琵琶行》就写于第二年秋天。
2、小序有些什么内容?对全诗有何作用?
1、自读诗前小序,疏通文意。
文本赏析
诵读全文·小序释义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
贬谪
第二年
名作状,在晚上
金属相击发出的声音
曾经
技艺高超的乐师
托身、嫁
商人
名作动,摆酒
我
e7d195523061f1c0130b9dbad7739bb1411217d9b761251d49627CBFB48DAC31C6542BB0BFC05E821BF38EE4B50BEA5504E3F5828901E0D285A8C8E020128A409CD875634CDBC9AF8CC12A80210E4B424E70A4F9FB1CBC305E3A0F9B9D293380D7652BEB859007CB32FF836DBACBD133E21ADE06E9B30A341FC21E865FA86F4916023F12B63E0A199B1F7C3B3AB2FCFC
诵读全文·小序释义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
①元和十年:公元815年。元和,唐宪宗的年号(806-820)
②予:同“余”,我。
③左迁:贬官,降职。古以左为卑,故称“左迁”。白居易因越职上书言事,触怒当朝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
④司马:州刺史的副职。
⑤明年:第二年。
⑥铮铮:象声词,形容金属、玉器等相击声。
⑦京都声:指唐代京城流行的乐曲声调。
我唐宪宗元和十年,我被贬为九江郡司马。第二年秋季的一天,在湓浦口为朋友送行,夜里听到船上有人弹琵琶。听那声音,铮铮铿铿有京都流行的声韵。
译 文
e7d195523061f1c0130b9dbad7739bb1411217d9b761251d49627CBFB48DAC31C6542BB0BFC05E821BF38EE4B50BEA5504E3F5828901E0D285A8C8E020128A409CD875634CDBC9AF8CC12A80210E4B424E70A4F9FB1CBC305E3A0F9B9D293380D7652BEB859007CB32FF836DBACBD133E21ADE06E9B30A341FC21E865FA86F4916023F12B63E0A199B1F7C3B3AB2FCFC
1.拜:用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
2.除:拜官授职,就是授予官职的意思。
3.擢:提升官职。
4.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
左迁,降级。
5.谪:降职贬官或调往边远地区。
6.黜:黜,罢、免、夺都是免去官职。
7.去:解除职务,其中有辞职、调离和免职三种情况。
8.乞骸骨:年老了请求辞职退休。
9.孝廉:汉代选拔各级官吏的科目之一。孝廉是能尽孝道,做事正直。
探问这个人,原来是长安的歌女,曾经向穆、曹两位琵琶大师学艺。后来年纪大了,红颜退尽,嫁给商人为妻。于是命人摆酒叫她畅快地弹几曲。
译 文
问其人,本长安倡女①,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②,年长色衰,委身③为④贾人⑤妇。遂命酒⑥,使快⑦弹数曲。
①倡女:歌女。倡,古时歌舞艺人。
②善才:当时对琵琶师或曲师的通称。是“能手”的意思。
③委身:托身,这里指嫁人的意思。
④为:做。
⑤贾(gǔ)人:商人。
⑥命酒:叫(手下人)摆酒。
⑦快:畅快。
诵读全文·小序释义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于)湓浦口【省略句】,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 。问其人,本长安倡女 ,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
贬官降职
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曾经
容颜
托身,嫁
商人
州刺史的副职
歌女
技艺高超的乐师
古:第二年,今:今年的下一年
介词“于”状语后置,常于穆、曹二善才,“于”相当于“向”
元和十年,我被贬为九江郡司马。第二年秋季的一天,我到湓浦口送客,夜里听到船上有人弹琵琶。听那声音,铮铮似有京都流行的乐曲声韵。询问此人,原本是长安的歌女,曾经向穆、曹两位琵琶大师学艺。后来年老色衰,嫁给商人为妻。
诵读全文·小序释义
她弹完后,有些闷闷不乐的样子,自己说起了少年时欢乐之事,而今漂泊沉沦,形容憔悴,在江湖之间辗转流浪。我离京调外任职两年来,随遇而安,自得其乐,而今被这个人的话所感触,这天夜里才有被降职的感觉。于是撰写一首长诗赠送给她,共六百一十六字,题为《琵琶行》。
译 文
曲罢悯然①,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②,转徙③于江湖间。予出官④二年,恬然⑤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⑦长句⑧,歌⑨以赠之,凡⑩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①悯然:忧郁的样子。
②漂沦憔悴:漂泊沦落、劳苦、困苦。
③转徙:辗转迁移。
④出官:(京官)外调。
⑤恬然:淡泊宁静的样子。
⑥迁谪:官吏因罪贬官降职或流放。
⑦为:创作。
⑧长句:指七言诗,唐代的习惯说法。
⑨歌:作歌。
⑩凡:总共。
诵读全文·小序释义
遂命酒,使(之)快弹数曲【省略句】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 ,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叫人摆酒
n作v,摆酒
畅快、尽情
忧郁的样子
漂泊流落
京官贬谪往地方任职
宁静安适的样子
古:两个词,因此/创作,今:表因果的连词
官吏因罪降职被流放被贬谪
n作v,作歌
总共
命名
我于是命人摆酒叫她畅快地弹奏几曲。曲毕,她流露出忧郁的样子,自叙少年时欢乐的情景,而今漂泊沦落,面容憔悴,在各地奔波。我离京调任两年来,淡泊宁静,安于现状。今夜被她的话触动,此刻才感到被贬后的失意苦闷。因此撰写这首七言古诗,作歌赠送给她,本诗总共六百一十六字,题名为《琵琶行》。
诵读全文·小序释义
小序有些什么内容?
