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的生殖和发育》学情分析
周村三中 赵蕊
八年级下学期的学生通过三个学期生物课的学习,已经具备了较强的实验观察能力、收集和分析资料的能力。课堂上喜欢实验观察,思维活跃,能对各种问题进行推理和判断,所以教师只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认真仔细的实验观察、分析和推理,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参与和主动思考就能获得相关的知识。
通过以往的学习,学生对生物的生殖和发育有了一定的认识。日常生活中对鸟类也比较熟悉,但对鸟卵是如何适于陆地上发育的结构特点还比较模糊。因此在知识内容的设计与安排上,尽可能贴进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到所思考的问题是熟悉的又是新奇的,从而引起学生进一步去探究来寻找答案。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达到学习效果,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 (一)动画导入,激发兴趣;(二)趣味认知,层层深入 ;(三)小组学习,合作探究 ;(四).随堂检测,及时反馈流;(五).联系生活,情感升华 。
课堂效果分析
周村三中 赵蕊
课堂教学效果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落脚点,一切教学手段的运用和教学方法的选择最终的目的是课堂教学效果的最大化。教师对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和方式、方法的选择都要先问自己一声:这样做的效果会怎样?要紧紧围绕有效和高效这一核心要求来组织和开展教学活动。当然这里所说的效果是一个综合性的教学效果,内容即包括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又包括基本技能的训练效果,同时也包括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道德情感的教育等。?
?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通过学生表情的变化、思维的速度,回答问题、练习、测试、动手操作的准确性等信息反馈,可获知教学信息的传输是否畅通,亦可看出新知识新技能的掌握情况。教学任务是否完成不能只看少数尖子学生,大多数中下学生同样也是知识的接受体,从他们身上更能体现教学任务是否完成,以及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质量的高低。?
总之,本节课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全体学生的潜力得到很大限度的挖掘,智力好的学生吃得饱,中等水平的学生吸收得好,差的学生消化得了,学生人人学有所得。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师生平等、教学民主的思想,师生信息交流畅通,情感交流融洽,合作和谐,配合默契,教与学的气氛达到最优化,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大化。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
《鸟类的生殖和发育》教学设计
周村三中 赵蕊
课题名称
《鸟类的生殖和发育》
科 目
生物
年级
八年级
教学时间
1课时(40分钟)
学习者分析
学生在前面已经了解了几类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在此基础上,以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为前提,使学生把学习当成一件轻松愉快的去完成,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组织学生观察鸟巢结构和回顾鸟的巢穴活动时期,从而树立爱护鸟的意识,培养学生爱护动物的思想情感.
2.课后组织学生参观养鸡场的活动,使学生认识生物科学知识与科学技术在生产活动中的应用,同时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态度和情感。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细心标准操作的科学品质.
2.自学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培养学生的概括,总结能力.
3.要求学生课后做实验, 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知识与技能
1. 说出鸟卵适于在陆地上发育的结构特点.
2. 描述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教学重点、难点
1. 鸡卵的主要结构极其作用.
2. 鸡卵的主要结构极其作用.
教学资源
学生自己准备鸡卵。
老师为学生准备放大镜、镊子、培养皿、剪刀
教师自制的教学课件。
《鸟类的生殖和发育》教学过程描述
教学活动1
复习导入新课:我们知道在空中飞行的动物大多数为鸟类,那么鸟为什么会飞呢?
在古代,人们在人的身上仿制了鸟的翅膀,但人们还是没有飞起来.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四节 鸟的生殖和发育
教学活动2
小鸡是从那里来的?
那么是不是所有的鸡蛋都能孵化出小鸡呢?
答: 由鸡蛋孵化出来的. 不是。
一 , 鸡卵的主要结构极其作用
本次实验课所用的仪器:放大镜, 培养皿(或烧杯), 解剖器(镊子,剪刀), 鸡卵(自备),鸡卵的结构图(自备)。
教学活动3
1. 取一个鸡蛋,把钝端轻轻敲出裂纹,用镊子将碎裂的蛋壳连同外壳膜除去,观察是否有一个小空腔?
2,用剪刀将小空腔下面的卵壳膜剪破,使卵白和卵黄流到培养皿(烧杯)内。
3,用放大镜观察卵壳上是否有许多小孔?
讲述:同学们在课后做练习题的第二题。卵壳上有许多小孔,确保卵进行气体交换。
4,对照课本上的鸡卵结构图,分别在实物上找出相应的结构。卵 壳:保护作用。
卵壳膜:保护作用。
气 室:储存空气
系 带:固定作用。
卵 白:保护卵细胞;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和水分
胚 盘:卵黄表面中央有一盘状的小白点,称为胚盘,里面含有细胞核,是胚胎发育的部位。
卵黄膜:保护作用。
卵细胞: 卵 黄: 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
胚 盘: 内含细胞核,是胚胎发育的部位
提问:鸟卵的这种结构与适应环境有关吗?
