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1.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一书中写道: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中世纪时期,人们的视野,无论在观察客观世界,或在认识自己时,都被一层纱幕遮住了。意大利人最早把这层障眼的纱幕撕去了,因而认识了客观世界,并且认识了自己。”其中的两个“认识”分别可能是 ( )
A.伽利略自由落体定律、“人文精神”的复苏
B.牛顿经典力学建立、资产阶级宗教观的建立
C.近代科学的产生、构建资产阶级的理性王国
D.伽利略发现了新宇宙、“理性主义”的光辉
2.有学者指出:“当人们谈及最近几代人中被 ( http: / / www.21cnjy.com )传入日本等东方国家的西方文明时,我们不是指希腊罗马哲学和人文主义思想,也不是指日本的基督教化,而是指在17世纪后半叶开始改变西方面貌的科学、思维模式和文明的所有工具。”这里的“开始改变西方面貌的科学、思维模式和文明的所有工具”是指
A.瓦特的改良蒸汽机
B.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C.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3.在山海关孟姜女庙的庙门旁,有一幅楹联: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下列能解释这一楹联反映的自然现象的理论是
A.“天人感应”的理论 B.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
C.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4. 对某部著作的出版,赫胥黎评价说:“C ( http: / / www.21cnjy.com )它)对于当时科学家,好象黑暗中的一道电 光。……不但如此,它还有一个极大用处,那就是使我们脱离了一个进退两难的处境: 你不愿承认上帝创造世界的假设,可是你又能提出什么学说,让任何小心慎思的人都能接受呢? ”该著作的出版
A.使科学发展开始摆脱神学束缚
B.奠定了近代物理学发展的基础
C.继承与发展了伽利略力学成就
D.动摇了上帝造物说的传统观念
5.为纪念瓦特的贡献,国际单位制中的功率单位以瓦特命名.他最突出的贡献是发明( )
A.水力纺纱机 B.万能蒸汽机 C.汽船 D.蒸汽机车
6.1846年德国天文学家加勒找到海王星,其科学价值在于
A.证明了相对论的科学性 B.证明了经典力学的科学性
C.印证了伽俐略发明望远镜的贡献 D.证明了量子论创立的意义
7.他为人类建立起“理性主义”的旗帜,并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他是
A.伽利略 B.瓦特 C.牛顿 D.爱因斯坦
8.胡适原名胡嗣糜,后来取“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中的“适”字,将名字改为胡适。表明胡适接受了( )
A.进化论 B.人文主义 C.理性主义 D.马克思主义
9.1831年,22岁的达 ( http: / / www.21cnjy.com )尔文以博物学者的身份登上了“贝格尔”号,随船进行为期5年的科学考察,并于1859年出版了《物种起源》。结合图示,判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A.达尔文的行动是文艺复兴关注“人”的直接产物
B.“贝格尔”号所走的路线与麦哲伦环球航行相同
C.“贝格尔”号以内燃机为驱动进行远洋航行
D.自然选择构成了达尔文生物进化学说的基础
10.“1825年9月27日早晨发生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情景是难以描述的。许多参加这一历史事件的人整夜都不能合眼,一直站着。人人精神振奋,心情愉快,有些人喜形于色,另外一些人惊讶不已,使得这个场面丰富多彩。列车在预定的时刻开动了。”列车的动力和能源来自①蒸汽机②内燃机③电动机④煤炭⑤电力⑥石油
A.①④ B.②④⑥ C.①③⑤ D.①②③④
11.有人说:“如果说15~16世 ( http: / / www.21cnjy.com )纪文艺复兴把神从人们的生活中驱逐出去; 17世纪牛顿把造物主从无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而直到19世纪中期以后,造物主才从有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被驱逐出去。”这种观点主要基于
A.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精神的进一步发展 B. 启蒙思想和唯物主义哲学的迅速推广
C. 人猿同祖学说普遍得到了人们的认可 D.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进化观点的提出
12.1945年,当爱因斯坦得知美国的原子弹给广岛、长崎人民带来的灾难后,痛心疾首,悔恨自己当初的一大理论研究。这一理论是( )
A.落体定律 B.量子假说的提出
C.经典力学的创立 D. 相对论中质能转换的原理
13.15世纪下半叶以来,科学技术取得了辉煌成就。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牛顿在《自然哲学中的数学原理》一书中解释了潮汐的成因
