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5张PPT。囚 记陆蠡学习目标 1.从解读题目入手,理清作者的感情线索。
2.概括作者笔下绿的特点,理解绿的象征意义。
3. 多元解读文章主题,感受优秀作品恒久的生命力 。
原名陆圣泉,浙江省天台人。现代散文作家、翻译家。
.现代文学史上卓有成就的散文作家。他以散文集《海星》步入文坛,崭露头角。后来又出版了散文集《竹刀》和《囚绿记》。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军驻进上海租界,由于他在沦陷后的上海坚守文化工作岗位,于1942年4月13日被捕刑审数月,惨遭杀害。时年34岁。本文就是在这一时期写的。
走进作者陆蠡(1908-1942)第一次“先学后教”(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时间8分钟 )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放声朗读课文
1 边读边勾画出文中的生字词,并标出段落序号。
2 题目中的“囚绿”具体指什么内容?
哪几段是写“囚绿”的?
囚绿之前、之后各写了什么?
(请用与“囚绿”形式相同的短语概括) 1.给划横线字注音陆蠡( ) 涸辙( )
淅沥( ) 猗郁( )
移徙( ) 婆娑( )
瞥见( ) 蕈菌( )
揠苗助长( )hé zhéxī lìyīxǐsuōpiēxùnyàlǐ一茎( )纤细( )jīng xiān脉络( )mài 2.解释下列词语:
了截爽直 :
急不暇择:
抑郁:______________________
葱茏: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幽囚: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囚系:________________ 爽快、干脆。 迫切,来不及选择。暇:空闲。 心有愤恨不能诉说而烦闷。 (草木)青翠茂盛。 囚禁。 囚拘、囚禁。3、题目中的“囚绿”具体指什么内容?哪几段是写“囚绿”的?囚绿之前、之后各写了什么(请用与“囚绿”形式相同的短语概括) 作者把一株常春藤从破损的圆窗外迁进来,把他囚禁在自己的房间内。囚绿的内容,体现在文章的(8—11节)中写作思路爱绿(1~7)囚绿(8~11)放绿(12~13)怀绿(14)情感变化喜悦满足 欢喜留恋 喜悦不快 可怜恼怒珍重 祝福 怀念 期盼第二次“先学后教”(再读课文 探究思考)(时间5分钟)自学指导
再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作者为什么要囚住绿?
2找出文中直接描写囚绿前后常春藤的形象的语句,并概括其特点。(思考:我们该用什么样的感情朗读这些语段呢?)1、作者为什么要囚住绿?请你以作者的口吻用一句话或
一段话向绿表白(用文中的话)
我欣赏你,因为—————— 2.找出文中直接描写常春藤的句子。 (1)作者是如何描写这位绿友在囚禁前的精神风貌的?从中可以看出这位绿友怎样的特点?
(2)作者又是如何描写这位绿友在囚禁后的精神风貌的?此时的它又有什么特点?
(3)想想分别该用什么感情来朗读这些语段呢?(生命力旺盛 蓬勃 无拘无束)(柔弱而蓬勃 向阳 固执)
(囚绿前 轻松 愉快 喜爱 欣喜) (囚绿后 惆怅 忧伤 深沉)
第三次“先学后教”(三读课文 探究思考)(时间5分钟)自学指导
1划出文中能提示写作背景的句子,并思考这些句子告诉我们什么呢?
2作者为什么会如此怀念那株常春藤?背景:
1、我住在北平的一家 公寓里。
2、卢沟桥事件发生了。
3、在七月中旬,不能 再留连于烽烟四逼中的旧都,火车已经断了数天,我每日须得留心开车的消息。
研读课文 从第13-14段的字里行间,你发现作者写作本文时处在怎样的时代背景下?日寇入侵,华北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希望、生命自由、光明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认识那一抹绿借助某种具体事物的某些特征来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 。日本人曾提审陆蠡,问:
“你爱国吗?”
“爱国。”
“赞成南京政府么?”
“不赞成!”
“依你看,日本人能不能征服中国?”
“绝对不能征服!”
