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歌德说:“卢梭开创了一个新时代。”
罗伯斯庇尔说:“他是法国大革命的先驱。”
英国诗人拜伦:“他能把疯狂的性格描绘得美丽端庄,把不规的行为涂上灿烂的色彩,他的言语就像眩眼的日光,使人的眼睛流下同情的泪水”。
怜悯是人的天性
卢梭
卢梭,法国十八世纪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民主政论家和浪漫主义文学流派的开创者,启蒙运动代表人物之一。
卢梭出身于瑞士日内瓦的一贫苦家庭,当过学徒、仆役、私人秘书、乐谱抄写员。一生颠沛流离,备历艰辛。1749年曾以《科学与艺术的进步是否有助敦化风俗》一文而闻名。1762年因发表《社会契约论》、《爱弥儿》而遭法国当局的追捕,避居瑞士、普鲁士、英国,1778年在巴黎逝世。
作者简介
经典言论:
1、你什么也舍不舍牺牲,结果你什么也得不到,由于你一心追逐你的欲念,结果你是永远也不能够满足你的欲念的。
2、不管到了哪里,我都一直留恋那令人愉快的悠闲生活,对唾手可得的富贵荣华毫无兴趣,甚至厌恶。
3、童年是理智的睡眠期。
4、只有高贵的思想,而无高贵的血统
5、善较之美价值更高
6、把真理用在那些其存在对谁都不重要的,认识它又一无用处,无谓事情上,那就是对真理这个神圣的名词的亵渎。真理,如果毫无用处,就不是一件必须具有的东西。
了解“启蒙运动”
启蒙运动,指发生在17~18世纪的一场资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是继文艺复兴后的又一次伟大的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以法国为中心,其核心思想是“理性崇拜”,用理性之光驱散愚昧的黑暗。这个时期的启蒙运动,覆盖了各个知识领域,如自然科学、哲学、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文学、教育学等等。
2.解释词语。
恰恰相反:指所指的事物截然不同,正好相反。
混为一谈: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当作同样的事物谈论。
嗜血成性:爱好吸血成了习性,指贪婪地进行敲诈勒索,榨取民脂民膏。
无动于衷:指心里一点不受感动;一点也不动心。
设身处地: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境地。指站在别人的处境替别人着想。
明目张胆:现指无所顾忌,胆大妄为。
若无其事:形容好像没有那么回事似的,或形容不动声色或漠不关心的样子。
一往无前:一直往前,无所阻挡。形容勇猛无畏地前进。
动荡不安:动荡摇摆,不安定;形容局势不稳定,不平静。
避而远之:指对某事或某人不喜,厌恶或恐惧,所以避开,远远的离开。
充耳不闻:形容有意不听别人的意见。
感同身受:原指感激的心情如同亲身受到对方的恩惠一样,现多指虽未亲身经历,但感受就同亲身经历过一样。
解题
题目概括了全文的意思,明确表达了作者的观点。
“怜悯”指对遭遇不幸的人表示同情;“天性”指人先天具有的品质或性情,外界难以改变的心理感知特性及行为趋向。
“怜悯是人的天性”意思是“怜悯”这种品格是人先天具有的,不受地位、财产的左右,“天性”一开始是平等的,不存在善恶之别。
文章围绕“怜悯是人的天性”这一核心论点,是怎样一步步展开论述的
第一段引出接近中心论点的论题作者首先从在自然状态中的人谈起,引出“天性”和“美德”的话题。话题的引出,为下文展开论述做好了准备。
第二、三、四段批驳“人天生是恶人”的观点,分两个层次梳理自己的观点。
第五段指出“怜心”的作用。最后,作者甚至将怜悯心上升到人类存亡的高度,来评价它的巨大作用。
诵读课文第一段,作者按照怎样的思路展开论述的。
首先说在自然状态中的人既无邪恶之心,也无为善的美德,提出“邪恶”与“美德”的概念。
接着从生理意义上解释“邪恶”和“美德”:把对保护自己的生存有害的品质称为邪恶,把对保护自已的生存有益的品质称为美德。指出最不反抗天性的冲动的人是最有美德的人。
然后通过层层设问,将“文明人”与“美德”和“邪恶”联系起来,提醒人们思考:处于自然状态中和处于被动状态中,哪一种更幸福
篇目 立论方式 提出论点具体方法
《怜悯是人的天性》 破立结合(驳论) 属于驳论文,作者先比较自然状态中的人和文明社会中的人的不同特点,然后批驳霍布斯的错误观点,在此基础上提出“怜悯是人的天性”的中心论点。
如何理解卢梭所说的“怜悯” 结合本文和课外搜集的资料分析一下。