B.达尔文的《物种起源》,给予上帝创造万物说以致命一击
C.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提出发电机的理论基础
D.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让人们的认知趋于一致
14.1543年5月24日,已经双 ( http: / / www.21cnjy.com )目失明的哥白尼抚摸着刚刚出版的《天体运行论》说:“我终于推动了地球”。下列对这部著作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A.推翻了“上帝选定地球为宇宙中心”的谬论
B.开启了天文学革命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开端
C.体现了面向现实世界注重实践的时代精神
D.提出了宇宙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是无限的主张
15.“不合时宜,渐渐澌灭,其合宜者,得以永 ( http: / / www.21cnjy.com )存,此谓表道自然之理。但其说与耶苏(耶稣)之旨相反,故各国儒士,均不服其言。初时辩驳蜂起,今佩服者渐多,而格致之学从此大为改变”。其中涉及的学说当指
A.进化论 B.相对论 C.经典力学体系 D.量子力学
二、非选择题
16.(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代图书出版者将 ( http: / / www.21cnjy.com )自己的小像印在书名页上,例如,明万历年间余象斗是建阳书林著名图书出版业者,他刊刻的《锲三台人芸窗汇爽万锦情林》一书,不仅出现“双峰堂余文台行梓”这样的书坊名,还有他的一幅像,即所谓《三台山人余仰止影图》,图中余仰止端坐案前,座旁一捧砚女婢,堂下一烹茶小童。
材料二 1876年英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傅兰雅在上海创立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份科学类期刊--《格致汇编》。《格致汇编》在主编傅兰雅的主导下,大致通过四种途径在英国、美国、韩国、日本、奥地利、澳大利亚等国流传。具体言之,它多次借中国参与世界博览会的机会,入藏美国与英国的博物馆、图书馆;通过来华使团的文化交流、图书采集活动而进入日本和韩国;通过基督教会的关系,由于传教士对中外文化交流的密切关注,而进入英国(后辗转澳大利亚)以及奥地利。《格致汇编》还曾在傅兰雅的主动出击下,得到英美多家科学杂志的宣传。
——赵中亚《晚清科学杂志<格致汇编>的异国流传》
材料三 (《第八次国民阅读调查》)调 ( http: / / www.21cnjy.com )查结果显示,2010年我国18—70周岁国民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各种媒介的综合阅读率为77.1%,比2009年增加了5.1个百分点。其中,图书阅读率为52.3%,比2009年增加了2.2个百分点,增幅为4.4%;报纸阅读率为66.8%,比2009年增加了8.5个百分点,增幅为14.6%;期刊阅读率为46.9%,比2009年增加了1.3个百分点,增幅为2.9%;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32.8%,比2009年增加了8.2个百分点,增幅为33.3%。
——吴娜《光明日报》2011年4月22日
(1)根据材料一,说明余象斗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格致汇编》通过那四种途径在各国流传?《格致汇编》的异国之旅有什么意义?(6分)
(3)材料三中的国民阅读调查反映了什么现象?(4分)
17.阅读下面一组图片:(13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图一 图二 图三 望远镜与它的发明者
图四 万能蒸汽机的诞生 图五 耐用电灯的诞生
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图一反映了中国古代的哪种科技?(1分)发明者是哪个?(1分)
(2)图二是谁的作品?(1分)其绘画作品反映了什么思想?(1分)
(3)图三当中的人物是哪个?(1分)图一、二、三反映的事件有什么联系?(2分)
(4)图四的机器是谁发明的?(1分)这项发明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分)
(5)图五的发明能够运行是依靠什么?(1分)这种动力为什么能够取代图四?(1分)
18.(8分)能源开发利用与人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
以“能源与社会进步”为题,从上表中选择恰当的材料进行论述。(8分)
时间 历史资料
1700年 英国决定以煤作为能源基础
1807年 美国人富尔顿设计制造的蒸汽轮船“克莱蒙特”号试航成功
1831年 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1859年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挖掘了世界上第一口油井
1882年 世界上第一座火力发电厂建成
1886年 戴姆勒制造出第一辆用汽油机驱动的汽车
1905年 爱因斯坦提出《狭义相对论》
1994年 中国大亚湾核电站投入运行