日本人勃然大怒,给他上了酷刑,最后折磨而死。
探讨文章主旨 对本文主旨的理解有以下几种说法,通过对文章的解读,谈谈你的看法。
1.以常春藤来象征作家以至整个中华民族的不畏强暴、追求光明的形象,从而表达自己渴求民族解放的执着的爱国主义情怀。
2.因为爱一样东西至于极点,便想把它牢牢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这是人类的共性,可爱而愚蠢。对于那些有生命的东西来说,让他生活在最适合的环境中,即是一种真爱、最爱。
3.借赞美常春藤“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颂扬忠贞不屈的民族气节,抒发自己忠于祖国的情怀;并借“有一天”重见常春藤的期望,祈祝沦亡的祖国河山早日获得解放。 借赞美常春藤“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颂扬忠贞不屈的民族气节,抒发自己忠于祖国的情怀;并借“有一天”重见常春藤的期望,祈祝沦亡的祖国河山早日获得解放。
本文给了你什么深刻的人生启示? 当我们的生命之绿被囚住时,我们不能失去生机,更不能枯萎和凋零!要永远向着阳光生长!勇敢地追逐生命的美丽和辉煌! 共勉 站在73年后的今天,如果不考虑文章的
写作背景,我们又该如何解读文章主题。
(提示:从常春藤自身的特点,作者爱的方式
和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去思考)1.困境中要坚强,冲破阻力才能成功。
2.爱不一定要占有,真爱就应学会放手。
3.世间的一切生命其实都是平等的,
我们应该尊重生命。
多元化解读文章主题
5、《见或不见》(仓央嘉措)
你见,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
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里
不来不去
你爱,或者不爱我
爱就在那里
不增不减
你跟,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你手里
不舍不弃
来我的怀里
或者
让我住进你的心里
默然????相爱
寂静????欢喜
?阿木-有一种爱叫做放手.mp3香香&何晟铭-见或不见.mp3品味艺术特色1、借物抒情,即小见大。
在常见的绿色中凝聚了自己的情感和民族的精神。主题表达得含蓄深沉而又形象厚重。
2、语言优美、清丽,节奏舒缓,忧郁的色彩同表达的思想情绪十分融洽和谐。
不仅感受到作家爱国主义感情在流动奔涌,而且在诗情画意和清词丽句中得到一种美的享受。作家真情实感自然流露,意境深远而浓郁。深情朗读 对自己所喜欢的段落反复朗读,并与同学交流自己的心得。走进五彩缤纷的世界红色——火一样的颜色,活泼热情!金黄色——秋天的象征,丰收的象征,它这里装满了成功的喜悦。它是沉甸甸的。粉红色——可爱的颜色,像少女的脸。紫色——梦幻般的颜色,写满神秘与成熟。当堂训练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涸辙gù????????? 淅沥xī???? ???揠苗助长yàB、婆娑?sha?????????流连lián???????急不暇择xiáC、珍重zhēn??????? 猗郁qī????? ??毫不犹豫yùD、蕈xùn菌?????????囚系jì???? ??永不屈服yǒng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葱笼 淅沥 攀缘 怜悯B、莫生 脉络 纤细 繁茂C、公寓 喜悦 常春藤 诚心诚意D、猗郁 琼浆玉液 直接了当 简漏Dc3.根据下面解释写出对应的词语。干涸了的车辙。 ( )
盘旋舞蹈的样子。 ( )
叹词,表赞美。 ( )
比喻不管事物发展规律,强求速成,反而把事情弄糟。 ( )
迫切,来不及选择。( )
(草木)青翠茂盛 。( )涸辙婆娑猗郁揠苗助长急不暇择葱茏4.写出下列各句使用的修辞方法及其表达作用。(1)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 )(2)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涸辙的鱼盼等着雨水!( )(3)我开始了解渡越沙漠者望见绿洲的欢喜,我开始了解航海的冒险家望见海面飘来花草的茎叶的欢喜。( )(4)有一天,得重和它们见面的时候,会和我面生吗?(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排比 比喻 反复 反问?? 各种修辞方法的运用,增强了文章语言的表现力,
使文章语言更加优美生动;增强了文章的抒情性,
使作者的情感更为真切感人。 5.下列句子中不是直接抒情的一句是( ) A.绿色是多么宝贵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
B.植物是多固执啊!它不了解我对它的爱抚,我对它的善意。
C.我怀念着我的圆窗和绿友。有一天,得重和它们见面的时候,会和我陌生么?
D.终于在一天早晨候到了。临行时我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
D课堂检验
归纳主旨1 文章借赞美常春藤( )的精神,
颂扬了( )的民族气节,抒发
自己的( )情怀,表达了对自由
和光明的向往之情。
2 文中用常春藤永不甘心于囚禁象征了
( ),以常春藤的释放象征了
( )。
“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在寂寞中,常春藤不离不弃地陪伴着作者,这绿色的常春藤在作者的眼中已不是一株植物,而是一个老友,也许作者常常会与这位老友交谈。在“择绿、爱绿、囚绿、放绿、怀绿”这几个部分中任选一部分,设计一组作者与常春藤的对话。
要求:1、对话要符合作者在每个时段的心情。
2、能体现绿的象征意义。
3、语言要求生动形象。课后练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