对全诗有何作用?
文本赏析
明确:
①点明了写作动机,交代了时间、地点、写作缘由、人物身份和遭遇。
②概括了琵琶女的身世,说明写作的原因。
③定下了全诗凄切伤怀的感情基调。
本诗是一篇抒彩很浓的长篇叙事诗。
1.本诗全诗按时间顺序分为五段,概括段意;
2.理解景物描写的作用
3.掌握音乐的描写方法
任务一:通读全文,解琵琶声
朗读课文,归纳文章段意
琵
琶
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
江上聆听琵琶曲
歌女倾诉身世苦
同病相怜伤迁谪
重闻琵琶青衫湿
找一找:诗中几次写到听弹琵琶?
3次闻曲
一闻琵琶(2段)
“主人忘归客不发”
01
02
03
再闻琵琶(2段)
“东船西舫悄无言”
三闻琵琶(5段)
“江州司马青衫湿”
暗写
明写
明写
明确:全文共有三次“弹”三次“闻”,
第一次是作者在浔阳江头送客时“忽闻水上琵琶声”,明写弹曲,暗写闻曲。
第二次是诗人移船邀见,琵琶女半遮半掩、犹豫不决抱琴出场后,调弦校音,跌宕起伏弹奏一曲,在第二段中进行了 详细的描写,随后的第三段琵琶女自诉身世;第四段诗人闻曲倾听诉说。
第三次集中在最后一段,琵琶女再次调弦弹奏,诗人闻后泪湿满衫,寥寥几笔把弹闻情境再现,属于略写
谁解琵琶语
夜晚我到浔阳江头送别客人,枫树、 芦荻被秋风吹得发出飒飒声响。我和客人下马在船上饯别设宴,举起酒杯想要饮酒却无助兴的音乐。酒喝得不痛快更伤心将要分别,临别时茫茫江水中浸着一轮冷月。
译 文
浔阳江①头夜送客,枫叶荻②花秋瑟瑟③。主人④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⑤。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①阳江:万里长江流经江西省九江市北的一段,因九江古称浔阳,所以又名浔阳江。
②荻:多年生草本植物,形状像芦苇,生长在水边。
③瑟瑟:形容枫树、 芦荻被秋风吹动的声音。
④主人:诗人自指。
⑤管弦:这里指音乐。灌,箫、笛之类的音乐。弦,琴、瑟、琵琶之类的弦乐。
诵读全文·小序释义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形容微风吹动的声音
音乐
江边
互文指由上下文意相互交错、相互渗透、相互补充来表达一个完整句子的意思。
形式: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词语,看似各说两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情。
互文
点明时间、地点、人物
顶针
顶真,亦称顶针、联珠、蝉联,是指上句的结尾与下句的开头使用相同的字或词,用以修饰两句子的声韵的方法。需要注意的是,使用这个方式时,毋须限制上下句的字数或平仄,但上下句交接点一定要使用相同的字或词。
借代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形容微风吹动的声音
音乐
江边
夜晚我到浔阳江头送别客人,枫树、芦荻被秋风吹得发出飒飒声响。
我和客人下马在船上饯别设宴,举起酒杯想要饮酒却无助兴的音乐。
酒喝得不痛快更伤心将要分别,临别时茫茫江水中浸着一轮冷月。
互文
点明时间、地点、人物
顶针
互文指由上下文意相互交错、相互渗透、相互补充来表达一个完整句子的意思。
形式: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词语,看似各说两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情。
借代
提问:这四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互文延伸
在古文中,把属于一个句子(或短语)的意思,分写到两个句子(或短语)里,解释时要把上下句的意思互相补足,就是互文。
例:
1.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出塞》)
译文:秦汉时的明月照耀秦汉时的关塞。
2.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沁园春·雪》毛泽东)
译文:千万里冰雪飘。
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辞》又作《木兰诗》)
译文:将士们从军十年,经过千百次战斗,有的战死沙场,有的凯旋归来。
4.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译文:当窗对镜,理云鬓帖花黄。
5.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译文:跑遍了所有市集,买到了骏马、鞍鞯、辔头、长鞭。
6.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译文:烟雾笼罩着寒水也笼罩着沙;月光笼罩着沙也笼罩着寒水。
忽然听见江面传来阵阵琵琶声;我忘却了回归客人也不想动身。寻着声源轻声询问弹琵琶的是谁?琵琶停了许久却迟迟不语。我们移船靠近邀请她出来相见,叫下人添酒回灯重新摆起酒宴。千呼万唤她才缓缓地走出来,用怀里抱着的琵琶半遮着脸面。
译 文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①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②。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③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①暗问:低声询问。
②欲语迟:将要回答,又有些迟疑。
③回灯:重新拨亮灯光。回:再。
诵读课文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提问:琵琶女为什么羞于出场?
