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体三大作用复习》学情分析
中学生心理学研究指出,初中阶段是智力发展的关键年龄,学生的逻辑思维从经验型向理论型发展,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也随之迅速发展。从年龄特点看,初中学生好奇,好动,好表现,好发表意见,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但注意力分散,所以在教学中,一方面要运用直观的教学方法,引起学生的兴趣,是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也要创造机会,让学生发表简介,发挥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在知识掌握方面,学生由于先前已经在第四章学习过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可以制造有机物,但是对于整个的光合作用的过程形不成逻辑体系,而且在整个教学大环境下,生物学的学习并没有引起学生的学习重视,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去完成本节课的教学活动。
《植物体三大作用》效果分析
??教学目标符合课标、学业考试的要求,与新教材紧密结合,有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目标出示时机恰当,能够引领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确定能结合具体的知识点作载体。体现以生为本的理念,与生活实例相结合,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等与本课相关的基本能力。课堂思维活跃,师生交流顺畅。
《植物三大作用复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熟练掌握叶片的结构、气孔的结构及开合
熟练掌握蒸腾作用的概念、主要器官、意义
能通过对实验的分析指导并扎实记住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产物、场所、物质和能量的转化
能通过对实验的分析指导并扎实记住呼吸作用的原料、条件、产物、场所、物质和能量的转化
能利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关知识联系生活解释它们的相关应用
教学重点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关实验和应用
教学难点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关实验的分析及设计
教学策略
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熟悉本专题的相关基础知识,通过问题引领学生思考。
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听讲、记忆掌握知识。
课前准备
教师:课件 学案
学生:提前阅读教材中相关的内容,找出自己的薄弱之处,做好复习的心理准备。
教学过程:
教 师 主 导 活 动
学 生 主 体 活 动
一、导入新课:
植物的三大生理作用在中考中占有很大比例,属必考题型,多数情况是前面有几个选择题,另外占据二卷的第一大题。
二、复习显微镜的结构及功能:
环节一:蒸腾作用
1.出示叶片的结构模式图,要求学生对照图回忆相关问题
2、出示关于蒸腾作用的几个问题,要求学生思考
教师选择一列学生回答以上问题,如有困难则讲解
3、出示三个题目让学生做
讲解第三题的:夏天早上和傍晚给植物浇水“
环节二:光合作用
1.出示关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实验的图片,要求学生思考相关问题
找一列学生回答,如有问题则讲解
2.出示另外两个实验
要求学生展示,可能需要讲解氧气的检验、二氧化碳的吸收
3.出示关于光合作用的几个问题要求学生思考、回答
提问,并找一位同学讲公式写在黑板上
环节三:呼吸作用:出示呼吸作用的实验及问题,要求学生思考
提问,并找一位同学将呼吸作用的公式写在黑板上
环节四:比较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出示表格并及答案
2.出示几个相关问题,要求学生思考、回答
学生先思考,然后同桌相二人一个说,一个听,相互检查,为老师的提问做好准备
学生思考、记忆
回答
做题、回答问题
学生思考
学生思考
学生思考、准备回答
将光合作用的公式写在纸上
学生思考
将公式写在纸上
对照答案理解、记忆
学生先思考
后讨论
最后展示
《植物体三大作用复习》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为鲁科版2014义务教育教科书六年级下册生物第三单元第四章第五章。第四章中主要包括两大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绿色植物在光下制造有机物,这部分内容要先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初步认识到光合作用的条件、产物之后,再向学生介绍相关知识;第二部分是光合作用的意义,这部分包括两部分,一是植物自身对所制造的有机物的利用,二是生物圈中其他生物对有机物的利用。总体来讲本章的重点在第一部分,绿色植物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本章中主要包括两大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绿色植物在光下制造有机物,这部分内容要先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初步认识到光合作用的条件、产物之后,再向学生介绍相关知识;第二部分是光合作用的意义,这部分包括两部分,一是植物自身对所制造的有机物的利用,二是生物圈中其他生物对有机物的利用。总体来讲本章的重点在第一部分,绿色植物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第五章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分别是:光合作用实质以及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本节课的这两部分内容具有一定的连贯性,而且虽然初中生对于植物的光合作用有一定了解,但是对于本节课的课程要求来讲还远远不够,所以本节课对于学生而言既有趣味性有有挑战性。
《植物体三大作用复习》观课记录
