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4.2农业练习题(含答案)
选择题
1.下面是我国某两种农作物优势产区分布示意图。图中①②代表的农作物依次是( )
A.①大豆、②棉花
B.①甘蔗、②油菜
C.①油菜、②大豆
D.①棉花、②甘蔗
2.我国有四大牧区,它们在自然条件方面的共同特征是( )
A.湿润、半湿润的平原,水源丰富
B.河湖众多
C.降水较少,有广阔的天然草场
D.地形陡峭,水土易流失
3.某外商计划在南方投资建制糖厂,从原料来源考虑,他可在下列哪一组省级行政区域中选择厂址 ( )
A.湘、滇、蜀 B.粤、琼、浙
C.闽、粤、皖 D.粤、桂、闽
4.下表是我国某地自然要素统计表。请判断该地所处地区与主要农作物的组合,正确的是( )
位置 气温/℃ 降水量/毫米
1月平 均气温 7月平 均气温 年平均 气温 1月 7月 全年
31.5°N, 121.5°E 5 3.5 27.8 15.7 44.0 134 1123.7
A.山东丘陵——冬小麦
B.四川盆地——棉花
C.长江中下游平原——水稻
D.黄土高原——谷子
有效灌溉面积是指灌溉工程能够进行正常灌溉的水田和旱地面积之和。有效灌溉面积比例是指有效灌溉的耕地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比重。下表为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域(分别为海南、浙江、黑龙江、新疆)某年的相关数据。读表,完成第5题。
省级行 政区域 耕地总面积/万公顷 有效灌溉面积比例/%
甲 521 91.5
乙 231 61
丙 85 31
丁 1220 44
5.四省级行政区域有效灌溉面积比例有明显差异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①降水的差异 ②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③地形类型的差异 ④土地面积的差异
A.① B.② C.①③ D.①③④
下图为我国某地的气候和地形图,图中王村距某大城市最近,仅5千米。据图完成第6~7题。
6.该地农业结构布局不合理的是( )
①在甲地大力发展苹果种植 ②在乙地发展蔬菜、花卉种植 ③在丙地发展淡水养殖 ④在丁地大力发展水稻种植业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7.近年来,王村大力发展“农家乐”生态旅游,通过吸引游客垂钓、采摘等活动增加了农民收入,其主要利用的人文优势是( )
A.优越的自然条件 B.优美的山水景观
C.先进的农业科技 D.优越的区位优势
8.下列做法符合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的是( )
A.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利用众多的河湖发展淡水养殖
B.在内蒙古高原利用夏季高温的优势大面积种植热带水果
C.在西双版纳利用丰富的热量资源大量种植棉花
D.在山地迎风坡利用降水较多的优势大面积种植水稻
9.下面四位同学来自不同的地区,他们各自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小伟说:我们那里草场广阔,应该大力发展畜牧业
B.小强说:我们那里多山,山泉多,应该大力发展水稻种植业
C.小亮说:我们那里位于海边,滩涂多,应大力发展林业
D.小民说:我们住在城市,那里市场广阔,应大力发展渔业
读福建省某地地形示意图,完成第10题。
10.柑橘树适宜栽种在图中的( )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11.贵州省某喀斯特山区石漠化严重,农民在山上放牧、砍柴、找土种玉米。当地农民反映,山上的土一年比一年薄,一发大水,土全被冲走了,玉米也被冲走了。石头越来越多,最后连玉米也无法种了,生活越来越困难。为改善环境并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当地政府应采取的具体措施不包括。( )
A. 禁止过度开荒 B. 植树种草,发展经济林木
C. 大力发展山坡种植业 D. 发展旅游业
12.我国南方与北方的种植制度和种植的农作物有明显的差别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
A. 气候条件 B. 地形条件 C. 土壤条件 D. 水源条件
13.三河马、三河牛的产地是( )
A. 西藏牧区 B. 青海牧区 C. 内蒙古牧区 D. 新疆牧区
14.在某超市的农产品销售处的标签上,产品原产地的标注错误的是( )
A. 蔗糖——广西 B. 花生油——山东 C. 茶叶——新疆 D. 面粉——河北
15.下图是三个地区作物熟制和主要农作物结构图,这三个地区是:①东北三省 ②长江中下游区 ③黄河中下游区,下面组合正确的是( )
A. 甲-②,乙-③,丙-① B. 甲-①,乙-②,丙-③
C. 甲-①,乙-③,丙-② D. 甲-②,乙-①,丙-③
16.在温带半干旱地区的农业景观应该是( )
A.牧场 B.林场 C.水田 D.鱼塘
17.下列农作物与其主要分布地区的组合,正确的是( )
A.小麦──东北平原 B.棉花──南部沿海地区