矛盾、含蓄、害羞、端庄
提问:从这些动词可以看出来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急切、欣喜
请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第一段
1.“枫叶荻花秋瑟瑟。”和“别时茫茫江浸月”写景。”醉不成欢惨将别“直接抒情。
2.内容:茫茫秋江边,暗淡的月光下,暗红的枫叶和惨淡的荻花在瑟瑟的秋风中摇曳。
3.作用:为诗人谪守江州,月夜送别友人营造了一种凄凉的氛围,叙写离别之情。
PPT模板 http:///moban/
一闻琵琶
江头送客闻琵琶
环境描写:点名时间、地点、人物
渲染悲凉气氛,奠定全诗基调
互文。主人和客人下马上船。
“无管弦”为琵琶女出场设伏。
顶针,直接抒情、情景交融 “惨”离愁、沦落
景中含情,茫茫江水,溶溶月色,无不弥漫离愁别绪,作者心情与自然景物有了感应,点染出哀情。
侧面烘托
音乐的美,琴技高超
埋下伏笔,并和后文“地僻无音乐”照应
一闻琵琶·暗写、略写
琵琶女:寂寞 作者、客人:离愁
浔阳江头夜送客,
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
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
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
主人忘归客不发。
第一次演奏:江头送客夜闻琵琶
PPT模板 http:///moban/
文本细读
再闻琵琶
江上聆听琵琶曲
作者是如何安排琵琶女的出场的?这样写的作用?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采用「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描写手法。运用“寻、问、移、邀、添、回、呼、唤”一系列动词,可看出作者急切的心情。“始出来”“半遮面”描绘出了琵琶女含蓄、羞怯、端庄的姿态。
如何理解“醉不成欢惨将别”的“惨”字?
①自然环境:秋的寒意,又值夜晚。一个“秋” 字境界全出。秋风、秋声、秋色(秋意)与夜联系起来,自然出现了一个秋夜阴冷、凄凉的境界。
②官场境况:直言被贬,失意谪居,又送别好友,更是冷落寂寞,心情压抑。与自然环境一起奠定全诗的基调。再加上喝酒没有音乐做伴助兴,于是心情很不愉快,怀着凄凉的心情同朋友道别,见到的只有寒江冷月,即“惨将别”。
她转紧琴轴拨动琴弦试弹了几声,还没弹成曲调却先有了感情。弦弦凄楚悲切声音隐含着沉思,似乎在诉说着她一生的不如意。她低眉随手慢慢地连续弹奏,尽情地倾诉心底无限的伤心事。轻轻地拢,慢慢地捻,又抹又挑,初弹《霓裳羽衣曲》接着再弹《六幺》。
译 文
转轴拨弦①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②声声思③,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④续续弹⑤,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⑥,初为《霓裳》⑦后《六幺》⑧。
①转轴拨弦:拧转弦轴,拨动弦丝。这里指调弦校音。
②掩抑:掩蔽,遏抑。
③思:深长的情思,悲伤。
④信手:随手。
⑤续续弹:连续弹奏。
⑥拢:扣弦;捻:揉弦的动作;抹:顺手下拨;挑:反手回拨的动作。
⑦《霓裳》:即《霓裳羽衣曲》,本为西域乐舞,唐开元年间西凉节度使杨敬述依曲创声后流入中原。
⑧《六幺》:大曲名,又叫《乐世》《绿腰》《录要》,为歌舞曲。
诵读课文
第二次演奏;江心聆听琵琶曲
大弦声音沉重抑扬如暴风骤雨,小弦细促轻幽、急切细碎,如人窃窃私语。嘈嘈声切切声互为交错地弹奏,就像大大小小的珍珠一颗颗掉落玉盘。
译 文
大弦①嘈嘈②如急雨,小弦③切切④如私语。嘈嘈切切④错⑤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⑥。
①大弦:指最粗的弦。
②嘈嘈:声音沉重抑扬。
③小弦:指最细的弦。
④切切:细促轻幽,急切细碎。
⑤错:交错,错杂。
⑥大珠小珠落玉盘:分别比喻乐声的重浊和清脆。形容声音轻细急促。
诵读课文
第二次演奏;江心聆听琵琶曲
一会儿像黄鹂在花下啼鸣婉转流利,一会儿又像泉水在冰下流动滞涩不畅。好像冰泉冷涩琵琶声开始凝结,凝滞而不通畅声音渐渐地中断。像另有一种愁思幽恨暗暗滋生,此时声音暂歇却比有声更动人。
译 文
间关①莺语花底滑,幽咽②泉流冰下难③。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④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⑤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①间关:莺语流滑叫“间关”。鸟鸣声。
②幽咽:遏塞不畅状。
③冰下难:泉流冰下阻塞难通,形容乐声由流畅变为冷涩。
④凝绝:凝滞。
⑤暗恨:内心的遗憾。
诵读课文
第二次演奏;江心聆听琵琶曲
突然,琵琶之音陡然高昂,似银瓶炸裂,水浆奔迸;又像杀出一队铁骑,刀枪齐鸣。一曲终了拨子从弦索中间划过,四弦一声轰鸣好像撕裂了布帛。东面和西面的画舫和游船都静悄悄的,只看见江心之中映着的秋月泛着白光。
译 文
银瓶乍破水浆迸②,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③收拨④当心画⑤,四弦一声⑥如裂帛。东船西舫⑦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②迸:溅射。
③曲终:乐曲结束。
④拨:弹奏弦乐时所用的拨工具。
⑤当心画:用拨子在琵琶的中部划过四弦,是一曲结束时经常用到的右手手法。
⑥四弦一声:四根弦同时发声。
⑦舫:船。
诵读课文
第二次演奏;江心聆听琵琶曲
今异古义:古:两个词,突然冲出;今:鼓出来,超出一般显露出来
第二次演奏:江上聆听琵琶曲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
请同学们朗读第二段
1、分析琵琶女的弹奏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2、每一阶段的音乐有什么特点
3、说说作者运用哪些描写方法?(重难点)
思考: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琵琶女的演奏的?
