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梦游天姥吟留别》《登高》联读课件(共24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8 《梦游天姥吟留别》《登高》联读课件(共24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5.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0-21 14:47: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梦游天姥吟留别》与《登高》
对比阅读
李白与杜甫有怎样的交集,他们的人生经历有哪些相同之处?
课前导趣
你知道李白和杜甫分别有哪些称呼?
李白
诗仙李太白
谪仙人
李翰林
李供奉
青莲居士
杜甫
诗圣
杜子美
杜工部
杜拾遗
少陵野老
翰林学士院
翰林供奉机构
翰林文学待诏
请判断下图中哪位是诗仙,哪位是诗圣?简述你的依据。
古风
黄河走东溟, 白日落西海。
逝川与流光, 飘忽不相待。
春容舍我去, 秋发已衰改。
人生非寒松, 年貌岂长在。
吾当乘云螭, 吸景驻光彩。
朗读下面两首诗,请在横线出填写出作者的名字(杜甫或李白)
黄河二首
黄河北岸海西军,
棰鼓鸣钟天下闻。
铁马长鸣不知数,
胡人高鼻动成群。
黄河西岸是吾蜀,
欲须供给家无粟。
愿驱众庶戴君王,
混一车书弃金玉。
李白
杜甫
从两首诗的题目看,都写到高处怀思,李白所登的是“天姥山”,杜甫所登的是“白帝城高台”,请问诗人对他们所描绘的景物,是从什么角度来写的?
问题探究一

《梦游天姥吟留别》(写于赐金放还后)
《登高》(写于晚年55岁)
仰视
俯视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天姥连天向天横
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
对此欲倒东南倾
问题探究一
如天姥者,仅当儿孙内一魁父,焉能“势拔五岳掩赤城”耶?
资料补充
意为:天姥山和天台山相比很矮,只能算是儿孙辈,充其量身材比较魁伟罢了,怎么可能“势拔五岳掩赤城”呢?
问题探究一
问题探究二
诗人是怎样突出天姥山的高大,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
诗人为何这么写天姥山呢?请完成下面
填空。
笔墨源自
的胸襟。
问题探究一
问题探究二
围绕“梦游”,诗人写了梦的哪几个阶段?
梦前----梦游-----梦后
诗人的梦境部分描绘了哪几个画面,请简洁凝练概括?
月夜渡湖—剡溪清幽
半壁日出—壮观优美
山中夜景—洞外恐怖
神仙世界—洞中仙乐
第2段和李白被贬长安的历程有相似,你认为哪几部分影射了他感情的变化?
问题探究一
问题探究三
请从意象、手法、结构进行对比两首诗,分析他们有何不同?
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 杜甫 《登高》
意 象
手 法
对比意象和手法
镜湖月、谢公屐
海日、天鸡、熊
龙、森林、洞天石扉、云、猛虎鼓瑟
鸾鸟驾车、仙人
风、天、猿、渚、沙、鸟、落木长江
瑰丽奇特
宏阔雄浑
夸张
想象
虚实结合
动静结合
叠加
删减
远近高低
动静结合
视听结合
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 杜甫 登高
结 构
跳跃流转
由真入梦
由梦返真
起承转合
由景入情
对比结构
问题探究一
课堂讨论
诗人所写的梦境有何特点,你认为他描摹的梦境是“美梦”还是“噩梦”呢?
问题探究一
深入思考
李白所写的梦境与“留别”有何联系呢,他通过这一梦境要告诉朋友什么呢?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问题探究一
深入思考
李白的一生主要的思想就是纵情山水、恣意游乐、放浪形骸。他写梦游天姥梦境的虚幻,是为了告诉东鲁的朋友,人世间的一切是虚幻的,如过眼烟云,美则美矣,但转瞬即逝,最快意、最能抚慰人心灵的是“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怎能摧眉折腰事奉权贵,让我们不能开心颜?两感叹之间的关系是前因后果。
问题探究一
深入思考
李白的一生主要的思想就是蔑视权贵、心系苍生、向往自由。三年的宫廷生涯,使他看到了朝廷的腐败,感到了官场的可怕,所以作者写梦游天姥,不是写梦境虚幻,而是写梦境可怕。以游天姥山的可怕,喻官场的可怕。为了保持自己的人格,为了维护自己的心灵,宁可骑鹿游山,也决不低眉折腰去讨好权贵。两感叹之间的关系是前果后因。
问题探究一
问题探究四
结合诗人李白所写视角,请填写横线内容,写出其表达的人生思想。
仰望
人生高度,追求星辰大海的广阔。
问题探究一
问题探究五
《登高》写了几层悲?若以“秋”来寓“悲”,你可以概括为几个“秋”?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聊到新停浊酒杯。
自然之秋
人生之秋
国家之秋
问题探究一
问题探究六
结合诗人杜甫所写视角,请填写横线内容,写出其表达的人生思想。
俯视
人间百态,抒发悲天悯人的情怀。
在仰望星辰大海的人生时,别忘了低头看看万丈红尘,因为我们都是人世间的凡夫俗子。
文本总结
人生在世,眼有星辰大海,胸有清风朗月,方可抵御岁月的漫长。
请你各选一意象给两人物配画,并创作一副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