学科: 生物 授课教师: 杜成德 得分: 90
A级
指标
B级指标
评价
赋分
得分
教师
学生
学习
目标
10分
目标符合课标、学业考试的要求,与新教材紧密结合,有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目标出示时机恰当,能够引领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确定能结合具体的知识点作载体。
对目标的认定明确,不同目标的达成程度和方式有所理解。
10
10
学习
过程
60分
体现以生为本的理念,与生活实例相结合,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等与本课相关的基本能力。
对所学知识产生了兴趣,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了展现与提高。
10
9
能够从多角度来抓住重点,能巧妙突破难点。
对重点知识掌握全面,能够解决疑难问题。
10
10
关注学情,关注生成,关注学生深层次的疑惑,能纠正学生出现的错误。
新学知识掌握明确,某些前错误概念得到纠正。
10
10
课堂环节紧凑,时间分配合理,学生学习有时空的保障。
有充分的思考和解答问题时间。
5
4
课堂思维活跃,师生交流顺畅。
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能够表达出自己对学习内容的认知程度。
5
5
选择实践性、体验性强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能够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来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所学知识体验深刻,不易忘记,内化为自己的认识和能力。
5
4
能够将不同的教学内容运用不同形式的小组合作学习来落实。
能够通过独学、对学、群学等多种途径利用督学和互助来学习。
5
5
能够做到教师精讲点拨,注重教给学生规律和方法。
对整节课知识有整体认识、知识脉络清晰,掌握了新知,学到一些学习或认知方法。
10
8
学习
效果
30分
能够针对不同的目标采取不同的形式来检测达成情况,并及时反馈。
能够较准确的解答诊断检测题,对问题得到及时纠正。
30
25
合计
90
评课人:李萍
《植物体三大作用复习》评测练习
1、夜间,在室内摆放植物过多会影响健康,其原因是( )
A、气温较高 B、湿度过大
C、空气不流通 D、植物与人争夺氧气
2、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观察和探究,对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进行了总结,并作了如下记录,找出记录中的错误选项( )
A、光合作用要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B、呼吸作用要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
C、植物在漆黑的深夜,只进行呼吸作用,不进行光合作用
D、植物在白天只进行光合作用,不进行呼吸作用
3、潮湿的稻谷堆中温度较高,这些热量是来自稻谷种子的(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吸收作用
4、下图是某种树叶的外形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此图为光合作用示意图,箭头
所指的物质分别是① ,② ,③ ,④ 。
(2)若此图为呼吸作用示意图,箭头所指的物质分别是① ,② 。
(3)若此图为蒸腾作用示意图,则箭头②所指的物质 是 。
(4)物质①、②进出叶片的通道是 ,物质③的运输通道是 ,物质④的运输通道是
课件22张PPT。绿色植物的三大生理作用
蒸腾、光合、呼吸本节复习要点:1、学会观察叶片的结构并能说出相应的功能。
2、描述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描述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水循环的作用。
3、熟记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概念、反应式、过程和意义。
4、明确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场所和产物。
5、理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
6、列表比较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异同,举例说出二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一、蒸腾作用概念、
叶片的结构、(重要结构)影响因素、对植物体的意义表皮叶肉叶脉保护组织营养组织机械组织、输导组织上表皮和下表皮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导管和筛管保护营养支持和输导(1)图中①是 。下图是叶片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2)图中②是 , 细胞内含有 ,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结构部位。(3)具有支持和输导作用的是( ) 。(4)结构④是 ,它是植物 的“门户”,也是 的“窗口”,其开闭由[ ] 控制。
上表皮叶肉叶绿体叶脉⑥气孔蒸腾失水气体交换⑤保卫细胞蒸腾作用概 念:过 程: 意 义水分( )以( )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发出去的过程。气体茎 叶肉 ( ) 大气土壤中的水分根毛根部导管降低植物体的( )促进根( ) 水分促进水分和无机盐的( )气孔温度
吸收运输
提高大气( ),增加( ),从而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湿度降水量试一试1、选择题:在阴天或者傍晚进行移植,并去掉部分枝叶,是为了降低(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吸收作用A2、据图回答问题:(1)这是一个用来证明植物体 作用的实验装置。(2)这个实验有一处明显的错误,请你改正:
。(3)图中错误改正后,塑料袋内壁上的一些水滴是植物在光照下通过叶片的 散发出来的水蒸气凝结而成的。(4)植物的此作用不但使叶片的温度 ,还可以促进植物体