19. (15分)思想和科学都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内容并且相互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当代,随着对中世纪文献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挖掘和研究的深入,人们已改变把中世纪看作是“黑暗的世纪”、“无所作为的世纪”的观点……在西欧,从10世纪晚期开始,先是教会学校注重传授和研究科学问题的兴起,然后是对古代科学著作的兴趣所带来的翻译,再次是大学的兴起和围绕自然科学所展开的争论,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思想解放和人文精神的发展。
——摘编自王荣江《西方科学与人文精神发展的历史关系及其启示>
材料二 路德的宗教改革使教会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权威慢慢地但确实地在人心中削弱,个人开始表露出独立思考精神。在宗教上人的意识被唤醒,这种主体性的增强对于人们积极主动地认识自然界,通过实验方法去获得自然界的信息起到了观念上的推动作用,与其他因素融合在一起为近代科学的产生准备了土壤。
------------摘编自杨渝玲《宗教改革:近代科学产生的宗教背景》
材料三 启蒙时代的哲人……受万有引力 ( http: / / www.21cnjy.com )定律的影响很大,相信存在着不仅象牛顿所证实的那样控制物质世界、也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按照这一设想,他们开始将理性应用于所有领域。他们使一切事物——所有的人、所有的制度、所有的传统——受到理性的检验……更重要的是,他们发展起一系列革命的原则,打算通过这些原则实现大规模的社会改革。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有人说“中世纪是一个在黑暗中孕育着希望的时代”。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4分)
(2)据材料二,概括马丁·路德的思想主张对教会产生的影响。材料三中的“理性”是对人文主义的发展,请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3分)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以“近 ( http: / / www.21cnjy.com )代科学发展与人文主义的关系”为主题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250字左右) (8分)
参考答案
1.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运用所学知识 ( http: / / www.21cnjy.com )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意大利人最早把这层障眼的纱幕撕去了”表明是首先出现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依据这个点即可以把正确的答案选择出来。所以答案选A。
2.C
试题分析:依据所学可知,“17 ( http: / / www.21cnjy.com )世纪”后半叶开始改变西方面貌的科学、思维模式和文明的所有工具指的是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建立,是近代自然科学的的奠基,所以应选C。
3.C
试题分析:楹联的意思是“海水早上涨潮, ( http: / / www.21cnjy.com )天天涨潮,天天落潮;浮云经常飘涨,常常飘涨,常常消退”。其中上联指海水受日月引力的影响定时涨落的现象,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能够解释这一现象。因此选C。
4.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 ( http: / / www.21cnjy.com )材料中“赫胥黎”“你不愿承认上帝创造世界的假设,可是你又能提出什么学说”以此可知学生物进化论的达尔
文的《物种起源》有关,达尔文提出进化论动摇了上帝造物说的传统观念,故D正确。
5.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本 ( http: / / www.21cnjy.com )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在工业革命中,瓦特最重要的贡献在于制成了改良蒸汽机,解决了机器普及所需的动力问题,对于机器的普及和推广起了重要作用,所以选B
6.B
【解析】略
7.C
试题分析:牛顿是近代科学的创立者,近代 ( http: / / www.21cnjy.com )科学时代的到来。近代科学为人们认识世界提供了一条新的道路。同时牛顿是近代经典力学的创立者,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故选C。A项是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家,主张用科学的实验的方法研究近代科学,被称为近代科学之父;B项是工业革命中的代表人物,改良了蒸汽机,使工业生产摆脱了自然条件的限制。D项是现代物理学的创立者。
8.A
