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生殖》学情分析
初三的学生在学习能力以及理解能力上都有所提高,植物有性生殖的有关知识在初一中学过,所以学生对植物的生殖有一定的认识,但由于学过的时间间隔较长,很多知识学生已忘记,另外学生对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概念,以及无性生殖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却知之甚少。所以教师要注意多从生活实际出发,加强感性认识,使学生便于理解、掌握。
《植物的生殖》效果分析
??教学目标符合课标、学业考试的要求,与新教材紧密结合,有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目标出示时机恰当,能够引领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确定能结合具体的知识点作载体。体现以生为本的理念,与生活实例相结合,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等与本课相关的基本能力。课堂思维活跃,师生交流顺畅。
《植物的生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
(2)、通过观察思考,能够描述植物的无性生殖。
(3)、列举植物常见的无性生殖方式.
(4)、理解无性生殖的优点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活动,了解影响扦插成活率的因素;通过观察和比较分析,了解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植物生殖方式多样性的意义;通过了解无性生殖在生产上的应用,认识生物学知识不但是生产实践的基础,而且随着生产实践不断丰富和完善。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描述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列举了植物常见的无性繁殖。
难点:通过探究,理解影响嫁接和扦插成活率的关键。
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走进新课
导入
质疑、激发兴趣。
利用俗语“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体现了生物的什么现象?
一、复习有性生殖
①学生看图复习桃花的结构:萼片、 花瓣 、 雄蕊(花药和花丝)、 雌蕊(柱头、花柱、子房)。
②受精的过程
③花受精后的发育:
子房发育成果实
胚珠发育成种子
受精卵发育成胚
①出示图片,提示、补充、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描述。
②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引出有性生殖的概念
二、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2—5回答:
1、什么是有性生殖?无性生殖?
2、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3、无性生殖常见的方式有哪些?
4、区分接穗与砧木,嫁接成活的关键是什么?
教师巡视学生自学情况
三、展示交流
??? 学生展示自学情况
教师出示图片等
教师重点点拨:
①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区别
②区分接穗与砧木,嫁接成活的关键
四、合作交流
学生先组内交流无性生殖的优点有哪些?
然后班内交流。
1、繁殖速度较快;
2、能够保持植物的优良性状。
教师及时点拨。
课堂练习
完成课堂检测
出示答案
《植物的生殖》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为鲁科版2014义务教育教科书八年级下第一章第一节“植物的生殖”。主要体现生命的周期性和生命代代相传的原理。生物的生殖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生殖方式的形成,既体现了生物对不同环境的适应,又展现了不同生物类群在连续性方面所表现的发展和进化。
本节内容主要讲植物的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概念及其应用,并对与植物的生殖有关的实验进行探讨,使学生了解植物的生殖方式,井对植物无性生殖的应用有所认识.
所以本节课内容是第一章的一个重点。讲清楚植物的生殖能更好地与本章第二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以及后面的内容相衔接,为学生学习第二节内容打下必要的基础。
《植物的生殖》观课记录
学科: 生物 授课教师: 樊增修 得分: 92
A级
指标
B级指标
评价
赋分
得分
教师
学生
学习
目标
10分
目标符合课标、学业考试的要求,与新教材紧密结合,有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目标出示时机恰当,能够引领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确定能结合具体的知识点作载体。
对目标的认定明确,不同目标的达成程度和方式有所理解。
10
10
学习
过程
60分
体现以生为本的理念,与生活实例相结合,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等与本课相关的基本能力。
对所学知识产生了兴趣,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了展现与提高。
10
9
能够从多角度来抓住重点,能巧妙突破难点。
对重点知识掌握全面,能够解决疑难问题。
10
10
关注学情,关注生成,关注学生深层次的疑惑,能纠正学生出现的错误。
新学知识掌握明确,某些前错误概念得到纠正。
10
10
课堂环节紧凑,时间分配合理,学生学习有时空的保障。