第二次演奏
江心聆听琵琶曲
转轴拨弦三两声,
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
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
说尽心中无限事。
第一阶段:前奏曲
她转紧琴轴拨动琴弦试弹了几声,
还没弹成曲调却先有了感情。
弦弦凄楚悲切声音隐含着情思,
似乎在诉说着她一生的不如意。
她低头随手慢慢地连续弹奏,
尽情地倾诉心底无限的伤心事。
凄
楚
切
悲
第二次演奏
江心聆听琵琶曲
轻拢慢捻抹复挑,
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
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
大珠小珠落玉盘。
第二阶段:第一乐曲
轻轻地拢,慢慢地捻,又抹又挑,
初弹《霓裳羽衣曲》接着再弹《六幺》。
大弦声音沉重抑扬如暴风骤雨,
小弦细促轻幽、急切细碎,如人窃窃私语。
嘈嘈声切切声互为交错地弹奏,
就像大大小小的珍珠一颗颗掉落玉盘。
急
切
快
愉
(欢乐曲)
第二次演奏
江心聆听琵琶曲
间关莺语花底滑,
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
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
此时无声胜有声。
第三阶段:第二乐曲
一会儿像黄鹂在花下啼鸣婉转流利,
一会儿又像泉水在冰下流动滞涩不畅。
好像冰泉冷涩琵琶声开始凝结,
凝结而不通畅声音渐渐地中断。
像另有一种愁思幽恨暗暗滋生,
此时声音暂歇却比有声更动人。
幽
愁
恨
暗
(沉思曲)
第二次演奏
江心聆听琵琶曲
银瓶乍破水浆迸,
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
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
唯见江心秋月白。
第四阶段:第三乐曲
突然,琵琶之音陡然高昂,似银瓶炸裂,水浆奔迸;
又像杀出一队铁骑,刀枪齐鸣。
一曲终了拨子从弦索中间划过,
四弦一声轰鸣好像撕裂了布帛。
东面和西面的画舫和游船都静悄悄的,
只看见江心之中映着的秋月泛着白光。
(悲愤曲)
情绪激昂
第二次演奏
江心聆听琵琶曲
银瓶乍破水浆迸,
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
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
唯见江心秋月白。
第四阶段:第三乐曲
曲终阶段
余音绕梁阶段
悲愤曲:由高亢雄壮转为短促急迫,最后戛然而止
侧面描写。写听众的反应,烘托出琵琶曲感人至深的艺术效果。
赏读琵琶曲
思考三:
《琵琶行》中白居易对琵琶声的描写可谓绝唱,请鉴赏此段描写音乐的技巧,你认为妙在哪里?
白居易对琵琶声的描写可谓绝唱,描写音乐的技巧有什么?
诗句 音乐特点
大弦嘈嘈如急雨
小弦切切如私语
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
幽咽泉流冰下难
银瓶乍破水浆迸
铁骑突出刀枪鸣
四弦一声如裂帛
① 比喻:化抽象的音乐为有形的实体。(找找文中的比喻句)
沉重舒长
轻细急促
错落有致、清脆圆润
悠扬婉转
低沉凝涩
高亢激昂
气势雄壮
短促凄厉
②通感:描摹事物时将听觉、视觉、嗅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之间的相互连通的修辞方法。
听觉调动视觉:“幽咽泉水冰下难”像泉水在冰下艰难流动。
PPT模板 http:///moban/
文本细读
再闻琵琶
江上聆听琵琶曲
4、通感。
①琵琶声时而像黄莺的歌声在花下婉转流动,时而像泉水在冰层下艰难流动。(听觉调动视觉)
② 时而像水流遇冷渐渐失去流动性开始凝结“滑”和“冷涩”是触觉。(听觉调动触觉)
③声音开始中断,让人心里生出愁思、幽怨和暗恨。(听觉调动感觉)
④又突然像是银瓶撞破,水浆溅洒;像是军队厮杀,刀枪齐鸣。(以声类声中也会唤起以声类形,即听觉调动视觉)
通感又叫“移觉”,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
白居易对琵琶声的描写可谓绝唱,描写音乐的技巧有什么?
②拟声词、叠词:使诗句增加了音乐性和节奏感;使音乐悦耳动听,更加形象。
弦弦掩抑声声思
低眉信手续续弹
大弦嘈嘈如急雨
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
白居易对琵琶声的描写可谓绝唱,描写音乐的技巧有什么?