本题考查学生对进化论的理解。根据题干适者生存”中的“适”字,将名字改为胡适。表明胡适接受了进化论。所以选A。
9.D
试题分析:解答本题可以采用排除法。文艺 ( http: / / www.21cnjy.com )复兴发生于14~17世纪,与达尔文生活的时代不符,故A项错误;观察图中路线可知B项错误,麦哲伦是环球航行;内燃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与材料的时间不符,所以C项错误;D项正确,自然选择是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基础。
10.A
【解析】略
11.D
试题分析:19世纪中期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发 ( http: / / www.21cnjy.com )表《物种起源》一书,提出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自然选择”的观点,从根本上改变了当时大多数人对生物界和人类在生物界中地位的看法,“把造物主才从有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被驱逐出去。”,有力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故选D。
12.D
试题分析:本题主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所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基础知识,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爱因斯坦痛心疾首是因为自己的一大理论研究,根据所学可知,他的研究成果是1905年的相对论,故,正确答案选D项。其余ABC三项均不正确。
13.D
试题分析:牛顿在《自然哲学中的数学原 ( http: / / www.21cnjy.com )理》一书中用经典物理学理论解释了潮汐的成因,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提出生物是由低级到高级不断进化的,给予上帝创造万物说以致命一击;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找到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秘密。由此提出发电机的理论基础;故ABC都是正确的,所以排除。而互联
网技术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认知方式和可能,所以人们的认知会更趋于多元,故选D。
14.D
试题分析:此题用排除法,哥白尼日心说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提出,主要意义在于推翻天主教的说教,否定教会的权威,尚未认识到宇宙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无限的。故选D。A项正确,日心说打破了教会宣扬的地球中心说的观点;B项正确,日心说的提出,开启了天文学革命的序幕;C项正确,是对宗教神学的冲击。
15.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 ( http: / / www.21cnjy.com )息的能力,材料中“不合时宜,渐渐澌灭,其合宜者,得以永存,此谓表道自然之理。”是指生物进化论中自然进化法则,即“自然选择”;“ 但其说与耶苏(耶稣)之旨相反”是指生物进化理论与基督教宣传的“神创论”相反,所以答案选A,B C D三项自然科技理论成就与上述史实特征不同。
16.(1)①为他的书做广告;②用自己的名誉担保所刊刻的书籍品质是有保
证的。(4分)
(2)传播方式:①参与世界博览会; ( http: / / www.21cnjy.com )②通过来华使团的文化交流;③通过基督教会的关系④得到其他国家科学杂志的宣传。意义:西学在进入中国的同时,也曾努力向世界展示自己的进步。(6分)
(1)现象:出版业迅速发展,阅读群体扩大,阅读范围广泛,阅读形式多样化,数字化阅读方式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4分)
试题分析:(1)根据材料一信息“古代 ( http: / / www.21cnjy.com )图书出版者将自己的小像印在书名页上”“明万历年间余象斗是建阳书林著名图书出版业者”“不仅出现双峰堂余文台行梓这样的书坊名,还有他的一幅像,即所谓《三台山人余仰止影图》”进行分析,余象斗这样做既是为他的书做广告,也是用自己的名誉担保所刊刻的书籍品质是有保证的。
(2)根据材料二信息“它多次借中国参与 ( http: / / www.21cnjy.com )世界博览会的机会,入藏美国与英国的博物馆、图书馆;通过来华使团的文化交流、图书采集活动而进入日本和韩国;通过基督教会的关系,由于传教士对中外文化交流的密切关注,而进入英国(后辗转澳大利亚)以及奥地利。《格致汇编》还曾在傅兰雅的主动出击下,得到英美多家科学杂志的宣传” 概括第一小问。再从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角度回答第二小问。