有充分的思考和解答问题时间。
5
4
课堂思维活跃,师生交流顺畅。
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能够表达出自己对学习内容的认知程度。
5
4
选择实践性、体验性强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能够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来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所学知识体验深刻,不易忘记,内化为自己的认识和能力。
5
5
能够将不同的教学内容运用不同形式的小组合作学习来落实。
能够通过独学、对学、群学等多种途径利用督学和互助来学习。
5
5
能够做到教师精讲点拨,注重教给学生规律和方法。
对整节课知识有整体认识、知识脉络清晰,掌握了新知,学到一些学习或认知方法。
10
8
学习
效果
30分
能够针对不同的目标采取不同的形式来检测达成情况,并及时反馈。
能够较准确的解答诊断检测题,对问题得到及时纠正。
30
27
合计
92
评课人:李军华
《植物的生殖》评测练习
1、下列属于营养繁殖方式的是 ( )
A.播撒玉米种子种地 B.野生水果落地后萌发出幼苗
C.用土豆芽发育成新植株 D.埋下小麦种子后,种子发芽
2下列植物的繁育方法,属于有性生殖的是( )
A用水稻种子进行繁殖 B用月季花的枝条进行繁殖
C用马铃薯的块茎进行繁殖 D用秋海棠的叶进行繁殖
3.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根本区别是 ( )
A.有性生殖能产生有性生殖细胞 B.进行无性生殖的生物不能产生有性生殖细胞
C.有性生殖产生生殖细胞,两性生殖细胞结合
D.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只是生殖形式上的不同,没有根本区别
4.切取一段葡萄的枝条,插入湿润的泥土中,不久,枝条下端萌发出新的根,这种繁殖方法叫 ( ) A.扦插 B.压条 C.嫁接 D.组织培养
5.下列属于无性生殖的细胞是( )A.精子B.卵细胞 C.受精卵 D.孢子
6.有性生殖对生物的进化有重要意义,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后代具有两个亲本的遗传特性 B.后代具有更大的生活力
C.后代具备不受环境影响的特性 D.后代具有更大的变异性
7.一株桃树上能结出“水蜜桃”、“毛桃”、“油桃”等不同品种的桃,采用的繁殖方式应为( )A.扦插 B.压条 C.分根 D.嫁接
8.小麦和青蛙个体发育的起点都是( )
A.卵细胞的成熟 B.精子的成熟 C.受精卵 D.种子或刚孵出的小蝌蚪
9.植物园引进了一种稀有花卉,技术人员想在短时问内将其大量繁殖,比较理想的方法是 ( )A.种子繁殖 B.组织培养 C.扦插 D.压条
10.水稻的抽穗、扬花、结实过程是一个有性生殖的过程,因为在这一过程中,水稻( )
A.开了花B。贮存了有机养料C.产生了精子和卵细胞D。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了受精卵
11.以红果毛皮桃为接穗,以黄果毛皮挑为砧木,接穗上结出的毛皮桃皮色是?( )。
A. 红果皮 B. 黄果皮 C. 半边红果皮,半边黄果皮 D. 不一定
12.要使一棵果树结出不同的果实,采哪种技术( )
A.扦插 B.压条 C.分根 D.嫁接
13.以下是某生物兴趣小组在菊花扦插的最佳时期,探究“影响菊花插条成活因素”的试验结果,请根据表格内容分析回答:
(1)扦插过程中一般采取避免阳光直射、除去插条上部分叶片等措施,这样做的目的是 。
(2)上述试验中,将土壤进行消毒、插条切口涂硫磺是为了 。
(3)培养一段时间后,成活插条切口处长出的根称为 。
(4)请根据上表,设计验证“某一变量对菊花扦插成活率影响”的试验步骤。
(5)某同学利用上表中的变量,分组探究“影响插条成活率因素”,请帮助他设计一个表格用于记录各组实验数据。
课件23张PPT。植物的生殖樊增修“有心栽花花不开,
无心插柳柳成荫”。1、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
2、通过观察思考,能够描述植物的无性生殖。
3、列举植物常见的无性生殖方式.
4、理解无性生殖的优点学习目标雌蕊雄蕊完 全 花 的 结 构回忆:子房壁卵细胞胚珠一株植物从开花到结果,其中要经历
哪些重要的过程? 必须要经过传粉和受精,子房才能发育成果实。花花丝雄蕊受精卵子房花药胚珠卵细胞精子雌蕊花柱种子的胚柱头花粉新一代植株阅读课本P2—5回答:
1、什么是有性生殖?无性生殖?
2、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3、无性生殖常见的方式有哪些?
4、区分接穗与砧木,嫁接成活的关键是什么?
自学提纲什么叫有性生殖? 由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形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
新个体的过程。椒草的生殖椒草的叶片长成新植株马铃薯(土豆)马铃薯块茎发芽生根讨论:1、这些植物的生殖方式有什么共性?它们都是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这种生殖方式称为无性生殖)1、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区别是什么?合作交流:有无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无性生殖方式主要有:扦插 嫁接嫁 接前者以春秋两季进行为宜,尤以春季成活率较高。后者以夏季进行为宜。 芽接是用芽作接穗,枝接是用枝作接穗。区分接穗与砧木接穗:接上去的芽或枝砧木:被接的植物体嫁接成活的关键是什么?确保接穗的形成层与砧木的形成层
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嫁接的方法有两类:芽接和枝接。嫁接了蟹爪兰的仙人掌嫁接成活后,出现接穗的性状还是出现砧木的性状?合作交流:无性生殖的优点有哪些?