③正面描摹与侧面烘托相结合。通过听众反应、环境气氛来衬托音乐效果和魅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用悄寂无声的环境来衬托演奏的效果,乐声已停,然而余音饶梁,经久不息,人们还久久沉醉在音乐创造的氛围中。“悄无言”的寂静,实则是充满了感情的时刻,听众的忘情和如痴如醉的神情,从侧面烘托出琵琶女技艺的高超绝妙。
①以声喻声,以形写声。借助形象贴切的比喻,打通听觉和视觉的通感等手法,把美妙的旋律、变化的节奏表现得淋漓尽致。
②以声传情,声情交融。“似诉平生不得志”“说尽心中无限事”是直接描写,“主人忘归客不发”“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是侧面烘托,把音乐与演奏者的身世之悲、听者的主观感受结合在一起。
③其他如象声词和双声词的摹写,弹奏动词的恰当运用等都极富感染力
赏读琵琶曲
思考四:
一曲琵琶看似乐曲的起伏变化,实际上是演奏者内心情感的起伏变化。那么,我们是否能从琵琶曲调的起伏变化中,捕捉到琵琶女情感的轨迹呢?
小组合作,绘出音乐变化曲线图,并尝试通过音乐的起伏变化感受琵琶女情感的变化。
大弦嘈嘈
小弦切切
凝绝不通
银瓶乍破
铁骑突出
四弦一声如裂帛
嘈嘈切切
沉浸在往昔回忆中的幸福与快乐
置身于现实生活的窘迫与凄凉
沦落天涯的无奈
抛弃人才的控诉
欢乐曲
沉思曲
悲愤曲
赏析琵琶语,完成下面表格
阶段 相关诗句 手法及特点 生活状态
前奏曲 转轴拨弦三两声……似诉平生不得志。 动作、心理描写 低沉抑郁 浔阳江边 风寒月冷 独守空船 孤单凄凉
欢乐曲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大珠小珠落玉盘。 比喻、摹声 欢乐明朗、清脆悦耳 青年时代 色艺超群 名噪京城 醉酒欢歌
沉思曲 间关莺语花底滑……此时无声胜有声 比喻、通感 冰涩凝绝 幽愁幽咽 家庭变故 年长色衰 门庭冷落 嫁作商妇
悲愤曲 银瓶乍破水浆迸……四弦一声如裂帛 比喻 刚劲急促 高亢激越 丈夫薄情 独守空船 痛不欲生 悔恨交加
古人云:“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 琵琶女的乐曲声中,将自己漂泊沦落、凄苦哀怨的形象呼之欲出,而诗人用诗性的语言将音乐描写的出神入化,层次分明,在琵琶曲调的起伏变化之中,捕捉到了琵琶女情感与生活变化的轨迹,让人如闻其声,如感其情。
文本细读
音乐能够传递出人的心声,那么,我们是否能从琵琶曲调的起伏变化中,捕捉到琵琶女情感的轨迹呢?
清脆圆润
沉吟冷涩
高亢激越
年轻时春风得意的幸福与欢乐
置身于现实生活的窘迫与凄凉
回忆往昔时愤怒的抗争与呐喊
昔盛今衰
第三部分
解读曲中人
她沉吟着收起拨片插在琴弦中;然后整理一下衣服起身站立,收敛(深思时悲愤幽怨的)面部表情。她说她本是京城负有盛名的歌女,老家住在长安城东南的虾蟆陵。十三岁就已学会弹奏琵琶技艺,名字登记在教坊乐团的第一部里。每曲弹罢都令艺术大师们叹服,每次妆成都被同行歌伎们嫉妒。
译 文
沉吟①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②。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③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④第一部⑤。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⑥妒。
①沉吟:深思。
②敛容:收敛(深思时悲愤深怨的)面部表情。
③虾(há)蟆陵:在长安城东南,曲江附近,是当时有名的游乐地区。
④教坊:唐代官办管领音乐杂技、教练歌舞的机关。
⑤第一部:第一队,是教坊中最优秀的一队。部,量词,计算歌舞队、乐队。
⑥秋娘:唐时歌舞妓常用的名字。这里是对善歌貌美歌伎的通称。
诵读课文
京城的富贵子弟争着给我赏赐,每当一曲弹罢,不知要给多少彩绸。钿头银篦打节拍常常断裂粉碎,红色罗裙被酒渍染污也不后悔。年复一年都在欢笑打闹中度过,秋去春来美好的时光白白消磨。教坊的兄弟参军去了,当家的阿姨也死了,暮去朝来我也年老色衰。
译 文
五陵①年少争缠头②,一曲红绡③不知数。钿头银篦④击节⑤碎,血色罗裙翻酒污⑥。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⑦度。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⑧。
①五陵年少:这里指京城富家豪族子弟。五陵,汉代五个皇帝(高、惠、景、武、昭)的陵墓,在长安附近,富家豪族多聚居在这一代。
②缠头:用锦帛之类的财物送给歌舞妓女。
③绡:精细轻美的丝织品。
④钿(diàn)头银篦(bì):此指镶嵌着花钿的篦形发饰。
⑤击节:打拍子。
⑥翻酒污:(因为)泼翻了酒被玷污。
⑦等闲:平常,随随便便。
⑧颜色故:容貌衰老。
诵读课文
门前车马减少光顾者落落稀稀,自己的年岁大了我只得嫁给商人为妻。商人只重营利,对离别看得很轻淡,上个月他到浮梁买茶办货去了。他去了留下我在江口孤守空船,绕船的月光白得像霜,江水也那么寒冷。更深夜阑常常梦到少年时作乐狂欢,梦中哭醒涕泪纵横污损了粉颜。
译 文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①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②浮梁③买茶去。去来④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⑤红阑干⑥。
①老大:年纪大了。
②前月:上个月。
③浮梁:古县名,唐属饶州。在今江西省景德镇市,盛产茶叶。
④去来:走了以后。来,语气助词。
⑤梦啼妆泪:梦中啼哭,匀过脂粉的脸上带着泪痕。妆,指脸上的胭脂粉。
⑥阑干:纵横散乱的样子。
诵读课文
①(形)纵横错落的样子:星斗~|泪~。②同“栏杆”。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显出端庄的脸色
佩服
画好妆
节拍
京城富家豪族子弟
再、又
平常、随随便便
默默深思的样子
争送
古代管理宫廷音乐的官署
常
古:容貌;今:色彩
旧,衰老
轻薄的丝织品
古:年纪大;今:排在第一的
走了以后
美好的时光
时间流逝
金银制成的花形首饰
泼翻了酒被玷污
古:整理;今:使紊乱变为整齐
第一队,最优秀的
善歌貌美的歌妓
对歌姬舞女打赏用的锦帛
第三段:歌女自诉身世苦
adj作v,看重,看轻
PPT模板 http:///moban/
文本细读
三闻琵琶
重闻琵琶青衫湿
琵琶女第三次演奏的调子如何?理由是什么?作者写琵琶女第三次演奏的方法同第二次有什么不同?