①卢梭认为在人的善良天性中,包括两种先天存在的自然感情,即自爱心和怜心。自爱心是为了生存而具有的原的、内在的、先于其他一切的自然产生的欲念。怜悯心可以人的自爱心扩大到爱他人,爱人类,产生仁慈、宽大等人道精神。他提供了教育顺从天性的理论基础。
②他特别强调“良心”在与人为善中的重要作用。卢梭虔诚地认为,良心是“圣洁的本能,永不消逝的天国的声音”,良心的核心内容是“自爱”与“爱他人”。
这种善良情感具体体现在人们对于同胞的爱,普遍地希望别人幸福,乐于与他人享自己的快乐,对于受苦难的人产生怜悯和恻隐之心,对于压迫的人给予保护,对于不公正的暴力行为表示愤怒等。
论证方法探究
本文最突出的论证方法是什么 请举例分析。
类比与举例。如:人类在开始运用头脑思考以前就有怜悯心了;……甚至……且不说……就……总是……有些动物甚至……我们很欣慰地看到《蜜蜂的寓言》的作者已……
作者先指出论点后,先以动物类比,而后举出曼德维尔《蜜蜂的寓言》中描述的例子,使论证富有说服力,具有无可辩驳的力量。
故事中的被囚禁的人作为陌生人,虽然与当事人不存在任何特殊性关系,而且孩子的安危与他的自身利益也没有切实关系,但他却由于目睹孩子的痛苦而自然而然地产生巨大的悲伤之感,并因不能一伸援手而难过。这里伸出援手并不是想要得到感激或赞美,只是出于对受害者难以抑制的强烈的怜悯之心。
这有力地证明,怜悯心是人类最普遍的天然的美德。卢梭认为“怜悯”是人的天性,具有强大的力量,为下文阐述其作用张本。
写《蜜蜂的寓言》中的故事,有什么作用
论证方法探究
第三段举暴君苏拉和亚历山大的例子,除即使是这样的,残酷暴虐对伤害他人习以为常的人依然会像其他人一样受到悲剧的震撼,会对他人的痛苦起侧隐之心,从而进一步论证怜悯心,出于自然天性的观点。
第四段拿哲学家和野蛮人对比,将理智状态和自然状态分别作为自爱心压倒怜悯心和怜悯心,得到自然发挥的两种情况的具体表现,进一步论证怜悯心的存在,本身便是源于自然的天性。
卢梭和孟子都对人类的同情怜悯心做了深刻的阐发。孟子将怜悯心视为人性的重要善端,以及人的本质特征,“恻隐之心,仁之端也”,“无恻隐之心,非人也”。
卢梭也说“怜悯心是人类唯一具有的天然的美德”,是我们这样柔弱的和最容易遭受苦难折磨的人,最应具备的禀性,是最普遍的和最有用的美德,这种天然的怜悯心的力量,即使是最败坏的风俗也是难以摧毁的。
请试着比较两人观点的异同点。
拓展延伸
孟子与卢梭身为不同时代、不同国籍、不同背景的思想家、教育家,两者的思想都不一而同地肯定人性善的主张。
相同点:
不同点:
二者在立论基础上建立的理论体系和结论不同。
孟子从“四端说”开始,强调“贤者能勿丧耳”。就是说人们只有谨守道德本性,通过自律的方式来维护善性;而国家则需要引导这种善性,通过教化来发扬善性、抑制恶性,即所谓“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卢梭尽管善性的发端和孟子差不多,但其衍生的理论却更像荀子的观念。他强调以善治权、以善扬善,强调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限制来达到维护善性的目的。这就是《社会契约论》的基本观点。这个观点类似荀子的“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的环境决定论。这是一种他律道德。
4、结合这两篇文章的阅读,联系以下材料和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你对人性的理解,或谈谈做人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①唯天下至诚,方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礼记·中庸》)
②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孟子·告子上》)
③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性恶》)
做人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①待人以诚:要诚实待人,不要欺骗别人,不要做伤害别人自尊的事,更不要在别人背后议论别人。对他人有不满的时候,可以当面说出来,不要在别人背后“放阴枪”。
②善良:要有一颗善良的心,在别人受伤的时候,要关心他,爱护他,安慰他;在他人有危难的时候,要挺身而出帮助他。
③诚信:做人要敢做敢当,答应别人的事就要做到,实在做不到的时候,要向对方道歉;做错事的时候,要敢于承认错误。
再见
Thanks for your watching