1、繁殖速度较快;
2、能够保持植物的优良性状。实验探究:探究:“影响菊花插条成活因素”。导学案12题。1、切取一段紫背天葵的茎,插入湿润的沙土中。一般在4~10天后,即可生出新根,这种繁殖方式叫( )
A 扦插 B 有性生殖 C 嫁接 D 植物组织培养
2、下列属于无性生殖的是( )
A 人的“十月怀胎,一朝分娩” B 苍蝇的繁殖
C 马铃薯的块茎繁殖 D 花生的繁殖
3、人们常用扦插、嫁接等方法繁殖果树。同有性生殖相比,其主要优点是( )
A 后代具有更强的生活力 B 后代每年可提前开花结果
C 后代能保持亲本形状 D 增强后代的变异性
4、当你在嫁接苹果树的时候,要提高成活率,最重要的技术要领是( )
A 切割方法 B 选择接穗 C 选择砧木 D 对齐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 √√√√5、鸭梨的果实甜,抗病力弱;杜梨的果实涩,抗病能力强。将鸭梨(接穗)接在杜梨(砧木)上,接穗成活后该支植株表现为( )
A 抗病力强,果涩 B 抗病力强,果甜
C 抗病力弱,果涩 D 抗病力弱,果甜
6、下列关于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不经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直接由母体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无性生殖
B 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
C 能进行无性生殖的植物,不能产生生殖细胞
D 利用植物的根、茎、叶等器官繁殖新个体的方式属于无性生殖√√7、某果园的苹果树大都产量较低、果实品质欠佳。若要尽快更新为优质苹果树,你的合理化建议是( )
A种子繁殖 B 全部换载 C 果枝扦插 D 果枝嫁接
8、把落地生根的叶片掰下来放在潮湿的土壤上,不久就可以长出根来,形成一个新的植株。这种繁殖方式叫做( )A 有性生殖 B 压条 C 无性生殖 D 嫁接
9、必须通过有性生殖的过程才能实现的是( )
A 同一株菊花上绽放出不同的花朵
B 试管婴儿的诞生 C 苹果优良品种的繁育
D 椒草的叶片长成新植株√√√《植物的生殖》课后反思
这节课是实践性很强的一节课,本节课首先旧知识导入,回忆开花、传粉、受精以及受精后子房各部分的发育,明确有性生殖的基础上,再学习无性生殖,知道无性生殖是利用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在生产实践中,通常采用的方法。学生缺乏这方面的实践,教师要多举一些这方面的例子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在农业生产中怎样种植马铃薯、月季落地生根?让学生相互讨论交流,从生活中寻找答案,最后教师总结植物生殖方式。针对这一节课我总结自己教学中存在一些不足:
1、课堂中主要是教师传授,学生参与活动较少,特别是多媒体课件中多处设问都可以完全交给学生讨论回答,锻炼他们积极思考及回答问题的能力。
2、教学内容安排较多,时间紧促,使学生课堂自主学习效率有所下降,不符合有效课堂要求。有效课堂就要求教师精讲精练,多参透学法指导。对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这个内容学生较陌生,难度又大,可以多列举生活中生物实例,在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3、教学方法较单一,可以课前布置学生在家先探究,课堂收集探究结果,师生相互讨论哪种方法有效?重点培养学生亲身去体验、去感悟、去创新。或让学生观看多媒体影片介绍植物生殖方式,再小组展开讨论,给课堂带来一份精彩,给学生带来几分自信。
优点: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充分了解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积极引导和拓展,使教学过程顺应认知规律。 由教师的单方面的教,变成了学生探索的学。在介绍植物有性生殖时,教师通过多媒体动画的展示,让学生认识到花的结构、被子植物的双受精。利用电脑屏幕,讲解植物无性生殖的方式。在获得感性认识后,让学生阅读教科书、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把有代表性的看法展示出来供大家交流。通过点评、引导,将学生的认识上升到理性:植物无性生殖的概念、无性生殖的应用、无性生殖的特点。本节课在教学上应注意直观性和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强调生物学的基本观点。
《植物的生殖》课标分析
课标要求
具体内容
活动建议
列举植物的无性生殖。
尝试植物的扦插或嫁接。
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
组织开展组织培养活动或扦插、嫁接活动。
教法分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学习始于他们在生活实践中对自然界的认识,而不是单纯对书本知识的记忆和接受。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关注学生原有认识对科学学习的影响,尽最大可能借助各种教育资源,引导学生认识原有经验的局限性,主动构建科学知识,学习科学方法,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培养态度、情感与价值观,了解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本着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思想。”因此本堂课主要采用师生双向交流、观察与探究、学生讨论等多种学习方法。鼓励每一个学生充分参与整个教学过程,重视师生、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真实的体验。
学法分析:
“受人与鱼,莫过于授人与渔”学生学习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学会”知识,更是为了“会学”知识。根椐学生的实际,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培养。在本节课中,学生将通过观察、思考、分析、讨论等多种途径,来开展学生之间的协作学习和自主学习,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