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深圳市开学考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共6小题)
1.(3分)(2022 南京模拟)下列有关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产生力的两个物体一定发生了作用
B.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
C.力能脱离物体而存在
D.不接触的两个物体一定不能产生力的作用
2.(3分)(2023春 宜春期末)如图所示,列车停在平直轨道上,车厢中小球b静止,忽略桌面对b的摩擦及空气阻力的影响。列车启动后,下列选项中的情况可能出现的是( )
A.
B.
C.
D.
3.(3分)(2023 泗洪县校级模拟)如图甲、乙两人在完全相同的水平沙滩散步,留下深浅相同、大小不同的脚印。则甲( )
A.所受的重力较大
B.所受的压力与乙的相等
C.对沙滩的压强较大
D.对沙滩的压强较小
4.(3分)(2024春 阳高县期末)一定质量的物体在水平拉力的作用下沿同一水平面做直线运动,其路程(s)﹣时间(t)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20s时的速度大于8s时的速度
B.0~12s拉力做的功大于12~24s拉力做的功
C.0~12s物体所受的拉力大于12~24s物体所受的拉力
D.0~12s拉力做功的功率小于12~24s拉力做功的功率
5.(2020 湘西州)关于能量守恒定律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能量既可以凭空消失
B.能量也可以凭空产生
C.热机的工作过程不遵循能量守恒定律
D.能量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6.(2022春 喀什地区期末)如图所示,小刚同学用水平推力推静止在平直公路上的汽车,没有推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因为汽车静止,失去了惯性,所以汽车未被推动
B.虽然汽车未被推动,但推力等于汽车所受的阻力
C.因为推力小于汽车所受的阻力,所以汽车未被推动
D.虽然汽车未被推动,但推力一定等于汽车的重力
7.(3分)(2023春 昌黎县期末)如图所示,斜面长10m,高4m,用平行于斜面F=50N的拉力,将重100N的物体从斜面的底端匀速拉到顶端,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利用此装置既可以省力也可以省功
B.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10N
C.对物体所做的有用功为500J
D.该斜面的机械效率为80%
二.填空题(共5小题)
8.(3分)(2023秋 天府新区期末)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能调节空气的湿度和温度,主要是因为水的 大;一壶水倒出一些,对比原来这壶水,壶中剩余水的内能 。
9.(2020秋 黄山期末)如图所示,在跳台跳水运动中,运动员对跳板施力的同时,由于力的作用是 的,跳板对运动员也施加力,但这两个力的效果不同,前者主要使跳板发生 ,后者主要是改变了运动员的 。
10.(2022 营口)如图所示,木板B在F=5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是2N,则木块A受到的摩擦力是 N,方向是 ;当F增大到7N时,木块A受到的摩擦力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1.(2022 百色)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扫地机器人逐步进入人们的生活,其工作时通过电动机转动使内部气体流速 ,压强 ,使杂物进入扫地机器人内部,从而达到清扫的目的(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四.作图题(共2小题)
13.(2023春 资阳期末)如图所示,小红同学站在某商场匀速向上运动的电动扶梯上。若O点为小红的重心,请在图中画出小红所受各力的示意图。
14.(2024春 浦东新区期末)如图所示,杠杆OA在力Fl、F2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l2是力F2的力臂,在图中画出力F2的示意图。
五.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15.(2016春 马尾区期中)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中,小刚用木块进行实验(如图甲所示),小华则用小车进行实验(如图19乙).木块和小车均在水平桌面保持静止。
(1)你认为甲、乙两个设计中, (选填“甲”或“乙”)更科学,理由是: 。
(2)在甲、乙实验中,将木块或小车旋转一定角度,松手后,都能发现它们又恢复到原来的位置。这说明:两个力必须作用在 上,物体才能平衡。
(3)小明设计了如图丙所示实验,两小车静止,当他用剪刀将两小车间的连接线剪断时,两小车 (选填“会”或“不会”)继续保持静止。这个实验可以验证:互相平衡的两个力必须作用在 。
16.(2024春 长寿区校级期中)某中学两支物理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中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1)方案一,小刚用石块按如图1实验步骤依次进行实验。由图1可知,石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 N,排开水的重力G排= N,发现F浮≠G排,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不可能是 (选填下列字母序号);
A.最初溢水杯中的水未装至溢水口
B.整个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都没有校零
C.步骤C中,石块浸没后,碰触到溢水杯底部
(2)方案二,如图2,小明将装满水的溢水杯放在升降台C上,用升降台来调节溢水杯的高度。当小明逐渐调高升降台,发现随着重物浸入水中的体积越来越大,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且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变化量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的示数变化量,从而证明了F浮=G排;为了多次实验得到普遍规律,方案 (选填“一”或“二”)的操作更加简便;
(3)该同学用同样的方法测量另一工艺品的密度时,发现该工艺品的重力超过了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了能准确测出该工艺品的密度,聪明的小敏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①将一圆柱形烧杯漂浮在盛有水的玻璃水槽中,如图甲所示,用刻度尺测出此时水槽中水的深度为h1;