调子悲凉,与《霓裳》、《六么》不同,从“满座重闻皆掩泣”和“江州司马青衫湿”可看出。
第二次作者用比喻、摹声等修辞手法从正面写音乐的艺术境界,第三次作者主要从侧面写音乐的艺术效果。
请你叙述琵琶女的人生遭遇,说说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琵琶女形象?作者运用什么手法来写的?
人生前期
人生后期
艳压群芳 艺压京城
年年欢笑
年老色衰 门前冷落
委身商人 独守空船
京城名倡
商妇(怨)
总结:琵琶女是一个早年色艺超群、名噪京都的歌女,现在是一个年长色衰、漂沦憔悴的商人妇。
作者运用什么手法来写琵琶女的形象?
对比反衬
昔日欢笑
年轻貌美
年老色衰
门庭若市
今日辛酸
独守空船
夜梦往事
孤寂伤感
我听了琵琶声早已摇头叹息,又听到她这番诉说更加歔欷。同样都是天涯沦落的可怜人,今日相逢何必问是否曾经相识!自从去年我离开繁华长安京城,被贬居住在浔阳江畔便一直卧病。浔阳这地方荒凉偏僻没有音乐,一年到头也听不见管弦奏鸣。
译 文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①唧唧②。同是天涯沦落人③,相逢何必④曾相识!我从去年辞⑤帝京,谪居⑥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①重:重新,重又之意。
②唧唧:叹声。
③天涯沦落人:沦落天涯的失意人(可怜人)。
④何必:何须
⑤辞:辞别,离开
⑥被贬,与“左迁”同义。
诵读课文
居住在湓江附近,低洼潮湿,院子周围,尽长些黄芦苦竹。在这里早晚能听到的是什么呢?尽是杜鹃猿猴那些悲凄的哀鸣。春江花朝秋江月夜那样好光景,也无可奈何常常取酒独酌独饮。难道这里就没有山歌和村笛吗?只是那音调嘶哑粗涩实在难听。
译 文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①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②。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③难为听④。
①杜鹃啼血:传说杜鹃鸟啼叫时,嘴角会淌出血来。这是形容杜鹃啼声的悲切。
②独倾:独自饮酒。
③呕哑嘲哳:形容声音噪杂。
④难为听:难听
诵读课文
今晚上听了你用琵琶弹奏的乐曲,像听了天上的仙乐,耳朵也顿时清明。请你不要推辞坐下来再弹一曲,我要为你创作一首新诗《琵琶行》。
译 文
今夜闻君琵琶语①,如听仙乐耳暂②明。莫辞更③坐弹一曲,为君翻作④《琵琶行》。
①琵琶语:琵琶声,琵琶所弹奏的乐曲。
②暂:突然,忽然,一下子。
③更:再
④翻作:写作。翻,按曲调写作歌词。
诵读课文
被我的话所感动她站立了好久,回身坐下再转紧琴弦拨出急声。凄凄切切不似刚才奏过的单调,在座的人重听都掩面哭泣不停。要问在座之中谁流的眼泪最多?江州司马的青衫已被泪水浸湿!
译 文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①促弦②弦转③急。凄凄不似向前声④,满座重闻皆掩泣⑤。座中泣⑥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⑦湿。
①却坐:退回到原处。
②促弦:把弦拧得更紧。
③转:更加,越发。
④向前声:刚才奏过的单调。
⑤掩泣:掩面哭泣。
⑥泣:眼泪
⑦青衫:唐朝八品、九品文官的服色。白居易当时的官阶是将侍郎,从九品,所以服青衫。
诵读课文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叹息
离开
忽然
什么声音
芦苇
在这里
流落漂泊
音乐
独自饮酒
再
声音嘈杂刺耳
形容杜鹃啼声悲切
竹的一种
花开的早上
写作
衬托。以乐景衬哀情,倍增其哀
第4段:同病相怜伤迁谪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很久
返回座位坐下
弦声
更加急促
古:刚才,今:往前
掩面
把琴弦拧紧
形容琴音悲切
青色单衣,唐官职低的服色为青
第五段:重闻琵琶青衫湿
v用作n 眼泪
谁懂青衫泪
思考探究
2. 诗人用那两句诗将两个形象连接在一起的?