教学活动4
1.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 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这两句诗中,描写了鸟的那些行为?
答:几处早莺争暖树,鸟为了争夺筑巢的地方,而发生的攻击行为。谁家新燕啄春泥。描写的是鸟的筑巢行为。
二,鸟的生殖和发育
1、鸟的生殖方式:有性生殖
2、鸟的发育:从受精卵开始的。
3、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后,在雌鸟的体内开始发育,但当卵产出后,由于外界温度较低,胚胎暂时停止发育,在雌雄鸟的交替孵化下,才能继续发育为雏鸟。卵生:受精卵在母体外发育成新个体。
4、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一般包括: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育雏几个阶段。
5、提问:是不是所有的鸟类的生殖和发育都包括上面几个阶段?
讲述:杜鹃不筑巢,不孵卵,不育雏,它把卵产在画眉,鸦雀,柳莺的巢内,让这些鸟为它孵卵,育雏。无论各种鸟的生殖和发育有何特点,在生殖,发育的过程中,都必须具有求偶,交配,产卵等行为。
6、如果同学们平时留心观察,大多数鸟类都吃什么?
答:吃害虫。
7、鸟把害虫吃了,我们在生产中,就不用打农药,这样既省钱,又不污染环境,所以同学们一定要注意保护鸟类。
8、总结,解答本节课的练习。
教学反思:在这篇教学设计中,我首先从学生熟悉的小鸡导入新课,来提起学生学习该课题的兴趣,然后让学生亲自做实验来了解鸡卵的结构及其作用,这样可以分散学习的难点。学生做完实验后,让学生绘制鸡卵的结构。在教学设计的结尾,让学生留心观察鸟主要吃什么,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爱护鸟类的意识。
教学媒体选择分析表
教
学
媒
体
选
择
媒体
类型
媒体内容要点
教学
作用
使用
方式
所 得 结 论
占用
时间
媒体
来源
视频
几种鸟类的生活
B
H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
下载
课件
你喜欢鸟吗?
I
F
营造轻松环境
2’
自制
图片
鸟类繁殖行为
A
E
解释鸟类的常识
3’
课本
视频
鸟的生殖和发育
E
C
总结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2’
下载
实物
鸡卵
G
B
观察鸡卵的结构,总结卵壳的功能
2’
自备
课件
你都观察到了鸡卵的哪些结构?
J
C
概括鸡卵的结构
22’
自制
课件
推测各部分结构的功能
G
B
讨论鸟卵各结构的功能
2’
自制
课件
鸟卵结构复杂与它们所处的环境有关吗?
G
B
鸟生活在陆地上,它的生殖发育与鸟卵的结构有关
2’
自制
课件
对本节内容进行总结
J
E
巩固所学的知识
5’
自制
课件
学生做练习题
J
E
巩固所学重点知识
2
自制
①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其它。
②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A.设疑—播放—讲解;B.设疑—播放—讨论;C.讲解—播放—概括;D.讲解—播放—举例;E.播放—提问—讲解;F.播放—讨论—总结;G.边播放、边讲解;H.其它.
《鸟的生殖和发育》教材分析
周村三中 赵蕊
教材分析 “鸟的生殖和发育”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八年级《生物学》教材下册第七单元第一章第四节。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生物的生殖、发育和遗传等生命基本特征是初中生物学的重要内容,而人的生殖和发育等基本知识已在七年级下册安排,本章则着重介绍植物的生殖以及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本节是学完植物的有性生殖引入无性生殖、动物中的昆虫和两栖类生殖和发育等的继续。
观评纪录
周村三中 赵蕊
《鸟的生殖和发育》体现了“从生活走向课堂,从课堂走向社会”,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理念。下面从教师的生物学科素养与基本教学技能、学生的反应与当堂学习效果这两个方面,谈一谈这节课的特点。
一.生物学科素养、基本教学技能
1. 教学设计、教学理念
整节课设计流畅,切合学生实际。完整、清晰的脉络保证学生形成完整的思维体系。教师创设有趣的情景激趣、质疑。最后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因为生物以实验为基础,以思维为中心,教师能做到实验与思维的有机整合,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参与的状态。探究活动中,教师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小组讨论制定方案,小组协作实验探究,集思广益归纳结论。特别的亮点是,创新的探究实验促进了学习方式的变化,知识建构的自主,思维活动的开放,促进学生的发展。
2.教学手段、教学策略
在教学手段的运用方面,图片、视频、实验等激发兴趣、引发质疑,同时辅助教学作用,丰富了课堂。学生探究实验器材准备充分、创新,都为探究都做好了准备。
3.教态、语言、板书
教师教态从容,亲切自然,与学生互动融洽。语调抑扬顿挫,有感染力。提出的问题简练,发挥了“启发、引导、过渡、总结、激励”等作用。板书简洁,娴熟,布局合理,提纲挈领、画龙点睛。
二.学生的反应、当堂学习的效果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生物教学不仅关注教师的教,更要关注学生的学。学生在三维目标方面的变化与收获是看得见的:
1.学生情感表现:学生从学习、情景中得到学习的兴趣,从探究活动中获得合作交流的乐趣。学生有足够的学习的空间与时间,学生就是课堂的主人,从而确立了主人翁意识。学生参与度广,多数同学在小组活动、发言等方面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提升自信心。
2.学生能力培养:
(1)观察能力。学生看得清楚、看得明白,观察能促进思维的发展,从而进入深层次的思考。
(2)思考能力。发展学生的想像力,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动手体验方法,从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3)操作能力。通过小组积极探究活动,学会动手学会观察学会感受。
(4)表达能力。学生能积极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表述规范、有条理。
(5)应用能力。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更要知其用。培养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生活走向课堂,再从课堂走向生活,回归生物教学的本来目的。让学生学习一些科学方法,关心科技发展的动态,关注技术应用带来的社会进步和问题,树立正确的科学观。
最后,说一说本节课不足、改进建议。
1.知识容量是否合理。
2.丰富的教学资源是否充分利用。
3.学习评价机制的是否及时、有效性、适度。可以增加小组学习评价表,更能体现合作学习的重要意义。
鸟的生殖和发育练习题
一、画龙点睛
1.鸟类的卵黄表面中央有一盘状的小白点,称为???????? ,里面含有???????? 。
2.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一般包括???????? 、交配、???????? 、产卵、???????? 和育雏几个阶段。
3.在鸟卵的结构中,卵白和卵黄都是胚胎发育的???????? 。
二、慧眼识珠
1.看一只鸟卵是否受精,主要看其胚盘,受精卵的胚盘(? )
A.色浅而小? B.色浓而大? C.色浅而大? D.色浓而小
2.鸟卵的钝端有气室,它的作用主要是(? )
A.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 B.使鸟卵变得相对轻一些
C.有利于鸟卵的平衡??? D.能减缓中央卵黄的振荡
3.鸟类筑巢主要是为了(? )
A.休息? B.求偶? C.避雨? D.产卵、孵卵和育雏
4.都能产硬壳卵的一项是(? )
A.鸟类和爬行类? B.鸟类和哺乳类
C.鸟类和昆虫??? D.鸟类和两栖类
5.人们平时所食用的鸡卵是(? )
A.受精卵??????????????????????????B.未受精卵
C.可能是受精卵,也可能是未受精卵? D.胚胎已经发育的卵
三、看图寻宝
如右图是鸡卵的结构,据图回答下列各问。
1.将图中相应名称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2.图中⑤的结构里含有???????????????。
3.卵细胞里的营养物质是???????????????。
4.起到保护作用结构是????????和????????。
课后勾通
一、多项选择
1.属于卵细胞结构的是(? )
A.卵壳? B.卵壳膜? C.卵黄膜? D.卵黄? E.卵白? F.系带
2.下列各行为属于繁殖行为的是(? )
A.孔雀开屏? B.丹顶鹤求偶时跳舞????? C.织布鸟筑巢
D.孵卵育幼? E.雷鸟在冬天羽色变白??? F.乌鸦集群抵御鹰的进犯
答案:
随堂反馈
一、画龙点睛1.胚盘细胞核? 2.求偶筑巢孵卵? 3.营养物质
二、慧眼识珠1.B? 2.A? 3.A? 4.C
三、看图寻宝
1.①卵壳膜? ②卵壳? ③气室? ④卵白? ⑤胚盘? ⑥卵黄? ⑦卵黄系带?? ⑧卵黄膜
2.细胞核? 3.卵黄? 4.②和⑤
课后勾通
多项选择? 1.CD? 2.ABCD
《鸟的生殖和发育》课后反思
周村三中 赵蕊
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享受教育。在生物学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以一种愉悦的情绪和积极的情感体验,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的、在自己的体验中感悟的知识才更为深刻。因此,我在设计该课时就把原来教材中一些活动和练习进行了调整,并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自己收集自然界有关鸟类生殖和发育的资料;分组交流讨论;自己亲身参与活动体验;自己动手观察鸡蛋,认识各个结构,将鸡蛋放热水中,观察壳上的水珠等。课堂中的几个小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以致在拓展环节中异常踊跃,纷纷发言,表现出对本节课内容的相关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把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成功体验结合起来,达到了积极的教学效果。??在这节课中,课堂活动虽然显得热闹,但是由于时间安排等其他影响因素,教师对于学生提出的有些问题解决不够彻底,对学生思维的拓展的引导还不够深入,这些还有待与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与改进
课标分析
周村三中 赵蕊
知识目标:1、描述鸟类的生殖与发育过程;2、举例说出常见的早成鸟和晚成鸟。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探究的能力;2、培养学生表达交流的能力。
情感目标:1、通过介绍鸟类育雏的行为,培养学生对父母的感激之情。2、培养学生关爱鸟类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