对土壤中 的吸收和向上运输,除此之外,还能提高大气 ,增加 。蒸腾作用塑料袋应只罩住植物体,不应连盆包住蒸腾作用降低水分和无机盐湿度降水量二、概念、实验、反应式及解读、作用水有机物二氧化碳氧气条件过程现象结论暗处理遮光脱色染色目的是将叶片中的淀粉运走耗尽形成对照实验目的是将叶片中的叶绿素溶解在酒精中,叶片变成黄白色 漂洗,滴加碘液,
检验是否有淀粉生成
叶片的见光部分遇到碘液变成蓝色,
不见光部分遇到碘液没有变成蓝色光合作用的产物之一是淀粉,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冲洗去掉碘液便于观察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3、右图表示把银边天竺葵(叶片边缘部分的细胞中无叶绿体)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后,用黑纸片将c处两面遮盖,移入光下几小时,再经酒精隔水加热加碘液后出现的变化。分析回答:(1)叶片在酒精中隔水加热后,绿色的部分变成 色,这是因为叶片中 的 溶解到酒精中去了。
(2)滴加碘液后,观察到的现象是:a处 ;
b处 ;C处 。
(3)a、b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 ,得出的结论是
。
(4)b、c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 ,得出的结论是
。
(5)实验前将植株放在黑暗环境中一昼夜的目的是
。黄白叶绿素不变蓝变蓝不变蓝叶绿体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需要叶绿体光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将叶片内原有的淀粉消耗尽三、呼吸作用实验、反应式、概念、意义、应用萌发的种子呼吸时释放热量结论:请你认真观察:结论:种子在呼吸作用中产生二氧化碳结论:种子在呼吸作用中吸收氧小结:请你写出呼吸作用的反应式线粒体小结: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比较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场所条件原料产物能量转变物质转变反应式联 系区
别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储存能量)+氧叶绿体光有机物+氧
二氧化碳+水 +能量叶绿体活细胞 线粒体有光有光、无光均可二氧化碳、水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有机物、氧储存能量 释放能量合成有机物分解有机物相互依存线粒体实际生产中,提高作物产量的方法和原理充分利用光照
提供光合作用的原料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抑制呼吸作用
4、请根据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以及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的知识回答:A+水 B+氧 A+水+能量 光能
叶绿体ab(1)a、b表示植物的生理活动:a是 ,b是 。
(2)A、B表示两种物质:A是 ,B是 。
(3)a作用的意义:不但为生物圈中所有的生物提供了 ,
而且提供了呼吸作用需要的 ,同时减少了大气中的
含 量,维持了生物圈中的 平衡。
(4)b作用的意义是为植物进行生命活动提供 。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二氧化碳有机物氧气有机物二氧化碳碳—氧能量5、下图是某种树叶的外形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若此图为光合作用示意图,箭头
所指的物质分别是① ,② ,③ ,④ 。
(2)若此图为呼吸作用示意图,箭头所指的物质分别是① ,② 。
(3)若此图为蒸腾作用示意图,则箭头②所指的物质 是 。
(4)物质①、②进出叶片的通道是 ,物质③的运输通道是 ,物质④的运输通道是 。 二氧化碳氧气有机物水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气孔筛管导管想一想如何验证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1、夜间,在室内摆放植物过多会影响健康,其原因是( )
A、气温较高 B、湿度过大
C、空气不流通 D、植物与人争夺氧气
2、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观察和探究,对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进行了总结,并作了如下记录,找出记录中的错误选项( )
A、光合作用要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B、呼吸作用要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
C、植物在漆黑的深夜,只进行呼吸作用,不进行光合作用
D、植物在白天只进行光合作用,不进行呼吸作用DD想一想3、潮湿的稻谷堆中温度较高,这些热量是来自稻谷种子的(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吸收作用B《植物体三大作用复习》课后反思
采用直观教学和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植物体三大作用复习》课标分析
课标要求
1、学会观察叶片的结构并能说出相应的功能。
2、描述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描述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水循环的作用。
3、熟记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概念、反应式、过程和意义。
4、明确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场所和产物。
5、理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
6、列表比较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异同,举例说出二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
7、认识绿色植物在维持碳—氧平衡方面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