C.甘蔗──青藏高原 D.花生──黑龙江、吉林
18.在地形陡峭、水土容易流失的地方应发展( )
A.渔业 B.种植业 C.牧业 D.林业
19.假如你是住在城市郊区的农民,你可能会发展( )
A.粮食种植业 B.蔬菜种植业 C.果树种植业 D.棉花生产
20.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在珠江三角洲地势低洼的地方实行基塘生产
B.在内蒙古草原地区大力发展粮食种植业
C.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大力发展淡水养殖业
D.在上海近郊发展乳畜业
二、非选择题
21.读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从因地制宜的角度看,东部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有哪些
(2)由于我国南北气温与降水存在很大差异,从南到北的熟制与农作物也出现差异。一年中北方收获次数少,南方收获次数多,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受 的影响。“理论上,水稻、小麦在我国东部地区都可以种植”,你能说明这种理论的理由吗
(3)下图为某地区的土地利用简图。该地区的地形以 为主。
在图中A、B、C、D、E五地中,准备规划一处蔬菜基地,人们最终选择了B地,试分析选择B地的理由。
。
。
22.根据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中国农产品主要产区建设规划示意图(部分)
(1)参照图中A框的描述,完成B框内容。
(2)在图上找到并描绘出种植业与畜牧业分布区的界线。
(3)据图中信息,描述我国东、西部农产品主产区分布形状的差异,并简析西部农产品主产区分布形成的原因。
(4)依据因地制宜的原则,试对C地区进行农业规划,并说明理由。
23.阅读相关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8月18日至23日,由中蒙俄三国交通运输部组织9辆货车开展中蒙俄国际道路货运试运行启动。
(1)中国、蒙古国和俄罗斯在经济上的合作关系称为______________。
(2)此次货运试行在我国①__________边的天津市出发,最后到达俄罗斯。沿途可见到C地形区大片的____________(粮食作物),蒙古高原成群的牛羊以及俄罗斯面积广阔的________林。
(3)在我国的A地形区,也可以看到一望无际的稻田,在这样高纬度的地区也能大面积地种植水稻主要得益于我国的__________________(气候特征)季风气候;而在我国境内,由C地到B地,农业由种植业转变到畜牧业,其影响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____。
24.读我国油料、糖料作物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图例中A、B、C、D分别代表的经济作物是:
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
⑵B类作物主要分布在_________平原;
C类作物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平原和_________盆地。
⑶我国农作物的分布以________mm等降水量线为界分为东部和西部,
东部又以_____________一线为界分为南方和北方。
南方的耕地类型以_________为主,北方以________为主;
南方的粮食作物以_________为主,北方以_________为主。
⑷造成我国南北方农业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条件的差异。
答案
1-5DCDCA 6-10CDAAA 11-15CACCA 16-20AADBD
21.(1)①地形以平原为主,耕地面积广,土壤肥沃;②位于季风区,雨热同期,灌溉水源充足。
(2)气温(热量) 处于季风区,雨热同期。
(3)平原(平地) 离城区最近,便于及时供应 临近河流,灌溉水源充足
22.(1)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经济作物有棉花、油菜;作物熟制为一年两熟或三熟。(2)在图中描绘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即可,描图略。(3)西部农产品主产区分布呈条带状,东部农产品主产区分布呈团块状;西部农业灌溉水源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以及河水,因此农产品主产区分布呈条带状。(4)C地区位于青藏地区,属于高寒牧场,适宜发展畜牧业;由于高寒,所以在海拔低的河谷地区发展河谷农业。
23.(1)南南合作
(2)渤 小麦 亚寒带针叶林
(3)雨热同期(夏季高温多雨) 海陆
24.:⑴甘蔗,甜菜,油菜,花生 ⑵东北,长江中下游,四川 ⑶400,秦岭—淮河,水田,旱地,水稻,小麦 ⑷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