(3)根据材料三信息“201 ( http: / / www.21cnjy.com )0年我国18—70周岁国民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各种媒介的综合阅读率为77.1%,比2009年增加了5.1个百分点”“图书阅读率为52.3%,比2009年增加了2.2个百分点,增幅为4.4%”“报纸阅读率为66.8%,比2009年增加了8.5个百分点,增幅为14.6%”“期刊阅读率为46.9%,比2009年增加了1.3个百分点,增幅为2.9%”“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32.8%,比2009年增加了8.2个百分点,增幅为33.3%”,从出版业、阅读群体、阅读范围、阅读形式、数字化阅读方式等角度回答。
17.(1)活字印刷,毕升(2分)
(2)达芬奇,人文主义。(2分)
(3)伽利略(1分)印刷术的西传,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而文艺复兴又促进了自然科学的进步。(2分)
(4)是瓦特。(1分)
影响:①解决了工业发展中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动力问题,工厂建设不再受地理位置的制约;②促使工业革命轰轰烈烈地展开,出现了发明和使用机器的热潮;③交通运输业发生彻底变化,人们的经济文化交流更加紧密;④推动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回答任意3点即可)(3分)
(5)依靠电力。原因:电力比蒸汽更强大、更方便。(2分)
18.①能源开发推动人类社会进步。(2分)
例1:以煤为燃料的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大大提高了生产力。
例2:以石油能源为动力的内燃机的出现,带动了交通运输业的革命,便利了人们的交流。(任举一例得2分)
②人类科技进步推动能源的开发和利用。(2分)
例1: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使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成为可能。电力开始成为新能源,电灯、电话、电报等相继问世,人类社会由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
例2: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为原子能技术奠定了理论基础;和平利用原子能,建立核电站服务于人类。(任举一例得2分)
试题分析:
(2)该问属于论述型的问题。答题时首先归纳 ( http: / / www.21cnjy.com )材料反映的主题:如能源开发推动人类社会进步、人类科技进步推动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等,然后结合材料和所学史实,对这一主题展开分析论证,要求史论结合,逻辑严谨。
19.(1)理解:一方面中世纪处在宗教神学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统治之下,压抑人性,束缚了人们的思想,被看作是“黑暗的时代”。另一方面,中世纪的教会学校和大学对科学问题的研究,以及对古代科学著作的翻译,这些都为文艺复兴的发生做了准备,因此被看作是“孕育希望的时代”。(4分)
(2)影响:打破对罗马教会的迷信。(1分)
发展:斗争矛头直指封建专制制度;提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构想。(2分)
(3)观点:近代科学与人文主义互相促进,共同发展。(1分)
中世纪的科学研究,印刷术的传播等为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近代科学特别是经典力学的提出为启蒙思想奠定了科学基础。(4分)
文艺复兴倡导人文主义解放了思想,为近代自然科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的发展清除了思想障碍;宗教改革时期个人独立思考和主体意识增强,推动人们重视实验,主动认识自然界;启蒙运动倡导科学精神有利于近代科学的发展。(3分)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察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是论证和阐述问题的能力。从中世纪神学对人性的压抑方面来分析“中世纪是黑暗时代”,从材料“教会学校注重传授和研究科学问题的兴起”“对古代科学著作的兴趣所带来的翻译”来分析“中世纪是一个孕育着希望的时代”。
(2)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 ( http: / / www.21cnjy.com )解分析能力。从材料“路德的宗教改革使教会的权威慢慢地但确实地在人心中削弱,个人开始表露出独立思考精神”中可以得出马丁·路德的思想主张对教会产生的影响。从材料三“他们发展起一系列革命的原则,打算通过这些原则实现大规模的社会改革”中可以得出答案。
(3)本题主要考察的是论证和阐述问题的能力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一个开放性的题目。首先,根据三段材料来总结概括出近代科学与人文主义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然后,从两个方面来归纳史料,分析近代科学发展与人文主义之间的关系。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