1. 通过叙事塑造了哪几个人物形象?
琵琶女和诗人自己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PPT模板 http:///moban/
文本细读
三闻琵琶
重闻琵琶青衫湿
诗人重闻琵琶青衫湿的原因是什么?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苦
仕途失意遭到贬官
卧病无聊难闻丝竹
借酒消愁难觅知己
伤琵琶女,更伤己。
谁懂青衫泪
思考探究
请比较诗人与琵琶女的身世遭遇,理解诗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含义。
艳盖群芳,艺压京城,人妒人捧,年年欢笑;
当年
京倡
色艺双绝、技高貌美、青春年少、欢笑红颜
年老色衰,门前冷落,委身商人,独守空船。
而今
商妇
飘零憔悴、饱受冷落
怨
谁懂青衫泪
诗酒流连,丝竹不绝,高朋满座,其乐融融;
京城作官、高官厚禄、身居高位、名动京师
谪居卧病,有酒无乐,送客惨别,其情凄凄。
谪官
谪居九江,凄凉落魄
恨
请比较诗人与琵琶女的身世遭遇,理解诗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含义。
当年
京官
而今
诗中展现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为什么诗人会同一个从未谋面的沦落歌女产生共鸣呢?
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被贬出京
卧病在床
地处偏僻
没有音乐
被贬放逐
孤独失意
雅好音乐
琵琶女 白居易
1.来历相同
2.才华横溢
3.遭遇相同
4.情感相通
京城显官被贬江州
闻曲伤怀
借曲抒怀
京城名角漂沦憔悴
名属教坊第一部
诗才盛名
我自去年辞帝京
自言本是京城女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是主旨句,诗人既同情琵琶女的不幸遭遇,又哀叹自己被贬的命运。后人多用来表达相知和心意相通之意。
琵琶女
白居易
才貌双绝
昔
才高位显
名动京师
年长色衰
今
被贬放逐
漂沦憔悴
主旨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文本细读
遭贬的诗人在听到琵琶女的弹奏后,产生了心理共鸣,“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那么,诗人与琵琶女有哪些相似之处?
相似之处 诗人 琵琶女
来处 去年辞帝京 本是京城女
才华 才华横溢的诗人 名满京都的艺人
经历 因直言进谏而遭贬谪 因年长色衰而嫁商人
他们都经历了由繁华的京城到僻远的江州的过程,有相同的漂泊感。
他们都遭遇人生中的不幸,有相同的沧桑感。
他们都无力主宰个人命运,有相同的失落感。
正如《唐宋诗醇》评价《琵琶行》语:“满腔迁谪之感,借商妇以发之,有同病相怜之意焉。比兴相纬,寄托遥深。”《琵琶行》是白居易对琵琶女命运的“转借” 和“假注”,从别人的不幸想到自己的不幸,借别人的不幸抒发自己的不幸。在文学史上,许多中国文人因为某些原因失去君王御用后,在抒情方式上不敢直截了当。对自己的遭遇有想法,也不敢在诗中明说,只能借比兴、象征、暗喻等手法委婉传达。白居易也是这样,虽说是琵琶女和诗人的对话,但更像是诗人在跟另一个自己对话一样,仿佛借着琵琶女的琴声,将自己内心中敢怒敢想却不敢言的话统统表达了出来。所以,这里的“情”有对琵琶女的同情,也有对自己失意的感伤。
伤人 伤物 伤己
①分别的感伤,送别友人,前途渺茫,思之感伤;
②风物的感伤,湓浦江口,风清月寒,枫叶飘零,荻花飘飞,睹物伤怀;
③赏曲的感伤,琵琶女愤激幽怨的曲调引发了诗人的情感共鸣;
④听诉的感伤,琵琶女悲剧命运激起了诗人深深的怜悯;
⑤自我的感伤,诗人早年,才华横溢,誉满天下,今朝沦落,孤独幽怨。
青衫泪
蕴含着能使人从悲哀中、从失意中悟出的人生哲理。它穿越时空,超越时代,成为有着相同境遇何情感的人们的共同心声,甚至在某些时候,成为彼此的心灵约定和一种守望。
何引琵琶情
活动五:
品读景物描写
赏析景物描写的妙处
①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叙述秋夜江边送客时的环境,秋夜江边,枫叶、荻花,色调暗淡,“瑟瑟”二字点情,景物成了溢满悲凉情感的意象,渲染离别氛围,奠定全诗基调。
2.别时茫茫江浸月
叙述别时的情景。景中含情,茫茫江水,溶溶月色中无不弥散着作者的离愁别绪,仿佛作者的心情融化其中,与自然景物有了感应。情景交融,自然地点染出哀情。
赏析景物描写的妙处
3.东船西舫悄无言,未见江心秋月白
赏析景物描写的妙处
写音乐结束时寂静的环境。音乐结束,但诗人的感情仍在扩散,一直渗入被秋月照亮的江心,又彷佛江心秋月也为音乐中的感情所打动。
情景交融,突出音乐效果,形成令人回味无穷的意境。
4.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赏析景物描写的妙处
琵琶女独守空船,唯有明月、江水绕船,孤单冷寂之意不言自明,渲染了琵琶女愁苦凄凉的心境。
5.黄芦苦竹绕宅生
赏析景物描写的妙处
写诗人谪居浔阳城的生活环境,渲染了诗人被贬后的孤寂悲凉之情。
①篇首的“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叙述了江东送客时的环境。秋夜的江水、枫叶、荻花,构成清晰如画的意境,令人顿感秋凉袭身,曲曲传达出诗人凄凉愁惨的心情,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