②将工艺品轻轻放入水槽中,如图乙所示,用刻度尺测出此时水槽中水的深度为h2;
③将工艺品从水槽中取出,平稳放在烧杯中,如图丙所示,用刻度尺测出此时水槽中水的深度为h3;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则小敏测出工艺品的密度表达式为ρ工艺品= (用已知的物理量表示);
(4)同组同学对实验过程提出质疑,认为将工艺品从水中取出时会沾水,导致测量的密度会产生误差。你认为由于工艺品沾水导致小敏测出工艺品的密度将 (选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17.(2023 鄂伦春自治旗二模)课后延时服务社团活动中,“勇创”兴趣小组计划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的实践活动,提出如下科学猜想;
猜想一:滑轮组机械效率可能与被提升物体的重力大小有关
猜想二:滑轮组机械效率可能与被提升物体的高度有关
现有实验器材支架、细绳、轻质滑轮2个、弹簧测力计(量程合适)、规格2N的钩码多个,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请你协助“勇创”兴趣小组完成实验;
(1)除上述实验器材,完成该实验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
(2)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次数 物体重力(N) 物体上升的高度(cm)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N)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cm) 机械效率
1 2 10 1.0 30 66.75
2 4 10 1.7 30
3 6 10 2.4 30 83.3%
①根据表格中的数据,第二次实验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
②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同一滑轮组,物体提升相同高度, ,机械效率越高;
③若要验证猜想二,你的关键操作是 。
六.计算题(共2小题)
18.(8分)(2021 江北区校级二模)在课外探究活动中,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图1),将一质量为1.6kg、底面积为80cm2的圆筒形容器内装入20cm深的水,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底面积为60cm2的实心圆柱体用细线栓好并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将圆柱体从容器上方离水面某一高度处缓缓下降,然后将其逐渐浸入水中,并绘出整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圆柱体下降高度h变化关系的实验图像(如图2),求:
(1)物体刚好浸没时受到的浮力;
(2)物体刚好浸没时,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3)物体刚浸没时,水对物体下表面的压强?
19.(8分)(2022 丹东)新能源汽车以其环保和节能逐渐获得人们的青睐。某新能源汽车质量为1400kg,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车轮与地面总接触面积为0.1m2。当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20m/s的速度匀速行驶7min,行驶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为1000N。求:
(1)汽车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2)在上述行驶过程中,汽车通过的路程。
(3)在上述行驶过程中,汽车发动机的功率。
综合能力开放题
19.(2023秋 东莞市校级月考)在我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开始进入普通百姓家庭。小明同学家买了一辆汽车,部分相关参数配置如表所示。(g取10N/kg)
参数
车身质量 油箱容积 理论油耗 全车长度
1200kg 50L 6L/100km 4269mm
车身宽度 车身高度 最高车速 每个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
1686mm 1492mm 160km/h 200cm2
(1)观察汽车的外形,若汽车在水平路面上急速行驶,对地面的压力会 (选填“变大”或“变小”),汽车容易失控。
(2)如果他家的汽车正常行驶100km(已知:1L=10﹣3m3,汽油的密度为0.71×103kg/m3),查阅表中的参数可知,理论情况下该车行驶100km所消耗的汽油的质量是 kg;
(3)若汽车启动做直线运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不变,汽车所受牵引力与时间t的关系、汽车运动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甲所示,则在5~10s时间内,汽车受到的阻力是 N;15~30s时间内,汽车的功率为 W,牵引力做 J。
2024年深圳市开学考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6小题)
1.A; 2.D; 3.A; 4.B; 5.D; 6.B;
二.多选题(共1小题)
7.BD;
三.填空题(共5小题)
8.比热容; 减小; 9.相互; 形变; 运动状态; 10.2; 水平向右; 不变; 11.变大; 变小;
四.作图题(共2小题)
13.见解答图。; 14.;
五.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15.乙; 乙中小车与桌面间属于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得多; 同一直线; 不会; 同一物体; 16.2; 1.9; B; 减小; 等于; 二; ; 无影响; 17.刻度尺; 78.4%; 物体的重力越大; 控制物体的重力和动滑轮的个数不变,改变物体上升的高度;
六.计算题(共2小题)
18. ; 19.(1)汽车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1.4×105Pa;
(2)在上述行驶过程中,汽车通过的路程为8400m;
(3)在上述行驶过程中,汽车发动机的功率为2×104W。;
12.小; 4.26; 3×103; 9×104; 1.3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