②“别时茫茫江浸月”,叙述别时景象,景中含情。茫茫江水,溶溶月色,无不弥散着诗人的离愁别绪,仿佛诗人的心情融化其中,与自然风物有了感应。
③“唯见江心秋月白”,写音乐结束时寂静的环境。音乐结束,但其感情仍在扩散,一直渗入被秋月照亮的江心,又仿佛江心秋月也在为音乐中的`感情所打动。情景交融,烘托了音乐效果,形成令人回味的意境。
④“绕船月明江水寒”,写琵琶女独守空船时的环境,渲染了琵琶女冷落凄凉的心情。
⑤“黄芦苦竹绕宅生”,写诗人的生活环境,渲染诗人被贬后的孤寂悲凉。
环境描写
小结
双线结构:
明线:琵琶女的身世 月夜弹琵琶→凄凉话身世→更坐弹一曲
暗线:诗人的感受 月夜听琵琶→移船邀相见→闻曲伤迁谪
双线交织,两个形象心灵沟通,怨恨相交,谪情离恨奔涌而出,唱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主题。
暗线
结构特色
明线
双线交织,两个形象心灵沟通,怨恨相交,谪情离恨奔涌而出,唱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主题。
以人物为线索
琵琶女的身世
诗人的感受
谪官
莺语、泉流
银瓶、铁骑
感伤自己的贬谪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是《琵琶行》全诗的主旨句,表达了诗人对琵琶女的深切同情和对自身命运的感慨,更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
诗人通过对琵琶女高超弹奏技艺和她不幸经历的描述,揭露了封建社会官僚腐败、民生凋敝、人才埋没等不合理现象,表达了诗人对她的深切同情,也抒发了诗人对自己无辜被贬的愤懑之情。
主旨归纳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意。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一:大量运用比喻。
二:叠词
三:叙议结合,曲中带情, 妙语点睛。
四:正面、侧面结合
艺术特色
艺术特色
(1)比喻
把抽象无形的音乐变成形象可感的实体。把抽象的东西具体的表达了出来,并能区别音调音色的变化,有画面感。
(2)叠词和联绵词
使音节悦耳动听
(3)正面描摹与侧面烘托
写听众的反映,突出了琵琶曲感人的艺术效果。以听者的感受衬托音乐的声情并茂。
艺术特色
(4)情景交融
本诗所叙之事都饱含感情;景物的描写,气氛的烘托;人物的动作和细致的心理描写使人物以抒情方式倾诉悲怀;精当的说明和议论的巧妙穿插(“未成曲调先有情”“似诉平生不得志”“说尽心中无限事”“初为《霓裳》后《六幺》”“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对于塑造琵琶女的形象,有画龙点睛之妙。使这首诗满含着抒情气息,做到了叙事与抒情的密切融合,增强了作品的感彩和艺术魅力。
艺术特色
(5)结构严谨
全诗以人物为线索,一是以琵琶女的身世为线索,一是以诗人的感受为线索。前者是明线,后者为暗线。两条线塑造了两个人物形象(琵琶女和诗人),两个形象心灵沟通,怨恨交织,丰富的情感奔涌而出,唱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主题。“江州司马青衫湿”更是对主题的形象阐释,是诗人同情琵琶女之泪,也是伤感自己遭贬之泪。
(1)【2020全国1卷】元代戏剧家马致远的杂剧《青衫泪》根据白居易的诗《琵琶行》改编而成,来自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既交代秋天的背景,又蕴含离别之意的句子是“ , ”。
(3)白居易的《琵琶行(并序)》中既写出琵琶女的矜持、腼腆,又写出作者急于与琵琶女相见的心情的句子是“ , ”。
(4)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 , ”两句由琴声想到珠玉声,是声音的类比联想。
(5)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琵琶女演奏暂歇后“ , ”两句表明乐音又变得激越、雄壮。
浔阳江头夜送客 枫叶荻花秋瑟瑟
千呼万唤始出来 犹抱琵琶半遮面
嘈嘈切切错杂弹 大珠小珠落玉盘
银瓶乍破水浆迸
铁骑突出刀枪鸣
座中泣下谁最多 江州司马青衫湿
(6)白居易在《琵琶行(并序)》中琵琶女演奏琵琶过程中,声虽“暂歇”,却产生更好效果的两句是“ , ”。
(7)白居易在《琵琶行(并序)》中用听众在演奏结束后的反应和江边自然景色来侧面烘托琵琶女演奏效果的句子是“ , ”。
(8)白居易在《琵琶行(并序)》中用“ , ”两句描写邻船寂静、冷月无声,以此来反衬音乐带给人们强大的感染力。
(9)“ , ”是《琵琶行(并序)》全诗的主旨,更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
(10)白居易在《琵琶行(并序)》中描写自己听着琵琶女第二次弹奏,内心涌起难以抑制的悲伤凄切之情,因而不禁泣下沾襟的句子是“ ? ”。
别有幽愁暗恨生 此时无声胜有声
东船西舫悄无言 唯见江心秋月白
东船西舫悄无言 唯见江心秋月白
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江州司马青衫湿
座中泣下谁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